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生活面面观-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銎套幼俗逍郑恢酪院蠡共疃嗌伲俊敝苋桓蔽液眯量嘧矗詈笥质鞘蕴叫缘奈室痪洹
    且说听得周三道了这番话后,周夫人捏紧了帕子,气得直咳。过了好一阵,气色方才平定,陈嫂忙端了水杯侍候。
    “真是让三弟操了这么多心,你二哥一定会感激你如此友悌。便说他身体不好,就是我如今身体也不太好,只怕也得连累三弟,到时如果用钱,还得请姨娘和三弟多多周转接济一下。毕竟,江南的铺子和田地虽然目前都因为老太爷还在的缘故没分到各房名下,可那都是母亲大人在世时经营得的。至于母亲当年的陪嫁都早就算公中了,便是我那份嫁也是算公中来的,只是这几年来,大家都各管一份。当年老太爷也说按家业来分的话,我那份嫁妆自然还是分到我们这一房,公中的部分则少分一份,抵了。三弟是要与我换铺子吗?想来姨娘和三弟都算得好帐,不会少算了或多算了。再说,就是家里真要银钱紧张到没法了,到时就处理一部分吧。总是人比钱我们,不是?”
    “是,是。二嫂说的对,我那也只是说说情况,哥嫂在这边,不清楚帐上的花费,因此我也就告知一下。尤其是闹水灾,一下子收成都不好了,田里的稻子就是立得起来的也得要成空秕了。嫂子嫁妆,自然是分到二哥名下,我与三弟哪里好意思要过来。至于银钱周转,那是自然,兄友弟恭,我应该的。”周三爷没讨了便宜,反而觉得被二嫂嗤弄了一番,什么话都给堵回来了,只得转换话题。就问了一下上次船难损失多少。
    “三弟,我那船货你也听陈管事说了,全没了。三弟此来可是要接济一下二哥二嫂?”
    “啊?”周三爷没想到被周夫人反将一军。忙道:“那可是一大笔钱啊,能买几顷上好的地了。”
    “是啊,只是那钱却是从嫁妆铺子里拿的,也算是半个公中吧,如今也没办法,只能当作先前我娘家少给了我一个铺子罢,要不又能如何呢?”周夫人极为无可奈何地叹口气。
    周三爷郁闷地要掌自己一嘴巴子,明明想好的话,二嫂偏能把话一转,本来想说女方嫁妆铺子本已算公中,那就算是公中的钱买的货,如今损失了,到时分家的话,也得把这部分算作二房的事。结果话一出口,自己倒没说好,没说全,就被二嫂给端掉了。
    “三弟要是担心原来算你二哥名下的产业被嫂子我偷偷地卖 掉的话,就不用了。那些地契都在老太爷手里呢。”周夫人看出他要问的内容,也就干脆推到老太爷那儿去,免得没完没了在这里扯皮。
    周三爷一愣,“哦,那好那好,这些年二哥在任上离家远,让爹帮嫂子看着也行。”然后说到后面周大人病的事,又说这儿离苏州几千里之遥,一直以来在苏州侍候老太爷了,对周大人这边就鞭长莫及了。又问二嫂怎么住这儿?不是驿站吗?他跑到驿站里去没人闹了个没意思,费了些功夫才找到这个地方。
    文箐在旁边听了,心里大呼:三叔原来是这么个人啊。这人要是没来多好啊,还清静了些。
    周夫人听得不乐意,依然耐着性子缓缓地道:“这也只是暂住,家里银钱都紧张,驿站里也要迎来送往,多有不便。你二哥需静养,所以搬到这儿清静些,倒是让三弟费了些事。只是老爷刚刚睡下,实在不好叫醒,既然三弟如此关心你二哥,不如洗漱了,暂时歇歇,去看看你二哥。只是别提钱钞的事,你二哥对这些向来没放在心上,也从不操心的,你与他说,他哪里管得了这些个事。”
    这话里,一个是“老爷”对于她自己而言,又一个是“你二哥”却是对于周三爷来说,其中滋味,只得三爷品尝。三爷被堵了话,不如意,想发气,却又怕这个嫂子,只得憋在肚里,依言去洗漱,准备吃过了午饭,再去看望了一下自家二哥。
    周大人中午已知此事,当时很意外,却是有些动容道:“没想到三弟四弟倒还想着我,看来一家人还是一家人,隔不了血脉相牵。”
    周夫人只宽慰:“老爷安心养病,就是三爷不来,也都还是周家人,有老太爷在,这总是兄弟。如今三爷既来了,可见是好意。”那番对话却是一句也不提。
    周大人听了,有些宽慰,过得一会儿,又道:“你且别瞒了我,莫不是他还有别的事?”
周夫人想着他是知道三弟的个性的,如果自己要是硬瞒下去的话,他必然过会儿会问自家三弟,不如自己先说了给他一个提醒。“你也知三弟的性情,且不要着急。陈管事问了带来的下人,似乎是有些生意在荆州岳州。再者,不管他是顺路与否,至少荆州离这儿还是有好些水程的,能专程过西陵峡来看望老爷,便是这份心思,也是手足之情。”
    周大人点点头:“也罢,你这样宽尉我,我心里也是明白。他就是来这有生意,只要他进门看过我,问候一句,也算良心在。”
    “是。老爷何须计较这般那般。只须放宽心思,养好病了,就是解职回家养老,不在京城就是苏州,也不图他的吃喝,何必想他如何。我看,养病第一。文简可是天天说‘阿爸快好起来一同苏州去。’”
    “你放心吧。我自是不想那些杂事了。如今有你们……就如你说,便是到了北京,关了门过日子,离苏州几千里,清静。我是不生气了。”周大人叹口气。
    “老爷这般想,就是好了。”
    歇息好,下午周三爷来看二哥。见得面,周大人很是感动,叙了别情后,表示有恙在身,便是坐床上也不能久撑,只能请三弟盘桓几日,由得陈管家操持,有事只需和周夫人分说即可。
    周三爷看二哥确实重病,又看到他欲吐浓痰,由着姨娘给侍候扒拉出来至痰盂里,只觉得发呕,可怜了这么个娇美的娘子却要干这些污秽的活计。便说了几句安心养病的客气话,出去了。
    从二哥房里出来后,周三爷觉得外面的空气好啊,这五月底的风啊,吹的舒服啊。可是既然说后天走,总不能呆在这里吧?瞧这破房子,可是没自己住的地,再说自己说什么,二嫂都有可能拒绝,且得相个法子才是。
    周三爷合计了一下,便向周夫人开口:想去找家客栈,家里人多住不下,也不影响二哥的病了。只是也想利用这空闲的时间去见识见识这山青水秀之地,看看归州地界,可有什么稀罕物事,想请陈大福给带带路。
    周夫人无语,这儿这么忙,他还要抽自己的人手,真正是添乱。可真要让他在自己眼皮下呆着,更是让一家大小添堵,赶快打发出去得了。只得说“陈大福忙着小绿的婚事,出去了不得闲,要不叫李诚来,李诚比陈管事熟悉这地方。”
    周三爷也不客气,要了人就走了。还说晚饭的不定能赶得回来,说不准可能不回来了,到归州下面的县瞧瞧。这让陈嫂的晚饭也没法准备了,最后决定怕说闲话,还是多做了三份。
    到三更也没人回来。阿静还担心李诚安危,陈嫂道:“三爷惜命的狠呢。李诚又不是侍候自己的主子,怎么帮三爷,他自有分寸,遇到紧急的事,扯腿禀报是了,谁还敢说他不忠。”
    这话糙了点儿,可是确实都知道对着三爷没必要象对周大人般忠心尽职。
    挨到次日午后回来,阿静把李诚拉一边问情况。才知因为江南发大水,发了一场小瘟疫,流民增多,这粮食却是大涨,九江芜湖的粮食都被人抢着定了,所以三爷听说湖广大水却不如江浙,就想到了湖广地界这里来。这几天让他手下去跑粮食了,听人说这长江边上的茶叶好些不错,归州这里也出好茶,就起了意。
    阿静撇了嘴:“会打老爷和夫人的主意吗?”
    这话,是废话。李诚去回夫人了。
    果然三爷就过来了,说能不能让二哥帮着蹚蹚路,找个法子,弄些茶引去贩卖 一些茶叶。这边茶叶喝了,确实不错。
    周夫人给气得心里要冒烟,咳了几声,缓了情绪:“唉,三弟,您看你二哥眼下还能走得动路吗?就是走得动,又那里能坐稳马车出得门?这要是能走得动,老太爷又怎么会去京城帮忙延缓进京时间呢?就你二哥这样,谁都不敢动他啊。”
    “那不是有二嫂你吗?好歹你也是得过封号的,宜人呢。这官场你也熟悉,去走走,认认人,总是好的。”周三爷不死心。
    “三弟是不清楚你二哥如今情形,既已经停职了,只差罢职了,官场里的人都现实得很,三弟这个应是通晓。就象一个下堂妇,还能到原来夫家厅堂上主事吗?三弟,这要是当初在成都府,那我也能走得动,可是眼下我真是卸了壳的蟹,没有那螯子,我哪里请得动别人办事?”周夫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个……我以为……”
    “所以,三弟,不是作嫂子的不愿意帮。实在是不敢拿你二哥作伐,就是拿了他的名头,只怕因为你二哥缘故还连累上三弟不说,更是误了三弟的生意。”周夫人拿了帕子的手垂了下来,表情十分地为难。
    “我也知道……”
    “三弟想来这次生意必有大赚头,唉呀,要是为了几担茶,怎么也得好些天,可千万别误了荆州的货期。这个时候,‘救急如救火’啊。早一天到苏州,这价格可是差了好多啊。晚一天,那损失可就多了。等回到了苏州,必有大把现钞,自然会有法子可办茶引,再来一趟归州,就是了。”周夫人突然想起来了某件事一般,声音一下子大了。
    “多谢二嫂提醒。还真是‘救急如救火’,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周三爷也是一惊,只想到来了一趟不能放空,确实忘了大头是粮食。
    “哪里。只要三弟不嫌嫂子我直言,更不要认为是二哥二嫂袖手旁观不帮手,人走茶凉,官场就是这样。实在是要伸手的话必然是连累三弟。请三弟多见谅。”周夫人一脸遣憾又带些很自然的愤闷表情。
    “那我即刻动手回程。估计荆州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周三爷也站了起来。
    “今日已时候不早了,这时候也没船家了。不如待明日早早地观了礼后,出发即可。正是适合出门生意。”周夫人虚留了下,毕竟万一他要说回去的话,过峡口出了事就麻烦了。不留的话,回去说与人听,又说自己慢待了他,不尽人情。
    “倒是。我忘了看看历了。二嫂果然是持家经营有道。这些年多有仰仗二哥二嫂提携。”周三爷顺坡而下。
    “都是自家兄弟,客气话就不要多说了。”

第十七章 庶民出嫁面面观(一)
    打发了周三爷,陈嫂在一边啐道:“牛皮糖!要是老爷往昔的话,又被粘身上了。且看他明日里能从指缝中抠出几贯来给小绿作贺礼。”
    周夫人笑笑,“也就你还想着这些须个小事。”
    “可不是。见着他了,我自然就只想这个了。”陈嫂见夫人苦中作乐,自己便也咧了嘴乐。
    到得一边,阿静道:“这哪里是来探望兄长?打的名号这么响,尽是私事。家里这般忙,还把干活的人拉走。还要老爷和夫人帮他赚钱,也不想想眼下什么时候了。一听要连累上他,影响生意,忙打算逃。”
    “难道你还想他一直呆在这儿,老在咱们眼前转?你不烦,我倒是不乐意了。”阿素很是高兴三爷走开,就他来这儿,那眼睛总是打量来打量过去的,不是屋里的人,便是问其他情况。实在是讨厌的很。
    “别闲叨。这小绿的婚嫁虽然从简,可是至少也得有个样子,该准备的都准备好,别落了什么事物件。喜事上头,多用心,小绿日后也好在婆家过日子。”陈嫂过来呵斥了阿素。
    小绿听得,羞红了脸,过一会儿醒过神来,又一个劲儿地道谢。
    看到周家人口都动作起来,大人们基本都开始张罗着这场婚事。
    非全程性地看了嫁女的现场直播,文箐才了解到,在明朝,朱元璋把礼仪规得死死的,尤其是庶民之家,除了仪式从简,就是古礼中的六礼,也缩略为三礼了。
    文箐还以为会有真的凤冠霞帔,一问,这婚礼整的很朴素的。首先,只是请了个媒人,来提亲。合好八字,就是纳吉了。
    这些聘礼对于庶民家来说,要凑起来也不容易,可是在文箐看来,觉得那些东西太平常了,就是一些酒肉果品类的,当然里面可能有些说头:
    羊肉,猪肉,雄鸡,鹅,鱼,粳米,粟米,卷柏,蒲苇,嘉禾,胶,漆,素丝,合欢叶,得香草等。
    女方家里还要回一些吉利的物事,也是一些带吉利意思的。比如百合,鲜花,米,等等。
    然后男方要在请期时,送婚书过来。婚书上女方同意了,便是表示可以准备迎娶了。
    迎嫁前一天,男方再带一些酒席用的肉,活的雄鸡及一些果子,去“催妆”或者“催嫁。”
    女方这边,周家准备的是:各式碗碟一套,夫妻房内所用家私一套,除了床当时郭家放不下了,厨房郭家是公用的,就说不用备了。这一套家私可真是多,什么洗脚桶,净桶,浴桶,坐桶,夜壶等,帷帐,被子枕席等卧具。
    到得次日正式成亲这天,因为郭家离周家不算太远,当日能来回。所以上午是周家这边摆送亲宴,晚上郭家那边摆迎亲宴,中间便是抬轿迎人。
    反正,那几天,周家人,郭家人都忙着采备礼物。周夫人怕郭家因为这事办得急,有意见,在妆奁上是又显得多了些,让小绿也在夫家有点面子。这让小绿高兴得直要给夫人磕头。
    在众人准备以上事项的时候,作为婚礼的主角,小绿,则在这段时间内做保养。至于怎么保养的,其他人说她太小了,也不告诉她。真是年龄歧视啊。
    文箐既然来了明朝,就就说这成亲迎新的事儿吧。
    首先,新郎官这算是“小登科”了,可以着一个假九品官的衣帽——青绿色的九品幞头官服。
    原来,大红,朱红,在明朝是禁色,只有上了品级的官员的朝服才能穿着。朱元璋同学使平民连新婚也不得穿这种颜色,那么新婚妇人着什么礼服呢?
    民间妇人礼服只能穿紫絁。絁,便是一种粗丝织就的绸料。绝对不能用金绣,袍衫也只能穿紫、绿、桃红及诸多浅淡颜色,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连束带都规定了,只能用蓝绢布。
    而未出嫁的庶民女子,号称“在室女子”,如阿素,她则是例来梳三小髻,戴支银镀金钗,珠头閟窄袖褙子。
    结婚这天小绿的喜服是什么?
    小绿那天穿着的全是桃红系一色。头上戴了银钗子,耳上戴了一银耳环,细细的一溜似流苏,身上穿了花钗大袖的桃红袍子,红闪色云肩,桃红裙子,手上戴的是银镯子。
    文箐不是一个八卦的人,可是见着了此等新鲜事物,同自己原来了解到的一些见识又不搭边,不由得就多问了陈嫂几句。
    了解到:这平民老百姓成亲嘛,洪武皇帝规定男子十六以上,女子要十四以上。古代讲究30岁才成亲,不过后来发现在明初,其实很多男子成婚年龄是16-25岁,女子则是14-20岁。
    文箐想想,生理年龄刚发育了,确实需要满足这个基本条件啊,总不能黄花闺女还没结苞就摘了啊。相对来说,也算合适的成婚年龄了,当然不能与21世纪相比了。
    最有意思的一条关于婚姻择偶问题:朱大领导规定:同姓不得结亲,良贱不得通婚,不得指腹为婚,不得作割衫襟为亲,庶民不得娶妾等等。当然,隔了辈份的远房亲戚之间那是算“乱了人伦”。
    什么割衫襟结亲啊?文箐同学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