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农家生活-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也实在是有些负担不起啊。”赵老板苦着脸。
  “周大人不是已经在商业部上登了报,朝廷也发了榜,取消了地方上的厘金吗。”黄老板皱眉,他是京城人,在大越时报登了报,朝廷发了榜后,地方上那些胡乱要厘金的便再也没有了,甚至现在官员都不太敢收礼,黄老板还以为全大越都是这样,现在看来,还是因为是在天子脚下,那些官员不敢放肆吧。
  果然,赵老板叹了口气:“朝廷和周大人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地方上的官员不收厘金,却巧立了其他名目,虽然没有以前那样繁重,但还是在想方设法的要钱!”
  “报到商业部去啊,每个地方上不是都有商业部分部吗,周大人也说了若有这样的事他商业部肯定管。”
  找老板挥了挥手:“哎,黄老弟啊,你是京城人士,皇城根底下,不懂我们这些小地方的苦啊,我们商人讲究的都是和气生财,要是得罪了那些地方官员,那咱们还怎么混?就算朝廷严办了这些官员,但难保接任的就不这样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当然,周大人除外,算了,忍忍吧,好在他们现在不敢明目张胆了,就算收,比起以前还是好了很多!”
  黄老板听了默然,他也是商人,自然理解赵老板的话,周大人就算再有雄心,但他一个人精力实在有限,而且他人在京城,下面的人稍微糊弄一下,他又怎能知道地方上的事情呢!
  而地方上的商人为了和气生财,也没有和当地的官员死磕的勇气。
  黄老板拍了拍赵老板的肩膀:“依我之见,这事还是可以捅给商业部,你可以不用自己出面,然后看看周大人到底怎么办吧。赵老板,我这就要出关了,后会有期。”
  赵老板忙站起来:“后会有期。”
  黄老板辞别了赵老板,带着商队一路北行,在过了一个山口后,眼前豁然开朗,遥遥望去,边城如黑点一般,边城过去就是他这次的目的地,女月国。商业部的边关办事处也设立在这里,凡是出关到东北边国家经商的都要在这里登记,清点货物。
  “伙计们,加把劲儿,边城就在前边了,咱们在天黑前赶到边城,清点货物,晚上在边城歇息,明天到女月国。”黄老板大声鼓气道。
  “是。”
  伙计们推着车,拉着马,朝着边城的方向行去。
  路途中间还时不时碰见骑着马来回巡视商路的大越官兵。
  说是边城,其实也就是因为开边贸而新建的新城,规模不大,但还是能提供给商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酒楼,客栈,……甚至连衣铺和赌坊都有。
  随着热火朝天开边贸的两个月时间过去,已经有看准了的商家在大越十几个边城开始经商。
  在边城城门口,守门的人检查了黄老板的商业部发下来的身份名牌,然后笑着道:“老板,您的运气不错,周大人上午刚到了咱们这边城,您进城说不定还能见着周大人呢!”
  黄老板闻言立刻惊喜出声:“周大人当真在边城,他怎么会有空来?”
  “嗐,这我一个守门的哪里知道,可能是来视察的吧。”
  黄老板忙摸出一锭银子塞给守门的官兵:“多谢差爷告知。”
  黄老板进了城后,便自发的带着商队到了商业部边城办事处,在这里,他要盖出关凭证,若是没有,回来可就麻烦了,这也是为了防止其他商人从别的地方绕道去周边国家,然后逃税。
  两个月他已经到了这商业部办事处四次,从第一次的生疏到现在的熟门熟路。
  办事处还是和以前一样,所有人各司其职,黄老板到了之后,很快便有人清点了货物,登记了数目,黄老板在出关文牒上盖了章后,正准备出商业部,便听见一个带着笑意的温和声音响起:“今天来边城的有多少支商队?”
  “回周大人,今天出边城的一共有十支商队,去女月国有两支,弥国三支,大堤国三支,戎族两支。”这座边城也就管东北这四个国家,去其他国家则要走另外的边城。
  周大人?黄老板耳朵瞬间支楞起,心里一阵激荡,他忙转身,果然见一个穿着白衣的少年正坐在办事处的主位上,手里翻着登记薄,旁边一位办事处的官员正在给他解释什么。
  “周大人!”黄老板心绪激荡下,喊出了声。
  “嗯?”周颐抬头,便看见一个满面潮红的中年人正激动的看着他。
  周颐放下账本,含笑看着这位中年男子:“你认识我?”
  黄老板激动的点头:“那次招商会有幸见过周大人一面。”
  “哦,原来如此,那想必你也是跑边贸的商贾了,贵姓?”
  “回周大人,我姓黄。”
  “黄老板,您这是出城还是回大越呢?”周颐笑着站起来,直接走到黄老板跟前问道。
  能够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偶像,可把黄老板激动坏了,他用左手悄悄按住自己发抖的右手:“回周大人,小的这是出城,准备去女月国。”
  周颐点点头,“黄老板,不知是否有幸,与本官共饮一杯薄酒?”
  “我吗?”黄老板不敢置信的问。
  周颐点头:“不知黄老板是否有空?”
  “有空,有空,小的有的是时间。”黄老板忙不迭点头。
  周颐笑一声,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黄老板忙诚惶诚恐道:“周大人您请,您请,小的跟在您后面就行。”
  周颐也不勉强,这时代,大家对当官的人都带着天然的仰望视角。
  周颐带着黄老板去了办事处提前订好的一处酒楼,周颐也没叫别人,就他和黄老板两人,这样高规格的待遇,让激动过后的黄老板有些忐忑。
  “不用紧张,黄老板,本官这次到边城,就是想实地看看边城建的怎么样,还想问问你们这些跑边贸的商人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若是有,尽管提出来,本官能解决的尽量解决。”周颐拿起酒壶作势要给黄老板倒酒,被黄老板双手抢过去:“周大人,哪能让您倒酒,小的来,小的来……”
  周颐笑笑,任由黄老板动作。
  黄老板给两人斟上酒后,这才答:“多谢周大人关心,有您和朝廷在,咱们这些跑边贸的就受不了委屈,以前还怕被抢,被打,现在有您和朝廷撑腰,这些异族再也不敢了。”
  周颐点点头:“这是自然的,你们都是我大越的子民,你们到这些国家经商是互通有无,给这些国家带去便利,也能增加朝廷的税收,朝廷自然不能让你们受委屈。”
  周颐一句话说的黄老板差点落泪,商人地位低下,以前那些当官的要了商人的银子,还嫌银子上带着骚味,而周颐一句大越的子民让黄老板的心立刻滚烫起来。
  “黄老板,你也不要尽说好话,你如实给本官说说,还有哪些未尽人意的地方,只有知道哪里不足,本官才好整顿。”周颐喝了一口酒后,温声道。
  “没有,一切都好。”黄老板摇摇头。
  “当真一切都好?”周颐似笑非笑的看着黄老板。


第146章 添喜
  黄老板呃一声,想到了赵老板说的话,咬咬牙,“周大人,就在小的刚刚出关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同样在女月国跑边贸的老板,朝廷不是已经取消了地方上对商贾收取各种厘金的规定了吗 ,但那位老板告诉我,他们那里地方官员还是会巧立各种名目收钱。”黄老板一口气说完,然后紧张的看着周颐。
  周颐听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多谢黄老板告知本官这些,本官知晓了,这事本官会处理的。”
  “哎,不敢当周大人的谢,不敢当。”黄老板忙站起身。
  第二天,黄老板要出边城进入女月国的时候,看见周颐骑着马也出了边城像西奔去,黄老板在心里叹一声:周大人真是尽责又亲民啊!
  周颐一路由北向西,一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十几座边城,整理了一大摞需要改进的条例后,这才风尘仆仆的赶回京城。
  总得来说,他之前设计的一系列预案还是没有偏差,但事先设计的再好,也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其中问题最大的就是在朝廷发了榜,取消各种厘金的征收后,地方上还是巧立各种名目。
  现在商业税征得不轻,若再加上地方上盘剥,商人们着实会负担不起,若超过了界限,说不定他苦心孤诣营造的大好局面就会土崩瓦解。
  但官员贪污自从有官这个概念的时候就一直存在,莫说在这里,就是在他那个时空,政治体制已经达到相对成熟,各个国家的官员贪污都是老大难问题。
  想要杜绝完全不可能,周颐能做得也就是将这股邪风压小一些,让它不那么肆意妄为的吹。
  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地方上的官员贪的财可不全是他们自己享用了,很多都都进奉到了京城,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他若现在冒冒失失的去查,肯定又会遭到很大的阻力。
  还是等这一季度的商业税收收上来再说吧,在崇正帝手下当臣子,周颐对他可以说是了解的非常透彻,可能是前些年朝廷国库空虚的太厉害,崇正帝穷怕了,所以对他来说,任你花言巧语,都没有真金白银来得有效果。
  周颐一路向京城赶回去,沿路见到许多府城如雨后春笋般新兴了很多小作坊,这些作坊的规模不大,很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雇佣一两个人,织布的,炒茶的,烧窑的……种种不胜枚举。
  当然也有规模大的作坊,雇几百上千人的也有。
  这些作坊成立都需要到商业部登记发许可证,然后统一征税,而周颐也鼓励跑边贸的商贾从这些作坊进货,因为边贸规模大,之前货物本就不够,现在这样一来,有这些作坊解决了货源的问题,商贾们也高兴的很。
  如此一来,生产,销售链便形成,先不提这些作坊能为朝廷增加多少税收,真正关键的是,这些作坊吸纳了无数的流民,随着边贸的火热,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
  周颐一路由西向北,路上的流民比之前起码少了一半。
  周颐微微吐了一口气,他如此兴师动众,总算见到了一些效果。
  周颐出去一个月,李应茹在家里望眼欲穿,整日都差下人出城打探,也不知怎的,她这些日子老是觉得心情烦躁。
  “青竹,你说姑爷到底什么时候回来,我看夫人都瘦了一圈儿了。”青儿陪在李应茹身边说了会儿话,李应茹说要倦了,要睡一会儿,她这才出了李应茹的屋子,见着青竹了,便忍不住拉着他担忧道。
  “也不知道夫人最近是怎么了,以前那么生龙活虎的一个人。”青儿心疼的说道。
  “我就说夫人最近怎么都不爱笑了,她和老夫人呆在一起的时间也少了”青竹皱了皱眉,然后忽然说道:“我知道了,夫人肯定是想少爷了,等少爷回来就好了。”
  青儿听到青竹的前半句在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她真觉得老夫人像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一样,天天都需要她家小姐去哄,她家小姐那么顺着老夫人,她一个不好,还要默默流泪,青儿真是搞不明白,现在姑爷这么有出息,老爷也对老夫人好极了,她家小姐也极其孝顺,方方面面都做得妥帖,老夫人到底还有什么可伤心的。
  她自个儿不痛快倒罢了,但关键是她自己不痛快,又喜欢在人前长吁短叹,连老爷都从之前的嘘寒问暖到现在的草草敷衍,只有她家小姐,心里再烦躁,还要想法子逗哄老夫人。
  而老夫人呢,对她家小姐的状况却视而不见,明明小姐饭都比之前都少吃了一半,老夫人却像完全没发觉一样。
  想到这里,青儿都为李应茹抱不平。
  不过李应茹却并不在意,她告诉青儿,像王艳这样的婆婆,不刁难儿媳,不闹着把持中馈,也不想着给儿子房里塞小妾,就是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多愁善感了一些,遇到这样的婆婆已经算是烧高香了,作为儿媳,哄哄婆婆又怎样。
  两人正在说话间,便听到门口一阵喧哗,跑出去一看,才发现是周颐回来了。
  青竹忙欢喜的上前,“少爷,您回来了,走了一个月,定是吃了不少苦吧……”
  青儿一把挤开青竹:“姑爷,您去看看夫人吧,她些日子总是倦怠的很,提不起精神。”
  周颐一听,心里立刻紧张了起来,边大步走边问:“应茹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有没有请大夫?”
  青儿摇摇头:“夫人说怕老爷老夫人担心,便没请大夫,还说她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没什么事。”
  “胡闹!!!”周颐拧着眉,轻喝一声,大步跑进了他们的院子,衣袍都被带了起来。
  王艳听说周颐回来了,还坐在前厅等着周颐来见她,过一会儿,却听说周颐先去了他们自个儿的院子里,王艳当时就觉得有些委屈,她对周老二说道:“他爹,你看看,这养儿子有什么用,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拉扯大,都说娶了媳妇儿忘了娘……”
  周老二倒是并不多在意,“六郎才回家来,他们小两口新婚燕尔的,分开了这么久,自然是想的很,再说你咋知道六郎不是回屋子去洗漱了,等会儿他换了衣服就会来了,想那么多干啥!”
  周老二这么一说,王艳就不说话了,只叹了口气,起身回了屋子。
  周颐到他们院子的时候,李应茹正坐在桌子边打瞌睡,周颐轻轻走到她旁边,看她满脸的倦容,心疼的摸了摸。
  “相公,你回来了!!”李应茹被惊醒,下意识的就想出手,好在看见是周颐,立刻收了手,惊喜的扑上来。
  周颐一下将李应茹抱了个满怀,怜惜道:“你这是怎么了,我才走一个月,为什么就成了这样子,身体不舒服就要看病,你要是怎么样了,我怎么办?”
  李应茹这段时间情绪格外敏感,整夜想周颐想的睡不着,现在听到周颐这样说,眼泪马上吧嗒吧嗒的掉了下来。
  周颐立刻惊着了,“应茹,别哭,你怎么了,是我说错话了?嗯,怎么了,你告诉我,别吓我……”
  李应茹擦擦眼泪,摇摇头,“没事,我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就是这几天有些乏而已,所以精神不怎么好。别担心了。”
  “不行,你这样子我不放心,还是请大夫看一看才好。”周颐连忙唤人去请大夫。
  李应茹也不阻止他,只撑着下巴眼睛一刻也也不移开的看着周颐,周颐走的这一个月,她总觉得空落落的,尤其是这半个月来,老是莫名其妙的想发脾气,吃不下,睡不好觉,又怕周老二和王艳担心,在他们面前还要装出开怀大笑的模样。但现在周颐回来了,李应茹便觉得瞬间就精神了,那股怎么也挥不去的烦躁也消失无踪。
  夫妻俩说了好一会儿话,周颐才在李应茹的催促下去洗澡换了衣服。
  等周颐收拾完,请的大夫也来了,那老大夫摸着胡子,一会皱皱眉,一会儿咂咂嘴,只把周颐看得一颗心七上八下。
  “大夫,我夫人到底怎么了?”周颐焦急的问。
  那大夫又诊了一会儿,这才站起身来,含着喜意笑道:“恭喜周大人,令夫人这是有喜了,孩子一个多月了。”
  “什么!!”周颐觉得自己幻听了,这老大夫说的是什么意思?有喜了?有喜了是有孩子了?他要当爹了?
  周颐呆立在当场,张着嘴巴,哪里有现在在朝廷上风光无限的周大人一分机灵。
  李应茹也捂着嘴巴不敢置信,她一直以为这些日子提不起精神是因为太想周颐了,没想到竟是怀孕了!?
  “相公?”李应茹看着周颐呆呆愣愣的站在那里,站起来在他眼前挥了挥。
  周颐仿佛这时候才回过神来,一把抓住李应茹的手:“应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