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妃有奴皇帝-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法承受,每个人内心深处不得不忧心忡忡,就是脸上也难得开心颜。萧宝卷才不管这些人开不开心,只要还管得住,他们能拼命跟萧衍打仗,就可以。
“皇上,我们的伙食,越来越差。”晚饭还没有中午饭好呢。“这——”萧宝卷有些尴尬,仿佛是他没有能力,对不起潘玉儿,“玉儿放心,朕会想办法,尽快打败萧衍的叛军,活捉他和萧宝融,治他们的罪的。玉儿这一两天先凑合着吃,也就一两天啊,过一两天就好。”一两天就可以退却萧衍大军,活捉他跟萧宝融吗?萧宝卷心里可没底,但是,就要这样向潘玉儿承诺,安慰她。
“我只是觉得没有以前丰富,吃倒绝对没问题,再不丰富,也比我跟胡哥哥在一起时,胡哥哥给我的东西,好吃,多好多呢。”潘玉儿实话实说,近千年以来,胡海狸每顿饭只是弄回黑玉家园去几个菜,还远不及现在的御膳丰盛。又提到胡海狸,尽管不是夸他,反而是承认他吧,萧宝卷听着还是别扭,他什么话都不说,只是勉强笑一笑。
“皇上,外地的兵赶不来,就皇宫为数不多的这点儿人,我们能打败衍王他们几万的大军吗?”潘玉儿都看得出来,取胜是很有悬念的事,几乎不可能。“我们是名正言顺地平乱,萧衍是逆贼,他带领的军队是叛军,正义倒向我们这边,老天都会帮助正义的一方的,即使没有老天,大齐国民也得指责萧衍他们,人心向背,显而易见,我们会得到最多支持,胜利肯定是属于我们的。”萧宝卷相信,这就是事实,也只能是事实,不会发生别的情况,别的情况,他可承受不起。
“吃过晚饭,我们好好休息。明天,朕亲自到城楼上去观敌料阵,他们在朕的监督下,会把打仗的本事发挥到极致的。不过,要辛苦玉儿,明儿自己一个人玩。”萧宝卷还是不忍心再带潘玉儿去看那样残酷、惨烈的战争场面,他会在玉寿殿留下亲信,全全照管的,这边也随时备战,不让胡海狸有可乘之机。在关键时刻,萧宝卷和胡海狸的做法是一样的,战争时,尽量把潘玉儿撇在一边,不叫她经历更多,只为保护她的天真和美好。
“好啊。”潘玉儿自己也不想再去见识那种杀伐的血腥场面,“我在玉寿殿,安心等皇上回来。”胡海狸会不会趁机过来找她,并不是她可以控制的,他自己要来,她认为,谁都拦不住,包括她自己,他隐身,她同样发现不到他,反正又不会被别人发现,他是近万年的黑狐狸,岂是普通人能够对付的,她不担心,尽管她没有想这么多。萧宝卷会怎样安排,她不用在意。
萧宝卷和潘玉儿是“好好休息”,他打算养足精神,全心全意对付明天的争战,打击萧衍和他的大军。皇宫中其他人也不例外,他们听从萧宝卷的指挥,以他为榜样,为遵守的号令,值夜的值夜,别人,吃完晚饭,就打地方去睡觉,就算是积极准备明天的战斗。有不少死伤,还有极个别的逃亡,远离这是非之地,留条小命大,皇宫内房间本来就多,足够他们有地方睡觉的。
天刚刚黑,皇宫南门外,萧衍的大营中,就是一阵吵嚷。天还不亮,群臣就被萧宝卷的人宣去上朝,天晚以后还不能回家,萧衍的军队层层包围皇宫,战事频仍,各门各户的家眷怎能不担心不已。下午的时候,就有不少府上派出下人来探访自家老爷的情况,都被萧衍或者他的人撵回去。晚上到的,各家的女眷居多,妻子,女儿,侍妾,也有朝臣的儿子,他们平时与萧衍关系还算不错,总不至于要对他们太不利,甚至打听一下情况也不被允许吧。
得知朝臣们都在皇宫以内,各家家着也放不下心,萧衍造反,他们管不着,也不属于他们管哪,人家是重要的王,他们只关怀自己“老爷”、“爹爹”的安危,“王爷是攻打皇宫、夺皇上皇位的,我们老爷是保皇上、为皇上守皇宫的,你们现在按说就站在完全敌对的立场上,我们老爷开罪王爷,我们自己怎能不怕,不心惊肉跳。
我们不求别的,只求我们的人还活着,能一家人守在一起,吃口饱饭,还请王爷应允,放我们到皇宫前面去,只希望可以见到我们家老爷,我们一定尽量劝他放弃与王爷对抗,叫他跟我们回家去过我们自己的太平日子。王爷,皇宫少一个人,皇上就少一份力量,我们只要劝得动我们老爷回家,对王爷与皇上作对、攻打皇宫,也算是尽到一份微薄之力,有那么点儿帮助,就算劝不动,总也可以瓦解我们老爷偏向皇上的心,让他不知所措,使他们不团结,也好啊。到时候,只求王爷能留我们老爷一条活命。”并不是他们就肯定萧衍一定大获全胜,顺利取得萧宝卷的皇位,而是为争取到见自家人的机会,就得这样说。
“我劝大家还是回去吧。你们不用担心,我只针对皇上,都不希望害皇帝哥哥受苦,更不打算伤及其他无辜,就算我攻进皇宫,只要里面的人不举兵刃杀我们,最好是投降,我就会尽可能留所有人条活命的。
第437章:血色嗜杀战场。
更新时间2014…12…17 13:56:10 字数:2127
谁没有妻子儿女一家老小呀,你们的老爷,你们的父亲,是你们的主心骨,是你们一家人的顶梁柱,这个人没有了,你们一家人的好日子也就过到头,这我很明白,你们尽管放心,我不会做伤天害理,叫别人家破人亡的事的。”皇宫内的人如果放弃抵抗,只需要满足这一个前提,萧衍就可以饶他们不死,还包括萧宝卷。
“让我们到里边去瞧一眼,看看能不能传进去个话,或者把我们的人叫出来,回家去吃晚饭,皇宫内的人越来越少,对王爷攻打皇宫也只有好处,没坏处呀。”大家好想见得到他们自家人现在在皇宫里怎么样。“这儿可不是走亲访友的地方,前面就是战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杀人、死人的现象,我劝你们还是乖乖回家,等待好消息。”萧衍才没有时间安抚朝中文武的家眷,他睡个好觉,半夜以后,天快亮的时候,他和他的将士们还有最重大的任务——攻进皇宫、逼萧宝卷退位呢。
“王爷,我们求求你,正因为战场杀人、死人是平常事,我们更要亲眼看一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哪怕只是站在护城河边上,向禁宫大内张望一眼。”不是一天不见,就想成这样,而是在这种非常时期,听说已经有不少人在战争中死去,很怕以后,甚至是现在,就再也见不到。
“宫内不可能洞开宫门,放你们进去,或者放朝臣出来的,皇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等想分散朝臣们的忠心,距离远一点儿就够不着,起不到作用,里面的人应该得不到亲友冒着危险上阵前来规劝他们回家的消息;稍微近皇宫些,只恐怕还会招来守宫门的人们一阵乱箭射杀,无益于他们和这场战争,还给自己带来性命之忧。
有一天,应该很快,等战事结束,你们的老爷、父亲大人出来,你们却枉死宫门前,他们责怪本王倒没有关系,失去亲人的痛,让他们如何接受那样残酷的现实呀?。他们现在不得不听从皇上命令,留在皇宫中,对付我和我的军队,纯属是被逼无奈,我懂,我不会怪罪与为难他们的。我却没有照顾好他们的家眷老小妇孺,你们让我的颜面往哪儿搁?。
我不放你们进去,也是为你们的安全着想,还是为我自己考虑呀。”萧衍的人,态度诚挚;话,言词恳切,如果天地也有一颗人心,都会动容的。
战场上的死尸马马虎虎收拾过,血却不可能清除利落,护城河的河水都是红的,地面上,同样血迹斑斑,几乎也是披了件血红的衣裳,月光下,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被这些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家眷发现,还不当场晕过去几个,甚至引起局面混乱呀,大家很可能要把引起这场战争的责任,全部怪到他头上,本来就是他挑起的呀。别看这些人现在表面上对他挺客气,似乎还偏向他说话,“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他们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不可不防。
“我们晚饭都没有吃,也吃不下,就为来找我们的爹,只希望能跟他见个面,说上几句话。如果宫里面的人不肯让我们见,也就作罢,我们只好回去。若只是过不去王爷你和你的营区这一关,我们实在不甘心哪。”大家既然已经来到这儿,就不容易被说服,就这样怎么来的,再怎么回去,什么消息都得不到?。
有萧衍的人,俯在萧衍耳边,小声跟他嘀咕,出主意,“王爷,倒不如就放他们过去,遍地的鲜血虽然可以使这些人对我们很有意见,甚至恨我们,可是,他们更关心自家人的安危,国家大事,战争,这些家眷哪儿敢说三道四,让他们找皇上、找皇宫、找当值守宫门的人麻烦去,我们不过问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儿也就是,只管忙我们的,反正我们马上进攻皇宫,战事会很快结束,对我们不至于造成多恶劣的影响。”
“也是啊。”萧衍点点头,然后面对那些家眷,“本王警告过你们,不要意气用事,是你们担心自家人的安危心切,我也理解你们,没办法,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来人哪,放行。”“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战争、与一些骨肉分离的残酷吧,他实在顾及不到太多。
入夜以后,刮起小风,吹来血腥的味道。月光下,特别是护城河水面,满河红色,就是在地面上,也都是片片鲜血的痕迹。人们吓得倒吸冷气,互相依靠,搀扶,挤作一团,后退几步:这得死多少人哪?自己家的人还活着吗?没有死吧?大家还是鼓起勇气,相互打气,肩并肩往前走。
吊桥高收,护城河河面宽广,水流湍急地循环往复,人根本过不去,无法皇宫城墙根儿。人们只能在距离皇宫南宫门还有一段不近的距离的护城河边,停下脚步,向宫墙上张望。只见南宫门紧闭,宫墙城楼上时刻有人影晃动,非常时期,以防不测,也就是为预防萧衍大军偷袭,皇宫把守得相当严,自然在情理当中。
宫墙城楼上守宫门的人,也不允许闲杂人等靠近宫墙根儿啊,就是还有段距离,只在护城河边上,月光下,也已经被发现。他们大声向下面喊话,尽管可以不在意,人们不可能淌过护城河,即便过得来,城防也是一大关,更何况这些来者也不象将士,大多数是老弱妇孺,最好还是要做到知己知彼吧,省得再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意外状况,在这个比较寂静的夜晚,喊话听起来还是很清楚的,“你们什么人?不要再往前走,否则的话,我们去到护城河边上,用弓箭把你们全部射杀死。”在宫墙城楼上,反正是绝对够不着护城河以外的人,下去,开宫门,到护城河边,箭才能射得到对面的来人。有护城河阻挡,人们无法跨越宽阔的急流,也无法再往前走呀。
第438章:法理与人情。
更新时间2014…12…18 14:30:43 字数:2247
“且慢动手,不要动手。”这些朝中大臣的家眷,底气比较足的,呢喃半天,跟皇宫城楼上的人对话,“我们是现在身居禁宫大内、众多朝臣中间,一些大人的家眷,我们此次前来,不为别的事情,只是老爷(我们爹)一天不回家,就算是还没有下朝吧,衍王的军队又围困皇宫,我们很是担心,这才集中到一起,敢过来看看,还恐怕宫中食粮短缺,再饿到他们,我们只想请我们老爷(爹)回家去吃个晚饭,也好不与宫中的大人们争口饭吃,绝无恶意。”
哪里是绝无恶意,只吃过晚饭那么简单,吃过饭,还放回皇宫来吗?这个,这些人可不好做主,朝臣自己有主张吧,只有他们说的话才能算数,还有,萧衍还会不会这样容易放他们进进出出,都是未知数,有太多不确定因素,让人们预见不到未来。但是,他们很希望,如果能够叫出自家的“主心骨”,只要还有一线机会能办得到,就让他们好好在家里藏着,不再上朝,淌这混水,哪儿也不去。
“还有劳列位大人赏这个光,禀告给我们家老爷(我爹)一声,能让他们跟我们回家去一趟,吃晚饭,不忘大人们成全我们的恩德。”这种恩德,怎么会不忘,大家互不认识,事过之后,谁还能记得谁。不过,这种时候,就得这样乞求人家。
宫墙城楼上的人当然不上这个当,他们个个见多识广,心机多端,更何况是在这种非常时期,“衍王已经把皇宫包围,你们这些人又是怎样被放进来的?是许给他什么好处,还是经过他吩咐,或者批准,来瓦解我们的军心?”除这两种之外,还有别的可能性吗?。
无论是贿赂过萧衍,“许给他什么好处”;还是他吩咐或者批准,来瓦解皇宫内的军心,人们都承担不起这样重大的责任。既要把自己摘干净,表明心向皇上和朝廷的忠,不可以偏袒萧衍这个“叛逆”说话,还不能得罪他呀,要知道距离他的驻营更近,他的将士更容易得知所有消息,相信他们肯定派专人注意着这边的动静呢,“大人此言差矣,我等绝对承受不起,我家老爷一天没有回家,衍王的大军又如你们所说包围皇宫,我们还听说战阵中死伤不计其数,刀敛无眼,我们这些为人父母、为人妻、为人子女的,怎不忧心如焚,坐立不安,生怕自家人出现个好歹,就要过来看一看,希望能一起回家吃个晚饭,有什么过分的?。衍王本也不同意我们进到两军交战的战场中来,是我们好说歹说生好不容易硬生生求下来的,怎么就跟他有什么来往与勾结呢,就算要来往与勾结,也轮不到我们这些妇孺呀。”
就算这些家眷的话句句在理,事实也的确如此,也不能容许他们战场探亲哪,有他们参与的话,还不越来越乱,“告诉你们,赶紧的,乖乖的,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就不要求你们家属参与些什么跟叛军、跟衍王的对敌斗争,少给我们惹事就好。”这些人聪明不到能够让人放心大胆托负他们么事的程度。
不过,他们要是能帮得上忙,最好还是帮帮忙,大事干不成,小事儿总可以吧,比如传个信儿,递个话,给地方上什么的,当然也不过于指望,他们的速度,肯定比被派出去的传令官要慢得多,还几乎根本不可能做到,但是,多一个人,多一条路,多一分保障吧,“你们真想早点结束这场战争,让衍王的叛军得到他们应有的下场,不能说服衍王主动解散军队,他自己负荆请罪,才有一线生机的话,你们也好与家人团聚,那就以最快速度传令给地方上,就说是皇上的旨意,让他们马不停蹄,立即赶到京城来勤王,捉拿衍王。皇上已经派出过几拨人,下过好几道令,再紧着传催几次,估计他们能来得更快些。”
“至于你们,劝你们从哪儿来,赶紧回哪儿去。”和萧衍虽然敌对,不是一伙的,两边的人的说辞基本上却是一样的,本来嘛,这里已经变为战场,可不是聊家常的地方,就是搁在平时也不是,皇宫门前,岂容任何人不严肃,“在击退衍王的军队之前,大臣们应该是不可能走出皇宫,回家去的。皇宫方面的供给,大家尽管放心,你们的家人在这儿住得好,吃得也好。”不好也得说好,向护城河对岸这些人诉苦有用吗,只能更扰乱他们的心,也就扰乱皇宫的军心。
宫人不容这些朝臣的家眷说话,把他们自己的意思,也估摸萧宝卷的意思,一口气传达到完。晚饭,肯定是不能回去吃的,大家都明白过事理来,那么,能不能奢望见个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