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书剑长安-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摩青翎微微苦笑,本以为自己暗算苏长安一遭,搏了先机,却不想被其反将一军,有苦难说,不过这样的结果对于此刻的蛮族倒也并非不能接受,更何况若是拓跋元武的军队朕的打入永宁关,那他们这些在拓跋元武眼中的叛徒自然也是难逃一死。正所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摩青翎还是懂的。
故此,她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苏长安与红玉交涉的结果。
而这时,方才那位正在书写上报奏折的武将走到了红玉的跟前,指了指自己已经写得差不多的奏折,小心翼翼地问道:“将军,这苏公子的名号……”
不管如何说,苏长安还是朝廷的逃犯,他暗觉得写上他的名讳多有不妥,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才询问红玉。
未曾想到这一点的红玉,也是一愣,她正要说些什么,让男子在奏折上瞒下此事,以免给苏长安与北通玄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却在这时,苏长安说道:“就写天岚院苏长安!”
第一百一十三章 等着我
苏长安不明白。
北通玄在躲。
从长安逃出去的花非昨与玉灵儿在躲。
他一路来西凉也在躲。
他们是天岚院的传人,是苍生的守护者,他们做的事是正确的事,为什么要躲。
躲有什么意义,躲到最后,北通玄杀了如烟,他失去了青鸾。
他不知道长安城里那些达官显贵,三公九卿究竟在想什么。
但是蛮军兵临池下,永宁关难保,与司马诩一丘之貉的蛮军铁蹄即将踏破中原贵族的锦绣衣冠,他并不为这些达官贵人们感到难过。
他只是难以释怀那些流离的百姓,难以释怀如阿难一般的孩童,或许摩青翎族人的现状便是西凉百姓的明天。
这几日他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现在他想通了,他要站出来,他要以天岚院守望者的名义站出来,他要告诉那些还活在美梦中的人,西凉的困境。
玉衡没有教过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所以他不懂。
他所知道的不过是山河破碎,苍生何辜。
“这个奏折我来帮你写吧。”苏长安的手猛地张开,男子手中的笔墨与信纸便猛地飞入了他的手中。
“没用的。”红玉摇了摇头。她似乎意识到了苏长安想要做的事,说道:“我们已经前后给朝廷发过数十份求援的奏折,但都如同泥牛入海,得不到回应。现在的永宁关,与其说是西凉最后的屏障,倒不如说是朝廷的弃子。”
苏长安不语,只是沉默的继续在那张信纸上书写,诸人也知道这少年身份特殊,虽然都觉得他此时所为都是无用功,但却没有一人真的将之打断。
直到半刻钟的时间过去,苏长安收笔。
他抬头环视众人,隐约猜到了诸人心底的想法。
“这信不能递给朝廷。”苏长安的手指微屈,轻轻一叹,信纸便飞入了方才那位将领的手中。
那将领一愣,下意识地问道:“那应当送往何处?”
“太尉府,穆归云。”苏长安道。
男子一愣,有些迟疑的看向红玉。
红玉目光却停在是苏长安的脸上一阵打量,最后沉着眉头说道:“按他说的办。”
……
之后得到红玉许诺的摩青翎等人急匆匆的赶了回去安置族人,并承诺半个月之后必定带着武蛮来永宁关与众人汇合。
其余将领也在红玉的安排下各司其职,转眼方才还热闹不已的营帐中便只剩下苏长安与红玉二人。
“方才你在信里究竟写了些什么?”红玉坐在首位,看着立在一侧的苏长安的问道。她的峨眉微挑,嘴角翘起,似笑非笑,似乎对于苏长安颇有兴趣的样子。
关于这位天岚院传人的从传闻有很多,撇开那些妖族奸细的无稽之谈不说,其中关于这少年人们用过的最多的词应当是如愣头青、不自量力、胆大妄为这样的辞藻。
但是红玉却并不这么觉得,在她看来这个少年能在玉衡死后的长安待上那么久的日子,又能一路从长安逃到西凉,更是神奇的坐上了那七万蛮族的首领,定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若是真要用些辞藻来形容他,红玉更愿意用秀外慧中、大智若愚这样的辞藻。
她并不认为苏长安所寄出的那封信只是简单少年心性,更可能的是,或许这少年有些自己的打算。
“求援。”苏长安神色寻常地说道。
“求援?”红玉有些诧异,“这我们试过许多次,朝廷向来对此置之不理。”
“我倒是听闻你与太尉之子的交情不菲,但是如今的朝政皆握于司马诩之手,穆梁山说话根本做不得主。”
苏长安却摇了摇头,神情淡然地说道:“我从一开始便没想过要问朝廷要兵。”
“不问朝廷要兵,那你问谁要兵?”红玉愈发疑惑。
“江东。”
……
之后的苏长安又与红玉交谈了许久。
有关于西凉,亦有关于长安,甚至北地与西蜀。
待到苏长安回到北通玄府邸的时候,已是傍晚,他本想去看看北通玄的状况,但是却被司马长雪告知北通玄服了些汤药已经入眠,他自然不能叨扰,便向司马长雪拱手,退回了自己的住所。
是夜。
西凉又开始下起小雪。
苏长安头枕着手臂,躺在床上,透过纱窗的缝隙看着屋外纷纷而下的雪花,怔怔的出神。
他开始整理这些日子来所获得的信息。
这段时间他所经历的实在太多,又应接不暇以至于让他根本没有空闲将之好生思量。
如今,终于算是告一段落,方才有了这闲暇。
他闭上了眉头,思绪开始飘荡。
首先,是莱云城里那位死而复生的镇西神候,他的死而复生必然有所蹊跷,而最让苏长安在意的是,那一日他所看到紫薇双生,一颗星辰竟然连接着两位星殒的命线。而镇西神候口中的陛下,在苏长安看来也应当另有其人,又或是圣皇根本没有死?毕竟他也曾听青鸾提及过,她并没有送走圣皇的英魂。
可问题是,他又去了哪里?苏长安能够想到的最大的可能便是北地。毕竟那里有他的旧部,更有他的女儿和皇子在那里。只是苏长安想不明白圣皇是如何活下来的,更想不通他究竟在谋划些什么。
或许待到此间事了他,他应当回一趟北地,算起来他离开那里已有两年之久,也不知自己的老爹如今在干些什么,亦不知羡君如今过得怎样,这么久没有自己的消息,她应当很是担心吧。
而后,他与徐让之间的恩怨还要有一个了断,天岚院,他一定要拿回来!
师叔祖亲手交给他的东西,他怎能轻易送于人手?
再然后,便是自己另一位师叔祖开阳,他到底想做什么,苏长安一直没有头绪,还有司马诩与那几位蛮族圣子谋划一如一座大山一般压在苏长安的心头。
最后,还有青鸾。
苏长安想到这个名字,不觉心中一痛,他伸手放入自己的怀中,在其中一阵摸索,最后掏出一个玩偶。
那是一个女孩模样的木偶,一袭青衣,煞是可爱。
苏长安将之放到自己的眼前,看着这个木偶不觉会心一笑。
“等着我,我一定会去找你的。”
他这般呢喃道,却再也抵不住沉沉的倦意,倒头睡去。
第一百一十四章 她死得意义
第二日,早早起床的苏长安来到了北通玄的门前,他正要敲开房门,却听房内传来一阵争吵之声。
那声音应当是司马长雪与北通玄的声音,他本觉得偷听夫妻俩吵架是一件极为下作的事情,正要转身离去,但是二人争吵的内容却让的脚步生生停住。
“我说了,我不回去。”这是一道女声,想来应该是司马长雪的声音,她似乎有些激动。苏长安很难想象像司马长雪这般温柔的女子,生气时应当是何种模样。
“留下来只有死。永宁关守不住了。”反观北通玄,他的声音倒是冷静得多。
“那又如何,我司马长雪,是你的妻子,你在哪我便在哪。”司马长雪回应道。
屋内忽然陷入了沉默。
过了好一会之后,北通玄有些苦涩的声音方才再次响起。
“还有一个人在等你。”
北通玄的话明显让司马长雪愣住了,她的声音也小了几分。
“等我又能怎样,我已经是你的妻子了。当初既然要娶我,现在就别想甩了我。”
屋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苏长安大约能想到北通玄此刻内心的纠结。
“那只是权宜之计……而且这一年,我与你并无夫妻之实。不要因一时意气之争,而辜负了自己,也辜负了别人。”北通玄好言劝解道。
“权宜之计?”司马长雪似乎在笑,但那笑声中却带着一股冷意。“我一介妇人,不懂你们男人间的家国大事,但我自嫁于你那时起,三从四德,自问从未有过逾越。你休不了我,也赶不走我。既然你想让我离开这里,既然你说永宁关守不住,那就带着我一起离开。”
似乎是听出了司马长雪言语中的决心,北通玄的声音也因为内心的某些愧疚而大了几分。
“我不能离开永宁关。我答应过师尊,要守住西凉,永宁关被破之日,便是我北通玄命陨之日。可你不一样,你还年轻,何苦为了一个死人送命?人应当为那些爱你的人而活,不应为死人而活。”
或许是这一句话触及到了司马长雪的某些痛处。
这位咋苏长安眼中一向温婉的女子,声音忽然大了起来。
“原来你也知道,人不应该为死人而活啊?”
“这一年来,你我虽共处一室,却不曾同床共枕。”
“可你又怎知道我每天都会被你在梦里念叨的‘如烟’‘如烟’所惊醒,你让我为爱我的人而活,自己却对一个死人心心念念。你不觉得可笑吗?”
说完这句话后,屋内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不待苏长安回过神来,北通玄的房门便被司马长雪从里侧打开。
她看见立在门前因为被撞破偷听墙角而满脸尴尬之色的苏长安,先是一愣,随后低头绕过苏长安,快步离去。
而在那匆匆一瞥间,苏长安看得清晰的是,司马长雪眼角的泪痕。
“长安吗?进来吧。”而这时,北通玄的声音忽然响起。
苏长安一愣,但还是老老实实的走了进去。
他合上房门,在北通玄床前的凳子上坐下。
此刻的北通玄与那日在永宁关前,一人独挡四位问道时,判若两人。
他本就苍白的脸色在此刻显得几近病态,向来猩红的嘴唇也变得有些清浅。身子半靠在床头,眸子里有一抹浓重的倦意。
苏长安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对于方才自己的行为,多少感到有些难为情。
但是北通玄似乎对此毫不在意,他极为勉强的在嘴角露出一抹笑意,问道:“何时从天道阁出来的?”
“五六日前吧。”苏长安如实回答道。
“唔。”北通玄颔首,“成功了吗?”
苏长安自然知道北通玄所问的究竟为何事,他点了点头。
“唔。”北通玄再次点头。
然后他低头沉吟了好一会,方才再次说道:“那就离开永宁关吧。”
苏长安一愣,不解道:“为何?”
“方才我与司马长雪的话你应当都听到了,永宁关守不住了。但天岚院却需要传承下去,更何况你已入仙道,天岚院的希望如今竟放于你身上,你不能死。”
“拓跋炎四人已被你重伤,带你养好伤势,你我二人加上摩海耶、宇文平面对蛮军的四位问道境修士,我觉得并不是没有胜算,何必如此悲观?就算他拥有蛮军五十万之众,但是我们有永宁天险,又粮草充足,并非没有一战之力。”苏长安说出了自己心底的疑问。
北通玄闻言却是苦笑着摇了摇头,他看了苏长安一眼,说道:“若是蛮军仅仅只有四位问道,我又何惧哉?”
“九婴一族背后与神族的关系我相信不用我多言你也知晓,这四位问道不过是冰山一角,他们已经开始收集星殒,看模样手上定然拥有不少半神之血,以他们的能力,能在如此段的时间里覆灭帝江一族近千年的统治,你觉得他们所拥有的力量真的会如此简单吗?”
苏长安不由想到了虎偃口中的那几位圣子,顿时心情也沉重了下来。
但他仍有些不解。
“既然九婴的实力如此之强,为何还迟迟不肯攻城?”
在苏长安看来,以那圣子挥手便可以屠灭蛮族王庭的实力,只要愿意出手,莫说西凉,就是中原恐怕也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他们只是在等,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举攻破永宁,再开西岭直入中原!”北通玄寒声说道。
“我已与朝廷递上奏折数十份陈明其中利害关系,却无一人回应。司马诩如今把持朝政,即使我想尽办法书信与天子,也是如泥牛入海,了无音讯。”
苏长安闻言眉头一皱,倒也不再隐瞒将自己对于司马诩的猜测一一向着北通玄道来。
“你是说司马诩与九婴皆为神族爪牙?”北通玄一愣,脑中联想起司马诩对于神族的态度,心头对于苏长安的猜测便信了几分。
在他看来司马诩是一个聪明人,聪明人行事自然有他的目的。
司马诩如此费尽心思,助太子登上皇位,如今好不容易把持朝政,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还或许可以篡位为皇。但有江山的皇帝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皇帝,否则即使登基,蛮族却已夺了大魏的江山,这样的皇帝要来又有何用?
北通玄一直认为司马诩是看得清楚这一点的,所以不由余力的向着朝廷谏言,请求援兵。他替司马诩守住西凉,于司马诩无半点坏处,至于最后谁才是天下正统,对于北通玄来说也无大碍,他是为苍生守住西凉,而非某个君王。
但如今听苏长安之言,方才意识到,事情远没有自己想的那般简单,若是这一切从一开始便是司马诩与九婴勾结,那么莫说永宁关,就是长安,也迟早会落入九婴之手。也就难怪向来精于算计得司马诩对于西凉之事不闻不问。
“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苏长安问道。
如今求援不得,虽然他也试着通过穆归云为西凉找些援兵,但如今看来却是大势已去,蛮军之力,除非倾大魏国力,否则根本无法预知抗衡。永宁关被破只是时间的问题。
他并不觉得北通玄应该依旧死守,退回关内,集聚力量再做谋划在他看来才是正道。
“我退了,西凉的百万百姓当何以自处?”北通玄看了苏长安一眼问道。
“自然一起带走。”苏长安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北通玄闻言一笑,他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自然是不能走的。”
说到这儿,他又顿了顿,像是叹息一般的接着说道:“更何况,去到中原,难道就会更好吗?”
苏长安闻言一愣,随即便想到了西江城头那密密麻麻的难民,风尘仆仆,饥肠辘辘,如孤魂野鬼,无处可依。
他忽然又些明白刘长玉那位老母亲的话,西江是她的家,离开了西江,她该去何处,又能去何处?
或许对于此时依然在西凉的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
与其在外流离失所,不如就待在自己的家中,至少死后有一方棺木相葬,不至于做了孤魂野鬼,连寻家都得孤零零的飘荡千里万里。
苏长安想到这里,脸上的神色一暗,低下了自己的头。
“至少你应该走,不应这样白白送死。”苏长安忽然抬起头说道。
北通玄闻言,他向来如万载枯井波澜不惊的脸上浮出一抹怒意。
“然后呢?”
他这般问道,声音忽然大了几分。
这样的变化让苏长安有些诧异,他暗觉自己是否说错了什么,触及到了北通玄的心事。
“然后再召集人马在西岭或是西江,打着护佑苍生的幌子,将西凉的百万苍生送入死地?”
似乎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激动,北通玄渐渐平复下来,声音再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