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南第一媳-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尚书再次错愕。
朝臣们也都吃惊地看着王亨:他根本没在户部待过,怎会对国库收支和地方经济状况如数家珍?
靖康帝却听得十分高兴。
每次地方灾情报上来,朝臣们总是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让他委决不下,十分的烦躁。今日听王亨一番话,简断利落,分析的有理有据,并不像那些人说话似是而非。
他笑赞道:“王卿所言有理,账目也算得清楚。爱卿不但擅长刑名,还通晓经济,将来户部尚书也可做得。”
苏相凑趣道:“后生可畏呀,我等老臣汗颜。”
又向王谏道:“恭喜王尚书。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王谏谦虚道:“苏相谬赞。只怕他得了意,就不好了,还是不要夸他。年轻人,该多吃苦历练。”
苏相忙道:“这次去徽州赈灾,就是个机会。”他建议皇家慈善中心再拨款一百万两给徽州,派王亨去徽州,全力将灾情平定,以免北方战事起来,江南不稳。
吏部尚书吴珪附议。
礼部尚书崔渊附议。
然后众臣纷纷附议。
那想反对的,也不知如何反驳,因为王亨的账目算得清楚明白,急切间,根本想不出阻拦的理由。
靖康帝便传旨:“户部拨款两百万两给徽州,再让皇家慈善中心拨出一百万,着刑部侍郎王亨为钦差大臣,即刻赶赴徽州赈灾,并巡查徽州吏治民情。”
王亨领旨,一颗心尘埃落定。
他瞥了金尚书一眼,冷笑:他并非不懂经济,不过没在这方面用心而已。这也不难,因为他有一个懂经济的父亲。昨晚他便向父亲请教,问国库能拨多少银子给徽州。王谏把大靖二十个州的地方税负经济都细细给他讲解了一番,今天他才没被金尚书给问住。争取到三百万,少说也要分给梁心铭的潜县五十万两才行,那地方穷,没银子怎么治理。
金尚书脸憋得通红,又气又难堪。
苏相则打定主意,自今日起要暗中向王亨示好。他不会一直做宰相,总有退下来的一天,而王亨正如旭日东升,希望将来能顾恋这份情谊,善待苏家。
早朝散后,孟远翔去了都察院,一整天都沉着脸。晚上回家,孟清泉问起,他才将事情经过说了。
孟清泉沉吟了下,便明白了。
当初孟远翔请求皇上将梁心铭外放,皇上拒绝了,梁心铭却主动外放,算是卖了孟远翔人情。他既然徇私情要梁心铭外放,今日便无法不支持梁心铭,否则就显得他太无情,会招致别人非议。何况这银子是为了赈灾,是为了徽州的万千百姓,并不是拨给梁心铭本人。
王亨就是看准这点才问他的,王亨并不需要他的支持,逼他表态,就是让他难受,并离间他和金尚书。
孟远翔恨恨道:“这小畜生着实阴险。为父今日被他害惨了。这么下去不行,得想个法子除掉他。”
孟清泉劝道:“父亲且宽心。他风头越劲,未必就是好事。只看他近日每审一案,有多少官员落马?又有多少人被抄家砍头?风头越劲,嫉妒、仇恨的人也越多。”
孟远翔笑道:“还是你看得清,为父气糊涂了。他就像阎王一样,在京城杀一通,去岷州又杀一通,眼下去徽州,不知谁又要倒霉。照这样下去,不用我们出手,他自己就作死了。官场上有几个是干净的?杀光也没用。”
孟清泉道:“金尚书那里,还需父亲去解释。”
孟远翔道:“为父明日约金尚书吃酒,把事情说开,尚书大人想来会明白我的难处。”
王亨只在家歇了一天,次日又奉旨巡查徽州。
他虽心急梁心铭那边,还是决定先去徽州府。他要让林巡抚等人知道,梁心铭是他的人,今后多关照;就算不关照,也别使绊子,否则,他不会甘休。
林巡抚见他带了三百万赈灾款来,不禁大喜,深知自己赌对了,梁心铭果然没有说假话。他亲自和徽州布政使陪着王亨往徽州各地巡查灾情、赈灾济民。
他们首先去的就是六安府。
到六安叫上陶知府,又疾奔潜县。
※
潜县县衙的格局依次是:大堂,二堂,三堂,后花园。其中三堂带东、西两个跨院,给官员家属居住。梁心铭一家和赵子仪等人便住在三堂的东跨院内。西跨院住着汤主簿和曹县丞,曹县丞家被抄了,只剩下汤主簿。
梁心铭想善待自己,好好调养,然刚睡着,还没来得及梦着王亨,就被惊醒了。闭着眼睛静静地感受了下,前衙传来隐隐传来哭喊声,后衙却寂静无声。
她不由暗叹:肯定又出事了。后衙没有动静,应该是赵子仪和惠娘不许人惊动她。可惜她是个操心的命,自打来了潜县,睡眠就浅的很,一点动静就醒了。
有轻柔的微风从面上滑过,凉凉的很舒服。
她睁开眼睛朝旁看去,思思手执一把鹅毛扇,轻轻对她摇晃,见她睁眼,吃惊地停手,“大人!”
梁心铭挺身坐了起来。
思思忙道:“大人别起来。”
梁心铭问:“外面吵什么?”
思思道:“大人别管了,睡吧。”
梁心铭见她懊恼,不由轻笑起来,道:“吵成这样,我能睡得着吗?”不管,岂不成昏官了!
她俯身穿鞋,长身而起。
“把我的官服拿来。”她对思思道。
思思无奈,只得服侍她穿官服。
外间,朝云本来趴在桌上写字的,听见动静急忙丢下笔,跑进来拦住梁心铭,说娘交代她要看着爹睡觉的。
梁心铭干脆抱起女儿走出去。
门口,绿风和璎珞守着。
东跨院门口,丁丁和卿陌守着。
梁心铭将朝云交给璎珞,道:“看好她。”又对丁丁几人道:“守在这里。”说罢就往前面去了。
刚到二堂后面,就听惠娘的爽脆声音传来:“……你们女儿丢了,心里着急,我都明白。可是我家大人昨晚上才破的案,这才一天的工夫,就是神仙,也不能马上把你们的女儿给救回来呀。那姓杜的也不知道对方把孩子送哪去了,就是想救,也没地方去救。这事得上报给巡抚大人……”
梁心铭大步走进去。
第229章 群情激奋
堂上,惠娘装束严整地坐在那,正被一群哭天抹泪的妇人围着。这些女人有的衣衫褴褛,有的粗衣素服,还有锦衣华服、满头珠翠,但她们有个共同点:都一脸愤恨急切。
梁心铭便明白这些是何人了。
她轻轻咳嗽一声,“夫人!”
惠娘转头,吃惊道:“你怎么起来了!”
梁心铭不答,看向众人。
那些妇人见了他,都瞪大眼睛愣住。寂静中,一个头上珠光闪耀、满脸脂粉的妇人首先扑过来,“大人啊——”
惠娘急忙起身,挡在梁心铭面前。
其他妇人也都纷纷跪下了。
“大人,你可要为我们做主啊!”
“大人,我可怜的女儿都丢了三年了,我日也想夜也想!我眼睛都哭瞎了!我们两口子就这一个女儿啊!”
“大人,我女儿是才丢的!”
“大人,我女儿……”
梁心铭低声对惠娘道:“你先回去,朝云在家呢,害怕。”
惠娘犹豫地扫了一眼众妇人,似乎不放心把梁心铭留在这。“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年轻的县太爷面对一群妇人,打不得骂不得,那也是有理说不清的。
梁心铭冲她点点头,示意她放心,然后把手一抬,对众人道:“诸位请跟我来。”说完向前面走去。
前面大堂,赵子仪和汤主簿也被一群男人给围着。
赵子仪看见梁心铭,急忙迎上来:“大人来了。”
梁心铭点点头,往大堂上一坐,对一干男男女女道:“各位乡亲,有何冤情,且慢慢讲来!”
原来,杜老爷和人贩子勾结拐卖女童的事迅速在潜县传开,那些丢失女儿的人家都蜂拥赶来县城。原本城里也有几户人家丢了孩子,他们对梁心铭的雷霆破案手段很敬服,因此并未怎样;今天这些人一来,人多胆气壮,就闹起来了。
一是找官府问,什么时候能救出他们的女儿。
二是找杜家算账,要烧杜家的房子、杀杜家人解恨。
赵子仪拦住了男人们,惠娘也出面将女人们劝住,才未酿出大祸,可是这些人哭天喊地、立即要救回女儿。
梁心铭总算明白,杜奶奶为何一点家产都不敢留了:她已经预料到了这个局面。就算留了家产,她也保不住。与其被丢了孩子的人家报复,不如捐出来保平安。
梁心铭能体会这些人的心情,他们也并非刻意为难自己这个县令,不过是愤怒悲痛的情绪无处发泄罢了。
她静静地坐在堂上,耐心地听每一个人哭诉。
她也不过多劝解,只是配合地点头,神情肃穆。
若被问到如何救孩子时,她便将上报州府的话告诉他们。他们也没有异议,因为她不过是个小县令。
天黑了,堂上点起了灯笼。
夜深了,那些妇人也哭累了。
梁心铭看他们都发泄的差不多了,哭也哭不出来了;各自女儿丢失的情形也都反复说了许多遍,后来说的干巴巴的,不如一开始动人;如何救人的话也重复问了许多遍,像得了健忘症似得,才正色发了一番话。
她道:“诸位的心情本官明白。救孩子,总需要些日子,本官不可能今晚就把人弄回来给你们……”
她劝众人先住下,耐心等待。
之前,众人把她看了个仔细,觉得年轻的县太爷风采灿然,又爱民如子,与传闻十分相符,对她真心敬服;加上在县衙扰了大半天,也不好意思,都听话地退去了。
梁心铭便命人将他们都安排到客栈住下,所有费用都由县衙承担,反正县衙现在有钱。
人都走后,她依然静静地坐在堂上沉思,灯火将她的身影映在背后的江牙海水壁图上,放大了,就像巨人。
这一刻,她觉得头上官帽有些沉。
昨晚她还没有这感觉。
她破了案子,可她只是一个小县令,无法跨越州府救出被拐的孩子,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现在,她不这么想了。
她必须救出那些女孩子!
对方四五年间拐了二十几个女孩子,并非什么人都肯下手,这些女孩子无一不是长相出众、资质聪慧。她推断:这些女孩子将被精心培养,等长大后派大用场,而不是卖去一般的青楼。从孩子们的年纪上推断:她们目前还在调教之中,都还没有接客,再过几年可就难说了。
赵子仪见她久久不动,担心地叫道:“大人?!”
梁心铭抬头看他:“嗯?”
赵子仪劝道:“大人,先歇息吧。”
她真的已经瘦的不成样了!
他觉得十分心堵——他在各地游历,见过许多官员,哪一个不是红光满面、腆胸凸肚?谁像梁心铭这样!
梁心铭听话地回去睡了。
这次,她睡沉了。
她实在太累了。
梦中,她见到了小亨亨,策马扬鞭朝她奔来,笑得跟什么似得,她撇撇嘴嘀咕道:“什么好事,乐成这样!”
她便迎上前去,要问他。
还没张口呢,一阵疾风刮过,扬起的烟尘呛得她咳嗽不止,嗓子热辣辣的难受,“没长眼啊!”
她一下子就呛醒了。
身边惠娘也在咳嗽。
眼前红光闪耀。
那是什么?
梁心铭震惊万分:失火了!
她狠狠掐了惠娘一把,“失火了!”掐得惠娘尖叫一声,她却直跳起来冲向隔壁,朝云睡在隔壁。
她抱起熟睡的朝云,叫醒思思和樱桃,再回来喊惠娘,却见惠娘从床后跑出来,怀里抱着一个木匣子。
思思和樱桃看着惠娘想:匣子里肯定是好宝贝,不然奶奶不会什么都不拿,单拿这匣子。
几人刚冲到门口,赵子仪和卿陌从外面冲进来,一把拽住她胳膊,急道:“大人,跟我来!”
梁心铭怀里搂着朝云,一手牵着惠娘,嘴里喝令思思和樱桃,“快点跟上!”在赵子仪等掩护下,冲出了上房。
外面已经是火光冲天、人喊狗叫。
“大人出来了!”
众人大叫,都松了口气。
绿风、璎珞和欢喜也冲出了厢房。不管平日多调皮,到底是没经过大事的小姑娘,半夜发现失火,都吓傻了,等见了梁心铭和赵子仪,才回过神来,叫“大人!”
然看见梁心铭的模样,众人齐齐一愣。
第230章 以身诱敌
此时的梁心铭,只穿着青灰睡衣裤,乌黑长发散乱一肩,容颜如玉,秀眉横蹙,杏眼幽深,乍一看,与女子无异。
大人好美呀!
这是所有人的心声。
思思上前道:“把姑娘给婢子吧。”
梁心铭点点头,将朝云递给她。
又问男人们:“人都出来了吗?”
乔老爹忙道:“都出来了。火一起,值夜的人就发现了。就是这火……还有前面……”
梁心铭抬头向前衙看去,只见大堂和二堂上空都在冒烟,心中一动。忽听赵子仪对乔老爹道:“快去喊人来救火。”她忙断喝道:“不必,先救人!”对着前面尚未烧起来的火势,杏眼中凌厉的光芒一闪而逝。
赵子仪忙答应,还是催乔老爹去叫人。
乔老爹便急忙跑出去了。
梁心铭道:“赵护卫。”
赵子仪忙道:“属下在。”
梁心铭没吭声,对他勾勾食指。
赵子仪微微俯身,凑近她。
梁心铭仰脸,凑近他耳边,低声说了一番话。
赵子仪只觉一股暗香袭来,气息如兰,因为情势紧张,也没在意,听了她的话,神情一正,道:“是!”又道:“大人请去三堂,那儿没起火。西跨院也没烧起来。”
于是众人退到三堂正院。
整个县衙,大堂、二堂和三堂的东跨院都起火了,大堂和二堂才烧起来,火势并不大,三堂东跨院火势要大多了。
赵子仪召集衙役们紧急集合。
顿时,整个县衙都闹腾起来。
梁心铭站在三堂前指挥:“汤主簿,你和李捕头到前面召集百姓帮忙,尽快隔离县衙周边,防止波及百姓民宅;你们几个去后花园,看看纵火犯是否藏在那里;你们几个去增援库房,一定要守紧库房;你们几个去西跨院检查,那里还没烧起来,要谨防贼人下手;赵护卫,你带人再去东跨院瞧瞧,看是否还有人没逃出来。”
赵子仪抱拳道:“是。”
于是大家分头去了。
乔婆婆奇怪,刚才不都说了,人都逃出来了,怎么大人还叫大爷去东跨院救人呢?虽疑惑,却不好问的。
赵子仪绕了一圈,很快又回到三堂正院,身上衣服变了,化为一名普通的衙役,混在梁心铭附近。
卿陌、丁丁、胖胖和流年则被他安排在梁心铭身边护卫,所以一眼看去,梁心铭身边只剩下几个小厮。
无人救火,东跨院火势渐渐肆虐起来。
梁心铭忽然惊叫道:“我的书啊!”抬脚就往东跨院跑,要去抢救她的书和文件,众人拼死拉住。
这时,一支弩箭从东跨院墙头射过来,目标,梁心铭。
梁心铭岿然不动,也根本来不及躲。
生死关头,她笑了,如春花盛开。
赵子仪如同鬼魅般冲向东跨院院墙,中途扬手打落弩箭,然后一连发出两枚飞镖射击那刺客。
“保护大人!”
从二堂奔来几个衙役。
梁心铭转头,刚要说话,其中一个冲她扬起手臂,银光一闪,两枚袖箭如流星般射来。
赵子仪身后长眼睛般,挥手又发出两枚飞镖,将袖箭击落,卿陌则扑上去与那衙役斗在一处。
这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