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南第一媳-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称“小女子”了,也不称“罪臣”,横竖皇上还没罢她的官呢,就称“本官”。
  王谏暗赞儿媳反应快,朱雀王等人心一凛,狐疑地看向苏相等人,真是这样吗?太阴险了!
  苏相急忙否认:“绝没有!”
  王亨道:“真的吗?”
  那尾音拖得九曲回肠。
  王谏瞅着苏相道:“苏相的心思不是我等可以猜度的。”
  梁心铭抿嘴笑道:“本官相信苏相。苏相不是卑鄙无耻的人,是我们想多了。只有无能的男人才会用这种手段来对付女人;真正有胸襟气魄的伟男儿,比如英武朝的文臣武将,绝不会把精力花费在踩踏女人上。”
  苏相等人脸上都挂不住。
  崔渊道:“青云,你不必有怨气……”
  梁心铭打断他道:“不,学生没有怨气。恩师还算正直,没有血溅金殿,以死逼迫皇上杀了学生,学生感激不尽。”说罢,冲他深深施了一礼。
  崔渊马脸迅速涨红。
  苏相见她虽笑得明媚,杏眼却波澜不惊,透着轻蔑和不屑,知道把她惹火了,然此时他断不能再退缩,正色道:“梁心铭,你确有才干,然此事非同小可。”
  梁心铭笑吟吟道:“本官明白。请苏相放心,本官今天出了这金殿便回家。除非左相右相同时上门相请,本官绝不再不踏入衙门半步,也绝不再过问朝廷公事!”
  她要撂手了,回家享福去!
  除非左相右相同时上门相请?
  众人听了神情怪异。
  严暮阳笑道:“老夫是很愿意上门请的。”
  苏相又喜又忧,总觉梁心铭在给他设陷阱,可是他也顾不得了,先把这女人弄走再说。
  可是,他想的好,皇上不答应。
  “朕不能罢免梁心铭。”
  金殿上方传来靖康帝的声音。
  众人齐刷刷将目光投过去。
  苏相不可置信道:“皇上要留梁心铭在朝堂?”
  崔渊等人都一脸不敢相信。
  靖康帝点头道:“正是。”
  苏相大声道:“皇上万万不可!梁心铭欺君罔上,绝不能不惩戒!”
  靖康帝点头道:“是不能不惩戒。”
  苏相追问道:“如何惩戒?”
  靖康帝道:“罢官!”
  跟着又道:“再夺情留用。”
  苏相等人脸上的笑容来不及展开,便又僵住,且嘴角抽搐——夺情能用在这吗?左端阳怎么当的帝师?
  夺情原指父母亲长去世,官员需得丁忧守制,朝廷若在他丁忧期限未满时召回任用,或者干脆令他不弃官去职,以素服治理公事,称夺情。
  苏相、崔渊等又跪下了。
  这次,态度十分坚决。


第744章 告御状
  靖康帝听他们洋洋洒洒说了一大篇后,没有斥责,而是慎重道:“众位爱卿说得有理。崔渊,你是礼部尚书,主管科考,你便负责找一个有才能的人来接替梁青云任京都知府。要像梁青云一样将京城治理明白了,要能预先察知隐患,别等出了事才告到御前。还有,再找人负责修水泥路。还有,再找人研究不用马拉自己会跑的车……”
  梁心铭越听越郁闷:机动车还没发明呢,皇上就满嘴跑火车了。她不过是画了张图纸而已,又没说自己会造机动车?这牛皮吹出去,让她如何善后?!
  崔渊则越听越心惊:这分明刁难,他上哪儿再找一个梁心铭来?就有这样的人,也要历练数年才行。还有,不用马拉自己会跑的车又是怎么回事?
  靖康帝继续道:“……苏相主管吏部和礼部,令苏相监督此事。你们什么时候找到合适的人,什么时候梁心铭罢官。”末了还加了一句“朕也不想用女人”,所以,你们去找得用的男人来代替梁心铭,给朕用吧!
  苏相忍无可忍道:“皇上,那水泥路只需梁心铭……”
  靖康帝打断他的话,严肃道:“若梁心铭不在朝为官,就是王大奶奶,凭什么再管朝政?又如何管?”
  说到这看向俞希文道:“俞爱卿总理西北官道修建,需要烧制水泥。你问问小王尚书,可能容你没事跑去他家内宅找他妻子说话?你再问问老王尚书,可许你去王家内宅找他儿媳商量事?不拿大棒子赶你才怪呢。”
  俞希文一脸尴尬。
  众人低头抿嘴偷笑。
  苏相和崔渊看向王亨,这事简单啊,梁心铭有才,就不能告诉王亨,让王亨出面吗?
  王亨板脸道:“别看本官。连皇后还被你们阻谏呢,说后宫不得干政。你们问问皇上,平日可会向皇后讨教治理朝政?本官也不会把公事带回家请媳妇帮忙,丢人!”他原本也没想到馨儿能留在朝堂,可是苏相等人这样欺负馨儿,他当然要为馨儿出气,偏要留下!
  苏相狐疑地看着皇帝,这是成心要留下梁心铭了?
  靖康帝却宽慰他道:“慢慢找。大靖人才济济,定能找到。朕也觉得梁爱卿留在朝堂不合适。”
  王谏也道:“皇上此举将青云推到风口浪尖,实在对她不利,然替君分忧乃为人臣本分,微臣不敢推辞,只求苏相尽快找人来接替青云,使她脱身。”
  王亨也道:“青云最近太累了,该好好休养一段日子。苏相、崔尚书,二位大人一定要尽快。”他父子说的句句都是真心话,因为梁心铭要养胎呀。
  苏相不知道啊,觉得他父子挤兑自己。
  梁心铭妙目一转,也往苏相心上插了一刀:“苏相是要尽快。迟了的话,本官再一不小心升到宰相位置上去了,那可就……”可就打你的脸了。
  苏相和崔渊等人心一凛,他们可不就担心这种情况,若朝堂出一位女宰相、女阁老,这也太荒谬了!
  他们可不认为梁心铭在说笑。
  唐朝不是还出了个女皇帝吗!
  但武则天是从后宫转前朝,身份是她的便利;梁心铭却从男人队里、从最底层杀出一条青云路来,如今暴露女子身份,还赶她不走,也太打男人脸了。
  皇上让他们找人,看似容易,其实难。若他们随意找个人来代替梁心铭,一旦出了问题,不但他们脸面无光,梁心铭也会再次被请回来,那时可就没理由赶她走了。
  众人都不满梁心铭:若真是个贤良的女子,得了赦免应该怀感激之心,就此退出朝堂,纵怀有不世之才,也该隐在夫君身后辅佐,借夫君之手为国尽忠,以报皇上赦免之恩。眼下却故意撂手为难皇上,如此刁滑又有野心的女子,假以时日,真坐上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还不知要怎样兴风作浪呢。因此,更坚定要赶她走。
  见苏相神情难看,皇帝很满意。
  他并非不计较梁心铭的女子身份,也不想开女子参加科考的先河,他为梁心铭打破祖制,因为她是梁心铭,换一个女人来,未必就能得到他这般纵容。
  皇后说的对,不论梁心铭是男是女,也不论她以何种方式出现,她挽救了大靖,就是应运而生。
  这正符合广惠方丈的预言。
  这预言早在几年前就下了,而白虎王谋反十多年前便已经准备了,诚王被害也是他登基前的事,当这些事全都汇集到梁心铭身上,靖康帝不能不关注她,认定她就是自己天命所归的臣子。他不想放梁心铭回家。就像皇家选皇陵,找到一块上好的风水宝地,倘若截断了龙脉,或者破坏其中任何一处山水树木,风水就被破坏了,是要影响皇家运势的。他怕梁心铭走了,他的天命会被改变。
  这话他绝不会对第二个人说。
  他只能运用策略留下梁心铭。
  梁心铭温水煮青蛙一样,一步步走上朝堂,最终破解了欺君之罪的危机,给了他启发,他便也这样行事。
  他一面答应苏相罢免梁心铭,一面让苏相找人接替梁心铭。在这期间,梁心铭是女子的消息将传遍天下,不服气的人肯定很多。那就来呀,若比梁心铭做得好,他一样重用;比不了梁心铭,就别多嘴!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了朝堂上有个女官员叫梁心铭,便麻木了、认可了……
  这一场纷争终于落幕。
  不论怎么说,这对王家来说是喜事,众人纷纷向王谏王亨祝贺,连苏相和崔渊等人也不例外。
  王谏笑容满面,王亨由衷喜悦。
  梁心铭更是众人目光的焦点。
  接下来便是乾阳殿宴会。
  靖康帝请皇后一起去,皇后摇头。她是个谨守规矩的人,皇上下旨赦免了梁心铭,对于是否罢免梁心铭,她便再也没插嘴了,任凭皇上裁夺。
  凤驾离开,群臣躬身恭送。
  梁心铭特地上前拜谢。
  皇后忙搀扶起,微笑打量她,并没有热络地拉着她说这说那,只轻轻点头,心里想:深宫寂寞,往后本宫可以召梁大人——不,是王大奶奶进宫喝茶、下棋了。
  皇后始终认为自己不同于一般的宫妃,非是以色事君王,而梁心铭以才智改变了命运,洗清了冤屈,以女子之身博得如今地位,她深为敬佩,所以引为知己。
  梁心铭对皇后也很敬佩、感激,能容忍女扮男装、秉公说话,这国母胸襟气魄都不寻常。
  梁心铭送走皇后,一回身,正与青龙王秦伊凡目光相碰,觉得这人看她的目光沉沉的,暗自警惕。
  秦伊凡自进了乾元殿便谨慎地沉默,哪怕心里十分想架桥拨火,也忍住了。因为他发现,大靖的文臣武将并不平庸。这个时候,靖康帝心情不好,对峙的两方大臣心情也不好,他若是敢撩拨,没准就都冲着他来了,因此在旁看着。看得心痒痒的冲动,巴不得他们再吵凶些。
  最后,靖康帝对梁心铭的处置,让他又喜又忧。喜的是梁心铭留在大靖朝堂,必定会招致天下士子反对,可以利用这来做文章;忧的是梁心铭太厉害,不能除掉这个隐患就罢了,她居然还要继续做官,十分棘手。
  梁心铭回身,王亨接住,低声问:“可熬得住?熬不住再吃一颗。”梁心铭摇头,她要留着肚子。虽然这种宫廷宴会没什么好吃的,那也比吞一颗药丸子强。
  靖康帝刚要起身,率群臣去乾阳殿,忽然殿外报:大理寺少卿卫凤祥有要事见驾。
  梁心铭立即警惕,卫凤祥这名字她熟悉,这次京城百姓上告的官员中,很不幸有此君。再者,今日太庙祭典,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在宫中,各衙门就算有大事,也该等主官出宫以后再行处置。卫凤祥以“要事”之名求见皇上,必不是小事,不然等见了皇上他吃不了兜着走。
  靖康帝也想到了,又坐了回去。
  “传卫凤祥!”
  卫凤祥进殿见驾,从袖中掣出一本奏折,奏道:
  一大早,城外的登闻鼓被敲响,有人告御状;同时,大理寺的堂鼓也被击,两处均告同一人,乃是京都知府、都察院左都御史梁心铭,亦是王家大少奶奶林馨儿。
  苦主为徽州华阳镇乡绅童世贵,称十年前林馨儿逃离王家时,被王家发狂的猛虎追踪,林馨儿为求生,将他的庶女翠儿推出去喂了老虎,自己逃走。
  说罢,双手捧着奏折呈上。
  沈海急忙跑下来接了,呈上去。
  梁心铭猛转脸,看向卫凤祥。
  其他人则一脸震惊地看着她。
  王谏和王亨第一反应是要去梁心铭身边安慰她,告诉她不用惊慌,然金殿上按班排列,容不得他们放肆乱窜,只好按捺住一腔焦急,静候皇帝发落。
  卫凤祥见众人一脸震惊,仿佛在意料之中,暗自舒了口气。只是他没想到:就在刚从,梁心铭的女子身份已经公开,并获得皇帝下旨赦免。众人震惊的非是她的身份暴露,而是她金蝉脱壳这件事。若此事属实,那时候她才十二岁,太令人惊悚,不但难逃律法惩处,更要身败名裂!


第745章 亮爪(1)
  靖康帝看了奏折,面沉如水。
  他盯着奏折,好一会不出声。
  群臣屏息等待,仿佛过了很久。
  终于,他们听见上方传来问话声:“梁心铭,此事可是真?苦主所告是否属实?”
  梁心铭出列,从容回道:“皇上,微臣‘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若真有此事,怎的当年不见他找女儿?若真有此事,怎的早不来告?微臣连番破坏反贼阴谋,又惩治了奸佞,得罪人太多,难免有人记恨。”
  她内心可不像外表那么从容。
  她无愧于天地,但对翠儿有愧。
  哪怕翠儿当时死了,她也无法忘记自己将翠儿递出去时罪恶、恐惧的心理;更何况,这里不像她前世人死后烧成灰,这里的人们对死者遗体怀有一份尊重。
  现在,对手利用翠儿来对付她了。
  她既女扮男装冒用梁心铭的身份现世,又怎会不警惕当年留下的隐患。既警惕,便要防备。她却未做任何行动。简而言之,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她这样做,出于几方面考虑:
  第一,当年在山中,除了吴繁,应该没有任何人亲眼看见猛虎吞噬翠儿,若有的话早就传开了,王家也不会认为林馨儿被虎吞噬,王亨也不会伤痛六年。
  第二,吴繁也没能分清老虎吃的是翠儿还是林馨儿,只是见梁心铭长得像林馨儿,才怀疑馨儿没死,故而在会试时试探梁心铭。孟家也好,林家也好,都怀疑梁心铭就是林馨儿。馨儿既没死,老虎吃的是谁?敌人只要去华阳镇排查,便能查出翠儿在那之后再也没出现在镇子上,进而怀疑翠儿被老虎吃了,而林馨儿逃了。
  翠儿是如何被虎吞噬的,真相并不重要,哪怕她是主动扑向老虎的呢,都洗刷不了梁心铭的嫌疑。
  无论梁心铭怎么解释,也难以取信于人,若再出手掩盖,比如弄一具女童的尸骨丢在山中伪装成翠儿的尸骨,都是不智的,等于授人把柄,坐实了她想掩盖事实真相。
  因此,她不敢轻举妄动。
  她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和王亨相认后,她让王亨派人去华阳镇,留心是否有人追查此事,希图抓住暗中的敌人,揭穿对方、反制对方,除此外,她真想不出任何对策了。
  当然,她还可以编一套完美的说辞洗清自己,证明自己清白,然多年的人生经历告诉她:一个谎言,需要用无数个谎言去遮盖,最终遮不住,暴露自己。
  她不敢撒谎、不敢欺心!
  靖康帝微微颔首。
  他自是相信梁心铭的。
  王亨悬着心关注梁心铭,见她应对从容,这才放心,也奏道:“皇上,反贼这是狗急跳墙了。”
  靖康帝笑了,“狗急跳墙”这个词让他很愉悦,再者他肚子也饿了,不想再耽搁,因叫道:“公孙羽。”
  大理寺正卿公孙羽急忙上前。
  靖康帝吩咐道:“朕命你仔细审问此案,查清内幕,对那诬告的刁民严惩不贷!”
  公孙羽:“……”
  这还没审呢,就断定是诬告?
  不仅他,其他朝臣也神情异样,觉得皇帝太过宠信梁心铭了。不知情况的卫凤祥更是错愕不已,这与他预想的不一样。他预想中,皇帝应该又惊又怒。
  金尚书频频看前面的苏相。
  苏相纹风不动。
  崔渊也不言不动。
  金尚书不知他们到底是如何打算的,又无法询问,也等不及出宫再找他们商议,他敏锐觉得这是扳倒梁心铭的唯一机会,他不想错过,所以要出面了。
  他们不满意,王家父子也不满意。
  不等他开口,就听王谏道:“皇上,臣请将此案交于三司会审。”对方是告御状,且告的是朝廷二品大员,要么由皇上亲审,要么交由三司会审。王谏当然希望三司会审。
  苏相忙道:“三司主官,王家占了两位,如何审?梁大人肯定要回避,小王大人按律也当回避。”
  王谏道:“都察院右都御史林大人可主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