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南第一媳-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修收回目光,回道:“按察使司有佥事多人,各自负责巡查一地。青华府一向由蔡永蔡大人负责。本官不知。”
  梁心铭疑惑道:“听都没听说过?”
  吕修似笑非笑地瞅着她,有些讥讽道:“徽州虽然不甚大,一年大大小小的刑事案件也不知多少,各人忙手头的事还忙不过来呢,忽略别处消息也是有的。”
  这是笑梁心铭官小没见识。
  梁心铭恍然道:“哦,是下官见识浅薄了!恩师在刑部,刑部总揽全国各地的刑事案件,听说死亡几十上百人的都是大案要案,必将引起朝堂震动,所以下官才觉得这案子不会无声无息,就没想到吕大人这样忙。”
  徽州再大,还能大得过大靖?
  这么大的案子他没听说过,不是无知无能,就是欲盖弥彰,到底是那种,他自己心里有数。
  吕修心一凛,暗悔不该惹她。
  他忙道:“若有,肯定是会惊动刑部的。想是本官当时正有事在身,所以没留心。等回去,本官帮梁大人问问按察使李大人,李大人是一定知道的。”
  梁心铭顺势问道:“李大人的官声,下官也是听过的,如雷贯耳。李大人在徽州多年了吧?”
  吕修道:“李大人在徽州是有多年了,升为按察使却没几年,就是梁大人乡试的那年岁末。”顿了下,又特意道:“李大人和巡抚林大人还是亲家呢。”
  李按察使和林巡抚是亲家?
  梁心铭听了心里微怔。
  听吕修这意思,好像李按察使升上来有林巡抚的助力?而吕修特意将这话告诉她,是在暗示吗?
  梁心铭话锋一转,又问:“青华府前一任知府是何人?”
  吕修又笑了,道:“青华府前一任知府姓章,上任半年就获罪免官了。后来上任的知府姓洪。大人或许没见过他,论起来却是熟人。”
  梁心铭忙问:“这怎么说?”
  吕修道:“他是大人的房师洪飞的父亲,洪稼。”说时,双目炯炯地注视着梁心铭。
  梁心铭心里又一惊。
  而且吕修不称呼洪飞吏部的职务,只说他是梁心铭的房师,可见对洪飞、王亨、梁心铭几人的关系很清楚,此时特意点出这层关系,又是什么居心?
  她做恍然大悟模样,道:“原来是洪大人的父亲!下官听房师说过老大人现在临湖州任上,原来是从徽州调去的。”
  吕修伸出四指,道:“洪大人在青华府待了四年。”
  梁心铭不住点头,一副听熟人经历的模样。
  吕修见她没再往下问,又将目光投进洞门内,转移话题,问道:“刚才从洞里匆匆穿过,也没能仔细瞧瞧,可否劳驾梁大人带本官进去瞧瞧?”
  梁心铭摇头道:“没什么好瞧的。”
  吕修狐疑道:“为何?”
  梁心铭道:“里面还有一道石门,恩师尚未破开,只有几间仓库,藏了些粮食和军服。”
  吕修道:“这样啊……”
  他显然不信梁心铭的话。王亨不带他进去,他越好奇。若是有眼色的就该避嫌,他正要老着脸皮让梁心铭带他进去看看,说他虽不如钦差大人睿智,或许能提点些建议,梁心铭却又转开了话题,邀请他去验尸。
  梁心铭道:“吕大人跟随李按察使多年,在刑名侦查方面经验丰富敏锐,还请吕大人去帮忙验尸,或许能查出蛛丝马迹来,给恩师提供帮助。”
  吕修犹豫了下,忽然爽快道:“也好。梁大人年轻有为,咱们一块去如何?也能相互切磋分析。”
  梁心铭道:“如此甚好。”
  两人便下了台阶,走上栈道。
  栈道连接到左手湖岸,山脚下已经挨个摆了几十具骷髅,青华府的衙役们还在往上捞。
  初步估计,至少两百人。
  梁心铭肚子吐空了,再看这些骷髅,没什么感觉了,示意吕修蹲下来,对着那尸骨就大发议论起来。比如这些尸骨的手关节粗大,可见常年做粗重的活计等等。
  她道:“下官听说有那高手,凭着摸死者头骨,便能感知死者的面部胖瘦,能用胶泥复原死者头像……”
  吕修奇道:“竟有这种人?”
  梁心铭道:“只是听说而已。下官是不会的。”一面建议他摸摸试试,话说出口又后悔道:“抱歉,吕大人不会反胃吧?之前吕大人并未呕吐,想来是不惧这些的。”
  吕修干笑道:“反胃倒不会。就是摸了也白摸,本官可不会这样的奇技。不如梁大人试试。”
  梁心铭果真两手捧起一骷髅头,举起来抚摸,又迎着太阳光察看,恰好竖在吕修的面前。
  吕修再也忍不住,头一歪,“哇”一声吐在草地上。
  梁心铭怔怔地看着他,“大人怎么好好的就吐了?”
  ********
  感谢各位朋友打赏、投票支持!


第452章 忠义侯世子方磐
  好好的就吐了?
  吕修听了她这话气得鼻子都歪了,若不是她举着个骷髅头在他面前晃悠,他能吐吗?他只前忍了又忍,才没当众出丑,结果还是没逃得过去。
  可是,他无力说话。
  也不知怎么回击梁心铭。
  毕竟梁心铭还捧着骷髅头呢,他若太矫情,岂不落人口实,说他连个初入仕途的县令都不如?
  梁心铭心里爽快了。
  洞内,王亨问皇甫仁:“京城可有信来?”
  皇甫仁道:“有。”
  他从怀里掏出一竹筒,抽出一卷小纸,展开,当着王亨的面开始破译密信。这是王亨授予他的方法:密信的内容很普通,关键在于中间嵌的几组数字,每组数字都是三位数。通过这三位数,可从某本书上查找出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然后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或明示或暗示某个讯息。
  这书一般不会很厚,不是随身携带的,而是记在心里的,倒背如流,这就杜绝了泄密的可能性。
  皇甫仁也因此被王亨看重。
  当然,王亨因人而异,交给不同心腹的书册都不同,密信的方式也不同,就算某人泄密了,其他线路也不会受影响。
  少时,皇甫仁回道:“忠义侯方无适奉召入京。世子方磐领旨,已经带五千兵马从西南赶来徽州了。”
  王亨接过信看了,自语道:“方磐,方之安……”
  一个时辰后,一安又送来王谏的飞鸽传书,是关于左相的:左相六月底和靖国公府议定亲事,将孙女左灵玉许给靖国公府三房嫡长子林子明。
  王亨看了沉吟。
  靖国公和白虎王虽然都姓林,却分属两支,第一代靖国公和白虎王尚未出五服,现在自然隔得远了。
  这两支说是一家,又不是一家。
  是一家,指的是凡有重大祭祖活动,两家必是要回到荆州大巴山竹溪县泉水村,祭拜共同的祖先。
  不是一家,指的是自靖国公林春娶了靖安公主后,便搬入大巴山深处的回雁谷。当时的炎威帝将回雁谷赐给靖安公主,靖国公后人世代都居住在那。
  林家这两支在朝堂上未必就同心同德、立场一致。
  左相在这个节骨眼上,和靖国公府联姻,有什么意图?
  ※
  十日后,忠义侯世子方磐入山。
  忠义侯方家在京城一干权贵中,是出名的富贵世家。
  不知情的人会奇怪:那一个世家不富贵呢?然方家的富是不同的,是大富、巨富、豪富。
  方家封侯之前原是商贾之家,并非普通的商贾之家,而是织锦世家;也不是暴发户,而是富了多少代的豪门。后来方无适救了皇上,以七岁稚龄封一等忠义伯,又连续立功,直至封忠义侯,将这世袭的爵位坐稳、坐实了。
  忠义侯府还是官商。
  一般官员不许明目张胆经商,然方家是钦定的皇商,凡是方家出产的最新织锦、棉布、混纺布等,都列为贡品;军中服装,有一大半都出自方家的作坊。
  对此,御史少有弹劾。
  因为方家祖业丰厚,其财富是做官之前积攒下的,并非做官以后才聚敛的。他若非做官,专门经商的话,每年都有巨额收益;倒是做了官后,产业收缩了,很多买卖都不再染指,那收益也就缩水了,有什么可弹劾的?
  对于京城闺秀来说,若择婿,众世家各有千秋:
  皇室血脉虽贵重,各分支复杂,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
  周家乃是最清贵的书香世家,在士林中有极高的口碑;
  王家是古老的书香世家,更是簪缨世族,是东汉以来兴盛的“五姓七望”、士族门阀代表之一;
  白虎朱雀玄武三王崛起于寒门,族中人却是文武兼修,科举入仕的很多,张家和赵家都出过一品文官,并非粗鄙不识文墨的家族,能绵延至今不衰,底蕴深厚。
  相比起来,方家是新贵,也是文武兼修,另外还是这些世家中最豪富的。不论读书人表面如何嫌弃铜臭,看得通透的,都知道过日子少不了这东西,否则怎会有那么多读圣贤书的人进入仕途后,都开始贪墨舞弊呢。所以,方家很受京城权贵青睐,并不比王公贵族和王家周家逊色。方世子已成亲,方家二爷方磊正被各世家关注。
  方磐只带了三千禁军进山,另外两千人留在陈桥镇。
  他们先到藏宝洞北洞口,王亨率众迎接,彼此寒暄,问过路上辛苦,以及这里的大概情形。
  方磐三十出头,面目俊朗,不像林世子粗犷豪气,也不像张世子文质彬彬,更不似赵寅冷肃,待人接物不卑不亢、不骄不谄,看似平和,却并不容易亲近。
  寒暄已毕,王亨便让方磐进洞。
  方磐令众军原地待命,听候吩咐。
  白骁依然守在南洞口,皇甫仁便带着黄知府、吕修处理杂事,来了这么多人,总要规划安排军需等俗务。
  梁心铭则跟随王亨一块进洞去了。
  王亨先领着方磐在洞府内转了一圈,将反贼所藏的粮草军备指给他看,特别是那些军服。
  “世子请看,这是方家制作的。”王亨抽了一套军服出来,翻出腋下的标签示意方磐看。
  “是方家制作的。”方磐仔细检查后,冷静确认。
  “那世子可能查出来这批军服是何时发出,发向何地何人,接收人是谁?”王亨追问。
  “当然能!”方磐很肯定道。
  “还请世子相助。”王亨抱拳道。
  “这个是自然,”方磐冷笑道,“若不查清楚,我方家岂不难脱嫌疑?好心机,好手段!”
  王亨没接话,眼下局面越来越复杂,他需要冷静。
  方磐能来这里,是他向皇上推举的,然这洞里却出现了这些军服,令他对方家也防备起来。
  王亨又不能不信任方磐。
  试想:倘若真是方家谋反,方磐眼下就该拿下他和梁心铭,他引方磐进洞说这些,就有试探的意思。
  若不是方家,最大可能是方家内部有人与反贼勾结,因为凭空截留军服可不是牛将军一人能做到的,涉及织造商家、军中上层将领、下层将领等各方人。


第453章 好感
  王亨不说,方磐心里明镜似得。
  他郑重对王亨抱拳道:“多谢大人信任方家。大人放心,本世子绝不辜负大人,大人不会信错人。”
  王亨忙还礼,道:“本官自然信世子。皇上也信任忠义侯,若不然,也不会调忠义侯进京。”
  说开了,彼此亲近一层。
  最后,他们来到石厅,王亨指着那石门道:“此门尚未破开。本官猜测,反贼筹备的军饷都在里面。”
  方磐神情严峻,问:“本世子听说,王侍郎最擅破解机关,这么多日子了,竟没一点头绪?”
  王亨道:“本官参详多日,觉得此门很有些玄机,恐怕还需其他锁匙辅助。现在世子来了,就请世子守住这里,本官出山去青华府,追查牛将军灭门案的真相,顺便追查此洞门的秘密,或许能有所收获,再打开石门。”
  方磐皱眉道:“王大人想的周到,却太费时日了。不能用其他的方法开门吗?比如炸开。恐迟则生变。”
  王亨摇头道:“不能炸。一个不好,将毁了这洞府,毁了珍贵财宝,清理起来也更加耗费工夫。”
  方磐道:“如此,就按大人所言。”
  王亨道:“世子驻扎在这里,军需军备不用愁,这洞里藏的粮草足够三千禁军嚼用的了。反贼就没这么轻松,若要来抢夺藏宝,需携带大量军火武器和粮食。他要敢这样猖獗,本官定能揪住他的尾巴,查出背后主使。”
  方磐点头道:“这也说的是。”
  他便召唤亲信进来,让他出去传令:将三千禁军分两批,一批两千人,就在这北洞外扎营;一千人去南洞口与白骁会合,占据那里的山岗。分好了,再叫人进洞搬运火炮武器,在各处设暗哨和埋伏。一面说,一面当场绘制了地图,请王亨和梁心铭修正,做出详细安排,标明埋伏地点。
  王亨赞道:“世子果然胸有丘壑。”
  方磐道:“不敢当大人赞。”
  说罢将图交给属下,令他去安排。
  待人走后,方磐看向梁心铭,微笑道:“早听说梁状元大名,百闻不如一见,果然才貌双全!”
  他对梁心铭很有好感,还要得益于梁心铭当年在京城松山梅园诗会上做的那篇《梅花赋》,正是讴歌赞美他祖母郭织女的,被很多人传颂。忠义侯读了竟含泪,说梁心铭写出了母亲的神韵,而非堆砌辞藻哗众取宠。
  方磐对王亨印象也很好,王亨破了镇南侯的悬案,救了古涛,也间接洗清了忠义侯的嫌疑。
  梁心铭疑惑道:“下官真有那么出名?下官怎么不觉得呢。入仕后极为不顺,多次险死还生。”
  方磐哈哈大笑起来,十分爽朗,不像初见时矜持,笑罢才道:“告诉青云一句至理名言:不遭人妒是庸才!你该感到荣幸。这点令师深有体会,不信你问他。”
  梁心铭坦承道:“下官可没那么自信。庸才不庸才,得活着才行;若死了,还有什么可荣幸的?”
  方磐见她很务实,点头道:“你这虑的也是。但你经历连串的陷害,还能安然无恙,足以证明你的能力。”
  王亨沉着脸道:“还是要小心,尤其是眼下。”
  他现在是生怕梁心铭出事。
  梁心铭点头,小心使得万年船。
  方磐瞅着二人笑了,道:“还有一事,说出来好叫你们放宽心:本世子进山前,见了王大人派去的人,听说梁县令灭了三百反贼,唯恐反贼报复,就命属下在陈桥镇驻扎,暗中保护梁县令的妻女,并安排人随时接应山里。”
  梁心铭忙站起来,躬身道:“多谢世子周全看顾。”
  方磐摆手道:“无需多礼。你们这一出去,那两千人就归钦差大人调遣了,我已交代属下听从吩咐。”
  梁心铭又躬身一礼,真心感激。
  王亨也郑重向他道谢。
  三人接下来秘议了一番。
  次日一早,王亨就和梁心铭带着剩下的龙禁卫出山了,留下方磐和三千禁军守护藏宝洞。
  王亨当然不敢完全相信方磐,他和梁心铭商议后,布置了陷阱。若方家真参与了谋逆,方磐昨天没动手,在他们走后必定会动手。若方磐妄图打开那藏宝洞,想将藏宝偷偷运出去,就会落入王亨算计,必将埋葬于此!
  当然,方磐也可以等王亨回来,打开藏宝洞、取出藏宝往外运的时候再下杀手,露出真面目。
  若是后者王亨就不担心了,他自信此去青华府定能查明真相,弄清楚方家有没有参与谋反,早做准备。
  他们出山,将两个俘虏都带上了。
  途中不止一日,都是露宿山中。
  这天晚上,他们在一山坡上扎营。半夜时分,一阵狗叫,梁心铭和王亨被属下叫醒,说有要事回禀。
  两人忙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