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南第一媳-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能做大!”
  李山激动地点头,充满信心。
  他媳妇女儿也躲在房里听。
  梁心铭决定,在每个村都找出一两个能干、肯干、脑子灵活的人树立典型,指引他们先发家。百姓们看到好处,自动就会跟风了。至于结果,就看他们的造化。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多余的东西不好卖。为此,梁心铭就要考虑下一步:市场的承受能力。药材也好,土产也好,一旦种的人多了,潜县县城就那么大,价格必然下跌,必须往湖州、京城等繁华之地销售才行。
  然后,很自然地涉及商道。
  要致富,先修路!
  梁心铭下一步目标——修路。
  她也曾联合乡村的土财主和大户人家,劝他们集资,修建乡村的土路、建造石桥或者木桥,改善了各地的交通状况。但是,这次修路不是小工程,她必须向上面汇报。
  梁心铭很清楚,若没有王亨,若是她不想办法往上爬,只怕一辈子都待在这山沟沟里做县令都有可能。
  她是不会自甘平庸的!
  王亨曾劝她别“锦衣夜行”,把她在县衙火灾废墟上办公的情景画下来送往京城,让皇帝知道她的努力;现在,她就要自己给皇帝上折子,以免皇帝忘了她。
  她要怎样才能引起皇帝对她的关注呢?
  她想起离开京城那天,靖康帝说过的话,“我大靖有二十个州。疆域广阔,地大物博。朕坐拥这天下,却从未出去瞧一瞧这天下。”他问梁心铭可愿为他分忧?
  梁心铭知道送靖康帝什么了。
  梁县令要往上爬了,求姑娘们月票支持!


第285章 宜家宜室好夫君
  她手上有一幅潜县地形图,是她花了一年多时间才绘制成的。其中,她亲自走过几十个村镇,每到一地,便绘制当地的地形图。剩下的地方,是她教卿陌等人绘图技术,让他们执行任务时顺便勘察地形,然后绘制、汇总。
  她还有一幅潜山湖地形图。
  全县地形图和潜山湖地形图,再加上几幅特色风景画,足以让靖康帝了解整个潜县,并清楚地看到她所做的努力。
  特色风景画,其中有两幅是潜山湖的风景。
  第一幅图是潜山湖的春景。今年春天,她带着惠娘和朝云在潜山湖住了好些天,画了不少画,这是其中之一。画面上碧波荡漾,近处柳枝飘扬,远处岛屿星罗棋布;旁边山上农人耕作,观者如在画中游。
  第二幅图是潜山湖的秋景,梁心铭决定选在白果岛,银杏到秋天叶子就变黄,色彩极美。这幅图要现画。
  梁心铭带着赵子仪和欢喜登上船,划到白果岛附近停下,先从正面视角绘制了色彩绚烂的岛屿轮廓;又如微雕般,在众多银杏树中选了一棵树特写,树下坐着两个人在下棋,面容模糊。——那是她和王亨。
  梁心铭坐在船头,面前案上铺着画卷,桌案上除了绘画用的颜料,还有一食盒,里面装着菱角和糖炒栗子。
  日头偏西,秋风清凉,她不由打了个寒噤。
  赵子仪将她的斗篷取来,为她披上,道:“大人,歇会儿吧。欢喜煮了糯米藕,趁热吃一点。”
  梁心铭道:“好。”却还是没停手。
  赵子仪心一紧,担忧地看着她。若是以往,她听见有这类吃的,都会两眼发光,立即要吃;可是现在竟兴致缺缺,只说“好吧”。他担心再这样下去,她会倒下。
  他想提起她兴致,便试探地问道:“大人,等上岛,属下打一只兔子,让欢喜烤了怎么样?”
  梁心铭道:“算了吧。太麻烦。”
  赵子仪心更拧紧了,愁!
  下船的时候,梁心铭正要跳上岸,忽然一只手伸过来环住她腰,跟着身子一轻,便落在了岸上。
  她转脸,对赵子仪道:“大哥就是厉害。丁丁那小子武功练得怎么样了?上次爬墙,害得我手都磨破了。”
  赵子仪道:“现在他可以带着大人翻墙了。”
  欢喜跟着跳上来,道:“他那天还带着我试了一回呢。”
  梁心铭轻笑起来。
  上了白果岛,梁心铭顺着记忆中的路,找到去年游玩的那片银杏树林。站在林中,脚下踩着厚厚的、金黄的银杏叶,她默默地看着对面的古树。
  恍惚间,看见两个青衣男子正坐在树下对弈。
  剑眉男子道:“青云为何如此高兴?”
  清雅男子道:“恩师猜猜看?”
  ……
  赵子仪看着前方伫立的身影,生出孤单的感觉,忍不住上前劝道:“大人是否担心安泰?大人不必担心。以安泰的智谋,不会有事的。当年他和属下一块游历时,什么苦都吃过,连烹饪这样的事都学会了呢……”
  梁心铭猛回头,错愕地看着他,“恩师会烹饪?”
  赵子仪点头道:“是。安泰做饭很好吃的。”
  梁心铭无法想象王亨做饭是什么样子,忙道:“大哥给我说说,他都会做什么。——咱们去那边坐。”
  赵子仪见她有了精神,暗松了口气,对欢喜使了个眼色,欢喜忙从包裹里拿了块毯子出来,过去铺上,三人便背靠着古树坐了,听赵子仪说他和王亨游历的故事。
  “……我烤的兔子,他嫌弃说狗都不吃。我说,有本事你烤一个来试试。他吹嘘说,只要他愿意,学什么都容易。我自然是不信的。他就装成一找活的,到一酒楼后厨打杂。在那干了三天,走了。”
  梁心铭忙问:“可是吃不了苦?”
  赵子仪道:“不是,学会了。”
  梁心铭失声道:“不可能!”
  赵子仪道:“属下也觉得不可能,可是他真的学会了。做了两顿饭,没酒楼的好,比一般人强多了。后来就越做越顺手。我们常常露宿野外,吃的都是自己想办法,他因此练了一手烤鱼和烤肉的本领。他也不是肯下厨的,因为太挑剔,吃不了我做的东西,不得已才亲自动手。那次在湖州,为了省事,他买了两条火腿让我挂在马上,每到歇息时,他就削一块火腿肉,切成细细的丁,加上胡萝卜和笋干一块用油炸了,香喷喷地炒饭,叫做‘火腿炒饭’。有时候在农家买些蔬菜来搭配,更好了。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炒饭,天天吃都不厌。我是彻底服气他了。”
  梁心铭喃喃道:“天才不是传说。”
  小亨亨现在是宜家宜室的好夫君典范。等他回来,一定要他用火腿炒饭给她吃。她越想越开心,忽然想自己好歹也是个女人,开发开发,也许就能挖掘出潜藏的厨艺天分,因此对赵子仪道:“大哥你抓个兔子,我也来烤了试试。”
  欢喜一听,急忙道:“大人,有婢子在,哪能让你动手呢?奶奶要是知道了,会骂婢子偷懒的。”
  梁心铭和赵子仪相视而笑,不理小丫头抗议。
  赵子仪起身,叫梁心铭一块去看他打猎,一面走,一面对她道:“属下虽不会做,却会吃。大人做了,属下来评判,看比安泰做的如何。”
  梁心铭讥讽道:“大哥会吃?真太厉害了!”
  赵子仪听她打趣自己,忍不住笑了。
  梁心铭一见他的虎牙,又道:“大哥这小虎牙真绝了!”
  赵子仪没有窘迫和掩饰,道:“小时候,我爹常抱着我吹,说他儿子比隔壁家的姑娘还俊。结果长大了……”
  话未说完,梁心铭便失声笑起来。
  赵子仪亮着小虎牙,陪着她笑。
  梁心铭烤的兔子味道如何,无人得知,因为她下了封口令,不许欢喜和赵子仪泄露一丁点。
  回到县衙后,梁心铭便拟了详细的奏折,通过唐知府往上递交,私下她又给林巡抚写了信,将修路的规划告知。
  唐知府对梁心铭的背景很清楚,心想这路若是修成了,自然有他一份功劳;若上面不同意,他也没损失,何不支持呢?于是他便批示了,再上呈递交到徽州府。
  林巡抚看后,觉得梁心铭不是莽撞之辈,既然提出这计划,想必胸有成竹,也和唐知府一样的心思,也写了奏章,连同梁心铭的折子和那些图,一起送往京城。
  ※
  中午好,宜家宜室的小亨亨求月票!


第286章 奉旨进京
  梁心铭暗中除了九名官员,九人都风马牛不相及,分属各地,但在左端阳眼中却不是这样,正如梁心铭所料,他将这些人串联起来,便看出了端倪。
  到底是谁干的?
  左端阳首先想到王谏。
  肯定是王谏下的手!
  左端阳觉得王谏疯了,王亨失踪、生死不明刺激了他,为了保住梁心铭无所顾忌了。这样的王谏非常危险,不宜撕破脸和他对抗。再说,那些人根本经不起调查,就算查到线索指向王谏,左端阳也无法替他们报仇,因为双方的较量是在暗中进行的,都见不得光,无法抬到明面上来。
  报复刺杀梁心铭,并非左端阳授意,因此他很恼火,严令子侄和弟子门生立即停止对梁心铭的刺杀,并小心谨慎,以防不测,其中包括他的侄女婿田飞鸿。
  这并非说左相大人刚正不阿,只是在他眼里,公然刺杀这种手段从来就是下下策,“上兵伐谋”,他用的是脑子!若一言不合就将人杀了,迟早要自食恶果。
  王亨虽然杀了许多人,但那些人哪一个不该死?他持天子剑是为民做主、为国尽忠,若有人因此对他背后下黑手,皇帝肯定震怒。瞧瞧最近派了多少人去溟州找他和赵世子?这事若是意外还好,若是人为,朝堂还不知要掀起多大的风浪来呢。王家和赵家可是大靖最有实力的文臣和武将世家,他左端阳也不敢拔老虎须,谁有这么大胆子!
  靖康帝年轻有为、胸怀大志,一心要做明君,这梁心铭虽只是个小县令,却牵连各方,皇帝也对她另眼相待,若要除了梁心铭,非得走正途,让她自寻死路不可。不然的话,别说杀不了她,就算真杀了,那个后果也很麻烦。
  正在这时候,徽州林巡抚的奏折来了,特别提到梁心铭,说她将潜县治理得如何好,带着百姓开荒种地、集资修路架桥,潜县吏治清明、百业兴旺,潜山湖及周边地区成了鱼米之乡云云。他提出,要从六安府修一条官道,连接水路,直达湖州,使商路畅通,方便物资运转。
  这份奏折,就是要银子的,而且是替六安府要的。
  左端阳见后面附有唐知府和梁心铭的奏章,便知道这肯定是“胸有大丘壑和治理才干”的梁县令先提出来,林巡抚转奏请批的。梁心铭不是弄出个潜山湖么,现在又折腾修路,可见这人不甘平庸啊。
  左相笑了!
  他想到了拿下梁心铭的办法。
  梁心铭想立功,他就推她一把。
  把一个人捧上云端,再看着他摔下来……
  这才是杀人于无形呢!
  次日早朝,左端阳先肯定了林巡抚关于修路的提议,然后建议由梁心铭负责此项工程。他赞梁心铭年轻有为,有“经天纬地之才”,而六安唐知府年纪已老,将来梁心铭很可能接替唐知府,正好借此机会建立声望。
  左端阳的话听得王谏一愣。
  不等王谏做出反应,苏熙澈先笑道:“左相可不能这样夸人。那梁心铭下官见过几次,才能是有些,要说‘经天纬地之才’,就太过了。”
  左端阳道:“苏相此言差矣。”
  他举出梁心铭巧妙借助天时地利、建造潜山湖的事例,问:“苏相可能在当时情况下造出潜山湖?”
  苏熙澈坦承道:“不能。”
  左端阳道:“可是梁心铭造出来了!”
  苏相道:“那也当不起‘经天纬地’四个字。”
  左相道:“梁心铭才多大?”
  苏相道:“二十出头吧?”
  左相给出准确的回答:“梁心铭今年才二十二岁。前途不可限量!”说罢朝上躬身,奏道:“皇上若要提拔重用梁心铭,须得他做出功绩,就像当初王亨一样。他不是造了潜山湖吗,已是初露锋芒,若再修建一条贯通两大州的官道,岂不更加证明他的才干?到时皇上便可名正言顺地擢用了。”
  靖康帝一心想做明君,要“亲贤臣、远小人”,擢用“有识之士”。他想重用梁心铭,又怕提拔太快别人不服,且对梁心铭的信心也不是很足,要再多考验她几年。左端阳的提议恰好合了他的心思,因道:“左相言之有理。”
  这时王谏奏道:“梁心铭太年轻,还请皇上三思。”
  苏相道:“微臣也以为梁心铭还需要磨砺几年。”
  靖康帝坐在龙椅上,纳闷地看着下方:今儿是怎么了?该反对的左相支持,该支持的苏相和王谏却反对。苏熙澈不是一向很欣赏梁心铭的吗;还有王谏,梁心铭与王家关系可是密切的很,为何也反对呢?
  靖康帝想用梁心铭,尤其在王亨生死不明的情况下,梁心铭成了他重点培养对象,他心里已经决定了。
  下方,王谏又开口了。
  他道,林巡抚的提议可行,但不能由梁心铭负责这工程,梁心铭太年轻,恐经验不足,应该由上官带领。
  崔渊和苏熙澈立即附议。
  左端阳反驳,说梁心铭只是一个县令,若不让她全权负责,谁肯听她的?就拿潜山湖来说,当时紧急情况下,她若是先向上官请示,还有机会造出这样一个湖吗?
  靖康帝恍然大悟:王谏等人是怕梁心铭担责任!
  他没看错:维护梁心铭的依然维护,不喜梁心铭的还是打压,不过是变相打压。修建一条连接两大州的道路,做好了可立功;失败了的话,对于梁心铭这等初入仕途的人来说,恐怕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然而,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
  靖康帝目光微动,心念电转间,暗自冷笑一声,当即有了决断,道:“就依左相,将此工程交给梁心铭来负责,着户部拨款,工部安排,令徽州上下全力配合。”
  户部金尚书忙问:“拨银多少?”
  靖康帝道:“根据预算拨付。”
  只要肯给银子,还办不成事?
  左端阳忙道:“皇上圣明!”
  他也不做恶人,不在银钱上卡人。
  他越这样,王谏和苏熙澈越疑惑。
  王谏道:“皇上,此事还需慎重。”
  靖康帝道:“爱卿不赞成?”
  王谏道:“微臣并非不赞同,只怕梁心铭年轻、经验不足,辜负了皇上信任。微臣有个想法。”
  靖康帝道:“说来听听。”
  王谏道:“年终要招一批地方官员进京述职,不如叫梁心铭也上来,当面问问他的规划和想法,再行定夺。”
  靖康帝一拍龙椅扶手,道:“好!”
  他也很想见梁心铭,听她怎么说。
  就这样,梁心铭奉旨进京述职。


第287章 恩师回来了
  十一月底,梁心铭接到林巡抚传来的旨意时,还听到一个好消息:赵寅和王亨安然无恙地回来了。寒冬腊月,这消息就像一阵春风,吹绿了她的心田。
  赵子仪见大人杏眼一闪,嘴角一弯,顿觉她恢复了昔日的活力和精神,也跟着心情雀跃起来。
  他笑道:“如何,属下就说没事。”
  梁心铭答非所问:“要进京了。”
  赵子仪道:“这一趟去,总要一个多月才能回来,大人须得将家里安排一下。属下肯定要随大人去的。属下的意思是,让赵九住家里来,保护夫人和姑娘。”
  梁心铭点头道:“就这样。”
  梁心铭启程前,将吴嫣叫了来。
  吴嫣,就是那个被左秋生强留下、让王亨血洗湖州官场的被拐卖女童。她今年十四岁了,亭亭玉立地站在梁心铭面前,如同空谷幽兰。刚被救回来时,她随父母来叩谢救命之恩,梁心铭对她不大热心。后来,她几次找机会登门,梁心铭都让惠娘打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