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外室子-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铃兰望着沈氏,不禁说了一句,“太太,慕阳少爷只怕也知道这件事了!”
  “知道又如何?这件事和我有什么干系。”沈氏听见铃兰这话,回过神来,摇头冷声说了一句。
  “太太,慕阳少爷只怕不会这么想。铃兰这刚去槐树胡同,她就上吊自缢,这——”
  乔妈妈望着沈氏,十分担心,而且在她看来这件事分明就是因为她们,若不然好端端莫氏为何会上吊自缢?
  这一点,铃兰心里清楚,沈氏同样明白!
  只是沈氏才不会在意,在她看来沈氏死了倒好,现在一切都结束了,再也不用担心外面那个女人。
  或许在沈氏心里,她本来就有这样的打算。
  乔妈妈看见沈氏一副并不在意的样子,心里不禁叹了一口气,转过头望着外面黑沉沉的天色,还有那磅礴大雨。
  现在只希望齐慕阳不会把这件事怪到太太头上。
  只是,这个希望终究是枉然,现在齐慕阳已经恨上沈氏了。
  沈氏并不知道,她望着外面的大雨,眼神闪烁,心里却还在想,还在疑惑——
  怎么可能?她怎么可能会自缢?
  
  第22章
  
  一夜大雨,狂风过后,一切恢复平静,京城的街道依旧繁华,波澜不惊。
  但槐树胡同莫氏的自缢却是一颗石子惊奇一圈又一圈涟漪,渐渐散开,从槐树胡同,到齐府,再到沈府。
  连氏是在第二日才得知槐树胡同那个人女人上吊自缢的事,在那之后,连氏立即赶到了齐府宜兰院,想要当面问沈氏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如同连氏所想,齐府一干上下也都认为莫氏的死和沈氏有很大干系。
  熙和堂,林老太太没有想到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在她看来就算是沈氏不喜莫氏,但也不必如此着急,现在这分明就是逼得齐慕阳无路可退。
  “太太那边是怎么说的?”
  林老太太眉头紧皱,望着站在堂下的巧儿,问了一句。
  巧儿摇了摇头,说道:“太太倒是派人来解释了去槐树胡同一事,乔妈妈亲自说的太太只是派人去槐树胡同去接少爷的生母,她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那慕阳他如何?”林老太太追问道。
  “少爷他什么也没有说——”巧儿话一顿,想起了当初齐慕阳十分平静地听着乔妈妈的话,似乎并没有怪太太,不过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少爷他说他要去料理槐树胡同的事,这段日子都不会回齐府,还让老太太不用担心。”
  林老太太听着巧儿的话,眉头皱得更紧了,想起槐树胡同那个女人的身份,又想了一下沈氏,摆了摆手先让巧儿出去了。
  “林嬷嬷,你看慕阳他这会不会恨上沈氏?”
  林嬷嬷摇了摇头,心里并不确定,看了一眼晃动的布帘,不禁说道:“老奴不知,不过这件事太太的确是——”
  林老太太听着林嬷嬷这话,眼神一凝,望着外面,沉默不语。
  ……
  齐慕阳去槐树胡同料理莫氏的丧事,而莫氏宁愿上吊也不愿进齐府,齐慕阳自然不会让莫氏泉下不安,并没有打算让莫氏和齐府沾上关系。
  毕竟这件事本就因为入府一事引起。
  莫氏上吊自缢,并没有人前来拜祭,齐慕阳也并没有弄清楚莫氏真正的姓氏,在莫氏的牌位上写了“杨氏”二字,等到头七过后,便将莫氏安葬在了京城西郊那边的后山。
  京城的菩提寺便是在那西郊。
  菩提寺相比起相国寺这样的佛家宝刹,在京城名声不显,来这里供奉,前来拜佛祈福的信徒并不多。即便这样,齐府还是花了一大笔银子才让莫氏能够顺利安葬,若不然菩提寺又怎么会答应莫氏在此入土为安。
  齐慕阳站在菩提寺宝殿里面,并不算大的佛殿,佛像威严,佛香飘渺,香客稀少,香火并不鼎盛,但木鱼诵经的声音却徐徐传来,飘忽不定,若隐若现。
  听着这熟悉的声音,齐慕阳觉得恍如隔世,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一切都变了,齐景辉死了,他进了齐府,再不是没有身份的外室子,而现在杨氏也死了。
  齐慕阳知道母亲杨氏信佛,一直都在诵经祈福,因为这个缘故,他才会把杨氏安葬在这菩提寺后。至于齐府祖坟,齐慕阳并没有想过,他知道齐家不会答应,而杨氏若有灵同样也不会答应。
  杨氏死了,一切都结束了!
  望着眼前的这座佛像菩萨,齐慕阳心里甚至有一种错觉,或许下一个死的就是他,只是他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又或许是因为他已经死过一次!
  “少爷,我们该走了!”石溪看见齐慕阳站在门口,望着佛像发呆,不禁小声提醒了一句。
  齐慕阳回过神来,对着佛像俯首再拜,心里十分虔诚,若这世间真有佛,真有轮回,希望漫天诸佛能保佑杨氏早入轮回,来世投个好胎,也保佑他这一世安宁。
  齐慕阳向主持大师告辞之后便带着石溪等人出了菩提寺,打算回齐府。
  至于槐树胡同,那里终究是回不去了。
  虽说前来菩提寺上香的香客很少,但毕竟不是没有。这不齐慕阳刚出菩提寺便遇上了一行人,看着也像是世家出身,前面一少女戴着幂离,身穿嫩绿色长裙,身后跟着好几位丫鬟嬷嬷。
  不过——
  “小姐,菩提寺这边看着到并不比相国寺差,只是太冷清了些。”
  “小姐,你看那个少年长得真好看——”嫩绿色衣裳的少女身旁的一丫鬟指着齐慕阳,不禁兴奋地说了一句。
  “快住嘴!”
  少女眼神一变,轻声呵斥,头上的幂离随风微动,她也看见了齐慕阳。
  但少女眼神微沉,她注意到了齐慕阳身上的孝服,这一看便知是刚丧亲,还在服丧守孝。
  少女没有多想,转头对丫鬟呵斥道:“不准再说这样的话!”
  丫鬟眼神闪烁,讪笑了笑,不敢再多说。
  ……
  宜兰院子依旧十分安静。
  连氏身上穿着一件深蓝褶子,衣襟处绣着精致的花纹,手里拿着一张帕子,微咳嗽几声,站在门口,望着院子里被吹折的兰花,低声道:“虽说这件事和你无关,但齐慕阳他不会这么想,老太太不会这么想,整个齐府的都不会这么认为。”
  “他怎么想和我有什么关系!”
  沈氏心里很是恼火,又不是她逼着那个贱人上吊,现在出了这样的事,却都怀疑到她头上,谁知道那个贱人就算死也要给自己添堵,真是晦气。
  连氏转身朝着屋子里面走去,径直走到矮榻前坐下,略一沉默,才说道:“她不会故意拿这死这件事来陷害你。她应该一早心存死志,若是她能留下什么遗言,那最好不过,要不然你和你那个儿子这以后终究会有一个死结。”
  屋子里面很是安静,乔妈妈和铃兰都站在一旁不发一言。
  “没有听说莫氏留下遗言,不过是在上吊之前念了一段经。”铃兰一听连氏这话,仔细想了想,连忙说道。
  连氏知道这件事有些麻烦,转过头望着沈氏,心里有些怜惜沈氏,或许沈氏心里是有这个打算,但终究没有做,现在莫氏死了,那以后沈氏和齐慕阳之间的那个结很可能都解不开了。
  “这件事本就和你无关,你也不必担心,你的身份终究摆在那,他记在你名下,就必须要敬你这位嫡母,若不然——”
  连氏话说到这里,眼中透出一丝冷意。
  话正说着,一名丫鬟却是走了进来,告知齐慕阳过来了。
  沈氏脸色微微一变,她还以为齐慕阳这以后都不会再踏进她这宜兰院。
  连氏心里也有些惊讶,面色一肃,望着门口的那架屏风。
  “见过母亲,见过舅母!”齐慕阳面色平静地走了进来,给沈氏和连氏请安问好。
  看着齐慕阳十分平静的样子,不知为何,沈氏心里有些不安,尤其是看着齐慕阳那一双丹凤眼。
  齐慕阳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向沈氏表示感谢,毕竟莫氏若没有沈氏给的银子根本就不可能顺利安葬。
  连氏没想到齐慕阳居然还会跑过来表示谢意,难道他真的不在意莫氏的事?
  还是这一切都是假装的,齐慕阳他其实是在演戏?
  连氏望着面前这个只有十岁的少年,心里思绪不断,片刻,说了一句,“你进仁和书院的事,你舅舅已经帮你说了,你能解出书院出的题目方可入仁和书院。”
  齐慕阳点头应是,又说道:“”慕阳愿意一试,不过还是多亏舅舅舅母费心!慕阳谢过舅舅舅母。”
  连氏摆了摆手,她看不懂齐慕阳这个十岁的孩子,这让她觉得有些不安。
  “你要谢就要谢谢你母亲!”连氏指着沈氏,说了一句。
  母亲?
  齐慕阳嘴唇微抿,转身对沈氏行了一礼,十分恭敬。
  “儿子多谢母亲——!”
  
  第23章
  
  夕阳西下,京城西边的天如火烧般红,霞光晕染开来,散着金色的光芒,照耀着这座皇城。
  不过,夕阳无限好,却近了黄昏。
  齐府庭院楼阁依旧,不过再也没有当初武阳侯府的气势,如同沉沉落下的夕阳,再也不见当初恣意盎然,如一位老人垂垂老矣,慢慢闭上眼睛,蛰伏起来。
  冷清孤寂在这偌大的齐府荡漾开来,哪怕是开满兰花的宜兰院,也沉静下来。
  不过相对于宜兰院的冷清,熙和堂隔壁的陶然居倒显得有些热闹。
  齐慕阳如今已经搬出了熙和堂,不过因为年纪的关系,林老太太并不同意齐慕阳搬到外院,直接让齐慕阳住到熙和堂隔壁的陶然居。
  陶然居很是僻静,以前是齐老太爷养病之所,里面也藏了好些书籍,可谓是齐府的藏书阁。因为这个原因,齐慕阳才会搬到这里居住,毕竟他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学业。
  院子种了不少竹子,挺拔苍翠,好一片绿色。再往东边便是几棵梧桐古树,树下是石桌石凳,幽深静谧,颇有隐居雅士的风味。
  想要来陶然居服侍的丫鬟自然很多,毕竟齐慕阳可是齐府这以后的当家人,怎么不能在这时候多多亲近。
  不单单是丫鬟下人,就连齐慕阳的那几位妹妹也都经常来陶然居送些吃食,还有亲手缝制的针线衣物,不说讨好,也算是打好关系。
  当然,这里面并没有大小姐齐慕婉。
  因为这些缘故,陶然居倒比沈氏的宜兰院更加热闹,齐慕阳甚至觉得他那几位妹妹似乎在争相恐后地对他好,一心想着把其他人给比下去,显得唯有他们二人关系最为亲密。
  齐慕婉虽说没有来陶然居,不过沈氏倒是一如往常会过问齐慕阳的起居,齐慕阳也依旧会恭敬相待,一切如旧,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不过,沈氏心里明白有些事还是不一样了。
  沈氏穿着一身浅色长裙,不施粉黛,神色有些憔悴,坐在宜兰院的石凳上,望着院子里还开着的兰花,只觉心里空落落的,她知道再过不久这花就真的要歇了,明年或许还会再开,但她岁月却已不再。
  “你派人和他说一声,明日可别误了时辰。”
  站在沈氏身后的铃兰心领神会,点头应了一声,又问道:“太太,你为何不带他去?”
  沈氏嘴角一扯,想到她的那个儿子,心里怅然,她弄不明白齐慕阳那个孩子,不过她记得大嫂和她说的一番话。
  “他太冷静,完全不像一个十岁的孩子,你可以对他好,但你要提防他!”
  提防?
  当初沈氏第一次听到连氏说这个词的时候,她并不相信,没有放在心上,不过当她看着齐慕阳依旧对她十分恭敬,从来没有在她面前,也没有再丫鬟下人面前提过莫氏那个女人。
  自然也再没有去过槐树胡同那。
  这让她觉得有些可怕,府里的那些流言她并不是不知道,就连熙和堂都认为是她逼死莫氏,可齐慕阳却偏偏无动于衷,似乎并没有把这件事和她牵扯在一起。
  不过,这又如何?
  沈氏嘴角上扬,眼神闪烁,这样就很好。那个女人已经去世,现在齐府的女主人还是她沈氏,他齐慕阳还要恭敬地喊她母亲,她所担心的都不会发生。
  她终究是他的母亲,如此足矣。
  这本就是她一开始打算的,不过还没有做,莫氏就已经成全了她。
  而且更重要的是齐慕阳是个聪明的孩子!
  “你说的不错,明日还是我带他去沈府,他这第一次去舅舅家,还是我带他去。”
  沈氏略一沉默,旋即笑着点了点头,又说道:“你和大小姐去说一声,让她也准备一下,明日去她舅舅家。”
  铃兰点头应是,刚转身准备离去,却是想起府里其她几位小姐,又问道:“太太,其她几位小姐?”
  沈氏眼神一闪,望着院子里开得正艳的兰花,起身走了过去,淡淡地说道:“也和她们说一声,一同过去。”
  ……
  沈府,在这皇城里面,沈家的牌匾可谓是声名不凡。如今朝堂之上内阁尚书沈阁老身份贵重,当朝皇帝的帝师,当初在建元帝还是皇子的时候,沈阁老就在旁辅佐。
  建元帝对恩师沈阁老自然是十分尊敬,倚重,不过沈阁老显然十分低调,一直恪守本分,不敢有任何骄矜逾越之处,满府上下在外亦不敢有所张扬。
  除了一人,那便是沈阁老的长兄之孙沈麒,恶名在外,不服约束,是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
  沈府内院。
  沈府沈阁老的书房,屋子里从不点熏香,唯有窗台上隔着几盆花草,花香淡淡。屋子里的布置也十分简单,不过一排书架,还有书案等物。虽说简单,但却透出一股厚重,古朴之意,物件看着都年代久远,虽外表不显,但也是富贵之物。
  连氏给沈府大老爷沈星源倒了一杯热茶,正声说道:“明日初韵应该就会带那个孩子过来,虽说是记名,但毕竟喊你一声舅舅,你到时候也见见他。”
  沈星源两鬓斑白,年过半百,但精神依旧很好,腰粗体阔,身材魁梧,浓眉鹰目,脸上皱纹横生,不过身上的气势却是慑人,举手投足之间便有一股气势。
  这是久居上位者才有的气势!
  “你之前说那个孩子有些可怕,那时候我就想见见他了。”沈星源端起那杯热茶,眼神一凝,似笑非笑地说了一句。
  连氏想起齐慕阳,心里就有些沉重,叹了一口气,沉声道:“我是看不透那个孩子,也不知道是他天真不知事,还是心有城府。他生母上吊自缢,这件事他似乎并没有感觉,一点都不在意府里的那些流言,对初韵依旧礼敬有加。”
  “这才让我心里不安!”
  说着,连氏走到沈星源背后给沈星源捏了捏肩,又说道:“他才十岁,我却看不透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沈星源哂笑,似乎觉得连氏这话有些可笑,不过十岁稚儿,微阖上眼皮,抿了一口浓茶,目光平静无澜,如一口枯井,深不可测,幽不见底,淡淡道:“若真如此,换一个便是!”
  换一个便是,如此简单的一句话!
  连氏自然明白沈星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想到齐慕阳的身份,还有齐家的老太太,摇了摇头,说道:“那老太太不会答应。”
  当初连氏便和沈氏说过不要动那个念头,毕竟槐树胡同那个女人是齐慕阳的生母,若沈氏真的害死莫氏,那弑母之仇终究是一个死结,解不开了!现在虽说是莫氏自己上吊自缢,但这件事却和沈氏有了牵连,事情不可能那么容易结束。
  若齐慕阳真的对沈氏心怀恨意,现在面上恭敬,暗自忍耐,那以后只怕会很棘手。
  沈星源闭目不语,轻叩了一下面前案几,良久轻吐了一句,“和他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