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贤臣养成实录-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绍虞推却一番,也就顺着轩德太子的双手站起身来。
轩德太子就引着他,两人一起坐到了侧殿的灯挂椅上。
蔡绍虞坐定之后,抬起胳膊,拿起一侧的袖子,边擦着那并不存在的眼泪,边借着遮掩偷偷观察太子的面色。
等他见到太子双眉平缓、面容舒展,显然是真的心情愉悦,这才暗暗呼出一口气,彻底放下了心。
利用杜良娣之事,暗自将府试一事递给圣上知道,这原没在蔡绍虞的考虑之内。
毕竟,他一个大男人,便是再诡计多端,对于这些后宅之事,到底还是不熟悉的。
这法子原是太子妃听了此计之后,额外加进去的。
太子妃数年无孕,东宫之中却已有两位皇孙出生,只是这两位皇孙的生母,一个只是卑贱的宫女出身,一个虽出身官家,父亲却仅仅是京师的七品小官。
两个生母出身、位份这样低,对太子妃几乎构不成威胁,太子妃倒也能安下心来,稳坐钓鱼台。
但如今这个杜良娣却不一样了,杜良娣的父亲虽官职不高,但她不仅有正三品的杜怀远在撑腰,更是背靠着岳阁老这颗大树!
如今她与太子妃两个,除了侧室的身份不如太子妃外,样貌、家事样样不输太子妃半点!更何况,自她进宫以来,太子一直对她宠爱有加,这样的人,若是让她先太子妃一步生出皇子,日后岂不就是个大隐患!
也因此,太子妃一提要利用此计对付杜良娣之时,蔡绍虞立马就同意了!
今早听到杜良娣因为此事,接连被圣上皇后训斥,导致胎像不稳之后,蔡绍虞心中暗笑不止,暗自赞叹侄女手段高明。
只是,再怎么高兴,他也万万不敢得意忘形,因而,今日一下了早朝,他就先来毓庆宫装模作样地哭诉一番!如今见太子不但不责怪,反而对此计赞叹有加,放心之余,心中更加得意。
太子可不知道蔡绍虞心中的这番弯弯绕,他饮了一口茶,笑道:“昨日那边周公公就来汇报过,父皇已将那事儿听进去了,本宫看不如就趁热打铁,尽快派出人手,将此事在朝堂上爆出来就是!爱卿以为如何?”
虽是问句,太子的语气却十分的笃定。
“这……”蔡绍虞不由有些迟疑。
礼部牢牢把控在高卓那厮手中,如今尚未查明暗中运作之人是谁,证据不足,若是贸贸然就将此事爆了出来,能不能纠错还是两说,若是高卓反应过来,消除了证据,再倒打一耙,那他们可就得不偿失了。
“难道爱卿有什么意见?不管是什么,尽管提出来就是!”
轩德太子话说的十分客气,眉头却轻轻皱了起来。
蔡绍虞不由抿了抿嘴。
轩德太子一旦做了决定,向来不喜被人反驳,他如今……
“意见倒是没有,只是此事毕竟干系重大,咱们还需谨慎些才是!”
轩德太子听了,只轻轻点了点头。
蔡绍虞抬眼见他这反应,暗中舒口气,继续恭声问道:“殿下,不知这个决策是詹事府中的哪位高明提出来的,微臣现下想要见见他,仔细问一问他的安排与打算,也好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纰漏!免得到时出现什么意外,影响了大局!”
☆、第139章 争辩(求月票)
轩德太子的面部柔和了下来。
他笑道:“爱卿所说不错,小心驶得万年船!确实应当谨慎一些!这计策是你率先提出来的,想必没有比你更加清楚此计内情的了!既然这样,我就命人传了两位詹士大人来,与你重新合计商议一番就是!”
蔡绍虞不敢拿大,忙起身行了一礼。
宣人的小太监出去了,轩德太子心情不错,边喝着茶,边慢慢与蔡绍虞话起家常来。
等到小太监去而复返之时,两人都已闲话到吃茶的十六种方式了!
来的是詹事府的两位少詹事董大人与于大人。
蔡绍虞看到是这两个人,眼神不由闪了闪。
这两位少詹事,于大人寒门出身,如今能任少詹事之职,除了他自身文采出众之外,与他本身的长袖善舞也不无关系,只是他本身根基浅薄,倒不足以引起蔡绍虞重视。
麻烦的是这位董大人!
董大人的祖父乃是当今邢部尚书董尚德,刑部掌管法律邢狱,位置十分的重要,如今已被太子拉拢过来,加之董大人本身才学颇佳,太子对他倒是颇为倚重!
只是,东府与蔡府数年前因为盐田之事,闹出了人命来,两府倒是存下了不小的过节!
听说这位小董大人尽的他祖父真传,今日这一关怕是不好过啊!
董大人与于大人两个先恭敬地向轩德太子行了个礼,又与蔡绍虞相互见了礼,四人这才在侧殿分开坐下。
轩德太子将事情重新讲了一遍。
蔡绍虞笑了笑,直接开口道:“两位少詹事大人不愧是翰林出身,头脑着实灵活!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将此计策计划周详,在下实在是佩服啊!”
这话虽是称赞,但其中的暗讽之意,在场的两位少詹事全都听了个清楚。
两人愣了一下,还是于大人率先反应过来,笑着道:“不敢不敢!下官听殿下提过,此等妙计正是蔡大人提出来的!人人都说锦上添花,锦上添花!若是没您这锦,我们便是想要锦上添花,怕是也不能够啊!”
虽说这计策不是蔡绍虞想出来的,但他此时听着于大人这追捧,半点也不脸红,反倒觉得心情十分的舒畅!
怪不得于大人这么个根基单薄的农家子,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混到少詹事之职,且还颇得太子青眼!这追捧人的技术,还真是一流,连他听了都觉得熨帖,更别提一向耳根子软的太子了。
蔡绍虞正想回他几句,董大人就板着脸,肃声开口道:“蔡大人,您若是对这详细的计策有什么质疑,尽管提出来就是,这些场面话就不必多说了!如今我等都是为殿下效命,本就是一体!便是为殿下赴汤蹈火都在所不辞,更何况是区区的建言了!我与于大人两个都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不论您提出什么,只要合理,我二人都是可以接受的!”
蔡绍虞原本到了嗓子眼的话,被他给硬生生的噎了回去。
轩德太子竟还点点头赞同道:“这话说得不错!爱卿——”
轩德太子转头看向蔡绍虞:“有什么话,直说吧!”
蔡绍虞梗着脖子,一张脸上的表情十分的精彩,他死死的盯着董大人,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恢复了常态。
“既然这样,那在下有什么话就直言了!还望两位勿怪!”
蔡绍虞粗声从鼻子里喘出声气,看着董大人道:“敢问董大人,这在金銮殿上上奏此事的御史,您找的是哪几位啊?”
于大人看看蔡绍虞,又看看身侧的董大人,见他俩火药味如此足,心中暗笑,倒也乐得自在!
董大人正襟危坐,面色不变,回道:“回蔡大人,这御史的人选就如往常一样,找的正是宋御史与张御史两位大人!”
“不妥!”
董大人话音刚落,蔡绍虞就立马出声否定道。
董大人面色一僵,冷笑着看蔡绍虞:“不知为何不妥,下官愚笨,还请蔡大人能为下官释疑一番!”
“为何不妥?”蔡绍虞也斜着眼冷冷看着董大人。
“以往咱们每每出手弹劾高卓,总是派出这两位御史作为马前卒,圣上虽是不说,但这两人在他心中怕是早就挂上号了!咱们这次弹劾,最主要的就是让圣上对高卓起疑心,此事又涉及机密!我怕的是,圣上若是觉得殿下的手伸得过长,连高卓的把柄都能抓到,不知会不会反过来对殿下起疑!到那时,咱们怕是后悔都来不及了!”
轩德太子眼睛一亮!
此话言之有理。
董大人抿抿唇,看着蔡绍虞没有开口。
蔡绍虞看了看董大人那吃瘪的表情,心中冷笑不已。
哼!便是才华横溢又怎样!便是年纪轻轻作了詹士府少詹事又怎样!
终究还是年纪轻,阅历少,想的不够周到。
这计策他在来之前就与府中养着的幕僚详细说了一遍,周密的不能再周密!你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年轻,想要胜过那些老谋深算的幕僚,怕还是要再多吃几年的米。
董大人倒也是个能屈能伸的,不过沉默了一小会儿,就抱起拳对着蔡绍虞说道:“是下官失策了!蔡大人考虑的周到,就按蔡大人的吩咐修改就是!”
“嗯~”
蔡绍虞斜着眼笑了笑。
“大人果真是说到做到,这般胸怀宽广,在下实在是佩服。”
蔡绍虞用董大人的话回敬了回去,这话说完,他就不再纠结于与董大人之间的个人私怨,开始接着向下问起其他事情来。
他今日本是为正事来的,若非这董大人一开口就语中带刺,他也不会那么掉价的与他对讽起来,如今他既然已经占了上风,自然也不会与这小子继续一般见识。
四人就在这偏殿中,继续探讨其他环节的问题,什么指控的证据是否全数找出啊,什么如何如何将此事引到高卓身上啊,什么怎样帮杜鼎臣从中脱罪啊……
等把这些全部讨论完,已经到了日中时分了。
董大人虽说与蔡绍虞之间有些私人恩怨,却也不得不承认,蔡绍虞这安排着实比他的要周详许多。
他却不知,蔡绍虞这些安排背后,满是蔡府幕僚的功劳!
等一切都周详了,几人才就此散了,准备着按照计划着手安排了。
☆、第140章 群应(一更求月票)
翌日一早,金銮殿上。
惠崇帝问完了近几日的正事之后,大太监周雨安就一甩拂尘,拉长了声音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金銮殿高大空旷,周雨安这一声喊,声音十分的悠长。
惠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站在下首的众官员,见他们全都安静的举着笏板,似是没有话说的样子,惠崇帝抚了抚龙袍,就要起身。
正在这时,一名身穿七品鸂鶒补服的的官员,执着一柄桃木笏,从所占的队列中走了出来,快步走到大殿正中央。
“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他跪下身来,极为响亮的禀报了一句。
正是监察御史柳大人。
蔡绍虞站在左侧武官队伍的前列,斜着眼睛,用余光打量到出列的是柳衍之大人,嘴角不由一勾。
这位柳大人在朝中向来以为人方正、言辞犀利著称,找他来举发此事,确实合适。
詹士府的这帮小子,倒是会挑人!
“柳爱卿,你有何话,尽管说来就是!”
惠崇帝又重新坐回龙椅上,面目温和道。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个柳衍之虽说言辞犀利,不说大殿上的群臣,便是他自己,也都被这个柳衍之给怼过,几次被他气的七窍生烟,但正因为这样,惠崇帝却也知道,这个柳衍之不失为一个好官。
“老臣要举发礼部尚书宋轶、礼部左侍郎姜景华、礼部右侍郎庞秀平以及本次府试所有的阅卷官员,将大齐府试的阅卷一事视作儿戏,玩忽职守,朝令夕改,不仅在本次府试学子间造成慌乱,更是有损圣上威严,有损大齐科举的公正!老臣所举发一事句句属实,还请圣上勘验查明,按律严惩!”
这话一出,刚刚还鸦雀无声的大殿立刻爆发出一阵嗡嗡嗡的说话声。
大臣们交头接耳、面色震惊。
只因柳衍之此次举报之事着实骇人。
且不说他今日所举发的这些人,一位尚书,两位侍郎,都是三品以上的重臣,而那些阅卷官员们,虽说如今官职不高,却都出自翰林院,最为清贵,一个个都是储相的预备人员,日后的前途不可估量!光是这些涉事人员,说出去名号都是响当当的。
更何况,此事又涉及到科举!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举,乃是如今大齐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也是寒门学子步入上层社会、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办法!不患寡而患不均!科举最大的要求,不是说题目出的有多高明、选出的官员素质有多高,而是要保持相对的公平,如今柳衍之举报这些人有碍科举公正,这扣下的罪名真的是大!
与众官员的情绪激动不同,岳阁老与高阁老两个站在百官前列,身体笔直,目视前方,纹丝未动,显得极为淡定。
而被举报的那三位礼部官员,乍一听到这举发,俱是面色发白,全都留了一身的冷汗。
但当他们从后面见到高卓如此镇定的样貌时,原本有些忐忑的心也渐渐镇定下来!
算了,他们怕什么,高阁老何时出过事!
依圣上对高阁老的信任,只要高阁老为他们说句话,他们就会没事的!
只要有高阁老在前面顶着,他们又有什么可惧怕的?
蔡绍虞看了看众官员的反应,心中暗笑不已,等他又见到高卓那镇定的样子,又不由得皱了皱眉,心里暗暗敲起了鼓。
“陛下,臣附议!”又一位大臣从队列中站出来,应和起柳衍之来。
“最近府试临时更换成绩一事,在京师闹得是沸沸扬扬。虽说被废黜的是此次府试的第一名,后面所有的名次都跟着额外向上提了一名,可以说是占了个巧!但此事一出,许多学子却纷纷提出质疑,是否之前的考试中也曾出现过阅卷错误、却没有像此次这般被揪出来的状况……许多学子因为此事,多次聚众聚集到彀文学院闹事,愤愤不平!陛下,科举一向是咱们大齐的重中之重,这些学子也都是日后的栋梁之臣,此次若是不彻查府试阅卷之事,给天下学子们一个交代,怕是会寒了这些寒窗苦读十余载的众学子的心哪!”
这位大臣说的声泪俱下,可以说是闻者伤心,听着感人!
其实,这位大臣一直在关注此事,也早就想要上书举发,只是考虑着此事牵连甚广,而他自己又人微言轻,若是举发怕是效果不大,他尚且还在踌躇之中,谁知道柳衍之今日竟就当堂爆出了此事。
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柳衍之话音一落,立马站出来支持他。
“臣也附议,请求彻查此事!给众学子一个交代!”
“臣也附议!”
“臣附议!”
……
不过一会儿时间,金銮殿正中央白玉铺就的地板上,就站满了手持笏板附议的官员。
这其中,有的是像第一位官员一样、自己主动站出来的,也有的仅仅是见他人附议、跟着附议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两股人合起来,人数非常的庞大!
礼部的三位官员原先还十分的淡定,如今见到如此多的朝臣站出来附议此时,也有些慌了,冷汗重又流了下来。
这么大的阵仗,便是高阁老出演反对,怕是圣上也不会答应,一定会彻查到底的!
他们该怎么办才好!
蔡绍虞站在前列,面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沉重之色,心里却乐开了花。
他预料到很多,却真的没料到今日这事会闹得这样大!
他刚刚看了看附议官员的状况,发现这些官员、尤其是第一位站出来附议的官员,基本都是寒门、或是没落的世家出身。
其实他们会这么做,倒也十分的正常,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没有恩荫一说,能够做到如今的位置,全靠十年苦读、仰仗一朝金榜题名走上仕途!
这有共同利益之人,往往是相互扶持帮助的!这些官员如今之所以会站出来,表面上是为那些寒门学子说话,其实也是在为他们自己说话!
☆、第141章 怒火(二更求月票)
闹大了好!
蔡绍虞看着右侧队伍里冷汗直流、微微颤抖的宋轶等人,微微笑了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