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贤臣养成实录-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烁一听,这些大师傅已经研制出了几种蝗虫酱,心中更加惊喜。
  他对这些大师傅的手艺那可是相当有信心的,并且蝗虫酱的制法也并不难,陆烁觉得一定会成功的。
  陆烁就怀着这样兴奋的心情,跟着秦师傅学完了下午的剑术课。
  等他再回到陆府时,午时出去的马车就已经回来了,并且还带回了鹤发童颜的唐老太傅。
  唐老太傅依然是那一身朴素的打扮,与陆烁第一次见他时并没有什么区别。
  陆烁心里还挺惊奇的。
  他本来以为唐老太傅作为归隐之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请下山来的!
  没想到陆昀和卫夫子根本没用上“三顾茅庐”的精神,才上山一回,就把唐老太傅请到了家。
  陆烁还没来得及行礼,就被唐老太傅招手喊了过去。
  唐老太傅在回程的马车上与陆昀聊天时,就知道了把蝗虫卖出去的点子是陆烁率先提出来的。
  他见陆烁第一面时,只觉得这是一个少有的踏实稳重之人,身上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平和练达。
  没料到这个孩子还有着慧心巧思、遇事能有急智,且怀有仁心。日后若能坚持致力儒术、修炼品行,的确是个可堪大用之人。
  唐老太傅虽然年高德劭、权重望崇,但陆烁之前唯一一次与他相处时,见他始终都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因而陆烁对他有着敬重,却不会觉得畏惧。
  陆昀站到了他面前,唐老太傅就以手梳了梳胸前的长髯,温和道:“好孩子,我听你父亲说了,此事是由你提起的。你且跟老丈我说说,你一个从小锦衣玉食的官家小儿,尚未至龆年,怕是连五谷都尚且分不清,缘何想到了去做这些?”
  唐老太傅话说的温和,却是目光灼灼的。
  陆昀听到唐老太傅的这个问话,本想开口的,倒是被旁边的卫夫子止住了。
  众人都等着陆烁的答案。
  为什么呢?陆烁经唐老丈这一问,也不由思索起来。
  可能是因为我来自未来吧!可能是因为我并非不识民间疾苦的官宦子弟!
  所以我知道后世史书上记载着的那些灾年来临、饿殍遍野的惨状,知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公。因而感触更深一些吧!
  只是这理由却是万万说不出口。
  陆昀微微思索了一下,就抬起头,朗声道:“圣人曰:人君必以其道服天下,而不以名位临天下。这就要求君臣都能够以民为本,用正道来治理国家,这样一来,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天下才能国泰民安。陆烁虽是个垂髫稚子,却也受到父亲和夫子的训导,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因而就断断做不到自家吃喝享乐,却坐视治下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陆烁结合心中所想,思索到儒家讲仁政的句子,说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顺便拍了一下陆昀和卫夫子的马屁。
  话说的大义凛然,用现代人的眼光看着有些矫情,但在此情此景之下,却又着实能打动人。
  此话一出,唐老太傅和卫夫子一脸的孺子可教,陆昀则隐隐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
  唐老太傅笑眯眯地,对着陆烁说道:“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好!只是有些事情,想起来容易,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的,却很难。你如果能一直坚持初心,不因日后的艰难险阻而动摇,日后入朝为官,倒是百姓之福了。”
  陆烁见自己临时想出来的借口得到这样高的评价,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因而对唐老太傅的勉励之语也是虚心接受,连连道受教了。
  几人相谈甚欢。到了夜晚,陆昀又为唐老太傅和留下来的卫夫子安排好了上等的住宿,之后两父子就期待起明日的宴会来。
  翌日一早,天才微微亮,陆昀的书房就亮起了灯火。
  去往各县的官吏陆陆续续的回来,并且带回来了好消息。
  原来那绿肥果然如孙老所说的那样有效,有些地方的谷物已经成熟,明日就能开镰收割了。
  陆昀知道事成,自然是喜不自禁。
  ☆、第035章 夜宴
  知道那绿肥的方子奏效了,陆昀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是彻底放了下来。
  这两日蝗虫的数量虽然在逐步的增加,但并没有形成规模。
  因而如今只要抓紧收割,尽早把那些粮食送进粮仓,沧州府的百姓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陆昀把办事归来的官吏都召集在了前院书房内,开始询问各县的情况。
  “这两日辛苦诸位了!不知这绿肥在各处的使用情况怎样?各县不照着规定撒播绿肥的乡民可多?”陆昀坐在书桌后,肃着声音开口问道。
  众官吏都先起身道一声不辛苦。
  待陆昀摆手让他们坐下时,才有小吏开口回答这个问题。
  “大人,我去了东光县和海兴县这两处。刚开始时倒是受了些阻力,后来那些乡民一听说这绿肥有增产的效果,又是知州大人亲自吩咐各县都要使用的,倒是都争先恐后起来,因而除了一些刺头,绝大部分的人家都用了这绿肥。”
  其他几人也是同样的说辞。
  陆昀一听,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你们可曾亲眼见了那绿肥的效果,果真那么有用?”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官吏喜道:“不错,那绿肥撒了下去,一夜过后,谷粒就饱满了许多,我们回来时,不过一天两夜的功夫,许多人家的谷物就已能收割了!”
  陆昀听到这里,也就心中有数了。
  时间紧急,他也不耽误,把昨日拟好的农收安排交给他们,说道:“蝗灾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来,这是一份给各知县的政令,你们辛苦一点,现在就按原路返回,敦促那些乡民尽快收回粮食,在灾来前尽量减少损失。”
  众官吏知道事情重大,也不多说,拿了政令就行礼告退,马不停蹄的出发了。
  事情都在一步一步的朝着预想的方面发展,陆昀不由开怀一笑,望着窗外生起的太阳,心中燃起了希望。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酉时。
  夜幕降临,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照的整个陆府亮如白昼。
  花园里遍植桂花,香气弥漫在空中,织成一张甜蜜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笼罩在其中。夜幕下,一草一木都显得模糊不清,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东边花园挂满了羊角玉勾云纹宫灯,照的这处灯火通明,宴席就摆在花园临水的空地上。
  袁氏不在,陆昀特意去请了陶氏来主持大局。由于邀请的人多,陶氏就和袁妈妈商量着,把宴会弄成了分食宴,摆上了铃兰桌。
  正对着湖水的高地上,摆放着一张黑檀描金海棠长几,两边都是些同等质地的小方桌,因俯视下去,形似铃兰,故此得名。
  这样的摆法,是宴席最早的一种形式,古风古韵。既能与周围的花木相掩映,显得精巧雅致,又能省却了推杯换盏带来的尴尬,使得与会的人不至做出什么有伤风化的事,显得既气派又隆重。
  此时,宴席即将开始,各个桌子上却只摆放着茶具。
  人群陆陆续续的到来,因为这次夜宴是为商量政事举办的,来的都是些成年男子,因而等人一到齐,服侍的人就全换成了婆子小厮。
  湖上的八角凉亭上奏起了笙箫之音,舞女们甩着水袖,施施然上了台,表演起了扇子舞。
  清颜白衫、彩扇飘逸,舞女们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纤手,手中折扇合拢握起,玉袖生风。
  舞技太好,按位分分桌坐好的众人一时倒是看呆了。
  正在这时,陆昀和唐老太傅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陆昀将唐老太傅请到了高台的主位坐下,他自己则坐到了右侧最上首的一个位置。
  众人大多不知唐老太傅身份,见这里官位最高的陆昀将一位白发老人让到主位坐下,他自己则屈居下首,不禁有些惊奇。
  也不知这老丈是何身份,竟能让陆知州如此敬重!
  陆昀见众人这般疑惑的眼神,就站起了身,开口介绍道:“诸位,本官先引荐一下,这位高坐上首的老者,就是先帝帝师,唐思礼唐老太傅,太傅一直隐居在玉罗山上,这次为了治蝗之事,本官特意请了他老人家下山来。”
  众人一听这老者就是历经三朝的唐老太傅,纷纷倒吸一口气,眼中有些不敢置信。
  他们纷纷站起来冲着唐老丈行了个大礼。
  唐老太傅!连先帝爷都交口称赞的人。
  如今大齐朝官居一品的几位权臣,可都曾是他的门生啊!
  也不知陆知州是如何将他请来的。
  只是还没等他们开口询问,陆昀就已接着讲了下去。
  “诸位也都知道,近日闹蝗闹得厉害,本官已寻得催熟庄稼的法子,现已初见效果,只是要想让庄稼成功收到粮仓里,还需各位的帮忙。”
  众人听到这里,也顾不得询问关于唐老太傅的事情了。
  蝗灾可谓是沧州近日最热点的话题了,座位相邻的人纷纷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了起来。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开口说道:“治蝗事关整个沧州,知州大人如果哪里能用到我们,只管开口,无须客气。”
  众人听到这话,也都开口附和,表示赞同。
  陆昀在沧州任职这两年来,政绩不错,在沧州士林风评极好。
  再加上治蝗一事,陆昀并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各项打算和行动,因而大家对陆昀就更加尊崇了。
  陆昀见到众人的反应,没有继续开口,而是吩咐下人撤下茶具,上了事先准备好的蝗虫菜品。
  此次共做了二百道菜,每次每桌只上二十道,至夜宴结束,需要上十轮。
  众人见陆昀也不回答,只是让上菜,一时也不知是何意。
  等菜色上完,众人发现,这些菜品都是他们未曾见过的,且色香味俱全,卖相更佳,勾得人食指大动。
  “诸位且慢。”陆昀见有的人看到桌上的菜,已经有些跃跃欲试了。虽然心里高兴,但还是即使开口阻止。
  在座也都是些斯文人,一听陆昀阻止,以为他是要提要求了,纷纷停了筷。
  陆昀开口道:“诸位请看面前的菜品,实不相瞒,这些都是用闹灾的蝗虫做成的。”
  众人听完,纷纷条件反射似地放下了筷子。
  他们都有些惊讶,但大多人都稳稳端坐着,只有一些小年轻,没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脸上露出扭曲的神色来。
  “古往今来,但凡蝗灾过后,大多百业凋敝。我虽然得了良方,使得谷物能提前十来天收割,免了老百姓颗粒无收之苦,但想到大面积的蝗虫一来,树木、房屋等都要大面积受损,百姓的生活怕是要变得更加困顿,不免觉得于心不忍。”
  陆昀仿佛没看到那几个人的面色一般,开口说道。
  在座的诸位不管真心假意,都真心赞叹陆昀是个勤政为民的好官。
  待他们交头接耳说了一小会儿,陆昀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本官接触过一些村民,见他们平常时候,也会抓些蝗虫来吃,于是就想到,何不把这些泛滥的蝗虫捉来做成食物卖出去呢?这样一来,蝗虫消减的快了,百姓们也能有些收入。”
  陆昀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
  一个蓄着长髯的儒士就谨慎的开口,问道:“知州大人,但凡进嘴的东西,都关系重大。这蝗虫看着着实恶心,果真能吃?”
  一直未曾开口的唐老太傅听到这话,就笑呵呵道:“蝗虫不仅能吃,还是个好物呢!老夫我活到九十七岁,可没少吃过这蝗虫。”
  众人一打量唐老太傅的面色,着实看不出他是个九十七岁的人了,不禁对这蝗虫由厌恶转为好奇起来。
  “这蝗虫不仅吃起来鲜香可口,而且非常滋补,可与冬虫夏草相媲美,你看老汉我能活那么大岁数,这蝗虫的功劳可不小!”
  虽然这蝗虫确实很有营养,但唐老丈却有些夸大其词,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众人对德高望重的唐老太傅自然是信服的,又见他活到如此高龄依然面色红润,耳聪目亮,不禁对这蝗虫改观了不少。
  “更何况,这蝗虫晒干了,还是药材呢!这蝗虫味辛性温,能开关通窍,治小儿慢惊风、百日咳,还可暖胃助阳、健脾运食,对人可是大大有利呀!”
  还是药材!
  不得不说,唐老太傅给出的这几个好处,着实挠到了有些人的痒处。
  在场的人们看向桌上菜肴的目光不由柔和了起来。
  这些菜肴做的半点不见原来的样子,要不是陆昀开口说这些是蝗虫,他们还真看不出来。
  于是有几个人听了唐老太傅所列的优点之后,就小心翼翼的举起筷子,夹起一块送进了嘴里。
  有了率先吃螃蟹的人,余下众人都盯着看他们的反应。
  “恩,不错!”吃过的几个都纷纷开口赞扬,说了这话之后,手中的筷子动作不断,又伸向了面前的碟子。
  显见的是味道极好!
  其余人看到他们这样的反应,猎奇心也都被勾了起来,只是刚刚他们迟疑着没动筷,现在倒是不好意思去夹菜了。
  陆昀看出他们的尴尬,顺势劝道:“唐老太傅说的都是金玉良言,诸位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动筷品尝一下吧!”
  众人也不是没眼色的,就顺着陆昀给的台阶下,纷纷到了声是,举筷吃了起来。
  果然美味!
  这些衣冠楚楚的儒士一尝之下,纷纷在心里点头。
  ☆、第036章 嘉奖
  蝗虫做成的吃食,不仅美味,且能滋补身体、使人长寿。
  一传十,十传百。
  第二日起,唐老太傅在宴席上回答众人的一番话,就像长了腿一样,迅速在沧州流传开来。
  再加上沧州许多较有名望的书香门第,都纷纷带头食用,一时之间,沧州城内,吃蝗虫者众多。
  昨日夜宴,陆昀就已观察到,这些蝗虫,虽然外形丑陋,又向来被视为鄙俗之物,但经过厨子们高超的烹调手段之后,吃起来质嫩多汁、鲜香可口,又微微含有一种特殊的辛辣味。
  倒是对了那些仕宦子弟们挑剔的胃口!
  再加上陆昀又派人暗地运作,因而他对这样的结果倒是半点也不惊讶了。
  但这却并不是陆昀父子的最终目的。
  因为要想有效的把这些蝗虫卖出去,光靠沧州城的人,是远远不够的。
  而要销到其他地方,就需要时间了。
  但由于现在时间紧迫,陆昀在安排好了去外地散播这些传言的人之后,就暂时把这件事放到了一边。
  现在最要紧去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敦促百姓们尽快将粮食收回来,第二就是采取火捕法大量捕杀蝗虫了。
  治蝗之事,任重而道远!
  但人群的力量却是更加强大的!
  治蝗可不是一家一户的事,而是整个沧州都要共同去面对的难题。因为有了两样有效的方法,百姓们信心大增,全都拧成了一股绳,因而治理的效果就很明显。
  九月下旬,当全沧州的百姓在陆昀的带领下,共同努力了十来天之后,蝗灾终于来了!
  午时刚过一刻,空中突然笼罩上一层厚厚的棕色物,好似一片乌云飘过。
  蝗虫密密麻麻的,原本如洗的碧空,突然变得晦暗了起来,似明非明似夜非夜的,说是遮天蔽日都不为过!
  伴随而来的还有这些灰绿色的虫子扇动翅膀时发出的巨大嗡嗡声。
  陆烁坐在正房的小花厅的罗汉床上,透过纱窗望到了这样的景象,只觉得头皮发麻。
  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没想到场景这样的吓人!陆烁有点呆住了。他在现代时虽然也见到过蝗灾的图片,但总不如亲眼所见时来的震撼。
  袁妈妈到底是个老人儿了,很是镇定。她早在天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