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华第-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沅钰佯装出生气的样子,“学会了,又去吓唬旁人?你是男孩子,好男不与女斗,再说了八妹妹又是你的晚辈,长辈更不能欺负晚辈,知道吗?”
沈旭想了想,“好,我再也不欺负女孩子了!”
沈沅钰伸手摸了摸熊孩子的软软的头发:“这才乖嘛……”
沈旭:“那你得让我见到那个大哥哥!”谢纯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变成大哥哥了。
这么小就会讨价还价了?沈沅钰:……
一大一小两个人正在说着话,忽然听见外面的丫鬟的声音:“祝姨奶奶来了!”
话音未落,祝姨奶奶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哎呀我的小祖宗,你怎么到了这里来了?”
沈沅钰微笑道:“祝姨奶奶来了!”她见祝姨奶奶额头见汗,这可是冬天,从陶然居到长乐堂路程不近,祝姨奶奶怕是跑着来的。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是奶娘派人回去告诉了祝姨奶奶,祝姨奶奶这才急火火地到了长乐堂来。
祝姨奶奶用戒备的目光看着沈沅钰,待看见儿子的手里还拿着一个芙蓉饼,登时气急败坏,一把夺了过来:“你怎么什么东西都敢吃?也不看看这里是哪里?万一碰上了那黑心人,你再吃出个好歹来,你可让我怎么活呢?”
沈沅钰的大丫鬟彩凤本就是个泼辣的性子,见陶然居这起子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质疑她家小姐,早就火冒三丈了,忍不住说道:“姨奶奶说谁是黑心人呢?是小爷要吃茶要吃点心,咱们不好怠慢了客人,这才给他端了上来。咱们也知道小爷身娇肉贵,若不是他自己要,咱们可不敢给他吃东西!姨奶奶虽说是长辈,咱们小姐也是正经八百的嫡小姐,哪有这样排揎人的?”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祝姨奶奶只是个姨娘,只能算是半个主子,根本没资格教训沈沅钰。
“你,你……”祝姨奶奶自然是听懂了,可是彩凤说的都在理,她一时也找不到话来反驳。
沈沅钰狠狠地瞪了彩凤一眼:“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给我退下!”又对祝姨奶奶道:“这丫头都是平日里被我惯坏了,才这样没大没小的,我代她向您赔个不是,姨奶奶别往心里去!”
彩凤见沈沅钰真的生气了,这才撅着嘴退了下去。却不知道沈沅钰不想她和祝姨奶奶冲突,实际上是在护着她。彩凤心直口快,小辣椒般的性格,沈沅钰平日里十分喜欢她。
祝姨奶奶脸上阴晴不定,道:“三小姐不必如此,我人微言轻,您的房间我是不敢呆了!”伸手一拉儿子的小胳膊:“还不快跟我回去!”
沈旭平日里被她惯坏了,根本就一点儿都不怕她,大声叫道:“我不,这儿有好吃的好玩儿的,我要呆在这儿!”
“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呢?”祝姨奶奶气急了,用力在沈旭的胳膊上掐了一下,沈旭立刻大哭起来。
祝姨奶奶气急败坏地对奶娘等人说道:“还不赶快上前,帮我把小爷一起拉走!”顿时哭的哭,闹的闹,屋子里乱作一团。
沈沅钰也有一些头痛,她本来想和祝姨奶奶解释几句,可是看情形,祝姨奶奶根本就不给她任何机会。想想还是算了,以后和祝姨奶奶见面的机会大概也没有几次了,就祝姨奶奶这样的性子,就算是想报复自己,怕也没有那个智商和能力。
沈旭已经被祝姨奶奶拉到了院子里,就听见她大声说道:“下次再敢到这些不三不四的房间里去,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沁雪跟了沈沅钰这些日子,虽说顾氏是把她当成一颗钉子安插在沈沅钰的身边,不知不觉间她也把自己当成了半个长乐堂的人,有些气愤地说道:“姨奶奶这是故意说给咱们听呢!这样的指桑骂槐,半点儿都不光明磊落,还是长辈呢!实在是太气人了!”
沈沅钰凉凉地道:“气人的不是祝姨奶奶,而是那些背地里暗箭伤人,挑拨离间的东西!”
第74章 上元灯会
春节才过去没多久,很快就是上元节了。大晋自奉为汉人正朔,将北燕和北魏视为胡蛮,这上元节对汉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节日,所以每一年上元节的灯会都办得非常热闹。
沈沅钰自从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来到建康后还没有正式出过门,对于上元节这个可以光明正大出门逛街的节日一直心存期盼。西府的三少爷沈沐更是一早就说好了要带着她去逛大相国寺的灯会。
结果正月十三这天,琅琊王府的庾之瑶也给沈沅钰和沈沅舒送来了帖子,请她们那天一块儿去看灯。
姐妹俩禀过了周氏,周氏对于小女儿能够结交上庾之瑶这样的朋友高兴万分,自然没有拦着她们的道理。沈沅钰想了想,最后决定和三哥、庾之瑶一起行动。
小二房、小四房都各有交际圈子,沈沅钰也不想和沈沅珍一起行动。
到了正月十五的正日子,沈沅舒一早就梳妆打扮妥帖,到了沈沅钰的房里,看见沈沅钰还歪在榻上看书,这么多年来,她很少出门,即便是上元节这一天也是如此,因此今天的心情格外激动。
沈沅钰看见妹妹进来,就打趣道:“怎么就急成这样?现在才申时呢,灯会还要一两个时辰呢!”屋子里的丫鬟也抿着嘴笑。
沈沅舒就微微有些脸红,“我是怕,怕之瑶,姐姐,等急,急了!”
沈沅钰笑着合上了书本:“好吧,为了不让你的之瑶姐姐久等,我这个亲姐姐就早点梳妆打扮吧!”
说着就唤了丫鬟进来,花了大半个时辰才打扮好,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就来到了二门,发现有人比她们还着急的,沈沐看见姐妹两个迤逦而来,满嘴的抱怨:“你们两个怎么才来?”
沈沅钰笑着说道:“三哥你也太急了!”
二小姐沈沅思和九小姐沈沅霜也笑着上前和她们打招呼。沈沅霜今年才九岁,是三太太的嫡次女,还是一脸的孩子气,还没出门就已经是满脸的兴奋。
二小姐和九小姐都是沈沐的嫡亲姐妹,自然一同出行。有了沈沐的保护,三太太也能放心一点儿。
管家早已备好了车马,沈沅钰拉着沈沅舒正要登车,沈沅思走上前,微笑着说道:“三妹妹,不如咱们俩坐一辆车?”
沈沅钰微微一愣,她和沈沅思一个东府一个西府,平时走动的并不多,别看她和沈沐关系比亲兄妹还亲,可是她和沈沅思,只能说是点头的交情。倒不是两人有什么冤仇,就是一句话,气场不合!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沈沅思既然这样说,她也不便拒绝:“也好,我正有些针线上的事情要请教二姐姐呢!”
于是沈沅钰就和沈沅思上了头一辆马车,沈沅舒则与沈沅霜上了第二辆马车,沈沐骑着马,沈昀知道宝贝女儿要出门,提前派了一大群武功高强的侍卫跟随,一群人浩浩荡荡出了沈府。
沈沅钰在马车上撩开一条缝隙向外看去,今天的建康城真可谓是人山人海,乌衣巷还好一些,出了乌衣巷,到了大街上,到处都是各色各样看灯的人,汉服胡服、穿什么的都有,嬉笑声、叫卖声响成一片。
沈沅钰对此时的服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发现身穿窄袖胡服的人还不在少数,不由微微有些奇怪:“怎么咱们建康,有这么多胡人在此定居吗?”
沈沅思抿着嘴笑道:“三妹妹有所不知,那些穿着胡服出没的绝大多数都是汉人!”
沈沅钰奇怪道:“既然是汉人,他们为何要穿胡服?”
沈沅思道:“胡服虽然不若汉服这般雍容端丽,却也有胡服的好处,因为胡服多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方便活动,很受寒伧人士所喜爱。那些寒伧人士多是些底层的平民百姓,或者也有从北方避难而来的流亡之人,家无余资,胡服这种剪裁,节省布料,也可为他们省下一笔开销!”
沈沅钰立刻对她刮目相看:“二姐姐见识卓绝,小妹受教了!”
沈沅思微微一笑,笑容中隐含着丝丝苦涩之情:“妹妹你谬赞了,我不过略识得几个字罢了,哪里能有这番见识,能说出这番话的人,并不是我,而是另有其人!”
沈沅钰想问这话是谁说的,不过她觉察到沈沅思情绪不高,就把这话又咽了回去。沈沅思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眼神有些飘忽,沈沅钰便也静坐着不说话,空气中一时充满了诡异的寂静。
过了一会儿,沈沅思仿佛有所觉察一般笑笑:“我刚才有点儿走神了,三妹妹你别见怪!”
沈沅钰道:“没关系!”顿了顿又道:“二姐姐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沈沅思嗔道:“瞧妹妹说的,我哪里有什么心事?”
沈沅钰自然是不信的。沈沅思如今是东西两府未出嫁姐妹中年纪最大的,今年已经十五岁,沈沅钰听说三太太正忙着帮她在衣冠胜流之中择选夫婿,沈沅思若是有心事,也必然是这一方面的。只是沈沅思既然不愿意说,她也不好深问。
两个人就在宽大的马车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说了半天闲话,沈沅思忽然道:“三妹妹,初二那天你跟着大伯父回了周府,是不是有这一回事儿?”
沈沅钰道:“是有这一回事儿。初九那天,大舅母又带了几位表姐妹到长乐堂来做客,当天我们在长乐堂打牌,本想叫二姐姐的,可惜你有事出门了。”
沈沅思长叹了一声:“早知道你那几个表姐妹要来,我呆在家里不出去就好了!”
沈沅钰大感诧异。要知道刚才她那一句话,纯粹就是客气话。周蕙兰姐妹三人虽然容貌、品格、修养不比沈氏姐妹差,可是她们毕竟出身三等门户,沈沅思这样顶级门户出身的千金大小姐为了自重身份,是绝对不愿意和周蕙兰这样的人交往的,否则就会被视为一大污点。
在当时士庶之间的社会地位天差地别的情况下,这已经不是个人修养的问题,而纯粹是社会风气的问题了。
可沈沅钰又明明听出了沈沅思这句话发自肺腑,就她所知,沈沅思和周家三姐妹可没什么交情,沈沅思又是为了什么想见周家三姐妹?
沈沅思就打开了话匣子和她聊了起来。沈沅钰慢慢发现,她感兴趣的并不是周家三姐妹,而是周家,对周家事无巨细问得十分详细。
——这就更奇怪了。
沈沅思道:“听说你的外祖父周高岳任宣城太守,宣城距离建康路程并不遥远,不知过年期间老人家回来没有?”
“宣城新建,政务繁忙,我外祖父深受皇恩,不敢有丝毫懈怠,因此即便是过年,他老人家也并未回到建康。不过我小舅舅初十那天就已经赶赴宣城,有小舅舅在身边照顾,我们也总算能够放心一点儿。”
“没有回来啊?!”沈沅思听到这句不知怎么的情绪低落了下来。半晌都没有言语。过了片刻才又抬起头来,眼神中充满希冀地问道:“三妹妹,听说你外祖父和吏部尚书路尚之是至交好友,两家更是通家之好,你有没有在你外祖父家里见过路尚书,或者是路家的什么人?”
沈沅钰心中一动,直觉地感到,沈沅思今天和自己绕来绕去地说这么一大通话,甚至一早要和自己共乘一辆马车,为的就是问这一句话。
路尚之沈沅钰倒是听过。在朝中鼎鼎大名,不光是因为他聪明绝顶,是建康首屈一指的大才子,也不光是因为他官居正二品的吏部尚书之职,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最重要的一点,他是寒人出身!
区区一介寒人,能在高等士族充斥的朝堂之中混到正二品大员的地步,自然是百年难遇的顶尖人才,难怪建康朝野上下人人瞩目了。
沈沅钰还不知道,这位路大才子昔年和自己的嫡祖母还有一段风流韵事,若是她知道了,更会惊掉了下巴。
沈沅钰对他闻名已久,只可惜他去周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从来没有见过这位传奇人物。
“二姐姐,我并未见过路尚书,也没有见过路家的任何一个人!”沈沅钰如实回答。她明白了一件事,沈沅思真正感兴趣的不是周家,而是路家。
但是有一件事她更加地不明白了,周家怎么说还算是名列士族之列,那路家可是真真正正的寒门,祖宗往上追溯十几代,没有一个曾在朝廷上做官的。沈沅思怎么会对这样的人家感兴趣?
沈沅思“哦”了一声,情绪再次低落了下去。
没有在沈沅钰这里得到想要的信息,沈沅思失去了说话的兴趣。一直到了大相国寺,两人之间再没有什么话说,沈沅钰也不觉得尴尬,自顾自地看着两旁的风景。
建康城看灯有两处最好。其一是纱帽大街。这条街直通皇城前面五凤城楼,这条大街上的灯是由皇家扎起来的,自然比民间的气派堂皇,老百姓都喜欢凑个热闹,所以每年这条街上看灯的人是最多的。况且每一年皇帝都会意思意思在城门楼上露个脸,表示一下与民同庆的意思,能见上皇帝一眼,百姓们更是争先恐后地往那里涌去。
其二就是这大相国寺大街。彼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原不久,不过在民间已经拥有广泛的信众,不光是民间,上到皇家,下到士族,从来就不缺乏佛教的信徒,大相国寺乃是由得道高僧主持,每到浴佛节皇帝都会亲自到此拜佛,可说是建康众寺之首。
皇家和士族每年供奉无数,大相国寺富可敌国,所以每年的这条街的灯都是扎得最多最好的。平时这里就烟火鼎盛,人烟稠密,到了正月十五,更是不得了。
到了大相国寺的路口,沈沐打马过来,笑道:“咱们到了。再往里,马车可就进不去了,几位妹妹还是下车用走的吧!”
就有小丫鬟掀了帘子,扶着沈沅钰和沈沅思走了下来。沈沅舒她们的马车也到了,不过沈沅舒和沈沅霜下来的时候脸色都有几分尴尬。沈沅钰正在奇怪,就见马车上又跳下一个孩子来。
沈沐和沈沅钰都像是见了鬼似的,齐声叫道:“小叔叔,你怎么来了?”
沈旭穿着大红色的蜀绣的小袍子,背着小手像是一个小大人似的说道:“就许你们这些小辈的来逛街看灯,我就来不得吗?”
沈沅钰将沈沅舒和沈沅霜拉到一旁问道:“小叔叔怎么来了?”
沈沅霜有些怯怯地道:“小叔叔躲在我们的马车上,我们一上车就发现他了。本来想要告诉哥哥姐姐们的,可是小叔叔威胁我们,若是我们敢说出去,他就到祖父跟前告状,以后再也不许我们出门。他是长辈,我们不敢不听他的……”声音越说越低。
沈沅钰就是一阵头痛。
这熊孩子!要是自己坐了那辆马车,任他怎么威胁,也绝对不会把他带出来,可这小子偏有那个运气,沈沅舒和沈沅霜一个十岁一个九岁,都比他大不了多点儿,处事尚不成熟,还真就被他给拿捏住了!
他现在一个丫鬟婆子都没带,这要是在外边出点儿什么事,不要说祝姨奶奶,就是沈弘也绝对不会放过他。连小大房都要受牵连。
沈沅钰想到这里就觉得头痛。又隐隐感觉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还没等她梳理出一个头绪,沈沐已经过来和她商量:“既然小叔叔来了,就带上他好了,也不多他一个人!”
沈沅钰翻了个白眼给他,这个三哥就知道逞匹夫之勇,做事从来不动脑子,她不由道:“说得容易,你看着他啊?”
沈沐一拍胸脯:“我看着就我看着,我就不相信,我一个大活人,还看不住个孩子!”
“算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