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官路-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重阳画画只精通素描,工笔写意之类的没有学,毕竟精力有限现在没时间,除非等功名落定以后才有那个心思。
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音乐,音乐比作诗、画画更能表达心情。
很快他收到沈之仪的信,上面说他已经成功拜囧大先生为师,跟着囧大先生游学去了,今年科试他已经是优等,来年可以直接下场。末了沈之仪还提醒他陈训导的事情,说了一下陈训导的性格,让他不要一般见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府学不过是呆几个月,以后一个月里去两天即可没必要介意。
看完信林重阳心道沈之仪还真是个人精,就知道他们肯定会和陈训导有不快,过来人经验啊,就是告诉得有点晚。
就这样林重阳一边上课,业余时间还是府衙的灵魂缉捕手,负责帮那些海捕文书画像,当然画像的报酬不菲,一幅画至少五两银子。
常先生还觉得很划算,以为如果能将一些陈年要案或者大案快速地破案了事,别说五两,五十两知府大人也巴不得呢。
因为这个,府衙以及各县衙递交上来的重大案件都已经没有多少挤压。
只要那贼还在人群里活动,这逼真的画像一贴出去加上举报有奖,百姓的眼睛真是雪亮的,个个都有朝阳区人民群众的火眼金睛。
就这么着,转眼过了中秋。
林重阳不能回林家堡,但是林大秀带了春红、郑巧儿还有秋贵来到府城,并且打发秋贵去府学伺候他和林承泽。
当林重阳只让秋贵白天来府学帮忙,晚上就回文魁楼。
自从郑巧儿过来,林重生和林承泽的衣服就开始低调地风骚起来,大家都是蓝衫,怎么就他俩腰带或者寝衣袖口的还绣个纹饰,虽然只是简单的万字纹之类的,那也很抢眼。
这阶段林重阳还帮黄教授等教官们解决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学堂里一年春秋两季大场面祭祀孔子,秋天在八月上旬的丁日,俗称丁祭。祭祀的时候有少牢,一整头猪,一百多斤,祭祀完之后黄教授和四位训导平分,一人二十来斤。这时候白天热晚上凉,二十斤肉会吃到坏的,再者说谁家也不舍的几天就将二十斤肉吃光光。
以往他们都是找个肉铺寄放,隔几天去割斤把肉回来解馋,这样坚持一下能吃到过年。
不过肉铺也要抽走两斤,让他们很不爽。
林重阳知道以后就主动给黄教授解决这个问题,他让赵大虎派人将猪带走记好各先生的斤数,以后割一次减一次,直到都吃光为止。这本身就是有利于肉铺的事情,等于肉铺贷款一头猪,一点利息都没呢,所以之前的肉铺居然还要豆腐官的钱,实在是不给面子。
这件事之后黄教授对林重阳又亲热一些,因赵大虎的肉铺每次在他婆娘去割肉的时候有时候还送点什么,或者是截尾巴,或者是两块脊梁杆子的骨头,就算没肉可熬汤滋味也格外好。
所以黄教授一高兴就让赵大虎承包了府学伙房的肉生意。
实际上林重阳也发现,训导们虽然清贫,如果在伙房吃饭,其实也还好,不贵且样数也多些。只是长年累月这样,他们就觉得不如自己做饭划算,自己对付一下有时候几文钱一天,若是去伙房,几文钱就一顿中饭。家里有婆娘还好,没有婆娘一个大老爷们自然是越来越对付。
一次在一起从府衙回来的时候,路上黄教授跟他讲了陈训导的事情。陈训导家境不好,婆娘常年有病,当初供他读书家里已经家徒四壁,现在就指望他养家糊口呢,可他的俸禄又低的可怜,有时候没办法的事儿,黄教授知道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末了黄教授语重心长而又难掩颓废地道:“林学生,你们都是少年英才,有勇有谋,有着大好的前途,总觉得无往不利。而咱们学老师们都是些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头子,有时候其实就是图两口饭吃,没有多大的野心。”
这意思林重阳自然懂,黄教授在位陈训导说话,让大家不要戳破陈训导的事情。
林重阳笑了笑,给黄教授拱手道:“让您老担心了,咱们学生对几位训导可都敬重得很呢。倒是您老也劝劝陈训导,一肚子的好学问,不要总想着待价而沽,若是好名出来了,吃肉自然不是问题吧。”
每次府衙有事情叫黄教授的时候,都会叫上林重阳,开始是为了给他长脸,后来是为了让他帮忙,所以现在他和黄教授倒是说话随意了很多,黄教授也当他自己人。
黄教授点点头,“我这就找他说说去。”
第114章 解决之道
当夜黄教授就和陈训导促膝长谈; 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 不过第二日课上学生们惊讶地发现陈训导换了个人似的; 讲课生动风趣,鞭辟入里; 突然就从一根枯木变成了甘蔗; 还是两头都甜甜的。
对他的改变,同学们开始还有点不敢相信; 不过很快就反应热烈起来; 毫不客气地请教问题; 而陈训导也是有问必答; 且回答的简练而切中要害。
下课之前,陈训导还看向林重阳; 意有所指地道:“以前呢老夫家里有点闹心事; 所以烦躁了一阵子,现在事情解决心情舒畅,学生们有什么问题也只管来问; 老夫定是知无不言的。”
大家都连声说好。
陆延立刻抱着书追上去,经过林重阳课桌的时候,在他手边敲了一下,给了他一个眼神。
林重阳朝他笑了笑。
在黄教授找陈训导谈的时候; 他昨晚也逮着机会去和陆延聊了。
陆延这阵子有点不冷不热,其实那都是装的,典型的中二病,蓝琇都说他其实巴不得林重阳去找他聊天呢; 就是嘴硬不说罢了。
林重阳这个小学弟很自然就兼任了诸位新生的心理辅导老师。
看他进来,蓝琇就把一篮子葡萄拖出来,拿了个小盆去洗,“林学弟你怎么才过来,你陆兄特意去摘了一篮子葡萄等你……”
“去去去,”陆延脸上挂不住,“我那不是顺路的吗?摘回来给你们吃的。”
林重阳喜欢吃葡萄,同学们都知道,谁买了都会给他送点。
不过市面上卖的很多不够甜,林重阳那天随口说了句自己牙齿要吃酸掉了。
他在换牙……
蓝琇洗了一小盆葡萄塞给林重阳,然后拎着那一篮子道:“你们边吃边聊,我去给他们送点。”
林重阳就抱着一小盆紫黑的葡萄,坐在床边的凳子上,陆延躺在下铺。
林重阳连吃了几个,赞不绝口,“这葡萄真好,一颗颗跟玛瑙似的,也不知道怎么种出来的。”吃了几个解解馋,他就道:“陆兄,陈训导的娘子病得厉害,你有没有听人说?”
陆延没吭声。
林重阳就开始说陈训导家的情况,多么清贫云云,最后他叹道:“这个陈训导真是的,读书把家里读得家徒四壁,也没读出个成果,做了那么多年廪膳生,最后还是只能出贡当个训导来,还不如就去当个私塾先生呢。”一边说一边看陆延脸色。
陆延道:“私塾先生有府学训导这样的好名吗?”
林重阳笑道:“没有这样的好名,可也不用这样清贫啊。”
他还记得前世有小学民办教师,真的是清贫得让人泪目,一辈子到死都转不成公办,可他就是喜欢教书,育人子弟。
陆延半晌无语,最后道:“那也不该自甘堕落。”
林重阳点点头,“这倒是。”心里却也知道不全是,当整个社会都不公平不够富裕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是清贫的时候,想要谋点财富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更何况读书人本就清高,府学训导那就更加清高,有些被认为掉价的事情也不屑去做。
“或许陈训导会自省认识到不妥,以后有所收敛。”他继续吃自己的葡萄,真甜。
陆延看他吃得欢儿,便也抓了一把,“反正他怎么的跟我也无关的。”
林重阳等的就是他这句话,笑道:“这葡萄真好,黄教授都不舍的买呢。”比起他们这些富家子弟,几位老师的确是清贫中的清贫了,比陆先生收入都差得多。
毕竟陆先生可以自己选择收徒,而训导们只能拿俸禄,不能收束脩,就算初入学有学生给,也没有多少。
再靠着岁考科考的时候赚一点点报名费,而童生试都是知县和知府把持,从报名、出卷、阅卷等,都是衙门捞钱,根本没有他们的事儿,所以他们还真是看似光荣实则饿死的职业。
再说这时候也不兴自己去办什么兴趣班补习班的,真是不容易赚外快。
陆延道:“我明儿再让人弄一筐来,请几位老师也尝尝。”
今日晌午果然就有人送来两筐葡萄,刚摘下来的,紫黑色上面还蒙着一层白霜,看着都很诱人。
傍晚时候就可以分给师生们一饱口福了。
等林重阳他们出了育英斋,在通往食堂的路上遇到了陆延,他正等他们呢。
陆延道:“我发现陈训导这人很有意思。”
庄继法揶揄道:“对,这变脸赶上京剧。”
陆延看了他一眼,“别打岔,我有个主意,你们要不要听?”还是林重阳昨夜聊天的时候无意提了一下,他想了一宿觉得可行。
几人笑道:“自然要的,谁不要没葡萄吃。”
一行人说说笑笑地去了食堂,庄继法表示他请客,让膳夫给炒几个小菜,来壶酒,大家边吃边聊。
往日他们也出去下馆子,林重阳表示其实伙房就能做小炒,去外面太贵不实惠,大家从善如流就改在这里。
酒足饭饱,孙机催道:“陆兄,你那主意呢,都被酒给化了不成?”
大家笑起来,都催陆延快说。
陆延道:“主意也不是我自己想的,其实是受了林学弟启发,是这样,咱们既然已经进了府学,是不是也算有点水平?”
众人点头,“谁说咱们草包揍他个狗头。”
陆延又道:“既然咱们是莱州府水平高的,是不是可以定期举行文会?”
“这个好!”大家纷纷叫好,这样的话就能把学弟后辈们也拉到自己阵营来。
陆延看向林重阳,“林学弟,你说。”
林重阳正惦记着自己没吃多少饭等着吃葡萄呢,听陆延点他的名就笑道:“陆兄张罗的,就张罗到底吧,我全力支持,就是咱们能不能一边吃葡萄一边说?”
孙机就拉着林承泽去洗葡萄,很快从膳夫那里要来两个笸箩,把葡萄盛过来,“就冲着这么甜的葡萄,咱们没有不支持的。”
陆延见大家都支持,就笑道:“咱们举办文会,邀请几位训导参加,这样更有分量。到时候外面报名的人让他们交一点报名费,这些钱就用来补贴先生和几位生活略紧张的学生,你们觉得如何?”
蓝琇笑道:“那得界定好什么算紧张。”
孙机指着王文远道:“王兄就紧张得很。”
王文远立刻摆手道:“我不用,我现在有林家堡接济,就不拿这个钱,还是给其他人吧。”
这是林重阳之前就给他暗示过的,让他不管家里有困难还是什么的只管跟林大秀讲,王文远表示自己读书这块大头解决了,家里没什么问题。
最后他们就商量下来,接济同学也不直接给钱,而是要用在读书上,到时候补贴伙食,定期发放笔墨纸给他们。
这是勤工俭学的一种,文会上自然也要他们多出力,否则拿的也不心安。
这么定下来以后,他们就回号舍各人找熟悉的去开会商量。
第二日这件事就基本定下来,文会可以定期举行,第一次全员参加,以后每次十个左右就可以,训导们一次一个,至于几位案首也轮流即可。
拿定了主意,陆延和林重阳就去找黄教授,黄教授一听立刻表示支持。
“这个主意好,既赚名声,还能赚点补贴家用,训导们定然乐意,我去和他们说。”
自然是全员通过,甚至还有老生们表示也愿意参与进来,林重阳也让大家同意,只是他们参与话语权还是自己这拨人,免得到时候文会被带偏了。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广为宣传,各大书斋、学堂、市场、以及酒楼、衙门贴布告的地方,都去宣传一下。重要的场合贴一张宣传告示,一般的地方就交代一声,让他们自己宣传。
文会有规定,只能报名入内,这一次每书生报名费二十文。
愿者自来。
他们暂定一月一场,第一场就定于下月初九,重阳节这天。
这日府学也没课,且是林重阳的生日,大家本就想去城北的虎头山登高庆祝。
而且第一次文会,为了表示隆重,他们这拨的几个案首都要去的,顺便还把赵文藻也请来,他可是掖县的代表,有他们去,其他人自然也想去凑热闹,这样一来,立刻就有名声传出去,短短的几日就有不少人报名。
开始是府学附近的读书人,后来扩散到全城,甚至还有不读书的都想来参加——瞻仰神童案首好回去八卦,很快就有府城外面的村落得了消息,读书人也往这里赶。
九月初八午时报名截止,第一场报名就有七八十人!
这一下子林重阳等人有点傻眼,他们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
寻思着第一场,多则二三十人,少则十几人,到时候大家谈谈心,作作文,就好似一对一辅导。
哪里知道……这么多人。
关键那些提着篮子来卖吃食的小贩,还有摇着扇子的少爷们,你们也报名是几个意思?
陆延等人表示,“不能让他们来掺和,破坏咱们的纯正。”
还是林重阳总揽全局,他道:“咱们举行文会,一半的意思不就是筹钱吗,既然他们愿意来,那岂不是更好?”
众人看向他,他解释道:“小商贩们想着来卖吃食赚点钱,那咱们收他个入场费不成问题吧,有愿意买的就买,没人买咱们也管不着。那些来围观的闲人,咱们除了入场费,还得让他们出点赞助费。”
纨绔少爷们和小商贩又不同,他们有的是闲钱,随便一顿饭的就够那些训导们吃俩月的。
几人又商量一下,觉得这办法不错,这样的话闲人收来的钱只怕比读书人还多呢。
只是报名的时候又遇到了问题,他们原本想写个入场凭证即可,现在这么多人那得多少纸,也没提前准备好啊。
王文远笑道:“我有个招儿。”他带了几个学生去准备,很快就回来,将一些巴掌长的木棍木片的放在桌上。
众人不解,“王兄,这是什么意思?”
王文远笑道:“我跟我们里正学的,咱们用红漆两头标上天地玄黄这样的字样,到时候一掰两半,报名者一半,我们留存一半。”
众人都说是个好主意。
林重阳想了想道:“咱们也不拘非要天地玄黄了,就画点简单的符号。”
孙机就立刻提笔写道:“那我这里画个圈,另外一根画个叉。”
众人集思广益,立刻就有简单明了的符号出来。
林重阳也趁机把阿拉伯数字给推出来,他感觉阿拉伯数字真的可以促进数学发展,有了这个算术可以迈出一大步,至少计数、运算法则可以简单不少。
他一写出来众人就好奇这是什么。
林重阳就玩老一套,对付普通人说书上教的,对付读书人就说做梦来的,“我那天做梦,梦见一条白色的大蛇,它就不断地变出这样的形状,我觉得好玩一时间就记住了。”
立刻就有人打趣林重阳,“林学弟,可别是白素贞来找你报恩呢。”
王文远喊道:“它是白素贞可以,我们林案首可不是许仙啊。”
林重阳让他们不要打趣自己,办正事要紧,就这么着,大家很自然地就把阿拉伯数字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