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笙-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说了这么多话,竟是一点也不气喘。
凤嵩川。文笙如何不记得,那可真是很久之前了。
“我这段时间回想起了很多咱们以前的事。”
文笙两手环紧了他的脖颈,心疼道:“对不起,十三,再不会了。我会好好珍重自己。”十三说的这段时间自然是得知自己坠崖,那段痛苦绝望的日子。
王十三速度慢下来,笑道:“我要透不过气来了。”
文笙连忙松手,将面颊贴在他后颈上,一举一动说不出得温柔。
王十三改为大步在旷野飞奔:“我老是做梦,梦见咱们这样在嘉通的大街上跑,我就想,你若活着,一定要背着你一次跑个够。”
说罢,他站定,气沉丹田,对着黑乎乎的旷野放声大吼:“欧吼吼!”
声音在静夜中传出去老远。
文笙心里明白,十三的这口气压抑已久,大悲大喜之下,能发泄出来远比存在心里强。
她伸手从王十三那里拿过琴来,十三手伸到背后,将她向上托了托,抓得紧紧的,继续喊道:“吼吼——,放马过来!”
文笙直等他喊完了,才笑盈盈道:“王大将军这么威风,敌将闻风丧胆,哪还敢过来受死!”
王十三眉花眼笑:“走吧,你是谁家小娘子,夜里迷路了吧,来,本大将军捡了你,回山去做个将军夫人。”
文笙“噗”的一声笑:“不是压寨夫人么?”
王十三笑道:“也行,咱家你说了算。”
两人嘻嘻哈哈往回走,这半夜了,索性不回军营去,路过一个小村落,悄悄摸进去,在一户无人居住的穷家破院里歇了两三个时辰,十三见文笙精神养得差不多了,叫醒了她:“一会儿天要亮了,文笙,我送你回邺州吧。”
文笙靠在他怀里睡了半宿,坐起身揉了揉眼睛,回神道:“不用那么麻烦,今天本来打算去天女湖寻谭家众人的,只是要去的话,应该先见一见谭五先生,昨天晚上太忙,一时忘了。”
她说到“昨天晚上太忙”的时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她是真忘了,和十三在一起,总会被他吸引住精神,忘记原来的计划。
王十三目光闪动,停了停,从怀中拿出一封信来,递给了文笙。
“什么?”文笙接在手里,天还黑着呢,感觉是折起来的纸张,她只是一怔就反应过来,笑着凑过去在十三面颊上亲了亲,“原来你早想到了,哈哈,十三,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么?”
王十三其实挺不想叫她一个人跑去天女湖的,谁知道谭家兄弟看到杀父仇人会是什么反应,不过文笙向来主意大,他只好安慰自己,心肝宝贝狠起来连谭梦州都整死了,谭家人若是不识好歹,就真的翻脸也不怕。
他偷偷瞥向文笙小腹,悻悻地道:“我到是想,只可惜《明日真经》太碍事了。”
他说话虽然很小声,但文笙还是耳尖地听到了,伸出纤纤两指扯住了他耳朵:“又曲解我的话。”
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屋里出来,离开庄子。
王十三昨晚本来就是往天女湖方向去的,走了大约有一半路程。
文笙眼看天色不早,不用他再送,挥手暂别,辨认了一下方向,抱着琴独自走下去。
她有意避开南湖道,第二天下午,来到天女湖东岸,在阳沽附近弄了条小船,找了个偏僻的地段下水。
一琴在手,根本无需有人划桨,小船在湖水中进退如意。
十三交给她的,不但有谭五先生的亲笔信,还有一张详尽的千花岛地形图。
文笙坐在船头,一手拿着那张图,一手轻拨琴弦,弹的正是《行船》。
最近一段时间天女湖不太平,王十三隔三差五便气势汹汹带着兵前来围剿,天女湖周围风声鹤唳的,哪还有平民百姓敢来蹚这浑水,是以船行良久,唯见碧波荡漾,湖畔大片芦苇丛随风摇曳,偶尔几只大鸟贴着湖面飞掠而过,竟是一个活人也未见着。
文笙不着急,她此行带了干粮和水,找不到谭家,她便在湖中多游荡几日。
船行向南,一个多时辰之后钻进了芦苇荡。
当日去白云坞走的虽然不是这条路,无疑相隔不远,不一会儿,湖面上便涌起了薄薄一层雾气。
这雾越来越大,文笙已经不用看前路,只按照东方所画的图走,良久坐船破雾而出,千花岛到了。
文笙没急着继续前往白云坞,而是想方设法将船靠岸,她想看看经过当年那场大火,千花岛上的那些花还有没有残留根芽,重新生发。
文笙登过两个小岛之后,隐隐有些失望。
两座岛上都是遍地焦土,有挖掘的痕迹,但很难判断时隔多久,由什么人干的。
她正蹲在岛上研究的工夫,停靠岸边的那条小船却被人悄悄套上了绳子,一点一点拖动,离着小岛越来越远。
文笙站起身来,居高临下望去。
这副情形叫她觉着有些好笑。
文笙拨动琴弦,乐声响起,拉船的绳子陡然绷直,小船不进反退,被一股无形的力道扯动向着岸边而来。
文笙迈步下岛,小船回到她眼前。
先前偷船的人潜在水里,明显已经放弃了。
离远一条小船露出头来,船上一人看身形是个小孩儿,偏偏带了个老大的斗笠,将脸挡得严严实实,不满地嚷嚷道:“搞什么,忒没用,你不会把她的船弄沉么?”
第五百二十章 劝说(二合一)
这等地方,出现水匪的可能性太小了。
文笙朗声打招呼:“小家伙,请问你是不是姓谭?”
那小孩儿不答,啐了一口,转身便要将船划走。
这反应可谓十分无礼,文笙却没有生气,手中瑶琴“仙翁”两声,船与湖水之间便多了一股斥力,推着那小船向着文笙靠拢过来。
小孩儿不满,大声叫道:“又是这招!就知道你只会用这招!”说着把斗笠一掀,起身一个鱼跃便要跳到湖中。
这时候才刚二月初,湖水冷得很,这么小的身子骨跳下湖里也不怕冻坏了。
文笙饶有兴致地挑了下眉,右手三指并拢成斜势,手腕微转,指尖剌出,轻快如游鱼摆尾,“叮咚”、“叮叮咚”,在那孩童跳入水中的瞬间,一层无形屏障裹住了他。
就像是一条吞了钩的大鱼,任凭他如何手蹬脚刨,在水中一路滑行,直奔文笙而来。
文笙状甚轻松,手挥七弦,冲着湖面之上撮唇吹了声悠扬的口哨,那小孩儿速度登时又快了几分,水花飞溅,文笙伸手,已将他提着领子抓在了手中。
“哗啦”,无形屏障碎裂,那孩子下半身的衣裳登时湿透,哇哇大叫,不知是气的还是水太凉了冻的。
湖里登时冒出四五个人来,异口同声喝道:“快放了我家少爷!”
此时那大斗笠早没了,被文笙抓在手里的孩童看上去只有十岁左右,生得粉团一样,眉眼似曾相识,文笙试探问道:“你是谭吉宝?”
那孩童没有反驳。瞪着黑白分明的眼睛一脸惊奇地望着文笙,抬手指向她的双唇:“你你你……”
他被文笙的口哨声震傻了。
果然是这小家伙。
文笙连忙将他放到岸上,问道:“你爹呢,你爷爷呢?”上次见到谭吉宝,他还没有笤帚高,跟着五叔谭瑶华在长亭为自己一行人送行。
想到这里,文笙微微一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脑门上的几根毛。
谭吉宝醒过神来。“哼”了一声,将脸扭到一旁:“你是坏人,害死了我姑姑和太爷爷。逼得我们住在湖里。我不和你说话!”
小家伙懂事早,记忆也不坏,文笙没当一回事,摇头啧啧道:“你看。没有我的允许你可走不了。不说话也随你,只要你忍得住。”
水中几人还在呼喝。却因知道文笙厉害,不敢靠前。
文笙冲他们道:“麻烦诸位去传个话,就说顾文笙前来拜访谭家几位前辈,还望拨冗一唔。”
说完了她不再理会那几个谭家的侍从。同谭吉宝道:“你跟我来。”回到自己的船上坐着等待。
谭吉宝假装没听到,文笙不以为忤,隔着丈许远问他:“谭吉宝。你还在学琴么?”
谭吉宝打定主意不说话,翻了个白眼。
文笙故意道:“那就是放弃了。也罢。我早看出来你没继承谭家人在音律上的天赋,早早学点旁的也好,免得学上十几二十年依旧是个半吊子。”
谭吉宝怒了:“胡说,你才是半吊子。几位叔爷爷都说老子是天才。”
文笙听他自称老子,莫名觉着耳熟,忍不住“噗”地一声笑。
谭吉宝黑着脸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在用激将法,老子是觉着因为赌气却生一肚子气不值得。”
文笙莞尔:“不错,只有聪明人才懂得审时度势,不会一条路跑到黑。不过天才么我却不觉着。自己的亲人,就是狗尾巴草,也会觉着像朵花。”
谭吉宝张嘴要辩驳,文笙却将琴放在身旁,两手撑在身后,身子向后仰,抬眼望天,口中随意哼唱。
她坐着的这条船便按照她哼出来的曲调在谭吉宝面前漂来荡去,如有神助。
谭吉宝两眼瞪得浑圆,满脸都是不可思议之色。
刚才他听到文笙吹口哨就觉着古怪,原来这竟是真的。
文笙炫耀够了在他跟前停下来:“我能做到这样,你能么?好吧,我是大人,不同你比,我还认识一个比你小一点儿的孩子,他从未学过乐器,更没有接受过音律方面的训练,却有过耳不忘的本事,能清楚听出‘徵’与‘变徵’之间微小的差距。比起他来,你还敢自称天才么?”
等谭家众人闻讯坐船赶来,竟见叫大伙很是头疼的谭吉宝和顾文笙都坐在船头,一大一小挨得很近,中间隔了一张琴。
“我知道,我知道,这是鸡叫,公鸡打鸣……”离远就能听到他清脆的童声。
谭大先生微微皱眉,要在瑶琴七根弦上弹出公鸡打鸣无疑比凤凰叫要难多了,但弹琴的人是顾文笙,这又是顺理成章的事。
长孙谭吉宝这爱好多年不改,只是个公鸡打鸣就把他吸引过去,敌意尽消。
“吉宝,过来。”
谭三先生在旁沉声道:“顾乐师,没想到你还活着,你是专程来看我等赌约兑现的怎么样的?亦或是想要赶尽杀绝?”
谭家诸子突然听说顾文笙找来,无一不是大为吃惊。
明明大伙亲眼所见,她和老父一起坠落悬崖,老父那样的人物都未能幸免于难,她怎么活下来的?
不止一人生出“贼老天太不公平之念”。
谭大先生异常确定地道:“必定是因为《希声谱》。”
虽然几人随即都想到《希声谱》有防御之效,但要在疾速下落中镇定自若地弹琴,弹的还是只剩两根弦的古琴,他们设身处地一想,不禁都生出匪夷所思之感。
这怎么可能?
但不管怎么说,既然顾文笙还活着,那场斗乐毫无疑问是她赢了。
谭家已经躲到天女湖来了,她还来做什么,是来猫哭耗子假慈悲的么?
两船相隔数丈远。谭家的侍从过来接谭吉宝。
文笙没有阻拦,打发了谭吉宝过去,收了古琴,起身施礼,口中道:“文笙见过几位谭先生。”
这边大船上闻讯赶来的是谭家兄弟四人以及大公子谭锦华。
谭氏兄弟互望一眼,老父虽然是死于公平斗乐,他们身为人子却不可能做到心无芥蒂。这笔账必然要算在顾文笙头上。对着杀父仇人和害谭家沦落至此的元凶。还能面对面的说话,他们自觉已经是够有涵养的了。
当然,这其中亦有奈何她不得的缘故。
谭四先生冷冷道:“顾乐师的技艺远超我等。可不敢受你此礼。”
谭二先生没有说话,将回到船上的谭吉宝抱了起来。
谭家人这般态度早在文笙预料之中,她到没觉着尴尬,道:“晚辈学琴是半路出家。时日尚短,所依仗的不过几首《希声谱》。不敢同几位前辈相比。《希声谱》虽在自保上稍胜一筹,却不能用于主动攻击。依晚辈看,它和‘妙音八法’都凝结了大智慧,二者各有千秋。”
谭四先生顿时接不上话了。
他们仔细研究过《希声谱》。故而一下子就听懂了文笙这番话的深意。
她说《希声谱》在自保上稍胜一筹,这是客气话,但后头那话不能用于主动攻击却是事实。
不能主动攻击。他们的父亲谭梦州却死在《希声谱》下,说句不好听的。这不是自找的吗?
再细想,顾文笙此女为人处事与《希声谱》其实颇为暗合,若非老父定要约战,以发兵相威胁,不会有顺金山之战,若他在崖上能及时收手,别倾全力最后一击,也不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弹。
文笙叹了口气:“好叫几位前辈知道,晚辈坠崖之后,侥幸摔在半空一块探出的岩石上,不但身受重伤,还摔断了一条腿,前几天才将伤养好。当然,比起谭老国师,晚辈能得不死,已经是得苍天庇佑了。”
至于老天爷为什么庇佑我,却任你们的爹摔死,其中缘由,你们自己想吧。
谭大先生脸色变幻,沉声道:“你来到底是想做什么?”
文笙道:“晚辈想解开同诸位前辈之间的误会。大先生,难道您到现在还相信令嫒是迫于流言自尽的么?”
“令蕙……”谭大先生喃喃低语。
谭令蕙纵有千般不是,到底是他的亲骨肉,死于青春妙龄,他哪能不心疼。
“我听说,事发时是在西山,倘若有人潜伏河中,不惧怕乐师琴声影响的可大有人在。”文笙只是一提,没有再就谭令蕙的死多加评论。
这是在谭家众人心头上扎针,点到为止就好,毕竟谁都不是傻子。
若不是有着想法,谭家众人也不会那么多安全的地方不去,却特意跑来天女湖归隐。
她道:“诸位前辈,顾文笙此番诚心前来,请给个机会,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吧。”
谭大先生隔船注视她良久,才道:“你过来说吧。”
他们所乘的是一艘大船,船舱很大,轻松容纳几十号人,要谈,自然是在他们船上。
文笙欣然同意,左手扶琴,右手于弦上一记“倒轮”,三声响罢,船尾水花翻动,像有什么东西在水下推动着小船飞快向大船靠近,两下并到一起,文笙迈步上了谭家的船。
谭家诸子目光久久盯在那小船的船尾处,谭吉宝把嘴凑到谭二先生耳边,悄声道:“二爷爷,我什么时候能学会这一手?帅得很。”
谭二先生面露苦笑,抬手亲昵地捏了捏谭吉宝的小胖脸。
文笙耳朵多好使,上船便听到了,向谭吉宝望过去,谭吉宝拍掉谭二先生的手,扒着眼睛冲文笙做了个鬼脸。
谭大先生收回目光,道:“顾乐师,请到船舱里坐吧。”
谭锦华上前引路,把文笙让到舱中。
众人落座,侍从上了茶水,垂手冲文笙微一躬身,退出舱去,拉上了门。
文笙见舱里没有外人,取出谭五先生的亲笔信,放到了案桌上。
“这是五先生写给诸位的信。”
“五弟?”谭氏兄弟都是大感意外,震惊之余几只手一齐去拿信。
到底谭大先生把信拿在手中,打开细读。
“嗯,是五弟的笔迹。他果然是落在了白云坞手中。”
“白云坞!”谭三先生手拍桌案,他断了一臂便是拜白云坞那些刺客所赐。
信不长,谭大先生很快看完,将信交给弟弟,问文笙道:“你因何不一见面就把这信拿出来?我五弟现在江北军营,是否我们答应联手对付白云坞,你们才肯放他回来与家人团聚?”
文笙见他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