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笙-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笙也想不明白林世南为什么要帮他。林大将军不是糊涂人,就不怕与虎谋皮,最终被钟天政利用么?
    搞不清楚这一点,也就不确定明日林世南会不会出手。
    她思来想去,同王十三道:“我看咱们还是给你舅舅提个醒吧,叫他去想办法应对。”
    第二天一早,两人顾不得去给江老夫人请安,先去堵江审言。
    江审言在书房里见了二人,随着婚期越来越近,江审言难得对将要散功的外甥有了好脸色。
    “什么事?”
    文笙便将昨晚陪老夫人赏灯看到鬼公子亲信的事说了说,道:“江大人,依我和不逊对他的了解,这两天他怕是要有大动作。”
    江审言若有所思:“今晚圣上会率一干近臣出皇城赏灯,与民共乐。尚不清楚皇后和贵妃是否同行,我、太师、林将军都会在场。”
    文笙心中一动,提醒道:“林将军会意图弑君,取而代之么?”
    这是她唯一能想到,林世南将钟天政藏于府中,却不叫人知道的缘由。
    可江审言没怎么多想,断然摇了摇头:“不会。我认识林将军很多年了,自忖看人甚准,他毕生所愿就是率我南崇大军一路打到奉京。”
    文笙不信:“天无二日,鬼公子苦心谋划,不惜挑动大梁和东夷连年战乱,也要拿下杨氏江山。我不信他会拱手让人,而林将军也不该轻信才对。”
    文笙见说服不了江审言,退而求其次:“若不是刺王杀驾,那便是打算今晚趁乱铲除异己。”
    江审言皱眉:“可朝中重臣里头并没有人反对同大梁开战,也没有人和林将军为敌。”
    这么说,林世南其实没有作乱的理由。
    江审言想不明白,所以他对文笙的话将信将疑。
    但文笙对钟天政太了解了,她微一沉吟,道:“若是如此,还剩一种可能,林将军其实是上了那鬼公子的大当,此次行动绕开了林将军,若是鬼公子要杀人,他会将矛头对准谁呢?”
    不是小皇帝梁禧,恐也不是吴德水。
    这两人若是突然遇刺身亡,南崇暂时也许乱一乱,却不会元气大伤。
    文笙面色凝重,看向对面的江审言:“江大人,今天晚上,你千万要小心。”
    
    第四百一十一章 闹花灯(一)
    
    钟天政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他做事目的性很强。
    假设他和林世南的联盟并不稳固,他又想趁着此次上元节做点什么,拿江审言开刀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
    江审言一死,旁的不说,前线补给很快就会供应不上,林世南又不肯劫掠,只能加重对他这个盟友的依赖。
    再一个,从长远考虑,钟天政也不愿见日后卧榻之侧还有一个强大的南崇。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江审言没有细究文笙如何得出的这一结论,手捻胡须,看了她一眼:“你俩对鬼公子如此熟悉,可知他此次调度的都是些什么人,实力如何?”
    钟天政跟到南崇来的手下,目前已知的只有林经和元恺。
    文笙和王十三便将这二人的情况说了说,为防钟天政还留着后手,文笙多提到个林庭轩,王十三则提到了王五、王六。
    他们两个已经被元恺拉拢过去,元恺来嘉通了,那两个跟屁虫很可能也跟了来。
    江审言听外甥详细叙说这些人的模样长相,武功家数,示意一旁的狄氏兄弟都好好记着,最后道:“行了,我心里有数,你们去将这几个人的画像画好,交给秋衡,再便没你们什么事了。”
    说完这些犹不放心,又特意叮嘱王十三:“好好呆着,不许闯祸!”
    王十三答应得干脆,心里却在想:“且叫你高兴高兴,不等天黑,老子就龙投大海,虎奔高山,再想见也见不着了。想摆长辈的谱,你就自己生吧。”
    文笙凭记忆给人画像不是第一次,尤其这一次画的都是熟人,更是轻车熟路。
    几个人里头自是钟天政画得最为活灵活现,就见他眉头微皱,像是马上要从画里走出来一样。
    王十三酸气上涌,冷笑道:“都说小白脸坏心眼。果然不假。”
    文笙没有理会他。一手托腮,盯着那画不觉怔忡。
    刹那间多少往事浮于脑海,刚入玄音阁。一起辛苦打团战,后来出发去白州,还有乡邑村那些相处的时光……
    现在想想,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她放了笔。等几幅画干了,卷成一卷。递给王十三,叫他去交给狄秋衡。
    王十三见文笙神情有异,不敢再闹别扭,忍气吞声接过画来。
    钟天政的画像放在最上头。他很想吐一口痰上去,转念一想,若是因此耽误了捉人。吃亏的还是自己,只好作罢。
    且说江审言今天安排了一堆事情。本打算早早出门,叫文笙和王十三这么一危言耸听,临时将上午的事取消了,呆在书房里等。
    到近午时,狄秋衡拿了一摞画进来:“大人,这等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依属下看,不如将这些画像拿去给齐肃将军,就说得到消息,这几个人今晚要刺杀圣上,齐将军必定小心布防,不等他们靠近,就将人拿下了。”
    虽说江审言为官这二十载得罪了太多的亡命之徒,被人刺杀的事哪年都遇上一两回,他们这些手下都见怪不怪了,不过能借力干嘛不借。
    齐肃是禁军的忠武将军,今天晚上是他负责布防,护卫皇帝和大臣们安全。
    天祐帝在位这么多年,统共提拔了三两个亲信,其中就有齐肃。
    在狄秋衡看来,齐将军或许会因为圣上偏宠贵妃倒向陈家,却绝不会与林世南勾结。
    江审言将那些画像接在手里逐一细看,吩咐狄氏兄弟:“今天晚点出门,你们找几个信得过的,把这些人好好认认。”
    他对照名字挑出钟天政、林经和元恺三人的画像:“这三张等傍晚找人匿名送去给庄少尹,再留一封书信,说这三个是梁国奸细,便是他们策划了他顶头上司当街被刺的事。”
    这便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若是王十三在旁听到,必定会大吃一惊,他这舅舅看上去正气凛然,没想到入人于罪的时候毫不含糊。
    可狄氏兄弟却似习以为常,躬身领命,等着听江审言还有什么吩咐。
    江审言再没有旁的命令,道:“那就这样吧,叫他们先出手,你俩再伺机拦阻,圣上跟前不能携带武器,与这帮亡命之徒交锋,千万多加小心。”
    狄秋衡一听这话急了:“刺客是冲着您来的,我俩小心有什么用?”
    连他那甚少说话的兄长都道:“大人何故以身犯险?”
    江审言摆了下手,在两个亲信眼里,这就是他主意已定,无需再说的意思。
    “大名鼎鼎的鬼公子来到南崇,搅风搅雨,我们总要略作回敬。不是想要杀官么,吴丰遇刺那事到现在还没抓到人,他一起担了吧。”
    狄氏兄弟相顾无言,大人如此做,还是为了给他那混账外甥擦屁股,将人摘出来吧。
    江审言刚刚想起一事,道:“去关了府门,就说我吩咐的,老夫人身体不适,今天所有人都在家里呆着。”
    有他这一句话,吴氏今晚只好呆在家里服侍婆婆,无法去与一帮命妇结伴观灯了。
    但江审言这命令还是晚了一点点。
    少顷,门上管家跟在狄秋衡身后来报,说东院的陆少爷三人说是出去逛灯会,已经出府,刚走了有一盏茶的工夫。
    江审言一怔:逛灯会?这般时候?
    狄秋衡问道:“大人,不然派人去追回来?”
    江审言眉头紧皱:“算了。随他们去吧。”
    今晚这么多事,他无暇分心照看那混小子,暗自祈祷他可千万别再闯祸了。
    王十三非但要闯祸,还憋着劲要闯个大祸呢。
    他领着文笙和童白霜离开江府,发现后头无人跟来,心下一阵轻松。
    哈哈,他的好舅舅今晚要对付钟天政。终于顾不上他了。
    谨慎起见,三人在附近街市上逛了逛,买了点今晚需要用到的东西,而后才悄悄转去了陈家提供的空宅子。
    童白霜先进屋去恢复相貌,梳洗打扮。
    文笙单独找了间厢房画画。
    王十三闲着没事,站在她身后,看她画画。
    文笙要画的共是八幅画。八张方方正正的大纸。一般尺寸统,铺得满桌满炕都是。
    画起来也简单,连她三成画技都用不上。
    大块的黑。大片的白,清楚地表现出背景和人物的剪影。
    第一张,皇家出殡,大街上到处是灵幡纸钱。看规格,不是太子也是亲王之类。一墙之隔。墙里不知是哪位高官的后园,只见雕梁画栋鲜花似锦,正中间凉亭里头站了个小姑娘。
    看她梳着双髻,个子不高。身段初显玲珑,虽然不过一个黑影,观者也能轻易判断出来。此女年纪差不多有十四五。
    她正在挥着袖子发脾气,地上摔得杯盘狼藉。
    旁边还有几个小丫鬟跪着。不知犯了什么错,惹小姐发怒。
    王十三赞道:“画得真好,等贴到灯上,就像看皮影戏一样。”
    文笙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将这第一幅画完,将画挪到一旁晾着,才笑道:“你不是说,要拿双头怪去吓唬人么?”
    原来两人昨晚在街市上赏灯,发现安国公府搭建的灯楼和宫里御建的那一座相隔不远,御建灯楼上灯火辉煌,最下头一圈儿乃是八盏画屏灯。
    天祐一朝出了好几位有名的绘画大师,灯下作为画屏的八幅画乃是由四位国手联袂画成,从征战、商贸、祥瑞等等颂扬当今盛世。
    据说天祐帝对这八幅画极为喜爱,放在宫里观赏多时,此次为了上元节与民同乐,特意拿出来,允许老百姓凑近了观赏。
    南崇民众称这一组画屏灯为“大崇八颂”。
    文笙和王十三今晚一心要把事情闹大,所以便由文笙照着尺寸先画一套准备着,找时机将“大崇八颂”取而代之。
    等文笙第二幅画完,一旁屋子里的童白霜收拾停当,敲门进来。
    童白霜生了张瓜子脸,大约是长年不见光之故,面孔很白,眼角有些许细纹。乌黑的头发挽了个简单的低髻,斜插了支银钗,身上穿着栗色织锦缎比甲,下配褚色长裙,腰上坠了两面巴掌大的小圆鼓。
    王十三审视一番,没看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拿了个面具给她遮住脸。
    如此一来,除了那两面小鼓,同昨晚街上那些家境富裕的夫人到是看不出有什么两样。
    童白霜原本有很多话想说,到这时候了反到不知该说什么,谓叹一声,凑到文笙身旁,歪着身子,看她画画。
    “我还记得,那家戏楼有名字,叫做湘春园……当时是六月天,正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那个戏子年纪不大,穿了件月白色的绸衫。”
    童白霜是当事人,有她口叙,当日很多细节文笙无需费脑去想,速度登时大为提高。
    待等文笙将八幅画全部画完,放下笔,长长松了口气,才有空抬头去看童白霜。
    “童姐姐,你先在这里等着,我和不逊出去一趟,还有点事情没有办好。”
    童白霜盯着那几乎将整间屋子全都铺满的八幅画,心不在焉道:“你费工夫画这些,会不会刚一贴上就被人发现撕下来?”
    文笙笑笑:“应该不会。放心吧。要不你先吃点东西?我俩天黑之前一定回来。”
    童白霜点了点头。
    十余年的不白之冤,一辈子的孤苦伶仃,这笔账终于到了讨还的时候,她看文笙画画用了好长时间,这会儿天色已经差不多到了申中,正月里天黑得早,再有一个时辰,街上差不多就该亮灯了。
    哪怕是她假冒银月族的神女上拜月台的时候,也不曾这么紧张过,童白霜捂着心口,感觉“砰砰”心跳,慢慢在文笙适才坐过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文笙披上斗篷将怀里的瑶琴遮住,和王十三出了门。
    他们要去那武馆,将宣同方几个从地牢里放出来。
    文笙特意拖到这般时候才来救人,是估计着上午江审言听她那么一说,必定要在各处抽调人手。
    若是他们前脚才将人放出来,后脚江审言便派人上门,那岂不是早早便露了馅。
    虽说江审言早晚会知道,可都到最后关头了,总要把今天晚上先对付过去,不能再出变故。
    武馆距离三泰街颇远,两人到时天色微微发暗。
    王十三皱眉道:“都说过了没几个人,我自己能行,你还没好利索,少弹几次琴。”这么点小事都要文笙来做,他觉着很没面子。
    文笙目含笑意望他一眼:“没事,这里我来更方便一些,到底是你舅舅的人,打伤了面子上不好看。放心吧,今晚有的是机会给你大展身手。”
    王十三这才不说别的,飞身上房,踩着房脊矮身过去窥探一番,回来道:“好像真被你猜中,里头就剩四个看守了,连赵四海都不在。”
    “那正好,你抱我上去。”
    “好嘞。”王十三一听文笙主动要抱,虽然知道她没有旁的意思,仍是笑了一声,一弯腰打横将她抱起来,还噘嘴“吧嗒”虚亲了一下。
    文笙白了他一眼。
    王十三气息疾转,带着她腾身而起,飘飘忽忽像风筝一般降落到墙头上,半点儿动静也未发出来。
    文笙以嘴形无声赞道:“好身手!”
    王十三受了赞扬,只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抱着她悄悄飘过房顶,带她看了看武馆里的情形。
    文笙点头:“好了,找个隐蔽的地方即可。”
    片刻之后,悠扬的琴声响起。
    几乎是刚一传到下面院落,底下房门就开了,出来两个大汉,前头一个疑惑道:“哪里响?”
    另一个抬头四处张望:“什么声音?古琴?”
    王十三觉着这两人既然不是聋子,循声找来还不简单,却不知乐师藏匿的手段在文笙指下早已是炉火纯青,他眼看着那两人好像没头苍蝇一般乱转,很快先后打个哈欠,睡到在地。
    文笙一遍《探花》弹完,心中有数。
    南崇这边大约难得见着乐师,不管是防备之心还是对应的手段,真是比不上大梁那边江湖人。
    她将这琴曲又弹了一遍,确定院子里众人都已睡着,停了手,示意王十三可以下去救人了。
    王十三抱着她一跃而下,长声笑道:“小子们,老子救你们来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 闹花灯(二)
    
    酉时中,距离入更只有一个时辰。
    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满街灯火尽皆点亮。
    街市上行人如织,男男女女手提花灯,不时有欢笑声以及婉转的乐声飘过,千盏灯、万盏灯,走的停的,五彩斑斓,渐渐汇入灯的海洋。
    登高远眺,眼前璀璨如银河。
    嘉通城几条知名的大街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就比如三泰大街,街道两边全是赶着上元节出来做生意的小摊贩,卖花灯的,猜字谜的,卖面具杂货以及各种小玩意儿的,更有热气腾腾的小吃摊子,香味传出去老远。
    达官贵人们或骑马或坐轿,或三五成群,或携着家眷……
    安国公府所建的灯楼距离皇家灯楼不过十余丈。
    皇家灯楼龙飞凤舞,楼檐顶上是一条金色盘龙,龙眼是由两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镶嵌而成,不知是因为热气蒸腾,还是高处风大,两颗珠子在高处不停旋转。
    龙在上,凤在下,四周梁柱上则是百鸟朝宗,再加上最下面的一圈摆着八面画屏灯,上面展示着《大崇八颂》,美轮美奂,设计得十分精妙。
    即便如此,安国公府的灯楼比起它来,除了稍矮以示恭敬之外,并不见有丝毫逊色。
    安国公夫人大吴氏被一帮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