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笙-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他旁边的一户人家大门开了,由里面迈步走出个浑身穿红戴绿的婆子来。
    这婆子扭着身子过来,离远将手里的帕子冲文笙招了招,遮住半边脸嬉笑道:“哎呦,这位可真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儿,婆子这里有门顶呱呱的亲事,说给姑娘听听。”
    文笙沉下脸,听她道:“钟公子文武全才,权势滔天,这样的男子,想娶什么样的美人儿娶不到,偏偏就对姑娘一往情深,你们两个,真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姑娘若是点个头,三媒六聘都包在我身上,包你这辈子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聘礼都准备好了,这回礼呢,也是现成的,钟公子别的不要,只要姑娘怀里抱着的这张琴。”
    
    第三百二十一章 成亲
    
    文笙耐着性子听她啰嗦,心里说不出的恼火。
    这婆子言行夸张做作,简直就像是戏台上的丑角一样,若不是她看上去一把年纪,自己真想给她点教训……
    不行,实是不能忍!
    文笙手在琴弦上用力一拨,“嗡嗡”两声琴音,登时盖过了婆子的笑声。
    那婆子只觉一股无形大力由前面涌来,登时站立不住,向后蹬蹬退开几步,吓得“花容”失色,一时噤声。
    钱平见机得快,“嗖”地向后跃开,道:“且慢动手,有话好说!”
    文笙停手,抱着琴站在门口,斜睨着他和那婆子:“钟天政呢,叫他来,藏头缩尾,算什么好汉!”
    钱平警惕地盯着她手里的琴:“前边正打着仗,公子受了点伤,顾姑娘就先在这里住下吧,等他得了便,自然会来!”
    所以他之前说有“一位公子受了伤”,不是谭瑶华,竟是钟天政?
    不管怎样,文笙被对方假借谭瑶华之名诓了来,心里很不高兴,沉声道:“他没脸来见也可以,把五公子交给我,这一次我不同你们一般见识,再搞这些无聊的把戏,休怪我不客气!”
    说话间她余怒未消,狠狠瞪了那婆子一眼。
    结果那婆子还不高兴了:“哎呀,白长一张脸,怎么这么凶悍,什么叫无聊的把戏,婆子做媒那是行善积德……”
    文笙不再任由她荼毒自己的耳朵,憋着一股火弹起了《探花》。
    钱平晓得厉害,琴声刚起一溜烟就不见了影,那婆子骂骂咧咧掉头要走,未走出多远。身子晃了晃扶墙站住,而后慢慢滑倒,不一会儿呼噜呼噜起了鼾声。
    文笙深吸了一口气,左右望望,见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弯腰拾起被她丢在门口的那根竹杖,迈步进了院子。关门。落栓。
    院子里空荡荡的,只窗户底下贴着墙根堆了一小堆劈好了的柴火。
    这处宅子没有后院,只有三间房舍。一间储藏杂物充当厨房,一间茅厕,一间卧房。里头更是简简单单,除了生活必需品。什么都没有。
    文笙将身体靠在了房门上,闭上眼睛。
    她决定留下来。先在这里住几天看看。
    这里与乡邑村不同,钟天政不露面,甚至都没叫手下人看着她,限制她行动。
    他笃定了自己好不容易找来这里。没有得到谭瑶华的确切消息,赶都赶不走。
    文笙确实如钟天政所料,迫切地想同他见面。
    卜云被折磨成那样。胡良弼听说是瞎了,华飞舟和吕罄的死。安敏学提到谭家侍从的一番话,再加上她在沉华岭发现了谭瑶华的琴徽,种种线索在她脑海中逐渐串成了一串,令文笙隐约有了一个不妙的猜想。
    是不是事实,还需由钟天政亲口来确认。
    既来之则安之,文笙关好门窗,简单洗漱了一下,合衣躺在硬邦邦的床铺上,好歹迷迷糊糊睡了一觉。
    等第二天早上起来,文笙随便弄了点吃的,照常弹了一阵琴。
    为了调理心绪,她弹的是《伐木》,弹完了起身拿起“太平”,出了屋子。
    文笙是在这里住下了不假,却不打算一味等待,否则岂不是趁了钟天政的意?谁知道他会令自己在这小村庄里傻等多久。
    至于这村庄里的人,包括钱平在内,文笙还真没看在眼里。
    接下来的几天里,村里十余间房舍里住着的近百人算是大饱耳福,一天下来《探花》不知听到几回,景杰的小刀又是溜门撬锁的利器,文笙手执“太平”如入无人之境,想进哪家进哪家,毫不客气地将十余户搜查了个遍。
    钱平和他那帮伙伴对之无可奈何,手里有琴的文笙简直如同村里一霸,他们又不敢来硬的拼个鱼死网破,只好硬挨着,迫切地希望钟天政赶紧派人来接手。
    文笙的心绪却越来越差。
    一通折腾下来,不但没有半点收获,反到在最大的宅院里发现了十几个绣娘。
    绣娘们手很巧,睡着之前都是三两个围坐在一起,以她们的巧手飞针走线,赶绣着大红嫁衣和床单、被面。被面颜色鲜丽,一看就是为新人准备的婚被。
    文笙刚听媒婆唾沫横飞一通,自然而然就想钟天政这是要做什么,异想天开,还打算把她留在这里,霸王硬上弓不成?
    虽然文笙看那一屋子大红,心里憋着一肚子火,恨不成上去划上几刀,再在地上践踏一番,但她还是咬着牙忍住了。
    这些绣娘晚上一直忙到大半夜,可见是急等着要,也就是说,这村里家家户户闭门不出的平静很快会被打破,不管谁来验看,就在这三五天之内,她等着就是,何必拿东西出气。
    结果来人比她预计得还早。
    只过了两天,村外突然传来呼喝声和马匹的嘶鸣。
    文笙早早听到动静,藏身暗处,悄悄张望。
    来的是一队骑兵,大约有个三四百人,后头还赶着几辆马车。
    这队人马进了村,带队的军官离远看着有些眼熟。
    文笙皱了皱眉,在哪里见过呢,依她的记性,不管是钟天政的手下还是杨昊俭带到化宁的亲信,她只要见到,就不该忘记才对。
    但都不是。
    钱平带着几个人迎上去,和那队人在村子中间遇上。
    那军官同他说说笑笑,颇为客气。
    钱平却一边应酬,一边时不时向着文笙住的那家扭头张望,大约这几天被文笙折腾得不轻,好不容易这会儿没了动静,不想再横生枝节。
    一行人直奔大屋,不一会儿那边院子里响起了斥责声和几个女子惊惧的哭泣声。
    文笙知道为何会如此,因为《探花》,那十几个绣娘睡着的时候多。醒着的时候少,结果被褥没缝完,嫁衣也没绣好。
    过了一会儿,军官骂骂咧咧自院子里出来,钱平心知肚明,在旁边帮着劝解。
    军官不好驳他面子,在门口站定了。回身一手叉着腰。一手挥着马鞭子,底气十足地喝骂:“爷白跑了十余里路,这也到罢了。耽误了大事,谁承担得起?看在钱大哥份上,今天饶了你们这些懒婆娘,爷爷明天这时候再带人来取。若还做不完,一个个全都打断手脚。”
    他骂完了。和钱平这边又客气了一番,这才带着手底下的几百号人离了村子,往雄淮关方向绝尘而去。
    钱平来到文笙的宅院外头,犹豫了一阵。终是没有勇气上门招惹她,摇了摇头,转身而去。
    很快众人各回各家。村子里恢复了平静。
    文笙依旧没想起来在何处见过方才的军官,索性将这人放到一旁。方才这一幕,叫她突然有了个主意。
    那些为成亲准备的嫁衣婚被要送去哪里?
    看这意思多半是要送去雄淮关附近,钟天政的住处。
    自己留在这里,一举一动无不在钟天政的意料当中,到不如出其不意,悄悄潜到他跟前,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冒些风险,哪里能探得谭瑶华失踪的真相。
    文笙接下来照常折腾,只是放过了那十几个绣娘,等到第二天,她掐着时间,以《探花》将全村人一户一户哄睡,最后轮到了大屋里的绣娘。
    昨天那军官一番恐吓,十几个绣娘不知是不是赶了通宵,等文笙这会儿进来,她们活儿已经做完,被褥衣裳全部规整好,装进了箱笼里。
    这与文笙想得差不多,她开了个大箱子,将里面的被子拿出两床来,另找地方藏好,以短刀在箱子上开了几个通气孔,而后带着“太平”缩身藏进箱笼里。
    文笙身材窈窕,蜷缩着躺下来,连人带琴与两床被子占地相差无几。
    为防有人开箱检查,她还特意留了一床锦被在最上面,自缝隙勉强伸着手臂关上箱盖,只等着有人来搬。
    身陷黑暗中,时间过得特别漫长。
    不知过了多久,外边那些绣娘一直没有醒来,直到大门“砰”地一声被推开,那军官喝骂:“奶奶的,一帮懒骨头,就知道睡,我叫你们睡!”
    鞭子“劈啪”作响,不知抽到了谁,有人呼痛转醒。
    钱平不在,绣娘们不敢辩白解释,只低声哀求,说活已经干完了,东西全装进了箱笼。
    那军官显然并不知道文笙的存在,也不见起疑,只吩咐后头的手下把所有的箱子抬出去,装车带走,又叮嘱众人轻拿轻放,不许弄脏了东西。
    不知是谁来搬文笙藏身的这个箱子,嘀咕了声:“这箱子没关严。”开箱往里看了一眼,跟着箱子盖落下,扣上扣子落了锁。
    文笙本已做好了暴露的应对,谁想这么顺利,不由地松了口气。
    箱子堆到马车上,一路颠簸着,离开了这个小村子。
    按钱平等人对她的避之唯恐不及,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发现她已经不见了人影儿。
    文笙默默忍耐着狭小空间的黑暗和气闷,只要走出这第一步,接下来就好办了,东西送到目的地,她就可以等夜深无人之时,以怀中锋利的短刃自箱笼里出来,神不知,鬼不觉,好好探一探钟天政的底。
    大约因为车上放着这么多箱笼,队伍行进的速度并不快,走了足有一个时辰,前面突然热闹起来。
    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吹奏的人足有几十个,鼓声热烈,唢呐声欢快,听上去还真像是准备成亲办喜事的模样。
    外头人声嘈杂,文笙隐隐觉着不对劲,心中突起一念:“糟糕,难道这不是钟天政要的东西?”
    但这时候说什么也晚了,只能见机行事。
    又往前走了一阵,马车停下来,有人过来搬箱笼,一个女子的声音焦急地道:“快点,别搬乱了,喜袍在哪里?先找喜袍!”
    后头又有五六个人跟过来,帮着忙活。
    文笙心中实在是好奇,陌生的声音,陌生的地方,这将要成亲的是什么人,和钟天政又有什么关系?
    她虽藏在箱子里,却也大致估计得出,这会儿已经是半下午快黄昏的时候了。
    若真是今天成亲,看时辰,差不多就该拜堂了,竟然还没有准备妥,也不知是不上心,还是另有隐情。
    文笙胡思乱想地这会儿工夫,已经有人抬起箱笼,往里边去了。
    走了一阵,箱子被轻轻放下,搬箱子的人蹑手蹑脚出去。
    打这时候起,不时有人进进出出,文笙暗忖:“难道竟是被直接送进洞房了?不知会不会有人开箱拿被褥铺床。不管怎样,跑到人家洞房里来,被不被发现都很尴尬啊。”
    她正暗自发愁,就听脚步声响,一前一后进来了两个人。
    两人脚步都很轻盈,却又不是习武之人的那种轻,文笙当即判断,这应该是两个女子。
    果然就听着后头那人道:“公主,差不多要到时辰了,让奴婢帮您换了衣裳,铺一铺喜床吧。”
    那“公主”懒懒开口:“铺什么铺,多此一举,又不是真要同他睡一处。”
    丫鬟语带迟疑:“……可这是钟公子的意思呀。”
    “公主”嗤笑一声:“他管我嫁给谁,还管得了我跟谁睡么?还是你想干涉本公主,以便回头去向他讨好?”
    那丫鬟闻言大惊,连声道:“奴婢不敢,奴婢该死!”
    文笙只听这主仆间几句对话,蓦地想起在何处见过之前的军官。
    那还是三年前,在奉京西山的山道上,她、谭瑶华、钟天政一行回马场途中遇上了四公主的车驾,当时那人就守在车驾旁。
    原来今天竟是四公主成亲。
    问题是和她成亲的人是谁呢?看她这样子,似乎对男方并不满意,只是迫于钟天政的安排。
    就听着四公主意兴阑珊地道:“起来吧,你死了,我就更没人可用了。秋波,你说本公主是不是老了,变丑了,为什么他对我半点兴趣都没有呢?”
    丫鬟秋波显是吓坏了,吞吞吐吐地道:“钟公子是公主的堂弟……”
    四公主不甚在意地道:“堂弟,堂弟,我自然知道,又不是要成亲昭告天下,男欢女爱一下又有什么打紧?”
    
    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驸马
    
    文笙想起当日钟天政对四公主的评价,现在看来,还真是恰如其分,没有冤枉了她。
    那主仆两个又闲聊了几句,外头有人催道:“公主,时辰不早,驸马也到半天了,还请收拾一下,准备拜堂吧。”
    语气虽然恭顺,话中却没有足够的尊敬。
    四公主低低咒骂了一句,用词之粗鄙颇叫文笙意外。
    秋波却赶紧忙活起来,帮四公主换上喜袍,盛赞了一番公主的花容月貌,床是来不及铺了,外边一下子涌进来好几个丫鬟婆子,簇拥着四公主出了门。
    两个婆子落在后头,一个低声道:“这怎的什么都没有布置,连喜床都没铺?”
    另一个道:“别多管闲事了,要命不要,吃饱了撑得么?”
    文笙听着外头脚步声、说话声渐渐远去,似是屋子里的人都走光了,这才活动了一下发麻的四肢,将短刀对准了箱笼旁侧不起眼的出气孔,一点一点掏大,用了足足有两刻钟,方由里面爬出来。
    这是一间寝房,屋里摆设不多,更谈不上多么富丽堂皇。
    婚床、衣柜以及桌椅看上去全都簇新,显是刚置办了不久,桌上连合卺酒都没有,一堆箱笼搬进来之后也没人收拾,就堆放在墙角。
    红毡铺地,门窗上贴着喜字,偌大的屋子显得很是空旷。
    文笙将手伸到外裳里,在腰间摸了摸,放下心来,收起短刀,拿上“太平”。侧身来到房门口,探身向外望了望。
    天已经黑了,房外石子路旁悬着一串灯笼照明,不见有人。
    通常而言,一位公主的住处,就算是临时落脚的地方,也不应该守卫如此松懈。
    由前头院子里传来阵阵喜乐和喧哗声。
    四公主成亲。杨昊俭会不会亲至?钟天政又会不会来?
    还有。那位新鲜出炉的四驸马不知又是什么人?
    文笙闪身出了门,未等走远,就听着前院隐隐传来“送入洞房”的高呼声。众人轰然叫好,跟着脚步散乱,拜堂结束,新人要被送回来了。
    文笙不及多想。只得躲到了一旁的花树后头。
    新婚夫妻进了洞房,很快就会发现箱笼有异。知道有人潜了进来,说不得,自己还要寻机以《探花》脱身。
    她这般想着,前头的一对新人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磨蹭了好一会儿才进到这边院落。
    只听脚步蹬蹬,四公主怒气冲冲地声音响起:“关上门!当本公主是什么!”这语气,完全不像是个刚拜完堂的新娘子。
    后头秋波跟着一溜小跑。气喘吁吁附和:“是啊,太过分了。怎么可以洞房不进、盖头不揭就把驸马直接叫走了,公主息怒,汉王殿下派了裴将军来观礼,我去把他请来,和他说道说道,叫殿下给您作主。”
    四公主冷笑连连:“本公主做了这么大的让步,我那好弟弟却连来都不愿来。”
    跟着主仆二人一同回后院的还有七八个丫鬟婆子,一个个小心翼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