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娇记-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婉缓缓抬眸,眼中已经浸满了泪水:“祖母,都怪婉儿不争气,婉儿真的太没用了。”
  原先,许婉还想着自己再赌个几年,可靖南王府不像是普通人家,哪里能容许她这么折腾。世子爷面色虽平静,这次落了胎还如往日一般宽慰她,可她如何看不出世子爷的失望。
  眼下还有世子爷对她的怜惜,可这一切都耗尽之后,她还靠什么在府邸立足。
  想到这些,许婉眼泪又掉了下来。

☆、第36章 玄甲军

    见她如此,许老夫人暗暗叹息一声,叮嘱她道:“你既已拿了主意,祖母有些话便不得不和你叨唠。你一定得记住,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姐妹之情。祖母知道,依着你的心思,你如何真的甘愿让别人分了世子爷的宠,何况这人还是你的妹妹。”
  “可不管怎么,你纵然再觉得心里像针、扎一般,也得记住,今个儿没人逼你,即便是想着这些,你待岚姐儿,也要好些。”
  许婉拭着眼泪轻轻点头,“祖母的教诲婉儿都记住了。”
  说着,她突然想到了什么,颇有些斟酌的开口道:“祖母,婉儿都忘了告诉您了,此番回京,我见离京城几百里的地方就已经有不少难、民。可瞅着粥铺和四处搭的棚子,竟还没往年多。怎么会这样呢?”
  许老夫人暗暗叹息一声:“你也知道咱这位圣上,平日里只顾着延年益寿,哪里还管民间疾苦。你二叔倒是想安置难民,奈何万寿节眼瞅着就到了,那些办事的都恨不得把京城的乞丐都赶出城去,如何还会管这些人的死活。”
  “而且有这银子,早就被拿到崇明园去了,殊不知那些成吨的红罗炭能救多少人的性、命。”
  许婉沉吟道:“原来如此。”
  许老夫人点点头:“可不是,可这些话,又有谁敢乱传。那司礼监掌印兼禀笔太监冯振好生威风,听说最近又张罗设什么东厂,暗地里多少双眼睛盯着京城内外,如今纵是禁军也没这冯振得意。”
  栖鸾院
  许姝正在逗那只不知从哪飞来的鹦鹉说话。
  说来也怪了,前几日她往天佑寺吃斋饭,回来时香凝她们说这鹦鹉在她不在的这几日,竟也飞的不见了踪影。她们都急疯了,没想到,她从天佑寺回来那日,这鹦鹉又出现了。
  “郡主!郡主!”
  也不知是谁教的,这鹦鹉除了她平日里教的那些个话本之外,竟然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两个字。
  许姝轻轻拿起木夹夹了块肉递到鸟笼里,只见那鹦鹉眨巴眨巴眼睛,扑着翅膀就偎依在许姝手心,那乖巧的样子,逗得大家直乐呵。
  “郡主,听说长房的孙姨娘这几日身子愈发不好了,那日三姑娘被叫到大夫人那里之后,孙姨娘直接就晕了过去。您说,大姑娘到底怎么想的,竟然想让三姑娘去侍奉世子爷。”香凝不比琥珀藏得住话,憋了几日,终于还是忍不住道出了心底的疑问。
  许姝从她手里接过帕子,轻轻擦了擦指尖,“长房的事儿,我们二房何必跟着掺和。大姐姐自然有自己的考量。”
  可话虽这么说着,她毕竟知道大姐姐和三姐姐上一世的结局,怎么能置若罔闻?可到底该怎么帮,她眼下还没有什么主意。没有孩子,便没有傍身的东西,便无法在靖南王府立足。而她那三姐姐,又是庶出,虽不至于懦弱,去也绝对不敢在大伯母面前说个不字。
  何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纵是再羞恼,还能有什么法子。
  更重要的是,上一世,太子再次被废,镇北王打进了紫禁城,入了内宫。淑贵妃随三皇子还有一些臣子早已退往江南,在南京称帝。淑贵妃为皇太后,独揽朝政。
  值此关键时刻,靖南王府的立场便极其重要。偏偏,老靖南王病逝,楚炽只会纸上谈兵,没经什么事儿,一直在新帝和三皇子两边虚与委蛇,可这最是犯、忌讳的。
  傅祈钰施计断三皇子那边的粮道。同时,御驾亲征一路打到南京。淑贵妃和三皇子自缢身亡,靖南王世子爷大惧,率属下两百多人入京请罪,却被傅祈钰直接撤藩,贬为庶人,家眷皆被流放。
  所以许姝不知,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靖南王府,若是注定是那样的结局,她一己之力,怎么才能阻止大姐姐和三姐姐上一世的悲剧呢?这一定得好好谋划谋划的。
  想到这些,许姝面上不免露出些疲惫来,懒懒的就靠在了贵妃椅上。
  琥珀忙斟了一杯茶,递上前。
  许姝轻抿一口,缓缓转开了话题:“对了,萧家大姑娘那边,可是打听清楚了?”
  虽说那日许姝没有拦着许老夫人给父亲续弦,可这萧家大姑娘到底是什么为人,许姝还是得打听清楚的。
  琥珀回禀道:“这萧大姑娘原是太常寺卿萧大人嫡出的闺女。只可惜,那萧家大夫人生产那日,难产去了。丧母长女,加上没个嫡亲兄弟,等继室入了府,如何能容的她。”
  “奴婢还听人说,有一年,有个算命先生去了萧家,说是萧大姑娘和那继室犯冲,这之后,那继室便更不喜萧大姑娘了。”
  许姝忍不住蹙眉:“那继室是?”
  “户部尚书高家的二姑奶奶。”
  许姝仔细想想:“户部尚书高家?”
  琥珀点点头:“郡主,您忘了,去年大长公主殿下做寿,这高家老夫人还携了女眷给大长公主殿下拜寿去了呢。”
  许姝微微眯了眯眼睛:“那这高氏倒真生了个好女儿。”
  城南烟袋胡同镇北王府,管家张伯吹胡子瞪眼的瞅着眼前空空的鸟笼,心中郁闷:“这小畜、生,怎么又不见了。”
  他只觉奇怪,自打自家主子被圣上封为镇北王之后,连带着把这烟袋胡同的府邸也赐了下来。可惜主子这些年多数都是在西北驻地,此番万寿节被圣上召回京城,王府多年没人居住,多少显得冷清。他这管家便先行回府收拾开来了。
  临行前,王爷把那只不知从哪儿飞来的金刚鹦鹉交给了他,说是让这小东西先熟悉熟悉京城的空气。
  张伯不免觉得奇怪,怎么王爷没事儿也学着京城那些功勋贵族提笼架鸟起来了。可想归想,他一路上还是把这鹦鹉当祖宗似得,小心翼翼的护着回了京城。
  谁知,这金刚鹦鹉凶、悍的很,一路上,他为了喂这小畜生吃东西,没少被啄了手。
  这好不容易护送回京了,他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可他实在不敢相信,前几日这小畜生竟然不知是自己打开了鸟笼,还是怎么,竟不见了踪影。
  他急忙让人去找,可京城提笼架鸟的人虽多,愣是没找着这小畜生的影子。
  原先张伯已经做好王爷一回府他就过去请罪的心理准备,可真的神了,前两日这小畜生又自个儿飞回来了。在鸟笼里扑哧着翅膀,一副冷艳高贵范儿的看着他。
  阿弥陀佛啊,张伯口中直念叨,就差跪在地上给这小祖宗磕头了。
  张伯活了大半辈子,可没精心侍弄过这样的小畜生,他只听人说过鹦鹉学舌,可眼前这小东西,自打王爷甩给他之后,他没日没夜的想哄它开口,最终却一个屁都放不出来。
  让他诧异的是,这出去晃悠了一圈,这小畜生竟然会说话了。嘀嘀咕咕的,他听了老半天,才琢磨出些不同寻常来。原来,说的是民间话本。情、情、爱、爱的,他的脸嗖得就白了。
  怎么会这样呢?自家王爷可是名震天下的镇北王,怎么养的鹦鹉竟然开口就讲话本。这传出去,可不有损王爷英明。
  “不行,从今个儿起,教它背兵法。王爷回府之前,一定得把这小畜、生纠正过来。”
  打定主意之后,张伯直接就拿了一本兵书,一字一句的纠正起来。
  可惜,为这小东西已经费尽精力的张伯,只不小心打了个盹儿的功夫,睁开眼,鸟笼又空了。
  张伯直接就傻眼了,差了手下匆匆就往外面去了。
  “张管家,奴才听街头卖馄饨的大爷说,那鹦鹉好像是飞进了许府。”
  张伯看了手下一眼,微微蹙眉:“内阁首辅许家?”
  “可不是?”随从也忍不住皱了眉,这可怎么办才好。王爷还未回京,他们也不好登门去,还是为了一只小畜、生。
  犹豫了好一会儿,张伯狠狠的跺了跺脚:“算了,等王爷回府,我就往王爷面前请罪去。”
  许姝浑然不知,这些日子有人为了这只不知从哪里飞来的鹦鹉茶饭不思。
  这几日,天似乎又冷了些,她也不愿意出门,最多就是在屋檐下逗逗那鹦鹉。
  如此闲散的过了几日,许姝便听闻镇北王带了两千将士驻扎城外,近几个月接二连三西北战捷,圣上明日将派太子亲自前往城门犒军。
  许姝心里不由有些嘀咕,成元帝猜忌成性,特派太子出城相迎,一是想展示皇恩浩荡,可更重要的是借犒军暗中掂量镇北王如今的实力吧。
  “郡主,明个儿京城不定多热闹呢。”琥珀帮她披了件白色披风。
  许姝微微勾勾唇角:“我们就不去凑这热闹了,没几日就是万寿节了,到时候还怕见不得这位赫赫有名的王爷。”
  琥珀等人表示不解,这以往,郡主总爱凑热闹的,怎么这次竟然这么不动声色。
  可既然郡主不去,她们这些做丫鬟的,自然也不会去了。
  不过虽然她们没去,第二天镇北王回京的盛况还是传遍了整个府邸。
  在镇北王玄甲军的映衬下,禁军黯然失色,犒军那日,临近城门的客栈挤满了人,尤其是高阁之上,早已经被功勋世家预定下来。原本因为隆冬冷冷清清的街道瞬间变得异常喧哗。
  对于这些,许姝无需去看,也能想到当时的盛况。只她听到这次太子第一次代替成元帝犒军,比往年成元帝犒军都显阵势大。太子一席戎装,对将士们嘘寒问暖,还特从东宫库房拿了几十万两银子,奖赏下去。听到这些,她心里猛地一咯噔,差点儿没把手中的茶杯打翻在地上。
  “太子殿下也不简单呢,东宫这些年都捉襟见肘,太子殿下却拿自己的体己银子犒赏将士,真是宽厚。”
  琥珀都忍不住感慨道。
  许姝纤长的指尖摸着手中的青瓷茶杯,依着惯例,太子虽替成元帝犒军,也是礼部拟好章程,依着惯例来的。可怎么,太子竟出了这样的风头?太子前几日才因东宫发生对食一事遭了成元帝训斥,不会这么急躁的彰显自己的仁心。
  所以眼前这样的结局,定是有人心怀不轨,故意算计了太子。

☆、第37章 淑贵妃

  翊坤宫
  淑贵妃歪在午休的金丝大红引枕上,看着自己手上的护甲,微微勾勾唇角,道:“这次礼部侍郎事儿办的不错。本宫原以为太子会生了疑心,可惜,太子还是太心急了,急着找回自己的脸面。”
  一旁侍奉多年的杨嬷嬷浅笑着帮自家主子斟了一杯茶,递上前,“主子,有了今个儿这事,圣上对太子爷,怕是更没耐心了。太子爷嫡出又如何,自小被立为储君又如何?还不是遭了圣上的猜忌。”
  淑贵妃冷哼一声:“上次东宫那桩丑、事,圣上已经失了耐心,这次,本宫就等着圣上下决心了。”
  对于太子自小就被立为储君,淑贵妃心里其实很不甘心,尤其圣上还亲自把太子教养在身边。不仅请了大儒教太子功课,还让许家大公子入宫做太子的伴读,就是身边侍奉的奴才,也都是精挑细选。这些,原先淑贵妃虽说有些拈、酸吃味,却也还算过得去。直到那一日,她往御书房给圣上送宵夜,瞧见昏黄的烛光下,圣上正批奏折,而太子小小的人儿,竟然被他抱在龙椅上,就这么偎依在他怀里。
  淑贵妃当即就身子一僵,再也迈不开步伐。
  想到自个儿的三皇子何曾受过圣上这样的宠溺,她心中瞬间就不平了。或许也是从那一瞬开始,她心底有了计较。在她眼中,若论聪慧,自个儿儿子未必就不如太子。
  只是因为他是太子,儿子便只能稍逊一些。不能太显眼,不能抢了太子的风头。
  自入宫侍奉圣上那一日起,淑贵妃一直以来都很恭顺,也从未生过任何野心。圣上如今坐在龙椅上,那可是血、洗京城换来的代价,她虽只是内宅妇人,却也知道,那个位子,险之又险。
  可那一刻,在她瞧着圣上那般宠溺的把太子殿下抱在龙椅上,让他偎依在自己怀里,在她冷不丁的那一个寒颤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那之后,淑贵妃便悄悄盯着了东宫的动静,不过平日里,还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也因为她的不争,愈发讨了圣上的欢心,平日里也爱往她这里来,说她这里安静。
  人大抵都是一样的,尤其是在这内廷,只会愈发的贪心。淑贵妃这辈子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天下没有谁比她更了解成元帝的多疑。她知道,终有一日,成元帝和太子会生了嫌隙。
  好在,这一天,终于让她等到了。
  她原本该欢喜的,可瞅着成元帝日日的沉、迷丹、药,她愈发觉得时间紧迫的很。身为成元帝的枕边人,这些年,她如何瞧不见成元帝早已经亏了身子。那些丹、药尽是些害人的玩意儿,成元帝吃了,的确是瞧着面色红、润,可这朱、砂练出来的丹、药,能一点儿都无损吗?
  自打服用了这丹、药,圣上猜忌心愈发重不说,性格也变的阴郁了许多。高归真天天在崇明园熏火燎的带着一帮子人炼、丹、药,隔几日就有新的成果,是药三分毒,淑贵妃瞧着成元帝这样,能不心惊胆战吗?
  这也是为什么她这些年隐忍不发,这次却偷偷授意礼部侍郎替她办事的原因。
  她是十六岁入宫的,她不怕成元帝什么时候就走了,她最怕的是,还没把太子绊倒,还没扶儿子上位,成元帝就倒下。到时候,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她如今虽是贵妃娘娘,可这样的事若真的发生,新帝登基,她和儿子能有什么好的出路。宫里那位婉太妃不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吗?
  说起来,成元帝对昱王和婉太妃真的算宽容,可若是这事儿落在自己身上,太子能这么宽容吗?这几年,圣上和太子离了心,太子只会想若他倒了,只会是她所出的三皇子取而代之。如何能容得下她们娘俩。
  “娘娘,这次万寿节,听说圣上已经允了慈安宫的婉太妃,把定国公府二姑娘指给昱王世子爷。这三殿下眼瞅着也到了婚配的年龄,可奴婢瞧着,圣上似是没给殿下指婚的意思。”
  淑贵妃嘴角冷笑:“你还看不出来,圣上这是在防着本宫呢。太子妃娘家是兵部尚书罗家,圣上若真有废太子之意,在三殿下选妃这事儿上,必会精挑细选。他不会允许三殿下成为另一个威胁的。”
  说着说着,淑贵妃不由的想到了容妃所出的大殿下,虽然有太后娘娘的怜惜,才有了如今的宣平侯王家。可圣上当真是不喜大皇子,那么多的世家贵女,愣是给大皇子指了工部员外郎杨家的姑娘。从五品官职,在京城这么多功勋贵族中,可不是小门小户。
  为了这事儿,太后娘娘连着几日夜不能寐,说圣上若执意如此,丢的是皇家的脸面。可最终,太后还不是拿圣上没辙。就好比当年圣上登基那会儿,太后因为五王爷的事情,愣是不肯移居慈宁宫,可她忘了,如今圣上早已经不是那个战战兢兢的皇子,早已成了这紫禁城的主人。
  提及儿子的婚事,淑贵妃也是暗暗皱眉,“等过了万寿节再说吧。”
  “你也知道圣上的,若是老三有那个命,许会是功勋贵族家的姑娘,可圣上的心思愈发难以捉摸了,本宫也不知该怎么和圣上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