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毛昙儿脸色胀红起来,却倔强而恼怒地瞪着江夏,不肯退缩。
江夏无比云淡风轻地捏了茶杯,浅浅地喝了一口,这才慵懒散淡地抬眼看向毛昙儿,道:“姑娘或者愿意做小?能与心爱之人双宿双栖,比翼双飞,其实身份如何,似乎也不怎么重要!”
毛昙儿终于按捺不住,一巴掌拍在桌上,人也随之跳起来,指着江夏怒喊道:“你这人莫名其妙,恶毒的很。你一定是嫉妒徐状元,才来无端诋毁与他的,我不信,我不信他会骗我,他接了我的金刀的!”
一通话喊完,毛昙儿片刻不停,旋风一般冲了出去,片刻后,帐篷外一阵马蹄声响,毛昙儿遥遥地催马声传过来,很快,帐篷内外恢复了一片安静。
江夏半垂着眼睑,看着手中的杯子,嘴角渐渐浮起一抹冷冷地笑。
彤翎从存货那边转回来,看了看扔在桌上的一袋子东珠,又看了看默然静坐的自家姑娘,嘴唇嗫嚅了一下,却终究没有出声,只是,彤翎丫头在心里替自家二爷叹息了一回,二爷的人品,姑娘也指定不会怀疑,但是弄出这种事来让姑娘心里不痛快,她的性子,能让二爷痛快了?才怪!
没多时,甄镖头带着几位镖师,赵庆带着管事伙计们一起过来了,连带着沈琥和他手底下的几个管事也聚到了一起,偌大的帐篷中,人头攒动,菜香酒浓。
大家伙儿喝的酣畅恣意,最后,怎么喝完的好多人都不知道,只知道,小江先生仍旧没有喝醉!因为这一次,有一名镖师受了伤,不能饮酒,他亲眼看见,喝到最后,满帐篷醉汉,横七竖八,各色百态,独有小江先生仍旧目光清澈,只是添了一抹慵懒之态……也就是这抹慵懒,让平日里有些冷清的小江先生平添出一抹浓浓的魅惑来,那个镖师只看了一眼,就觉得心跳口干,再不敢看了,只能仓惶着转开了眼。
第二天一早,众人酒醒,互道一声珍重,分作南北两个方向出发。
毛昙儿气恼之后,终究是舍不得那精美的刺绣,更舍不得用这些物件儿向徐襄示好的机会,于是,打发人再次到了这边帐篷里,却只见,帐篷已经不见了,货物自然也搬空了,她恼怒着正要喝骂,却感觉有人扯了扯自己的衣角。
低头看去,却是一个十来岁的当地孩子,正瞪大了眼看着她:“你昨儿可是有东西落在这里了?”
毛昙儿愣了愣,然后连连点头:“对啊,对啊,我买了一些绣品,忘了拿回去!”
那孩子酷酷地回头就走:“跟我来吧!”
在不远处的一座当地平民院子里,铺着一张草席,上边堆放着几扇屏风和一些零碎物品。
“看看,这是你的东西么?”孩子指着一堆东西问。
毛昙儿上前查看,却见一套四联屏风之外,就是些腰带、抹额、手帕子等绣品,绣工都极为精致,花鸟鱼虫,栩栩如生!
只不过,这套四联屏风上,四季花卉外,竟然用浅淡的墨线各绣着一副春宫图,或卧,或坐,或立……笔触生动,画工、绣工也无不精湛,可,这样的东西,她怎么拿出去送礼?
还有,留下来的那些零碎绣品,竟都是女式的!而她想要的扇袋、荷包、书签,竟是一件也无!
毛昙儿只觉得一口血逆上来,差点儿当场喷出了!
她的脸色红了,又白。白了,又发青变黑……
最后,终于强迫着将喉头一口血又咽回去,一挥手道:“都带回去!”
那个人别再让她看见,否则,她一定让他好看!
随同沈琥一路北上,山高林密,江夏就一直骑在马上。好在,向导给力,护卫得当,众人路途中的安全不必担心,于是,行程就变得悠闲起来。
江夏似乎也突然来了兴致,又捡起了行医的老行当,没走过一个部族或者聚集点,都会给族里的人免费看病,并让部族百姓用自己手里的药材、山货换取药物。这么一来,竟让她得到了不少意外的收获,就百年的老山参都收到了好几棵,更有鹿茸、熊胆、熊掌、熊皮、鹿尾、鹿鞭、虎骨、虎鞭,甚至,还让她收到两张品相极好的虎皮,是一位老猎户拿出来,换取江夏的祛风除湿药的!
这么一路边走边逛着,不知不觉,四月来临,白山黑水之间,也呈现出一派春光来。
这一日,一行人辞别停驻了三天的一个部族,继续北上,沈琥带着马缰,与江夏并辔而行。
“东家,此去两三日,就该到屯河卫了,屯河卫位于黑水南岸,自此之后,还有喜中卫、葛林卫,然后才是福山卫,再继而就是努儿干都司!这一去,可还有上千里呀!”
江夏抖抖缰绳,懒懒地眯着眼睛看着前方,“沈掌柜,你是嫌我走的慢了?”
沈琥连忙赔笑道:“也不是,小的就是怕耽搁的久了,二爷离了努儿干,咱们见不上了!”
江夏转头,睨着沈琥,微微一笑,道:“那又如何?”
沈琥瞬间愕然,完全愣住!
自从离开了南岔河卫所,他就总是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却始终未能确定。今儿,他算是弄明白了,原来东家很盼望与二爷早日会合,可今日这话……二爷什么事儿,惹到东家了?
☆、571。第571章 屯河卫
到了屯河卫,已经是黑龙江南岸。此时的黑龙江,一般称之为黑水河。
站在黑水河南岸,眺望对岸,江夏心头也是思绪万千。现代,若是没有办理出国手续,到了此处就该停驻脚步了。哦,或者有一个旅游项目,是乘船在江面上欣赏对岸的异国风光。而,此时此刻,她却可以畅通无阻地一路到达河对岸,并继续北上,还有八百里行程。
关外已是地广人稀,山林稠密,到了这里,就更是森林密布,人烟稀少。她站在黑水河边,甚至就能看到不远处的树林边有一群鹿在悠闲自在地吃着草。树上、灌木丛中,无数不知名的鸟儿在啁啾欢唱,让没有人烟的森林生机勃勃,丝毫不会清冷。
赏了一回景,江夏回头招呼众人,顺着江岸的羊肠小路往下游走,十几里外的河汊子处,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屯河卫。
屯河卫,就如关外许多卫所一样,其实都是部族自治,由大庆朝廷封一个官衔,朝廷每年象征性地输送一些物资,这边各个都司、卫所,也往朝廷上贡些特产,以维系着彼此和平共处的关系。
屯河卫聚居的是金人的分支,相对于南金北金,此处更向北,故而多被称之为后金。江夏心中有时候也糊涂,看关外这些部族,似乎与中国历史相仿,但中原的历史,却差别极大,她曾经也查过史料,好像是在汉朝之后的三国时期,原本弱小的东吴强大无比,灭掉了魏和蜀,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吴国。
吴朝国祚极长,足足延绵了七百多年,后期有胡人南侵,其中有鞑靼和金人两大势力,几乎占据了江北半壁江山,最后庆朝异军突起,先占了黄淮,后进关中,然后北驱鞑虏之后,渡江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庆王朝,如今又是一百多年,将近两百年的历史了。
胡乱寻思着,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屯河卫所。
说是卫所,却与关内的完全无法相提并论,这里没有城池,没有像样的街道,最大的房子就是中心位置的最像样子的宅子,屋宇高大华丽,围墙也修的高高的,连门前都用青砖漫了地面,与周边低矮=陈旧的屋子和更多的帐篷、外围的马架子、窝棚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路上来,经过的部落大都还处在半奴隶半封建状态,江夏也算经多见广,见多不怪了。
到了屯河卫,天色还早,刚刚过了午时,一行人就在街上寻了个屋子看起来还算整齐,屋后圈着二三十头羊的人家,跟他买了一头羊,一般用来烤,另一半就地埋了锅炖上。
这一家是典型的后金人,身上穿着树皮纤维编制的衣裳,不分男女都套着一件皮坎肩儿,男子头发梳成两条辫子垂在两肩,女子则将头发结成细小的辫子然后攒到头顶,再裹着布巾子。这一家是祖孙三代聚居在一起,祖母已经五十四岁了,头发全白了,满脸的皱纹也深刻的几乎凝固了,只有一双眼睛,沉淀凝结了岁月和智慧的光芒,看着温润有智慧。
与大多数部族一样,这里的人也很好客。老妈嫫要煮羊奶茶来待客,她自己生火拿奶,一边吩咐自己十三四岁的孙女儿,去采摘屋后的哒哒花来,煮茶。
那小姑娘黑红的脸圆圆的,一双细细的眼睛盯在彤翎发间的堆纱花上,满眼羡慕和渴望,得了奶奶吩咐之后,仍旧恋恋不舍地一边拿了篮子往屋后去,一边不停地回头。
彤翎笑着跟上去,道:“我陪你一起去!”离开南岔河卫所之后,江夏就让彤翎恢复了女装,以便于与部族里的女子们交流。
江夏就拿了干树枝子,帮着老妈嫫煮茶,一边拉起了家常。
等壶里的水开了,江夏从自己的大荷包里取出一小块黑茶,向老妈嫫询问道:“我带了一点茶,老妈嫫先尝一尝我的茶可好?”
老妈嫫眼睛一亮,连忙去屋里搬出一块青石来,江夏看着老妈嫫接了茶块,放在青石的浅窝里用另一块河卵石砸,才知道,这是他们使用的石臼,最原始的粉碎工具。
一块茶,极快地捣碎成末,老妈嫫只取了二分之一放进茶壶,另一半却用一块熟褐色的鹿皮小心翼翼地包裹了起来。
江夏将她的动作看在眼中,也没有任何表示。出关以来,越向北走,部族百姓的生活条件越艰苦,倒不是说他们挨饿受冻,主要是中原相对先进精美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太珍贵,哪怕是中原百姓过日子必须的油盐酱醋茶,到了这里,就无一不成了奢侈品。
江夏端详着老妈嫫的白发,还有她深深佝偻弯曲了的脊背,心中暗暗揣测,这白发和佝偻,大概都与食盐摄入不足、营养不均衡有关系。
一壶茶煮出来,老妈嫫一口都没给自己倒,而是给江夏、沈琥和几位管事倒了之后,就又去取了一罐奶回来,将剩下的二分之一茶末也熬成了奶茶。江夏看见,老妈嫫从屋子里拿出一个比拳头大不了多少的桦树皮小盒子来,从里头取了一撮演灰色的粉末放进茶壶中。
江夏突然有些感动,茶粉对于老妈嫫无疑是珍贵的,她却办点儿没留,还无偿地拿出羊奶,和对他们来说无比珍贵的盐巴来招待……这份厚待,让早就习惯在做事之前衡量一下得失的江夏,暗自心生愧疚。她想起鲁迅大大书中的一句话:榨出我皮袍下面的小来!
江夏将自己手中的奶茶喝完,笑着看向老妈嫫:“好喝,这是我喝过的最好的奶茶了!”
老妈嫫苍老的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点点头道:“好喝就多喝一些,早上挤的羊奶还有好多!”
“好啊,好啊!”江夏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她转身从自己的挎包里摸出一个小包袱,从里头取出半块黑茶饼和一斤盐来,双手放在老妈嫫面前,道,“我喝了老妈嫫的奶茶,这是我送给老妈嫫的礼物,希望老妈嫫不要嫌弃!”
老妈嫫欢喜地笑开了,露出黑洞洞的牙齿缺口。
很快,彤翎陪着小姑娘转了回来,江夏一抬眼,就看见那小姑娘头上攒的是彤翎之前戴的堆纱花。发间陈旧的裹头巾,也变成了彤翎刚用开的一块粉红色湖绸帕子。
☆、572。第572章 合该着有事
听说南庆来了商队,部族里的人都来看热闹,也送来了自家产的奶豆腐、奶皮子和肉干鱼干。江夏注意到,留守的基本都是老人、女人和孩子,却几乎没有一个青壮年男人。
她心中疑惑着,询问老妈嫫才知道,原来黑水河刚刚开化,族里男人都下河捕鱼了,家里就剩下老弱妇孺,养羊、养鹿,料理家务。
江夏还挺奇怪,如此大规模的捕鱼,为何聚集处并没有闻到太明显的鱼腥味儿?
问过之后才知道,这里的渔民捕鱼,并不带回鲜鱼,而是直接在船上就把鱼杀好,挂在船上风干,边捕边处理边晒,带回来的鱼大都六七成干了,也几乎没什么腥味儿了。
老妈嫫引着江夏往屋顶上看,她才发现,树皮搭成的屋顶上密密麻麻晒满了鱼!
当两壶奶茶喝完,锅里炖的羊肉也酥烂了,江夏招呼老妈嫫和小姑娘莱吉尔一起吃了饭,就商量着,让莱吉尔做向导,带着他们往江边去。
说实话,自从过了南岔河卫所,江夏一行都是走到哪吃到哪,大多是吃些肉类,后来也采一些野菜搭配,但是也早就吃腻了,于是,就想着去江边买一些鲜鱼回来,改善口味。
也是合该着遇上事儿,江夏等人到了江边不久,就突然变了天,一片乌黑的云从北方涌上来,瞬间遮蔽了半边天空。
狂风赶在前头卷过来,飞沙走石,树枝折断了好多,咔嚓咔嚓作响。
江夏等人寻了几株两人合围的大树,避风,每个人都用力拽着自己马匹的缰绳。好容易大风过去,江夏等人立刻拉出马背上带着的牛皮帐子,借着几棵大树搭起来。
帐子还有一个角没搭好,噼里啪啦地响声由远及近,沈琥连忙喊搭帐篷的人固定住绳索避进帐子。几个人刚刚跑进来,噼里啪啦的声音已经到了近前,打在牛皮帐子上,更是发出嘭嘭嘭的声音,如击鼓一般!
“好大的雹子!”走在最后的一个护卫回头一看,发出一声惊呼来。
众人都感到帐子门口往外看,江夏也在其中。看着落在地上还有枣子大的冰雹,江夏心中不由担心起江上捕鱼的人来。
在陆地上的人,还能寻大树、山洞之类的避一避,这边捕鱼的船她们刚刚看见了,连个棚子都没有,这冰雹砸下来,那些人怕是避无可避,躲没处躲吧?
“哎呀,好大的冷子……我妈嫫自己在家,不知能不能将羊圈照应好……”莱吉尔与彤翎一起站在江夏身边,望着外面的冰雹,却只担忧家里的奶奶,并不担心江上的父亲和兄长。
冰雹下的时间不长,不多时就停住了。江夏连忙招呼两名护卫,披了牛皮斗篷去江边看情况,不多时,两名护卫就转回来,还扶回了一老一少两个男人,正好是莱吉尔的父亲和兄长。
江夏意外地是,这两个人浑身湿透很正常,却并没有被冰雹打伤……一问才知道,渔民自然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冰雹来了,他们就跳下水,躲在渔船底下去,除了水湿了衣裳,竟是半点儿都没有伤到。只不过,这个法子夏天用还好点儿,这会儿的河水可是刚刚开化不久,还冰冷的很呢。这父子俩被扶回来之后,脸色青白,浑身抖成一团,若是没人救,不说生命怎样,至少也得生一场病!
江夏这边立刻拿出水囊给两个人一人喝了一口烈酒,又取了两张斗篷给父子俩裹了,暂时将湿衣服脱下来。
护卫们又出去几次,带回了十多个人来,都是屯河卫来打鱼的百姓。
江夏就寻思着去找些干柴来,看看能不能生堆火,给这十几个人取暖。
莱吉尔的父亲却阻止道:“不必了,这雨时间长不了,一溜子,下过就停了!”
他的话刚刚落下,外边的大雨竟然很快就停了,紧接着,竟是雨过天晴,西南方向还升起了一道彩虹来!
这些汉子略略缓了一些,一见天晴,也顾不上自己的疲惫难过,赶紧出了帐篷,往河边去收拾自己的船只去了。
江夏这些人都骑了马,回去时,就帮着这些人将收拾回的渔获带了一部分。其他人则两人一组,抬了自己的船,往回走。
让江夏感叹不已的是,在这汹涌的大江上打鱼的船,居然都是桦树皮做的,极轻便,两个人抬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