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娇娇女[穿书]-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教材录音之外,姜可可也倡导同学们建立英语角,每天或者每周固定一个时间到一个地方交流学习英语的心得,或者互相教学英语,推荐英语阅读课程等等。
  这跟学习互助小组差不多,不过可以弄得更加正式,内容更加丰富点,也可以面向全校,欢迎所有想学英语的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大家一起交流,多多少少也能丰富一下课外知识。
  这个倡议班上基本都是通过的,他们还想让姜可可来组织这种事,不过姜可可不擅长组织,还是拒绝了,让学生们去弄,她可以帮忙简单策划一下或者每周邀请外语系的老师教授们过去给大家分享一下学英语心得什么的,也算是一种小小的个人讲座。
  77级和78级的学生不少是带薪上学,也就是工作过的,像组织策划这些事能力肯定不差,事实上他们确实弄得很好,这两届大学生中人才不少,不能用看一般学生的目光去看待他们,他们是特殊的两届大学生,也是经历丰富很有能力的大学生,有时候给提供个方向,自己就能做得有声有色。
  姜可可除了在外语教学的课堂上把他们当作学生,平时跟他们相处也是像朋友一样的,有些还特别有人生经历,跟他们也能学到非常多的内容。
  第一次英语角的时候基本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比较多,占了有四分之三的人,此外的就是其他专业的学生或感兴趣或好奇过来的。
  地点是在大学西楼那边的半山坡草地上,到了这里,英语角的组织人一开始先给大家介绍了什么是英语角,建立英语角的目的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规矩。
  其中规矩其实很少,但一条就是要开口说英语,尽量用英语交流,不能不开口,这是锻炼大家英语听说能力的方式。
  然后那位同学说完后就个‘打个样’,先用英文来了一段自我介绍,接着又用英文让大家毛遂自荐上来用英文介绍自己表达自己。
  不少外语专业的还是很是可以完成这个简单的任务的,尤其是姜可可教过的学生,她之前都有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而且一直鼓励他们开口讲英语,在讲台上表现自我,很积极踊跃,没有羞涩,都纷纷上来。
  这让其他专业的大开眼界,对他们来说,开口讲英语其实挺难为情的,因为觉得自己英语很差很烂,读起来特别怪不好意思,结果看到这么多学生上去展现自我,有好多发音也没比他们好到哪里去,但是那种大胆自信特别吸引人,让他们也生了勇气去介绍自己展现自己。
  而这边的热闹也吸引了不少其他路过的学生好奇过来看看,然后发现是在讲英语,还觉得很新鲜很新奇,也跟着留下来看热闹。
  姜可可那天也有过去看看热闹,跟江寄余一块过去的,怎么说都是自己倡议的,也有些好奇他们能办成什么样。
  看到这么热闹的样子姜可可心里挺高兴的,觉得自己的学生真厉害,如果她没有两世的经历,估计这种时候也没那么大胆敢把‘蹩脚’的英语讲出去。
  最后姜可可还被眼尖的学生看见,让她上去也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学英语的心得或者历程。
  三水大学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学校有个十分年轻的英语老师,但是不少人没见过样子,眼下听说她就是传说中那个老师,气氛就更加热烈了。
  姜可可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眼江寄余,看到他眼里纵容骄傲的样子,这才有更多自信在讲台之外的地方发言。
  她也是用英语跟他们交谈,尽量用简单的词汇,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也说当年说英语的经过,不过她两世学英语条件都比较好,没办法作为常规例子,于是便把江寄余拉上来,让他讲学英语的过程。
  江寄余真的很聪明,他现在英语都能跟她日常交流对话,虽然不够纯正但是也很好听。
  他被姜可可拉上来也不羞恼推脱,事实上姜可可不拉他上来他都要宣誓主权了,别以为他没看见姜可可说话的时候在场多少小年轻那放光的眼神,在塘边村他就见过不少!
  江寄余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后,就很‘心机’地说自己的英语都是姜可可教出来的,平时见面就一起用英语对话,多说多练,自然能进步。
  这种雄性宣誓主权的语气不少有蠢蠢欲动心思的小伙子都感受到了,有人就问江寄余跟姜可可是什么关系,还有更大胆的直接问以后姜老师像这样教他英语。
  姜可可没有回答,江寄余却上前一步微微挡住了姜可可,脸上带着笑,“不行,她是我见过父母,订过亲的对象。”订过娃娃亲也算是定亲。
  姜远鹏:可去你的吧。


第101章 生病
  第一次英语角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回去后不少学生都议论这个话题,还商量着下次也来参加。
  当然,若是没有江寄余最后那一下宣示主权就好了,这下子不少把姜可可奉为‘女神’‘白月光’的小年轻心都碎了,跟失恋了一样。
  倒是宣誓完主权的江寄余很高兴,回去后心情都不错,他早该宣誓主权啦; 让那些人对他的对象有意思,哼。
  英语角散场后江寄余趁着夜色偷偷牵姜可可的手,虽然每天都见面,但还是特别喜欢跟她待在一起。
  姜可可也很享受两个人这样手牵手散步着回去的心情,好像老夫老妻呀; 特别温馨有爱。
  江寄余现在在电子工程学院和经济系两边跑; 他已经申请好了经济系的旁听生,也能算个双学位,此外他还加快了课程的学习,准备到时候申请提前跳级; 也能提前毕业。
  当然,毕业不是说就不念下去了,江寄余是打算抓住国家开放政策的时机先占一杯羹,之后再继续进修学习。
  他已经想好了要开建电子产品相关的厂子,除了扩音器; 还有收音机; 录音机等等; 想要办这个厂子,一定缺不了研究开发人员,但是现在人才难得,学校也给包办分配工作,他私人建厂估计竞争不过国企的铁饭碗。
  所以一开始肯定是要自己开发研究,再去同窗那里看看能不能‘策反’几个来用。当然,最重要是他自己对这一行很感兴趣,想继续深造下去的。
  不过这些还要等政策落实下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也趁这段时间多多跟姜可可相处,不然到时候跑去忙了两人相处的时候都会变少。
  陪姜可可绕了大半圈学校后,见时间差不多了,也就带她回家睡觉。
  姜可可现在一般都住在家属楼这边,回家的话也是一个人住,姜远鹏夫妇现在很忙,没时间照顾她,她回家也是一个人,就懒得回去了,在家属楼这边也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江寄余帮着把她的小单间装饰得很好很温馨,请了木匠打了轻薄的板子隔一下客厅和房间,还给她房间也给装上门,这样就不怕有不懂事的小朋友跑到她睡觉的床上胡闹。
  江寄余才不乐意那些小孩子弄脏他对象的床呢。
  而且用个木板隔一下,也能多出个小房间放点儿私密东西,有其他客人来也不怕一些东西见不着人。
  不过她不在宿舍开伙,也就买了个小炉子天冷热一热。
  其实现在友谊商店已经有了空调,冷热两用那种,不过家属楼这边都没人买这奢侈品,姜可可也不好打眼,她打算要是到了冬天实在太冷就回家住,家里有空调。
  至于老莫夫妇,他们也不想太显眼买这个空调,而且空调特别贵,是奢侈品,以他们现在工资买是买不起那种,如果真去买来,别人还以为他们藏了什么好东西。
  而且他们是纯正的当地人,冬天对他们来说能适应,买来炉子便烧着便够热。那炭也是上好的果木炭,烧着没什么烟尘,晚上睡觉棉花也够厚,不怕冷,因此是没打算买那东西。
  江寄余则是想再等等,等国家开放他厂子建起来,到时候买奢饰品都不会有人怀疑他钱财的来历。
  因此冬天也没有买空调的打算。
  送到单身宿舍门口江寄余就没进去了,太晚了进去不好容易让人说嘴,白天还差不多。
  送完她进去休息后江寄余这才原路返回回家,经过古教授房子的时候隐隐约约听见窗户里传来收音机广播说书的声音,他随意往窗户口瞥了眼便走过去,走了两步感觉不太对劲返回,从窗口再次往里头看去。
  这边家属楼的房子设计是门便就是两扇窗户那种,冬天了不少人为了窗户少进点冷风就关上用报纸糊了,古教授不知道是懒得糊还是什么,一直是随它的,也不关紧,经过的人都能透过窗户看见里面。
  也不是什么想看人隐私,而是一种很习惯的举动,大家邻里邻居的,感情又不像后世那样单薄,不知对门住的是谁这样,都爱串门什么的,天冷了门都关着,经过没糊报纸的窗户就会下意识看两眼,人没休息也能进去串个门说说话什么的。
  江寄余从窗户口看到了古教授正躺在客厅的老藤椅上,旁边桌子放着一个白色搪瓷缸,买扩音器时江寄余赠给他的小收音机在桌上立着,说书声就是从收音机里传出来,他在听评书。
  乍一看感觉没什么异常,但是仔细看一下,便能发现古教授的脸很红,像是在灶房里火熏过一样,不正常的红,嘴巴还张开了一点,像是呼吸不畅快,需要借助嘴巴来一起呼吸。
  更重要是平时这个点古教授应该也熄灯上床睡觉了才是,他睡得要比较早。
  江寄余扒开窗子试探性地往里面喊了两声,“古教授,古教授?”
  一点反应都没。
  江寄余又提高音量喊了两声,还是没反应。
  倒是隔壁赵教授她男人打开半扇门探出脑袋来,看见是江寄余脸上表情就轻松了一下,“小江是你啊,这么晚了古教授早睡了吧,有事明天再说呗。”
  他也准备要休息了,明天还上班呢。
  “周叔不好意思这么晚吵到你了,不过你过来窗户看看古教授这情况是不是不太对劲啊,我瞧着好像是生病了?他灯也没关就在藤椅上躺着了。”
  赵教授她男人一听也从门里出来,“是吗我看看?”
  江寄余给让了让位置,他瞥了眼,还真觉得有点不对劲,赶紧给大声喊了喊,“古教授,古教授!”
  人没反应,按常理来说不应该啊,这也把另外隔壁一家给喊出来了,他还是睡得死死的。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怕人是昏迷了,赶紧想办法把门敲了。
  学生们住的宿舍宿管还能持有备份钥匙,这分给老师教授们的那钥匙只有他们有,古教授从屋里头把拉梢拉上了,外面有钥匙也开不了。
  而那窗户距离门还有段距离,一般都够不着。
  想了想,最后还是江寄余借了根撑衣杆,从窗户那儿伸进去,努力把门的拉梢给弄开。
  “啪嗒”,好不容易开了门,醒过来的邻居赶紧都进去看看,上手一摸,哎呦喂,这个滚烫的,真是吓人,赶紧就给送医院去吧。
  楼下守门的大叔就有辆破旧的自行车改装的三轮车,借了过来后从古教授屋里抱了床被子把人放上去,上来两个邻居看着,其他就先让睡觉去了。
  江寄余托一个教授的小孩去跟老莫夫妇说一声,这才骑着三轮车载去医院。
  这年头看病不用自己花钱,单位能报销,像三水大学这种福利好的自然也是给报销的,而且哪怕医药费不给报销,这年代的人也不会说看到邻居病得晕过去了还坐视不理的,邻里邻居的感情这种时候是很亲厚的,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三水大学附近就有一所三甲的公立医院,江寄余他们把人送到之后分工合作,把住院看病的事都给解决了。
  经过一番救治,古教授最后生命无恙,也没烧坏或者烧出肺炎什么的来,也算发现的还及时,不然晚点也不堪设想,从急诊室推出来给掉了点滴,今晚得有人守夜看着,如果烧不退或者反复都要叫医生。
  江寄余年轻,也没有说让长辈留下来守夜的说法,而且他们明天都要上课,就自告奋勇自己留下来帮忙。
  他们两个迟疑了下也点头,说明天早上再换人过来,大家都是同栋楼住着的,古教授又跟儿子闺女不好,相当于孤寡老头,也不能说坐视不理。
  至于要不要通知他的儿子闺女们,就古教授登报断绝关系那架势,谁敢触这个霉头,还是等明天他醒过来再打算吧。
  就这么简单敲定好了换班情况,两人也就先回去了,打算明早再让儿子什么的过来帮忙换下江寄余给照顾。
  不得不说这年代的邻居关系真的很亲厚了。
  他们走后,江寄余看了眼古教授,还没醒过来,人瞧着有些虚弱,嘴唇挺干,想给弄点水沾一沾,才发现没有杯子,走得匆忙给忘带了。
  他摆脱隔壁病床的人帮忙看一下,他出去‘借’个搪瓷缸什么的回来。
  到外面绕了一圈,找了个无人的角落从空间里拿了一个搪瓷脸盆一个搪瓷缸一条毛巾和一个竹壳暖水壶,那是他囤在空间里的以备不时之需,现在给用上了。
  还给姜可可留了一张纸条简单说明情况,明天她醒来自己没过去喊她吃饭怕她担心。
  这种习惯真的是培养出来的,什么都给说怕姜可可怎么怎么样,因此姜可可对江寄余是很有安全感的,像小说中那种什么误会基本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后江寄余又去医院的茶水间给打满了热水,他到的时候刚好水开了不用排队,省了时间。
  回去后倒在简单洗过的搪瓷缸里,用棉签沾了浸润一下他的嘴唇,人没清醒也只能这么干。
  说实话,古教授今天这一出还让他挺感概的,这没了老伴儿也没个孩子在跟前也是凄凉,若不是恰好经过时多看了眼,都没发现人发烧着呢,想想今晚要是没他提前发现的,等到天亮邻居上课顺道喊他去,发现人生病了再给送医院,怕不是烧傻了吧。
  也不知道这生病一趟后会不会心软些把儿子接回来,这样起码生病也有人能第一时间发现并照料?
  江寄余想想又觉得不大可能,这老头子脾气特别硬特别臭,很难会改变心意的,而且他那儿子闺女啥的也都是一群白眼狼,不一定会照顾他。
  他以后可不能落个跟他一样下场,不、不对,他以后要是有娃了得好好教育,不能一昧纵容,不然说句不好听的,养出个跟古教授他儿子一样的白眼狼,那他真是想打死他的。
  也不行,孩子有了媳妇也不是很可靠,还是他自己多多锻炼身体活得长命些,别让姜可可老了落到这个下场,要是他先走了,姜可可被人欺负可咋办。
  胡思乱想了一通,一瓶水吊完了,古教授也悠然转醒了,眼睛还没完全张开,就说要喝水,还喊了个名字,含含糊糊的,听着像是女人的名字。
  大概念的是他老伴儿的名吧。
  江寄余心底对他同情又多了一分,给他把刚放凉的水加了点热水,然后才扶起他端给他喝。
  古教授大半杯水喝下去,口渴的感觉没了,人也清醒了,这才注意到自己来到了医院,以前给自己端水喝的也不是他老伴,而是那个卖给他扩音器的老莫家的外孙子。
  “你送我过来的?”古教授声音还有些沙哑。
  江寄余把搪瓷缸放下,没有否认,“还有赵教授她男人以及钱教授他儿子。”
  古教授点点头,看了眼自己的吊瓶,刚换的,桌上还有一瓶呢。
  又低头看了眼手表,随后道,“你回去吧,我醒过来了。”
  “不急,我不困,明天周叔他们还过来换我。”也没说什么漂亮话,就很朴实。
  看江寄余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