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宠傻后-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岳对此是乐见其辰的,甚至给了苏明珠许多支持,而苏明珠也给了他回报,会在出去之后给他带回来一些消息。
那些消息都是真的,秦岳对苏明珠也就更加温柔。
礼尚往来,苏明珠对秦岳也更好了,她一个相府千金,甚至还为了秦岳洗手作羹汤。
苏明珠的手艺并不好,但每次,秦岳都面不改色地喝了,还会夸赞一番。
这天,苏明珠又给秦岳熬了牛骨汤,等秦岳喝完,她便将汤碗交给了自己的贴身丫鬟,让她去将汤碗洗净。
丫鬟洗碗去了,苏明珠却是从一个匣子里拿出一份资料看了起来。
那日离开苏府之前,苏明珠就拜托了自己的母亲,让她帮忙调查秦岳,与此同时,她自己也让荣王府里被她收服了的下人时刻关注着秦岳的行踪。
而这么一查一关注,还真让苏明珠查到了一些事情。
她没查出来出现在苏家的那两个女人是谁,却查到秦岳不时会和他结交的人一起去青楼,又或者,他与那些学子谈论诗词书画之时,也会叫几个青楼女子来助兴。
这些时候,秦岳也是会和那些秦楼女子缠绵的。
秦岳在府里做出一副心里只有她,再不会去碰别人的模样来,私底下却和青楼女子厮混……
苏明珠干呕了几声,觉得恶心极了。
她其实从来不曾要求秦岳为她守身,但秦岳一边说爱她说不会去碰别人,一边在外面养女人,在她看来当着恶心透顶。
盯着手上的东西来回看了几十遍,直到将它们牢牢记在脑海之中,苏明珠才像之前每一次那样,将它烧了。
她并不笨,这些日子下来,也算是看清了秦岳,也知道秦岳为什么要那么做了。
秦岳……他怕是也想要皇位。
只是,他害了她,她又怎么可能会让他好过?
苏明珠做的事情秦岳并不知道,秦昱却是知道的。
他甚至知道苏明珠的贴身丫鬟找林二老爷要了能让男子断子绝孙的药物。
女人绝对是不能小看的,秦岳这辈子做的最错的事情,恐怕就是小看了女人。
秦昱一直关注着秦岳,但在秦岳身上花的心思并不多。
万书楼已经建成,这时候他可没空再去管别人。
秦昱离开京城来的城外的庄子上之后,差不多就一门心思扑在了万书楼的建设之上,到如今,他更是干脆住在了万书楼。
他往万书楼填充进一本本的孤本,看过万书楼的每一个房间,在确定一点问题都没有之后,才最终将万书楼对京中所有的学子开放。
万书楼开在十月底,彼时天气已经极为寒冷,人们简直恨不得躲在屋里再不出门才好。但当万书楼开放的消息传开,京中学子却都离了碳炉暖炕奔走相告,更有许多学子迫不及待地出了城,便往万书楼所在的地方赶去。
第一批去万书楼的,基本都是那些想要见识各种孤本的人,吴天阳便是其中之一。
自打端王发明了印刷术书价下降的缘故,他们最近都买了很多书,但对好学的人来说,再多书都不会嫌少!
吴天阳本该留在京城宣传万书楼,但他太想看万书楼的书籍,竟是迫不及待地就往城外而去……
第71章 刻姓名(一)
“吴兄; 听说端王对你很是赏识?不知你是否去过那万书楼?”前往万书楼的马车上; 一个学子询问吴天阳。
他们这次是七八人雇了一辆马车一起前往万书楼的,路上无聊; 便交谈起来。
“之前万书楼还未建成; 我又哪能看到?”吴天阳道,他一直很想去那边看看; 只是前段时间他很忙,被安排了不少事情做,也就没空去看了; 要不是这样,他这次也不至于这么着急; 第一天就要过去。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原本他们好些学子挤在一辆不大的马车上; 还都带了手炉,应该是很暖和的,可实际上……阵阵寒意从外面传进马车里面,让马车上的学子都有些受不住。
他们之中家境不错的都穿了厚实的皮毛披风倒是还好,但有两个家境一般的; 只穿了棉袄,就冻得有些厉害了,单单手炉提供的那点热量,压根就没办法让他们的身体暖起来。
吴天阳这些日子得了端王给的一些赏赐,手上宽裕,就买了一件厚实的灰兔皮披风穿着; 他裹紧披风,对着那两人道:“我与你们换个位置,你们坐到中间一点吧。”
那两个学子感激地同意了,和吴天阳交换了位置,等换好位置,为了转移注意力,马车里的诸多学子便又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他们不可避免地说起了万书楼:“那万书楼说是能让上京赶考的学子免费住宿,就不知道那里的房子暖和不暖和。”
“是啊,之前有学子寄住在秦安寺,结果山上太冷,手指都冻掉了一截,也不知道万书楼是如何的。”
“若是那里暖和一点,我一定会设法入住,如今借助在农家,因着太冷,我根本就看不进去书。”一个正发抖的学子道,他的家境很不好,比较难能可贵的是,他与人交谈之时从不忌讳这一点,也不排斥别人提起。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样,吴天阳才会与他相交。
秦昱的庄子位于京城城外,离京城并不远,但马车也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
车夫将马车的速度放慢,便对着马车里的人道:“几位先生,万书楼到了。”
说是万书楼,其实是连整个庄子都说进去了的,而这个庄子……
吴天阳等人下了马车,看着面前的庄子,都不免有些失望。
他们之前对这个庄子,是充满期待的,总觉得它应该雕梁画栋非常美丽,可实际上……
这个庄子的中间,有一栋很高很大的大楼,那楼瞧着竟是用制造城墙的法子建造的,看起来结实极了,偏没有丝毫书香气。
而这栋大楼东西两边,各延伸出来两排朝南的房子,这房子一间紧挨着一间,地方很小,看着……似乎那墙还是用泥土打出来的?
这……端王建起来的万书楼,就这么个样子?
众人都有些失望,也就吴天阳只惦记万书楼里的各种书籍,并不在意它的外表。
“虽然有点丑,但里头可装着很多书。”吴天阳道,
和吴天阳站在一道的学子们也立刻想到了这一点,当即飞快地往前走去。
众人到了那高楼附近,便被人拦住了,简单查看过每个人的情况,才让他们进了中间那高楼。
众人兴致勃勃地往里走去,而刚进去,就都不敢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他们在外面被冻得手脚冰冷,可屋里……这儿竟是暖和的不行,滚滚而来的热浪甚至让他们想要解开衣服享受一番。
众人先被热浪惊了惊,然后才有空打量屋里的情况。
这屋子很大,用很多横梁撑着,周围放了些桌椅,而在屋子的中间,是一个个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色书籍。
除此之外,这里的墙壁还显的有点怪异……
这万书楼外面看着粗糙,里面的墙上,竟是铺贴了一层石头,与此同时,墙边还有一个个的小口子,而那些热量,便是从这些口子里面传出来的。
“诸位好。”一个半大孩子迎了上来:“你们是来看书的吗?那边有空位,你们可以拿了书去那边看。”
“小哥,你是?”有人好奇地看向这孩子。
“我是在这边伺候诸位先生的。”那半大孩子道,他是秦昱收留的孩子之一,而这次,秦昱从他们中间找了一些年纪较大的孩子来这边伺候。
“小哥,那你对这里一定很了解,这些口子,你可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那人又问。
“这些口子,里面都点了火呢!”那孩子道:“这墙分成里外两层,中间是空的,王爷让人在中间烧了点柴火。”那孩子道,又说还:“这屋子中间,也建了一个大炉子,上面烧着水,那儿也热得很,你们要喝水,还能自己去拿。”
这屋子里这么暖和也就罢了,竟然还供给热水?
吴天阳觉得这样的布置当心贴心极了,他们这些学子以往最怕的就是冬天天太冷没法好好看书,可在这儿,却是一点都不用担心。
他多看了几眼,发现放着桌椅的地方都开了大大的窗户,糊了薄薄的桃花纸,虽说并不是特别亮堂,却也能让人看得清字之后,就更佩服端王了。
端王并没有附庸风雅弄出亭台楼阁来存放书籍,而是建造了这么一个有些丑陋的房子,但不得不说,这房子当真非常实用。
这房子不仅很大,还不只一层,上面还有两层,而那两层的布置,跟下面这一层区别不大,就是跟下面相比,到底没有这么暖和。
吴天阳等人参观了一番,便拿了书去窗边看了起来。
吴天阳拿着一本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书,看的如痴如醉,正恨不得自己能一目十行将书上的内容全都看完印刻进自己的脑子,他的肩膀突然被人拍了拍。
抬起头,吴天阳才发现不知何时,这儿的学子已经越来越多了,他的周围更是坐满了人,这些学子有些家境极好,一身衣服约莫要花个上百两,有些学子却穿着粗布衣服,看着很是贫困。
“快看那边。”拍了吴天阳的人道。
吴天阳看过去,就发现有人带着一桶墨汁而来,然后开始在石墙上已经被雕刻出来的凹槽填入墨汁。
也就是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那墙上原来是刻了字了。
这些字,一开始写的是万书楼的规矩,比如在这里不能大声喧哗,又比如这里的书不能带出去看,但可以在这里抄录之类。
这些规矩并不过分,那些学子都很同意,而等这些规矩写完,接下来的那些字……
后面的那些字,竟是写了此楼为端王所建造,端王还为它提供了什么什么东西,并表示这都是捐赠给万书楼的,也会免费给在万书楼居住的贫寒学子使用。
墙上刻这些虽然有点奇怪,但也能接受——端王为自己扬名,这本就是早就应该做的事情。
只是,让众人没想到的是,这段话下面,竟然还有别的字!
那些字并不大,但众人也能清晰地看到,而这字的意思……
下面那字的大致意思,便是建造万书楼耗费巨大,要维持万书楼的运行更是需要很多东西,非一人所能承担,因而若是有人愿意捐赠万书楼东西,出于感激,端王会将有人将他们的名字刻在墙上,而他们可以刻下自己捐赠了多少物品,也可以刻别的。
同时,万书楼的捐赠,只要东西不要银两,并且那些东西一旦捐赠过来,便会被登记入库。因着是捐赠的,那些东西的使用情况所有人都能去看不说,这些东西,还都会免费供给学子们使用。
“如今天气严寒,万书楼最缺的,便是木炭柴火,若有人愿意捐赠一些,大家必当感激不尽。”那将字涂满了的人道:“这些东西,都是给这边的学子免费使用的,比如有人捐赠了牛羊,万书楼给学子提供饭食之时,那牛羊肉就是免费的。”
这样的一段话,那些家境不好的学子看到之后都满脸感动,而那些家境好的,他们已经在想着要不要为万书楼捐些东西了。
其中一个身材颇为壮硕的学子更是直接道:“我家有几个木炭铺子,明日我便让人送些木炭过来。”
“我家中有好些孤本。”
“我家中有个牧场,我能送些牛羊来,给大家加餐。”
“我家中粮食颇多。”
“我家也是粮食多……”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敲定了捐赠的东西和数额,被人记录下来。
捐赠这事,秦昱是不打算借此谋利的,因此眼看着已经够用,他便让负责此事的人不要再接受捐赠。
秦昱并不接受别人捐赠钱财,但建造这万书楼的钱,他其实是能赚回来的。
秦昱这里已经建起了很多小屋,那些小屋都很小,这是打算免费给那些家中贫困的学子居住的,而除此之外,他还在附近建造了一些很是豪华的房舍,那些房子,他是用来出租的,租金还不低。
同时,他还卖地,卖附近的一些地,若有人想要住在万书楼附近,又不想住他盖好的房子,便能买了地自己盖房。
这万书楼,绝对是个读书的好地方,秦昱相信,便是京中某些有权有钱的举人,怕也会想要住在这万书楼附近,好每天读书,跟人交流学问。
而这些不差钱的学子,无疑能给秦昱带来大笔的收入。
第72章 刻姓名(二)
何叶同是从西北过来的一个学子。
江南文风鼎盛; 文人数量众多; 还全都学识渊博,西北却是个读书人非常少的地方; 那里的读书人的学问; 还跟江南的学子不能比。
西北的举人,学识甚至还比不上江南的某些秀才。
何叶同就是这么一个……轮学问还比不上江南某些秀才的举人。
他在西北; 学识已经算很不错的了,所以才能考上举人,但那儿极为穷困; 即便很久以前曾有世家在那儿发家,现在却已经全部搬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何叶同压根就没办法找到好的老师; 没办法学到太多东西。
当然,便是他能找到老师……鉴于他家中贫困,也是拿不出束脩来的。
何叶同的父亲活着的时候是西北军的一个千户,因着立了许多战功,使得家里分到了许多田地; 日子过得极为不错,何叶同更是自小就能上学堂,他自幼聪颖,还学得极为不错。
只可惜在他十一岁时,他的父亲死在了戎人的铁骑之下。
家里没了父亲的俸禄,日子一下子就难过起来; 还有人看上他家的田地,因而一再逼迫他们孤儿寡母,让他们过得愈发艰辛,甚至双方结下仇怨。
何叶同想要与那些人对抗,便只能读书,可是等何叶同终于考上了举人,能庇佑家里的时候,他家已经家徒四壁了。
他最后进了军营,帮着处理军中文书,才好歹赚钱养活了母亲,又攒够了上京赶考所需的银两。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他上京赶考的路上,竟是不慎被人偷走了身上的财物……
最后,何叶同是靠着同行学子的接济,才终于来到了京城的。
他本打算来了京城之后适应适应这边的环境,再好好学习一番,弥补自身的不足,但现在他身无分文,连饭都要吃不上了,又要如何学习?
可若是不学习,而是设法去赚钱养活自己……他的学问本就一般,又哪还有机会高中?
何叶同叹了口气,到底还是打算先找点事情做。
结果……京城和西北不一样,京城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他人生地不熟不说,便是连官话都说的磕磕绊绊的,又要上哪儿找事做?
何叶同问了好些地方,都没找到能做的事,已经精疲力尽失望透顶,但看到一家书铺的时候,却还是上去问了,问那家书铺的掌柜需不需要有人抄书。
“不用,现在书价降下来了,已经没人抄书了。”宜墨书铺的掌柜道。
何叶同满脸失落,正要离开,那掌柜的却又叫住了他。
“掌柜的有何事?”何叶同问道。
“这位公子,你是上京赶考的举人?”宜墨书铺的掌柜打量了一下何叶同洗得发白的衣服问道。
“正是。”何叶同道。
“你既然是上京赶考的举人,又囊中羞涩,为何不去万书楼?”那掌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