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本宫起床就性转-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煜阳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目光瞥向弟弟又很快收了回来,低声道:“已无大碍,让母后担心了。”
  “你原本身体就不好,怎堪得这般劳累?”宁氏一脸心疼地说着,还抽出帕子来拭了拭眼睛。放下手时,语气却是陡然一转,变得尖刻起来,“哪比得上有的人,身强体壮,被捅了几个透明窟窿都死不了,睡上几日照旧活蹦乱跳。却偏生要托病偷懒,背地里倒偷偷跑出去逍遥快活!”
  “母后!”虽然早知道这对母子碰在一起便绝难有好事,但听见宁氏说的如此刺耳,秦煜阳还是不禁头疼起来,低声劝阻道。
  宁氏没有说免礼,秦景阳便只能依旧保持着刚才对着门口、躬身行礼的姿势。闻言,他直起腰,转过身来;宁氏似乎等的就是这一刻,眼一瞪刚要开口,却见男人一掀袍摆,竟是干脆利落地跪了下来:“儿臣惫懒,令皇兄操劳成疾,实属不孝不悌。母后教训的极是,儿臣聆听训示,顿觉愧颜无地。”
  “你……!”宁氏见状,气得不打一处来。这几年来一向如此,每当她想要借机发作秦景阳,后者便率先承认过错,将自己说的一无是处,令她只得一拳打进棉花里。
  见母亲还要再为难弟弟,秦煜阳连忙拉住她,温言道:“儿臣还要请教母后,先前差人送来的药茶,母后那里可还有剩?儿臣喝了它之后,感觉咳嗽少了许多。”
  宁氏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了过去,喜滋滋道:“当真好使?那方子可是哀家托人从民间花重金买来的呢。皇儿若想要,哀家便叫人再多配一些,都给你送过来……”
  他二人其乐融融地说着话,乍看上去,好一副母慈子孝的天伦图景。秦景阳跪在原地,沉默地听着母亲对皇兄的拳拳关怀,将所有的情绪都收拢在眸底,面上只余下一片死水般的木然。
  母亲为什么这么恨他,他从前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得知了更多的宫中秘辛,这才渐渐明白了。冰冷的皇宫逐渐扭曲了这个女人的心性,她恨那风流薄幸的帝王夫君,恨夫君所宠爱的小妾,恨那小妾的一双儿女,恨自己的年老色衰与感情失败。哪怕是后来夫君马上风死在了宠妾身上,让她有理由以最残忍的方式处置了后者,那一瞬间的快意却依旧无法抵消经年累月积压下来的怨恨,必须要继续寻找一个合适的对象,作为宣泄的出口——一个可以供她肆意打骂发泄,却无法反抗半分的人。
  如果说皇兄承载着曾经琴瑟和谐时、母亲所有美好的回忆,那么他秦景阳所担负的,便是她这种种的怨念与痛恨。
  感到委屈又如何?感到不公又如何?孝之一字大过天,当朝太后,生身之母,哪怕他是手握大权的摄政王,在这个女人面前也只能放弃所有的防御与反击。也罢,至少他已不会再对母子之情抱有憧憬,无所谓希望,便无所谓失望。
  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原本就是要走的,何必再跪在这儿碍眼。只要有皇兄在旁边帮腔,宁氏应该也不会强留自己在这儿呆着。秦景阳这样想着,正要开口,却突然听见太后说道:“正好,不久便是哀家乖孙的大日子,可要好好操办一番,不能出半点差池,也好给他的父皇冲冲喜。说不定啊,这一遇上喜事,精气神就上来了,病也就好了呢!”
  ……什么?
  秦景阳一惊,下意识抬起头来,恰巧与秦煜阳投过来的目光撞到一起。他连忙收敛了不适当的表情,道:“明日臣弟便会回来接手诸项事务,皇兄只消放宽心,静养便是。”
  秦煜阳点了点头:“那就麻烦六弟了。纳征之礼一事,你多与宗正、太常两寺商量一番,务必要确保万无一失。”
  “臣弟明白。”
  “六弟若无事,便先回去吧。”
  “臣弟遵旨。母后,儿臣告退。”
  一路面色如常地出了皇宫,坐上马车,秦景阳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来。
  既然九日后的纳征已经被赋予了为皇帝冲喜的意义,再想要设法推迟此事,就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转圜的可能性被压缩到最小,除非楚清音真的死亡,或者是发生了什么强大的不可抗力,否则仪式的举行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还没来得及想出一个大体的计划,就已经被告知这条路已经被完全堵死,这种感觉真是糟糕透顶。心情烦闷之下,秦景阳忍不住狠狠用拳头捶了下马车的厢壁。前方赶车的侍卫吓了一跳,停下车回过身来小心翼翼地问:“王爷,怎么了?”
  “……没事。”秦景阳捏着眉心,接连做了几个深呼吸,这才将心里那股强烈的挫败感勉强压了下去,“回王府吧。”
  车轮再度开始转动。秦景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将注意力放在楚清音与秦曦的婚约上。
  就算是订婚礼成了既成事实,他还是一定要想方设法,破坏掉这桩隐患重重的亲事。乐观点想,这样的话,他们倒像是如同楚清音所说的那样,拥有了足够的时间,来筹备一个更加完善周密的方案,尽可能地将损失与代价降到最低。
  首先,楚二的处境便是一个麻烦。一旦计划启动,失去了皇家的庇护之后,她在楚家的基本存活都会成问题。死遁之后改头换面、隐姓埋名的难度太大,并且风险也极高,秦景阳并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那么剩下的,便只有在被卸下太子妃的头衔之后,再赋予她一个同等级、甚至更加尊贵的身份这一种方法了。
  想到这里,秦景阳原本阴沉的脸色变得更加晦暗,几乎要滴下墨来。这个问题他在先前已经无数次独自考虑过,但是每一次的结果,却都毫无例外地指向了一个他最不想看到的答案——
  襄、王、妃。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独家首发于晋JIN江JIANG文学城,其他网站皆为侵权盗文。写作不易,请各位读者支持正版,在此郑重感谢。
其实,自攻自受是个好主意……【死
冲喜除了给病人娶媳妇之外,也可以指子女娶媳妇为生病的父母长辈冲喜,这里选的是后一种意思。

  ☆、有客从远方来

  其实,关于自己干脆内部消化、娶了楚清音为妻这件事,秦景阳从前并不是没有考虑过。
  他一直独身未娶,一来是因为没有心仪之人,对于成家生子的渴望也很淡薄;二来也是因为襄王妃这个位置并不是那么好坐的,自己地位微妙前途未卜,极容易耽误了人家女子。况且在一些人眼中看来,摄政王无妻无子,威胁性便会小了许多,哪怕将来真的架空了君主自己独擅专权,死后也是要将大位还给皇帝一脉——总归是“正朔”就好。
  所以,借由婚姻的借口将楚清音绑在身边,两人的身家性命与切身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来又可以名正言顺地共同行动,秘密也不容易泄露,实在是最为方便的解决之道。
  然而,若是结合了外界条件来看,这条路子却是一个坏到不能再坏的下下策。摄政王抢了自己的侄媳妇,太子的未婚妻,这消息一旦传出去,绝对会成为大周自开国起最大的皇室丑闻;况且楚清音并不是一般人,她是左丞相的女儿,其婚姻会影响到三公之一的站队问题。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自己一旦这么做了,都一定会与皇兄之间产生更大的间隙,甚至就此决裂。
  就算退一万步讲,若是在纳征之礼举行之前采取行动,这个方案大概还有那么一点点顺利实现的可能性。毕竟太子妃的人选虽然早已定下,但知道此事的也仅限于王公贵族,他们为了官爵性命自然会闭紧嘴巴,不向外胡乱声张皇族的丑事。可是在礼成之后,楚清音的身份就会被昭告天下,万民皆知,这时候再出手抢人,造成的后果将会是毁灭级的。
  可若是在这短短九日之内仓促行事,直接从推迟婚约变成“强取豪夺”,只怕皇兄听见这个消息之后,病情绝对会在顷刻之间猛烈加重。且不说从亲情角度讲,秦景阳也确实不愿在此时给皇兄雪上加霜,单说真的这么做了的话,到时候他身上的罪名,恐怕就不仅仅是“横刀夺爱”这么简单了。
  身体后靠在车厢壁上,襄王烦闷地闭上了双眼。他仿佛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无法脱出的困局,四面都是死路。
  这次去皇宫的结果,很快也被楚清音和程徽分别得知,两人同样一筹莫展。眼看着日期一点点逼近,官署中有关纳征礼的各项准备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他们,却似乎真的已经无计可施了。
  令三人都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在四日之后。
  初春已至,万物新生。天气晴好,秦景阳指挥着揽月与临星将楼里的躺椅移到了院内,放在抽出新枝条的杨柳树下,盖上一条薄毯子,闭目小憩。
  自从那一日从皇宫回来后,他便重新拾起了监国摄政的责任。楚清音虽然是个省心的,在某些事情上也有一些不错的见解,但毕竟是个新手,经验不足。就算有程徽从旁辅助,两人能处理的政务还是有限,许多事情还是要等到他晚上回来后才能做决定。于是秦景阳每晚都要忙到三更半夜才停,只有在趁着换到楚二姑娘的身体上时,才能在白天偷闲补个觉,缓解一下精神上的疲惫。
  至于纳征之礼的事情,襄王觉得自己已经有些自暴自弃了。不然还能怎么样呢?他全权负责此事的顺利进行,眼睁睁地看着一项项准备工作完美就绪,而宁氏总算找到了一项可以让她越过“后宫不得干政”的禁令、从旁关注的事情,免不得又要处处给他添堵。唯一能让他松口气的,就只剩下白天是楚清音代替自己,去忍受太后的种种刻薄言语这件事了。
  和煦的微风拂过脸颊,带来草木的芬芳气息。难得的惬意时光,秦景阳正在半梦半醒之间,忽然听见有个稍微陌生的声音带着惊喜喊道:“阿清!”
  这声喊叫得襄王殿下一个激灵,顿时睡意全消。从躺椅上支起身,他刚刚朝着院门口转过头去,便看到来人已经朝这边直冲了过来,一把将他搂在了怀中:“你可想煞姐姐了!”
  脸陷入了两团软肉当中的秦景阳:“……”
  “嗯?怎么不说话?”怀中的妹妹身体僵硬地沉默着,来人有些疑惑,松开手臂弯下腰来,与其四目相对。“三年没见,不认识姐姐了么?”
  秦景阳不自在地向后仰了仰头,挤出一个干巴巴的笑容:“……阿姐。”
  面前的年轻妇人看上去二十五六上下,生得明艳大方,英气十足,周身上下都散发着蓬勃活力,正是楚清音的同母姐姐,荥阳郡王妃,楚汐音。她仔细端详了秦景阳一番,又伸出手去捏了捏他的脸,双眉蹙起:“怎么觉得比以前瘦了,瞧这小脸尖的,气色也不太好。”旋即又舒展开来,高兴道,“不过这精气神可比以前强多了!”
  被捏了脸的襄王殿下:“……”
  楚清音生母早丧,从小基本是由这位长姐手把手拉扯大的,姊妹两个感情很是深厚。就算秦景阳对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有些承受不来,但他如今毕竟是继承了楚二姑娘的身份和人际,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将楚汐音一把推开。他正想不露痕迹地逃脱大姐的魔爪,忽然听见院门口响起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小妹刚刚许是在睡觉,却让阿汐你给吵醒了,此时只怕还没晃过神来呢。”
  “是么?”楚汐音咕哝了一句,总算直起身来,退后两步。
  这话如果是旁人说的,秦景阳定会在心中默默感谢兄台搭救之恩;可惜不巧,对于这个人,他不摆脸色就不错了,实在无法生出半点感激之情。表情古怪了一瞬,襄王终于极其勉强地迫使自己露出了一个不算坏的脸色,对着走过来的年轻男人招呼道:“……姐夫。”
  他简直想拔了自己的舌头。
  荥阳郡王秦玉昭今年二十有九,其父乃先帝的同母兄弟,论亲缘算是秦煜阳的堂弟、秦景阳的堂兄。他的封地在大周最南端的宁郡,因为与南梁接壤,所以也协助着当地郡守与驻军,负责起有关边防的诸项事务,是大周为数不多的拥有实权的王爷之一。
  秦景阳与秦玉昭的相识始于当年签订会川之盟的那段时间。两人先前并没有见过对方,只是遥遥听说过彼此的名字;双方之间也没有利益、立场、观念上的冲突,甚至可以说是一直都站在同一边的。平素都堪称冷静理智的两个人为什么会相看两相厌,见面必争吵,一直是令知情者们都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件怪事,或许真的只能简单归结于“气场不和”四字。
  当然,对于自己小姨子三年不见、里面的芯已经换成了自己最看不顺眼的人这件事,秦玉昭是丝毫不知情的。所以哪怕秦景阳的表情略有些扭曲,他也没有太过在意,笑吟吟道:“潇儿和棠儿一路坐马车累得睡着了,到了府上还没醒,让嬷嬷先带去暮雪斋了,下午才会过来。”
  他说的便是楚汐音所生的一对龙凤胎,世子秦云潇与县主秦云棠。秦景阳也不知该如何答话,只得嗯嗯地应了一声。恍然想起之前楚敬宗说的是他们五日后才回到,如今却提前了一天,于是问道:“你们怎么早来了?”
  秦玉昭与楚汐音闻言对视一眼。前者叹了口气,神情稍稍严肃下来:“其实,我们是先行赶过来向圣上报讯的。南梁派来了一队使臣,只怕再有十日,便要抵达京师了。”
  南梁使臣?
  秦景阳一惊。从南梁都城德钦到北周京师,中间足有两个半月的脚程,这么说使臣队伍是从年前便朝着这里出发了。按照常理来说,若是向别国派遣使者团,在出发前至少都要提前三个月通知对方,可南梁却不声不响地便行动了,直到仅剩了不到十日的时间,秦玉昭夫妇匆忙赶来,北周朝廷才后知后觉地知晓。如此反常的行动,那位南梁的国主又在计划着些什么?
  不过……等等,这倒是个天赐的良机!两国邦交乃重中之重,况且以北周和南梁之间微妙关系,更不可等闲视之,必须万分谨慎地对待。为了这件事,令其他所有的事情让路都是值得的——自然,纳征之礼也包括在内。
  况且先前还出了秦怀阳的那档子事,主犯虽死余波犹存,只要自己把话说得危言耸听点,说不定就可以达到推迟仪式的目的了。想到这儿,秦景阳顿觉豁然开朗,精神大振。就算秦玉昭依旧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看在他带来这个好消息的份上,襄王殿下也十分大度地决定,短时间内可以考虑对他和颜悦色一些。
  虽然秦景阳还想再询问更多有关南梁使臣的内情,但他也明白此时自己的身份并不适合探听过多的朝政大事,只得暂且忍下。秦玉昭显然也只是顺着他的提问答了这么一句,并没有想要多说的意思,转而道:“今日下午,我便去襄王府走一趟,去和……”他的脸微微扭曲了一下,“摄政王就此事打声招呼,然后在去皇宫面见圣上。”
  秦景阳闻言,灵机一动,忙道:“恰好,我前几日认识了襄王府的苏姑娘,与她十分投缘,彼此引为知己。既然……姐夫要去王府,可否帮我带一张字笺给她?”
  秦玉昭不疑有他,颔首道:“当然。”
  三人又说了会儿闲话,主院那边便来了下人,请郡王夫妇前去用午饭。从前的楚清音就不继母与妹妹们共坐一桌,秦景阳更不可能去给自己添堵,因此从来都是自己在拈花楼独自吃饭的。楚汐音看了看妹妹,向丈夫说道:“我要在这儿陪阿清一起吃,你便带着两个孩子去吧,记得和父亲说一声。”
  “好。”秦玉昭点头离去。
  这要求合情合理,楚敬宗就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