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反派白月光-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圣上这句,陆锦珩满意了。又陪皇上下了一盘,之后便美美的去睡觉了。
翌日,周幽帝下了早朝又在御书房处理了些公务,便命大太监赵德顺亲自去苏府接苏姑娘进宫。
本想着让苏鸾在宫中用午膳,也好加进些了解,谁知皇上命御膳房备下一大桌精美菜肴后,赵德顺却一个人回来了。
坐在食案旁的周幽帝不禁疑惑起来:“苏姑娘呢?”问这话时,他还翘首往门外眺了眺。
同坐于食案旁的陆锦珩也神色蓦地严肃起来,看着赵公公一脸为难的表情,他便猜到此行不顺。
“发生何事?”陆锦珩急急追问。
nb s “回皇上,世子,苏姑娘她不在苏府,苏家人说她探亲去了。”赵德顺想着这不算什么大事,这样的急召的确有扑空的可能,了不起就是改日再召。
不过皇上觉得扫兴自是难免的,赵德顺也做好了被迁怒的准备。
所幸周幽帝心情好,没动气,反倒转头朝着陆锦珩宽慰一二:“清明嘛,走走亲戚一同祭拜先祖,也属正常。”
是啊,陆锦珩也明白苏鸾不可能时时关在苏家不外出,只是这回扑个空也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事。只是不知为何,他心里就是惴惴难安。
“可有问是去探什么亲戚,何时回来?”陆锦珩询道。
赵公公忙回答:“说是去苏姑娘的姨母家了,至于回来嘛,苏家人也说不准,只说兴许会小住一阵儿。”
“小住一阵儿?”陆锦珩更是觉得此事不对劲儿。若苏鸾的姨母就在京中,何需借住叨扰。若是不在京中……
据他所知,苏家的亲戚除了在京城的,便是当年随着苏道北一同迁往青州的。
微微眯了眯眼,陆锦珩的脸色骤然难堪起来。
“皇上,臣去户部一趟。”说罢,陆锦珩起身饭也不吃了,直接出了门。
户部衙署内,陆锦珩请户部侍郎将苏家九族内的亲戚一一查找出来。最终果然找到了苏鸾的姨母。
执着户部侍郎递过来的户籍册子,陆锦珩眼中显露出阴郁之色:“青州……”
果然。
青州这么远的地方,若行马车,来去便需二十日。再加上小住一阵儿,必是月余开外了。显然这不是冲着清明祭拜先祖而去的。
这么久的分隔,苏鸾竟连个口信儿也不给他递。
“啪!”一声,陆锦珩将册子愤然摔到书案上,双眼近乎冒火!
她到底将他摆于心中何地?还是说她突然离开这么久,本就是为了躲他?!
缓缓阖眼,陆锦珩恨得暗暗咬牙。吓得一旁的户部侍郎一句话也不敢说,劝都不敢劝一句,只等陆锦珩自行消气离开。
须臾,陆锦珩睁开眼,眼中灼光依旧。
他一个字未再多言,转身离开了户部衙署。
马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官道缓缓前行,明明是没什么行人挡道的郊外,行的却如市集一般缓慢。
车内,苏鸾张手拍在嘴巴上,打了个哈欠。
“第四个了。”水琴提醒道。
苏安也关切起来:“鸾儿,你这是怎么了?明明为了今日赶路,昨晚我们睡的极早,你怎的会困乏成这样?”
当然是串那缨穗串的呀。可这话苏鸾自然是不能说,便只找借口道:“前几日生病,整日整夜的躺在床上,养懒了。”
“那不然你再睡会儿?”说着,苏安将自己背后的绸靠抽出,全塞到苏鸾身边,好让妹妹能舒服的垫头。
苏鸾昨晚就睡了两个时辰,这会儿的确是有些熬不住了,便也不跟苏安客气,果真倒头就睡。
这一路,苏鸾与苏安也的确是行的不怎么着急。沿途路过热闹的城镇,或是风景绮丽的山水,皆会停下来游玩一番。
反正她们此次离家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散心。故而青州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一路吃好玩儿好,开开心心。
原本马车顶多十日便可到达青州,而苏家姐妹足足用了十五日才抵达。
抵达后她们也并未急着去投奔姨母,而是先去市集采买了一些礼品。
虽然马车上带了不少秦氏备下的礼品,但毕竟路途远空间受限未敢带多 。想到要去姨母家叨扰这么久,苏鸾便觉得得再多备一些才说得过去。
就算姨母不在意这些虚礼,可姨父总是外人,必会通过这些细处来了解姨母娘家人的作风。如此算来,苏鸾觉得自己得给姨母长长脸。
两辆马车,原本苏鸾苏安这辆上未放多余东西,只在紫玉所乘的那辆车上放了行囊和礼品。而经过一番采买后,紫玉的车上塞得满满的不说,就连苏鸾的马车上也仅能容下三人直立而坐。其它边边角角,全塞满了东西。
这日过午,日影西斜时,苏鸾她们的马车到达了青州知府的府宅。
水琴率先跳下马车,前去叩门同门房沟通,并将秦氏写给姐姐秦夫人的亲笔信递上。
原本以为门房的人会先将信呈给秦夫人看过,才准她们进。可谁知门房小厮一听来人是苏鸾后,立马喜迎!
“哎呀,谢天谢地,苏姑娘总算是到了!”
马车里正掀着帘子往外看的苏鸾和苏安皆是一愣,二人面面相觑。
“鸾儿,是不是母亲提前给这边通了消息?”不然这边的人怎么非但不意外,还好似苦等了许久似的。
苏鸾摇摇头:“这绝不可能,母亲给我信时说姨母看过便明白,会好好安置咱们。母亲绝对没有其它方式提前告知姨母的。”
“那他们怎么……”
“还是先下去吧,进去一问便知。”苏鸾沉着道。
“好。”
姐妹两相互搀扶着,下了马车,被下人们殷切的迎接进府。
就在苏鸾她们犹豫着下车的那会儿,其中一个门房小厮已进院儿通报过了。故而这会儿已是有几个丫鬟先行迎了出来,跟着便是几个主子模样的人也迎了出来。
看着面前的男男女女,苏鸾哪个也认不出来,不敢乱叫。
而苏安和水琴就更不认识这些人了,只将希望寄托的苏鸾的身上,打算看苏鸾怎么个叫法,她们再跟着叫。
苏鸾怔在原地,窘了半晌也不敢开口。面前单是看起来比秦氏年长的夫人,就有四位,苏鸾委实分不清哪个才是她的姨母。
原本苏鸾还打算通过姨母与秦氏相似的相貌来辨认,可看着眼前这些夫人,没一个和秦氏有半分相似的。
“这就是秦姐姐的甥女,苏鸾吧?”其中一位苏鸾不认识的夫人,指着苏鸾问道。
这人是秦夫人的夫君杨知府的亲妹——杨氏。
莫说是苏鸾不认得她,就是在青州住了九年的原主也不认得她。只因为这位杨夫人早早远嫁,不久前夫君去世,一时无所依,便带着儿子临时投靠兄长家。
自然杨氏也是头回见苏鸾,之所以能认出,是因着听兄长提起过这丫头生得格外水灵。故而杨氏一眼就将苏鸾跟略显干瘦的苏安区分开来。
苏鸾正不知如何接话,突然听到远远的一声:“鸾儿!我的鸾儿可到了!”
不必细思,苏鸾便笃信这声音是来自原主的姨母。也只有姨母才会如此亲切的称唤她。
故而当苏鸾转头看到那声音的主人后,便不假思索的佯作熟识:“姨母!”
娇娇的喊了一声,苏鸾便也朝着正疾步而来的姨母迎了几步。
对方一下将她拥进怀里。
的确,这人就是苏鸾的姨母,秦夫人。
被秦夫人抱着亲昵的嘘寒问暖半天,苏鸾才终于找到个机会问起:“姨母,为何你们好似早便知道了鸾儿要来?”
“还不是因为有人来在了你们前头!”秦夫人笑着戳了戳苏鸾的额头:“你呀,定是路上又贪玩儿了,才那么晚到!”
第106章
“有人来在了我前头?”因着完全懵了; 苏鸾问完了话嘴巴却是半晌没能闭上。
顿了良久,才问了句:“难道我娘也来了?”不然还能有谁?
闻言,秦夫人脸上一直挂着的那抹笑意漾了开来,又气又笑的伸手戳了下苏鸾的额头:“傻孩子; 还想瞒着姨母呐!你这次来青州,不就是有事要通知我们?”
她瞒什么了?要通知什么了?苏鸾只觉得脑中浑浑; 一时甚至不知从何处着手辩解。
见气氛一时僵住; 苏安则趁机向秦夫人问安,上前几步站到苏鸾身边; 朝着秦夫人屈膝行礼,而带柔笑:“秦夫人; 父亲和嫡母怕鸾儿独自上路无聊,便命苏安伴着妹妹。恐要在贵府上叨扰几日了。”
秦夫人忙伸手将苏安搀起,“自家姨母; 有什么好见外的。”
苏安从袖袋里掏出一封信笺; 双手呈上; 说道:“秦夫人; 这是嫡母给您的亲笔信。”
“好。”秦夫人接信接过来; 急急展开扫了几眼,看完便笑了:“妹妹也是谨慎,信中竟对鸾儿的亲事只字未提。”
秦夫人这话说的极低; 也不似刻意说给谁听的; 只是信口的一句怨叨。可这话落在苏鸾的耳朵里; 却如一声惊雷!
“亲事?姨母您……这是何意?”
“好了好了; 嫂子,虽说正堂有兄长招呼着,但咱们也不能总在外耗着,对那位就太过失礼了。还是先回屋再说吧。”杨氏边朝秦夫人说着,边过来搀拉苏鸾。
苏鸾越听越糊涂,这位夫人是谁?她口中的‘那位’又是谁?
杨氏也看出苏鸾的迷惑,边拉着她走,边自我介绍一番。
最后道:“我与鸾儿也是一见如故,若是依礼叫我姻姑母,有些疏远了,那不如鸾儿直接唤我一声姑母好了。”
被杨氏拉着,苏鸾被动的走在最前面,听杨氏说这些时她也不时扭头看看姨母的反应。
从姨母的面色上苏鸾看得出,她与杨氏这个小姑子并不怎么和睦。故而苏鸾迟疑了下,最后折中唤了一声“杨姑母。”
秦氏心里是满意的。带上姓氏唤人,一听就像是在唤外人。若是苏鸾当真唤杨氏一声姑母,不知道的还觉得比她这个亲姨母还近呢!
而杨氏却不甚欢喜。不过脸上倒是没表现出来,还是满口答应着:“哎!鸾儿这孩子,姑母真是越看越喜欢。”
众人寒暄着一路往正堂去,因着府院大脚程远,在进屋前苏鸾已将几位夫人的关系弄了个明白。
除了姨母秦夫人,姨丈的妹妹杨氏外,还有两个进门多年的侧室,以及一个纳进门来才半年的宋小娘。
那两个侧室从头到尾没说什么话,只远远跟着充个人场,苏鸾想来她们该是在府中没什么存在感的。
倒是那个宋小娘,有些引起苏鸾的注意来。之所以注意到她,是因为她虽刚进门不久,年岁看起来倒是不小,想来之前也是嫁过人的。且宋小娘与杨氏的关系似乎极好。
一个新进门的妾,与小姑子的关系,却比主母与小姑子还好。不知何故,苏鸾隐隐觉得姨母在杨府的日子不似太舒坦。
进了正堂,入眼是一座琉璃屏风,绕过屏风,苏鸾便见大约是她姨丈的人,坐在主位下手的椅子里喝茶。
主位旁是一个男人负手立着,面朝着墙上的一幅画欣赏,背对着苏鸾。男人身边还有一位抱着浮尘的公公。
苏鸾心中暗暗打鼓,这个背影……难不成是……
不及苏鸾多思,便看到疑似她姨丈的人起身朝着她们招呼:“来了?快快快,跪下接旨!”
苏鸾微怔,旋即便见姨丈与身边的姨母等人皆跪了下来。
来不及反应的苏鸾和苏安,好似两个傻子一般杵在原地,愣愣的看着伏跪的众人。
这时那个男人转过身来,果然不出苏鸾所料。
“陆锦珩?”
怎么来青州还能见到他?难道他不知道她是故意躲他才来的青州?这是阴魂不散啊!
苏安也意外了下,但当视线落到公公手里展开的金黄卷轴后,恍然明白过来这是要宣读圣旨了!连忙跪下,同时拉拉苏鸾的袖角。
苏鸾缓过神儿,低头看了看苏安,只得也跟着跪下去。
迷迷糊糊间,苏鸾听到公公那特有的尖细嗓音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礼部仪制司主事苏道北之女苏鸾今已及笄,恭谨端敏、秀雅绝俗,品行纯淑、恪守礼教,朕躬闻之甚悦。又闻雍郡王世子陆锦珩及冠未娶,且人品贵重,行孝有嘉。二人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故朕下旨钦定二人择良日大婚。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谢主隆恩!”众人齐答,叩头谢恩。只苏鸾麻木的僵在原处,在众人间显得格外打眼。
公公念了一大堆誉美之词,她没记住多少,但她明白了意思,就是圣上将她赐给了陆锦珩!
不必多想,这定是陆锦珩去御前求来的。他就这样不声不响的决定了她的终生!
这时一只手朝苏鸾伸出,苏鸾微微垂着头未看那人的脸,只看那只伸在她面前的清癯修长,骨节分明的手,她便知是陆锦珩的。
苏鸾抬手,没去握住,而是“啪”一声,将其打开!
“鸾儿!”秦夫人在一旁提醒,她意外于甥女如此对待郡王世子。这位可是真正的贵人,开罪不得。
苏鸾的姨丈杨大人看到这幕,也是吓出了一头的冷汗!
年前苏道北秦氏一家离开青州前,还特意带着苏鸾前来辞别。当时杨大人觉得这个外甥女矜持逊顺的有些过了头,见他这个姨丈时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可今日再看她对世子的态度……这简直是令他不敢相信。
而偏偏世子这么倨傲的一个人,竟丝毫不恼她。面对苏鸾如此无礼之举,世子眼中仍是满浸春波,淡噙笑意。
想不通归想不通,但杨大人与秦夫人看到世子这般娇纵着苏鸾,倒是松了一口气。
苏鸾自己起来时,陆锦珩还是扶了她一把。
杨大人不便说什么,可秦夫人这个亲姨母不敢再纵着苏鸾,起身后代她向陆锦珩说软话:“世子,鸾儿还小,许多规矩尚不懂,还请世子勿要与她一般见识。”
“无妨,习惯了。”陆锦珩回着秦夫人的话,可眼睛却始终盯在苏鸾的脸上。
苏鸾气乎乎的瞪着他,有许多话想问,可扫了一眼众人后,想着不适合在这种场合发作,只得先将情绪掩下。
见世子不计较先前的小插曲,几位夫人便连忙道喜。
宋小娘朝着秦夫人道:“夫人的这位甥女当真是孝顺您这个亲姨母!这等好事原本书信或是遣人来通知便好,可鸾儿竟不远万里亲自过来告之,委实是令人感动。”
秦夫人听着这些恭维的话,很是顺耳,嘴上的笑容怎的也掩不下去。苏鸾当真是给她这个姨母长脸!
秦夫人握住苏鸾的手,轻轻拍了拍,深感欣慰:“鸾儿,不枉姨母从小看着你长大,姨母真是没有白疼你。不过这种事你一女儿家的,何必亲自跑这一趟?随便派个人来知会姨母一声,姨母自会进京吃你的这杯喜酒啊。”
苏鸾听着这些话却觉刺耳,她剜了一眼陆锦珩,纵有满腔怨愤却不敢开口质问。还得假惺惺的在众人面前笑,陪着陆锦珩将这出戏演下去。
千里逃他,如今却成了千里报喜……
陆锦珩就这么笑嘻嘻的深望着苏鸾,好似身边的一切人事都只是她的背景,不值他侧目瞥上一眼。
第107章
这晚; 杨大人于府中大摆筵席,款待雍郡王世子和苏鸾。
不只将青州所有的亲友叫了来,就连衙署里的几位官员也被他下了贴子一并叫来做席。
众人得知是圣上给杨大人的甥女赐婚,且赐婚对相是雍郡王世子陆锦珩后; 马不停蹄的去准备大礼,又马不停蹄的赶到杨府赴宴。
陆锦珩他们的宴席在内院; 故而外面的宾客搅扰不到他。而外面的宾客虽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