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讼师-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想到,她找的是这些人。
  现在他看明白杜九言本场辩讼的套路,她是从小事开始往重点推进,一点点蚕食掉所有人对玄吾等人的耐心和信任,再最后去讨论本场的重点。
  这就像在一根细绳上不断加重,等到绳子几斤崩断的时候,再最后进行致命一击。
  如此,不给他这个被告讼师,留下半点翻身辩解的余地。
  “这位老伯,您呢。”杜九言问道。
  卖鸡的老伯回道:“我也如此,大概也是十多年了,每天往上送六只杀好洗干净的鸡或者鸭,有时候鹅长大了,也会送鹅。年底山里有野味的时候,我还会送野味,他们给钱给的痛快,从来不拖欠,我为了生计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对外说过。”
  “多谢了。”杜九言拱手,请二位下去,转而和所有人道:“三天一头猪,每天六只鸡,半个月半片牛。如此之大的消耗量,这可不是一两个僧人馋嘴偷吃就能吃完的。”
  “这些就足以证明,钟山寺的这群和尚,开山门时是德高望重庄严肃穆令人尊敬,关了山门,他们就是一群土匪,龌蹉肮脏,令人不齿。”
  门外,有人骂道:“不要脸的和尚,枉费我年年给你们捐赠香油。”
  “你们待在寺庙,菩萨都要被你气死。”
  一片骂声,此起彼伏。听者的气愤恨不得立刻打死他们。
  “杜先生!”申道儒不能再让杜九言继续说下去,若等她说完,整个案件的主动权,就完全被她掌控,而他这个被告讼师,说什么都是枉然了。
  此刻,他明白了为什么杜九言从无败绩。和她辩讼,只有切身体会,才能真正明白。
  “你在辩讼什么?”他质问杜九言,“至此,你一直在说钟山寺。是,他们就算没有守住清规戒律,可依《周律》也无需带上公堂来审问,自有佛法高僧来处置。”
  杜九言要反驳,申道儒学杜九言,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和钱羽道:“大人,原告讼师用了半柱香的时间,来证明钟山寺的荒诞。可这和本案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就算他们是一群十恶不赦的土匪,可也不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只靠推断来证明他们杀人。”申道儒道:“一个人杀人与否,和他的人品以及过往并没有关系。”
  “喝酒吃肉的花和尚,与寺庙是否发生杀人事件,也没有直接的关联。”
  申道儒拱手道:“大人,一场公堂不可能审一天,耽误所有人的时间,我们也没有办法,一直在听杜先生顾左右而言他!”
  钱羽微微颔首,看向杜九言,“你如何说。”
  “尊老爱幼,那就让申先生先说吧。”杜九言笑呵呵地道。
  申道儒说,公堂上不谈情,所以他打断杜九言的话,说了一番慷慨激昂贬斥的话,可反过来,杜九言就有情有义地尊老爱幼,顺着他意思,让他这个被告讼师,临时插进来先说。
  两相对比,自然是情更动人。
  外面听的人纷纷鄙夷不已,冲着申道儒嘘了一声。
  “肃静,外面若再吵闹,本官可就下令关门了。”钱羽道。
  外面这才安静下来。
  申道儒要抢掌控权,所以选择无视杜九言的调笑,他上前拱手道:“本案主讼,是因为本案的讼师杜九言和桂王爷,在查证的钟山寺的时候,在其后院发现了十四座佛像。”
  “去过钟山寺的人都知道,在宝殿的左庭院中,这十四座佛像,第一座距今已有十年之久。”申道儒道:“其后,陆陆续续来了十四座。”
  “这些佛像也并非钟山寺买来或者请人捏造,是由香客赠送。”
  “而在这十四座佛像之中,桂王爷和杜九言,发现了十具尸体,这十具尸体已查证六具,分别是三对夫妻,死亡时间最久的已有六年至多,其余的则是两三年,三五年不等。”
  “其中三对夫妻,已经查实了身份和来历,也核实了当年他们确实来了京城,但也在那年,夫妻二人再没有回过家乡,音讯全无。”
  申道儒说完,大家也都是惊讶不已,没有想到杜九言说的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诉讼的案件在这里。
  在庙里居然找到了这么多的尸体。
  “由此,原告断定这十具尸体,都是由玄吾领头,带着他的底子门为凶为恶。”
  “这也能解释,她刚刚为什么用足足半柱香的时间,在给大家渲染钟山寺的和尚是一群假和尚真土匪。因为她证明,这十个人的死,是这群假和尚真土匪杀的。”
  “先不论事实到底如何,稍后我会给大家带证据以及证人。就被告讼师杜九言的角度和态度,就令老夫所不满。”
  “辩讼是什么,是在证据和证词的基础之上,来判定或者否定被告人的罪行。而不是,你用煽动性的语言,来调动主审和听众的情绪,达到最终重判的目的。”
  “这样不是辩讼,而是演说,而是蛊惑人心。从一开始就违背了讼师的职业准则!”
  申道儒说话,以一个前辈的目光打量着杜九言,道:“杜先生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老夫在这里不是否定你的能力和成就,但还是要以前辈的身份提醒你一句,辩讼就是辩讼而非演说。希望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建立在证据和事实的基础上。”
  大家听的一愣一愣的,很震惊地看着申道儒。
  钱道安暗暗心惊,申道儒的厉害,不单单只是他的能力,还有他也会走偏门。刚刚这一番话,他也是在煽动人心,从侧面来否定杜九言的人品,从而让主审和听众对她的为人产生质疑,削弱她接下来言语和讼词的力度。
  他在用杜九言的方法,攻击杜九言。
  “啊,我没有!”杜九言往钱道安身边一靠,钱道安比她高比她壮,当下就显得她娇小还柔弱,她无辜地看着申道儒,内疚又不安地道:“前辈,您误会我了。”
  钱道安嘴角抖了抖,忙配合地拱手道:“申前辈,您吓着九言了。”
  杜九言点头。
  “申先生,您不能这么说杜先生,她不是这样的人,她刚才就是说的慢了点而已。”有人听着不舒服了,立刻帮忙反驳。
  “是啊,您一个前辈,在公堂上就这么训斥后辈,我看您不是教她辩讼,您这是故意给她难堪。”
  大家都点着头,有人接话道:“您不也是说的乱七八糟,也没有说案情,您怎么还有立场来反驳她。”
  申道儒气的头昏脑涨,眯眼看着杜九言,恨不得立刻和她吵一架。
  这个不知耻的小儿,在公堂上,居然一点脸面都不要,在这里和他四两拨千金的装柔弱无辜。
  气死他了。
  “您继续。”杜九言皱着眉头点了点头,“千万不要耽误时间,您的请讼人还跪着的呢。”
  申道儒拂袖,重新走到中间。
  后堂内,大白牙拍着手,喊道:“言言好聪明,言言好聪明。”
  大家都露出无奈之色,这手法,恐怕也只有鲁念宗这样单纯的孩子,才能这么直白地夸聪明了。
  靖宁侯揉了揉额头,无奈地道:“这不是聪明,这是狡诈啊。”
  “各位,我的意思很明确,无论被告善恶,和案件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申道儒道:“正如崔巧或许善良,可她确实杀了人,这之间没有因果。”申道儒道:“所以,我们现在抛开所谓的人的善恶,来客观判别这个案件。”
  ------题外话------
  早!又是周五,今天是加更日,好想这个月快点过去,这样我就不用更这么多了,好累!


第566章 转移嫌疑(二)
  “十具尸体,其中有三对已经查证了身份,皆是夫妻。”申道儒拿出大理寺的卷宗给大家读出来,“其中来自保定府的一对夫妻,大约死于顺天七年,这一对夫妻膝下有一双儿女,而另外两对夫妻,分别来自怀庆和汾州,经过查证,这两对夫妻没有子女,并通过邻里以及家人所证,他们当年听说钟山庙求子灵验,所以长途跋涉赶来求子。”
  没有人说话,大家都在认真听。
  申道儒不急不慢,语速恰到好处,让人听着像是说故事,沉稳且舒服。
  “众所周知,通常一个连环杀人的凶手,无论他内心如何的扭曲,可在他的心目中,一定存在属于他的逻辑和关联。比如刚刚过去的张蛮子杀人案,他只杀妇人,且是他认为不守妇道的妇人。”
  “在外人看来,些理由匪夷所思,可在张蛮子的眼中,这是他杀人的逻辑。”
  “那么,这三对夫妻的死,有什么逻辑的存在呢?”申道儒环视一周,顿了顿继续道:“或者,我们换个说法,玄吾以及钟山寺所有的僧人,他们有什么动机,去杀他们。”
  “杀人动机分为几个大类,情杀?他们是僧人,即便是酒肉和尚,也不会以一个群体的方式,以情杀为理由而去杀人。仇杀?谁的仇人?”
  “为此,我请了保定府那一对夫妻的亲人上堂。”申道儒和钱羽拱手道:“请大人传证人上堂。”
  钱羽颔首,传了证人上来。
  是死者夫妻的嫡亲的兄长。
  “劳驾问一句,你的弟弟和弟媳,一直住在哪里?可曾常来京城走动?”
  死者的兄长道:“我们家是顺天五年才搬到保定做买卖的,以前都住在平凉。”
  “那么,你的弟弟和弟媳,有没有说过,在京城认识僧人呢?”
  死者的兄长道:“没有来过京城,也没有认识什么僧人。说实话,我们都是买卖人,家里请了财神爷,鲜少再去庙里。”
  申道儒道:“那么,你弟弟和弟媳有家财吗?他们当时来京城做什么的,身上带的银两可多?”
  “他们身上确实带了一些银两,估计有二十两左右。他们来是想到京城走走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铺子,我们想要在京城开一间铺子。”
  申道儒颔首,和死者的兄长道谢,又拱手和钱羽道:“二十两银子,让玄吾为财杀人,这动机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此一事,暂放一刻。再回头来看剩下的两对夫妻,他们和保定的夫妻相同,情杀或仇杀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但是为财却绝对不可能,因为这两对夫妻,相当贫苦。”
  “大人,”申道儒道:“这三对夫妻,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没有共同点。甚至于,被害的动机,都无法统一。”
  大家听着觉得有道理,毕竟死了好些人,如果都是同一个凶手,那么,这些死者,多少都应该有一些类似,否则,就不能定性为连环杀人,如果不能定性,那么就有可能存在多个凶手……那么,这些尸体出现在钟山寺的后院的佛像里,就更加难找到理由了。
  “你话中的意思,是玄吾等僧侣没有杀人的动机,那么别人就有?”钱羽暗示申道儒,这个案子还有一个潜藏的,不能提的理由。
  申道儒听懂了,回道:“大人,第一对夫妻,并不用求子,他们上山唯一的可能,就是游玩。”
  钱羽蹙眉,微微颔首没有反驳,“你继续说。”
  确实如此,第一对夫妻已有一对儿女,他们到京城来,根本不用求子。那么,玄吾等人为什么杀他们。
  “以上,既然杀人动机以及死者都无法找到共同点,那么,换个角度再来看这个案子。”申道儒道:“所有的尸体,都在佛像中找到的。”
  他走到玄吾跟前,问道:“佛像从何而来?”
  “是山脚周家师徒二人做的,这些佛像也不是我让他们做的,都是信徒和香客们这么多年来陆续赠送的。”玄吾回道。
  “实际上,我根本不知道这些。”
  申道儒和钱羽回道:“大人,我要求传周家和周金师徒二人。”
  “传!”钱羽道。
  衙役去找周家师徒二人。
  杜九言和钱道安站在一边听着,钱道安低声道:“不亏是申道儒,不管是角度还是考虑都很周到。这两个师徒,你见过吗?”
  “见过,但只问了几句。”
  杜九言打量着,她低声道:“感觉不太好啊,咱们遇到麻烦了。”
  不能提到强奸的事,对有玄吾是好事,对于申道儒的辩讼,当然也是好事。
  “你别着急,你所调查的线索也不少。”钱道安安慰她,“一心急就难免会出错,遗漏一些重要的东西。”
  杜九言微微颔首,道:“不用担心,如果输了我还是有办法弄死玄吾。”
  “他死的分别只有死的轰轰烈烈还是无声无息。”
  钱道安失笑。
  周家师徒被带到堂上来,周家看到玄吾,忙急匆匆跑过去喊道:“大师,这到底怎么回事,泥塑里怎么会有死尸?”
  “老衲也不知道。”玄吾也是一脸冤枉地回道。
  周家擦了一头的汗,叹了口气给钱羽磕头,申道儒上前来问道:“钟山寺的十四座佛像都是你做的?”
  “是!”周家道:“这些年来,他们的佛像都出自我手。”
  申道儒又问道:“都是玄吾或庙中僧人嘱咐你的做的?”
  “不是的。”周家回道:“有些香客为了感谢钟山寺灵验,达成心愿后来还愿时,就会想要给庙里捐赠佛像,玄吾大师也不拦着他们,就将他们指到我这里来,找我给他们做佛像。”
  “他们付了钱,我做好了以后,就会背上山送到庙里。”
  申道儒颔首问玄吾,“佛像送上山以后,你们怎么处置?”
  “去过庙里的人都知道,钟山庙很小,前后只有一个宝殿,佛像送去以后根本没有地方供奉,所以就一直摆在墙边上,这么多年越积越多,就有十四座之多。”
  “那么,佛像里的尸体,是怎么进去的?”申道儒反问。
  门外听众也露出疑惑之色,有人低声道:“佛像做好了送上去的,如果是玄吾他们杀人的话,那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和周家师徒两人合伙的。”
  “要不然,人就是周家师徒二人杀的。”
  “是的,是的。”有人接了话道:“佛像做好了,哪有可能再打开,将尸体放进去呢,这不合常理。”
  大家都跟着点头。
  “那么,玄吾大事或者钟山庙中的僧人,有没有谁拿尸体过来,让你们将尸体捏进去呢?”申道儒问周家师徒二人。
  周家摇头,“没有。没有这样的事。”
  “你二人对泥塑更有经验,以你们的看法,这种情况要怎么做到,在你们做好泥塑之后,还能将尸体放进去呢?”申道儒问道。
  “做、做不到的。泥塑完成后就是一个整体,尤其在风干以后,只要破坏一点就难以恢复了。”他说着看向杜九言,“更不谈塞一个那么大的尸体进去。”
  申道儒颔首忽然转头问杜九言,“那么杜先生,你们当时发现泥塑并敲碎的时候,它是完整的吗?”
  杜九言颔首,“完整的,几乎毫无瑕疵。”
  “多谢。”申道儒拱了拱手,重新走回来立在公堂正中,和众人道:“所以,以上是我作为被告讼师,有关佛像藏尸,请讼人杀人之事的辩讼。”
  “虽现在还不知道尸体是如何进佛像的,更不清楚凶手是谁,但是,很显然玄吾等庙中的僧人是办不到的。”
  “还请大人明鉴,再仔细查明此案,找到真正的凶手,还我请讼人清白。”
  衙门外,再次响起嗡嗡的议论声,有人道:“会不会杜先生弄错了,申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啊。”
  “应该不会吧?”
  “接着听吧,到底什么情况,现在还真是扑朔迷离了。”
  后堂内,太后也有开始迷糊,招手喊桂王过来,揪着他耳朵在他耳边低声问道:“九言确定吗?”
  “确定什么?”桂王问道。
  太后掐了他一下,怒道:“哀家是说,九言能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