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六零种大米-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里去,出门在外,讲究太多得累死。
  柳三月暗搓搓的想,回头到了生产小队,要是给他分配个运粪施肥的活儿,看他怎么办。
  到常藤市时已是下午两点,正巧就赶上一班即将出发,去往安连乡的班车,四人赶紧便上了车。
  常藤市到安连乡不远,才下午四点多他们便到了,陈鹏跟他们说,到了安连乡,直接去政府办公楼报道,然后便会有人通知大垮子东生产小队的队长来乡里接他们。
  还好是这样,不然让他们自己找过去,还不知要多走多少弯路才能找到。
  在政府办公楼报了道,几人等了两个多小时,傍晚太阳几乎就要彻底落山时,大垮子东来接他们的人终于到了,来人是个年轻小伙子,开着拖拉机过来的。
  幸好如今还是夏末,太阳落山的晚,这会儿还有一点点七彩绚丽的余晖,不至于黑咕隆咚的摸瞎。
  除了电视上和网上,柳三月从来没有见过拖拉机,这还是头一次见到实物,蓝色的车身,到处溅的是已干硬的泥块儿,没有任何遮盖,全部裸/露在外,车头三角形,一个大方向盘直直戳在那儿,够粗狂够不拘小格。
  除了柳三月,其他三人好像也没见过,陆淮和林铭还好,只感兴趣的多看了几眼,倒是唐平,稀奇的不得了,围着那辆拖拉机仔仔细细打量了好几圈。
  来接他们的那个小伙子看着二十出头的样子,小平头,皮肤黝黑,个头中等,却是精壮精壮的。
  之所以能看出来他精壮,是因为他上身穿的是一件发黄的背心,两个膀子光溜溜露在外面,粗倒是不怎么粗,却是扎实的很,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非常明显,即便是放松状态也有肌肉紧实的线条。
  透过背心边缘,还能隐约的看见胸肌轮廓,总之身材相当的不错,就是长相普通了些。
  那人轻轻一跃,灵活的跳下拖拉机,朝柳三月他们走来,龇牙一乐,憨声憨气道:“你俺就是城里分过来滴兹钦吧。”
  南方人,前后鼻音分不清楚,卷舌翘舌也分不太清楚,刚刚在政府大楼这几个人就已经领教过了,就算政府办公人员说的都是普通话,口音也特别重,一个不认真,还真就听不懂了。
  好嘛,眼前这个黝黑的小伙儿,口音更重,直接就说的方言,只有柳三月完全无压力,她以前本来就是南湖人,而且还在大垮子东待了几个月,听这边人说话,完全无压力。
  柳三月知道那三个人一听到常藤方言就歇菜,便礼貌的开口接话道:“没错同志,我们就是这批分配到大垮子东生产小队的下乡知青,我们一共四人,两男两女。”
  “我晓得嘞,上头港过哒,屋都跟你俺收拾好哒,我是来接你俺滴。”
  柳三月点头,面上带着友好的笑容,“谢谢同志,给你添麻烦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小伙儿说的家乡话是当当当的老家话,就是为了展示一下乡下特色,只在这里出现这么一点点,为了方便,以后仍是用普通话写,你们只要记得他们说的都是方言就成,嘿嘿。


第22章 
  柳三月生的很是好看,不浓不淡的两弯新月眉,双眼不算太大却是黑白分明,灵气四溢,鼻子不算太挺却是小巧玲珑,端正秀气,淡豆沙的双唇微嘟而丰厚,丰润的鹅蛋脸不大不小,肤色呈淡淡的米白色,莹润透亮。
  打扮也是干净整齐,落落大方,及肩长发柔顺的垂在耳后,这会儿双眼弯弯,抿唇对着小伙子笑,说话又温温柔柔,客气有礼,粗糙惯了的小伙子哪见过这个,当下便红了脸,傻呵呵的盯着柳三月瞧了好一会儿,反应过来赶紧的垂下了头,结结巴巴道:“不麻烦不麻烦。”
  想说我帮你拎行李吧,可是一看人家姑娘手里什么都没有,便改口扭捏道:“我帮你们拎行李吧。”说着当先便去接林铭手里的行李,动作麻利的很,不等林铭反应过来,她的包裹和小箱子便到了小伙子手中,就连随身携带的布袋子也没被放过。
  林铭一愣,斯文的道了谢,当下无事,便凑过去和柳三月说话,羡慕感叹:“三月,你真厉害,居然能听的懂这里的话,他们说话十句里我能有八句都听不懂。”
  “我有个亲戚是南湖人,小时候经常来往,他口音就特别重,听的多了也就懂了,让我说我就不行了。”柳三月随口瞎掰道。
  “能听懂就够了,以后得长期在这儿,我们几个还得学,不然也没法交流,太麻烦了。”
  这边小伙子手脚利索的很,提着行李屁颠屁颠的往拖拉机上安置,一边忙活一边介绍自己:“我叫葛建国,你们可以叫我小葛或者国子,都行。”
  陆淮手里还拎着柳三月的大包裹,他和唐平俩大男人不可能等着葛建国过来帮忙,便也都跟着葛建国将行李安置去了拖拉机里。
  葛建国招呼他们上拖拉机,拖拉机里为了接人放了好几把木椅,陆淮扶着柳三月,唐平扶着林铭,两人先把女孩子扶上去后,自己才攀着车边爬了上去。
  坐好后,柳三月将他们四个一一跟葛建国介绍了一遍。
  常藤地处南方,多种水稻、棉花和油菜花,还有大量的荷花池,菱角湖,一路过去,全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夕阳火红的余晖下,一望无际的绿色稻田,间或夹杂着小巧的荷花池,荷花开的正好,风一吹过,绿色的浪花交替着粉色的浪花,如此美景,美不胜收。
  一路上,柳三月四人都看痴了去,这是城里看不到的美景,那么温柔那么美丽,令人心醉神迷。
  大家聊天中得知葛建国是队长的侄子,他们坐的这个拖拉机还是为了接他们特意去隔壁生产小队借的,大垮子东生产小队比较穷,没有拖拉机。
  拖拉机突突突突,虽然颠簸,却挺有个意思,又不遮挡视线,可以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欣赏四周美景,两个来小时,到了大垮子东生产小队。
  大垮子东生产小队地理位置比较高,在土堆上面,拖拉机上不去,只能停在下边,下边就是成片成片的稻田,这会儿天已经蒙蒙黑了,勉强才能看清周围的样子,柳三月和陆淮他们四个跟在葛建国身后往上走着。
  上去后只见四处都是不规则石头垒的院墙,有的挨着有的不挨着,房屋规划好像没什么规律,每家院子院儿里院儿外皆是绿荫参天,屋子则掩映在绿荫丛中,透着朦胧昏黄的灯光。
  夜晚的风轻轻抚过,空气里都带着凉爽的气息,还有饭菜的香味,能听到嘈杂的说话声,外头却不见人影,这个时间,都在家吃完饭呢吧。
  葛建国将几人带到最外边的一处石头院子,一边推开院子的木栅栏往里走,一边说道:“这处院子是队里闲置的一处院子,我三伯知道你们要过来,特意安排人把这边给收拾出来了,床铺被褥什么的都有。”
  说着葛建国已经推开了堂屋的木门,屋子使用土砖建的,也就能比泥巴屋好那么一点儿,拉开灯,堂屋中间一张木桌,几把木椅,再无其他,面积也不是很大,左右两边各有一扇木门。
  葛建国带着柳三月几个看了两边木门里的房间,都是卧房,各有两张一米二左右的小床,床上被褥齐备,还有两个黑漆漆的木柜,一边床尾一个,看着很是老旧,也是再没有别的了。
  “男同志一个房间,女同志一个房间,住在一个院子里可能会不太方便,但是队里就这一个空置的院子,临时建也来不及,我三伯说了,让你们先凑合凑合,看等农闲的时候再造个小院子出来。”葛建国说着挠了挠头,面上有些不好意思。
  乡里就这么个条件,就这个院子还有院子里的东西都是三伯动员好久才勉强收拾出来的,也不知道这些城里来的姑娘小伙吃不吃得了这个苦,听说城里用水都是用的自来水,轻轻一拧水管就有水了,他们这还得在水井里打水用呢。
  葛建国唠唠叨叨说了许多,说话又快,几人几乎没听懂,也就柳三月能听懂,柳三月便笑道:“这已经很好了,谢谢你们,谢谢队长,准备的这么周全,是我们给你们添麻烦了。”
  这条件确实比柳三月想象中好多了,还能有单独的院子,被褥也都给准备了,她还记得这院子以前是一个脾气古怪的老太太的,无儿无女,没有老伴儿,估计是她去世了,这院子就空置下来了吧。
  “不麻烦嘞,”葛建国憨憨挠头;“我三伯就盼着你们来,你们把行李放好,跟我去我三伯家吃饭去,我三伯妈饭都做好了。”
  这会儿已经八点多了,几人确实饿的不行。
  于是几人把行李放一放,便跟着葛建国去了队长家,柳三月在这里的时候,这里还不是生产队,而是大垮子东村,没有队长只有村长,是个年纪挺大头发花白的长辈。
  现在的队长不是当初那个村长了,是个三十多的清瘦中年人,个头不高,柳三月看着还挺眼熟,她当时在这儿也就几个月,而且很少出门,所以对这里的人认识的不多。
  队长很热情,队长的老婆也很热情,他们去了便将他们迎上了饭桌,桌上一大桌子菜,虽大多都是素的,但在这个时候已是相当的丰盛了。
  队长家好几个孩子,都没让他们上桌,队长老婆也没有上桌,只有队长在桌上陪柳三月他们吃饭。
  队长举着大拇指大小的小酒盅,乐呵呵说:“欢迎你们来我们大垮子东生产小队,以后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搞生产搞建设,不愁没有好日子。”
  “队长说的是。”柳三月放下筷子,端起了面前的茶杯,悄悄示意了另外三人一眼,云里雾里的他们乖巧的学着柳三月举起茶杯应和着,虽然根本就没有听懂。
  队长抿了一口酒放下酒杯,脸上泛着红色的酒晕,乐呵呵说道:“咱们队里啊,没那么多事,每天早上五点开会分配活,男人一天十分,女人一天六分,也可以自己包活,多劳多得,简单的很。”
  柳三月小声跟陆淮他们三个翻译解释了一遍。
  只听队长打了个酒嗝儿,面上黑中透红,难得有机会可以光明正大喝一次酒,不用被堂客骂,队长已是好几杯白酒下肚,不过他也不是没谱儿的人,还是非常清醒的,继续说道:“你们刚来,什么都没有,队里大家给你们凑了些粮食,明儿我再叫人给你们送过去,够吃两个月的。两个月以后晚稻就差不多出来了,等收了晚稻就能分粮啦。”
  一边美滋滋的喝着小酒,一边把队里大体情形都给介绍了一遍,柳三月、陆淮、唐平和林铭都是正经的城里孩子,柳三月虽在这儿待过几个月,却也因太小,又是冬天,没干过农活儿,所以只是听着,也没什么概念,甚至好多名词他们都没听过。
  看来以后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吃过饭,几人回到自己的小院子,这时已经非常晚了,快十点了都,家家户户昏暗的灯光也已熄灭,夜凉如水,整个小队越发的静悄悄。
  院子在土坡边上,没有围墙的那一边沿着土坡向下延伸好几个台阶,水井就在那几个台阶下面,再往下就是一望无际的广阔稻田,占据高地,视野非常好,可惜是晚上,什么也看不见。
  陆淮和唐平合力打了水,水井非常深,即便他俩是男人,也不轻松。
  井水冰凉,这个点儿了,也没办法烧热,几人只能就着凉水简单的洗漱了一下,虽是夏季,还很燥热,但是用惯了热水的柳三月仍是被冰凉的井水激的直起鸡皮疙瘩,想来那几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城里有煤,烧热水还是比较方便的。
  洗漱完后,几人便去休息了,这一天又是转车又是赶路,都累的不轻。
  作者有话要说:  我每天都是下午18。18。18更新,然后凌晨两点捉虫,两点有个自然榜,更新有机会上榜,之前没想那么多,为了避免再造成伪更给你们添麻烦,今天照常更新,明天起改成凌晨两点更新,比心。


第23章 
  一天新始,旭日渐升,晨曦金色的光辉撒向了广阔的田野,鸡鸣、鸟叫、知了知了,祥和而又充满了活力,听着似乎很矛盾,在这里却是分外和谐。
  这是知青们在乡下的第一天清晨,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前方的路途还未可知,当下他们却是各个儿睡的正香,全然不受外面精神抖擞的小动物打扰,前一天的赶路实在是让他们累的不轻。
  “陆淮同志、唐平同志,该起床了,马上就要开晨会了。”院子里传来了一道质朴扎实的喊声。
  ……
  回应他的是满院的宁静,院中之人嘀咕:“这也睡的太实了,这么大的声音都没听见,城里人都这么能睡吗?”
  不过他并不气馁,气沉丹田,又提高了嗓门,继续喊道:“陆淮同志,唐平同志,真的不能再睡啦,队长带着大家伙儿正等着你们呐!”
  葛建国不敢盯着小姑娘的名字喊,只能是可着陆淮和唐平的名字呼唤,队里每天早上五点集合开会,分派任务,今天也一样,大家伙都在坡下集合了,偏昨天来的知青一个都没到,人不到齐,会也开不成啊,这不,他三伯就把他派过来叫人了。
  喊完的葛建国屏住呼吸,凝神静气盯着面前的土屋,双眼瞪的溜溜圆,就怕错过了什么动静,几位祖宗,你们可快起来吧,全队的人都等着呢,你们再不起来,他又该挨三伯说了。
  屋里有了细小的悉悉索索的声音,伴随着传来一道还有些迷糊的回答,不大不小,刚好够葛建国听见,“起了,马上就来。”
  葛建国拍拍胸口,松了口气,起来就好,起来就好。
  他也不敢先走,便仍在院子里站着,等陆淮他们起来,也好一块儿去开会。
  柳三月睡得昏昏沉沉,天儿还有些热,在招待所时因为太热睡得不是很好,更别提火车上了,大垮子东村这儿晚上却是凉快的很,几天没休息好的柳三月迷迷糊糊中好似听见有人在喊,只不是喊她,她便未作理会,翻了个身,又睡了过去。
  林铭也差不多,睡的更沉,只有被点了名的陆淮和唐平听到喊声,虽还没睡醒,却还是强打着精神起来了。
  穿好衣服,陆淮推门出来,走到对面房间门,双眼微微眯着,抬手敲了敲门,声音暗哑低沉,“柳三月同志,起床了。”
  “嗯~”柳三月又翻了个身,哑着嗓子呻/吟了一声,这回是清清楚楚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浆糊似的大脑好一会儿才想到估计是该起床干活儿了,顿时烦躁不已。
  昨天晚上才刚到,就不能让他们修整一天吗,感觉好像才刚睡着没多久,她根本就没有睡够。
  不过也知道现在不是她可以任性的时候,趴在枕头上的柳三月揉了揉眼睛,一边抻腿一边迷迷糊糊扬声喊道:“知道了,就起。”
  声音不大,绵软暗哑的厉害,一听就知道没睡好,敲门的陆淮深邃的双眼已完全清醒,带着些许无奈,定定盯着面前老旧的木门,也不知可不可以代工,若是可以代工,他一个大男人,多干一些就是了。
  还是等会儿问问队长吧,小姑娘看着也就十七八,也没来过乡下,怕是受不住这些苦。
  柳三月昏昏沉沉从床上爬起来,眯着眼睛,见对面床上的林铭一点儿动静也没有,翻身坐在床边穿好鞋,过去推了推林铭,“林铭同志,快醒醒,该起床了。”
  “知道啦!”林铭突然抬手挥了一下,不耐烦的大吼道,粗声粗气的跟平时斯斯文文的声音完全不一样,挥出的手刚好打在了柳三月的手臂上,力道还不小。
  清晰的啪一声,柳三月白皙的手臂立马就见了红,柳三月站在床边,还保持着弯腰的姿势,推林铭的手僵在半空中,她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