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姝-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妹犹豫了一下,说道:“那好吧。”
第二天,二妹抱着孩子,和易婶子一道去林山村。
因马车被二妹驾走,小妹只能早早起床,步行去学馆。见二妹和易婶子似着了魔怔一般,小妹嘀咕:“正事不敢做,老是寄希望这些虚幻,顶什么用?要是真想回,大可光明正大大摇大摆走回去,要是老虔婆敢不让进门,前头就是县衙,正好让咱们的县台大人好好断断自己的家务事。”
眼看着温秀才阴下脸要叨叨训斥,小妹连忙从灶头上抓了个包子,抱着布包跑出门。
一路上未碰见同村人的马车、牛车或骡车,小妹只能依靠双脚步行,接近城墙时,看见迎面骑马而来的人很熟悉,于是往前跑了几步,发现是华归,后面还跟着一顶两人抬的绿呢轿子。
华归从马背上弯身,问道:“你二姐可在家?”
小妹答道:“在的。”
华归拱了拱手,领着轿夫离开。小妹目送他走远,舒了口气,进城门前往学馆。
华归到温家门口的时候,二妹和易婶子还没有回来。因村里人都知道温秀才家二女儿回家坐月子,出月子一两个月都没人接回去,流言流语说什么的都有,这么多双眼睛注意着温家,当看着县太爷亲自带着轿子进村,未等华归下马,消息就已经传遍东塘村。
自登科之后,华归不缺人围观,不过这不是光彩的事情,见村民们远远站着,交头接耳,说说笑笑,华归觉得有些下不来台,握拳抵唇咳嗽了几声。可是村里人愚钝,脸皮又厚,并未散去,轿夫机灵,躬身说道:“大人,我们进去吧。”
华归装模作样地点点头。
温秀才在屋里听见声响出来,见华归已经带着轿子来了,屋外围着一圈人,都是来看热闹的,不禁皱了皱眉。
华归快步走上来,弯腰行礼,笑说道:“小婿前段时间公务繁忙,家母又身体欠安,劳烦岳丈大人代小婿照料内子,不甚感激。”
温秀才也客气道:“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你能尽心县衙之事,是全县人的福气。”
华归接说道:“今日小婿略为空闲,因此特地来接内子回家。”
温秀才往旁边让了让,道:“进来吧。”
等到华归进屋,温秀才立马沉下脸,回自己房里练字。华归在厅堂干坐一会儿,觉得口渴,起身去倒水,提起水壶,却发现空空如也,只能作罢,走进温秀才房里,谦恭道:“敢问岳丈大人,内子和小儿去哪了?”
温秀才哼声,一笔下得重了,将整张纸都废了,只能团起来扔掉,继续在另一张白纸写字。
华归讨了个没趣,摸摸鼻子,只好出来,想要立马回去,但是外头又站了这么多人等着看好戏,他丢不起这个脸,只能被困在这个局促的厅堂里。
及至到了午时,二妹仍未回来,温秀才也没有出来做饭,华归又渴又饿,待在这个小小厅堂里坐立难安,心里起了一把邪火,踱步到窗口,看见二妹驾着马车过来,连忙走出去。
看见华归突然出现在家门口,二妹又惊又喜,呆愣在马车上。易婶子探出头看见华归,念了句阿弥陀佛,自言自语道:“看来大师真的很灵验嘛!”
二妹从马车上下来,从易婶子手里接过孩子,走到华归面前,木愣愣看着他的脸,红了眼圈。
华归低头看襁褓中儿子黑溜溜的眼睛,伸出手指轻刮他的小鼻梁,哪知道他竟双手抱住了手指,塞进嘴里吧砸八砸吮吸起来。再大的邪火也被浇灭了,华归举着另一只手拭去二妹脸上的泪珠,觉得触手温暖滑腻,不禁流连了一下,柔声道:“我来接你回家。”
二妹“嗯”了一声,提吊了几个月的心总算踏踏实实放下来,不禁失声哭出来。怕再惹来不相干人等注视,华归忙将她连带着孩子拥进屋里。
吃饭时,温秀才脸色总算缓和些,主动夹菜给华归,又在饭后与他小坐片刻,然后送着他们夫妻二人离开。
一晃眼,就是两年过去,小妹顺利通过院士,成了东凌县,乃至南越郡为数不多的女秀才之一。大妹是豪门大户的媳妇,二妹是县太爷夫人,家中又出了一位女秀才,温秀才一时风头无两,盘算着小妹明年通过乡试,后年通过会试,一路披荆斩棘,拿个进士回来,自己便算是无憾,进了黄泉,碰到娘子也有交代。
郑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染坊的产量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大妹想要把临近的地块盘下,扩大染坊的规模,被苏姑母否决。
大妹不解,苏姑母说道:“我如今虽然身康体健,但总有老得不能动弹的一天,你一个人如何忙得过来?”
大妹解释道:“先做起来,困难总能一步步解决的。”
苏姑母摇头,“守业更比创业难,等到以后,你教出的儿子比我的儿子有出息了,再扩建不迟。”
是晚,大妹回到房间,见郑恒吞吞吐吐有话想要说,遂问道:“怎么了?”
郑恒连忙摇头,将话又咽回肚子。大妹心大,也没放在心上。
苏姑夫守在他们院外,见郑恒出来,忙拉住他问道:“怎样?媳妇同意不?”
郑恒摇摇头,沮丧道:“我没说。”
苏姑夫气道:“你怎么这么没用!”
郑恒抢白:“你有胆量,怎么不自己纳妾,非得逼着我!”
苏姑夫气得直瞪眼,“我有你,你有什么?都三年了,你媳妇下过一个蛋没有?”
郑恒倔强道:“我不想纳!”
苏姑夫着急:“再不说,纸要包不住火了!”
郑恒冷言道:“要说你自己去说!”说完,甩了手出门。
纳妾
易婶子知道二妹过得苦,因此每次进城的时候,都偷偷把她叫出来,或多或少塞给她一些铜板,只是每次回去,铜板都被华氏给摸走了。二妹不敢吭声,如此两三次,以后易婶子再塞给她钱,她便死活不肯收了。易婶子明白过来,心疼不已,遂不再给钱,领着她带着孩子上馆子,专点好吃的,让她多吃一些。要是还有钱剩下,回来之后还给温秀才。
中旬,易婶子接到通知,说她丈夫去世了,问她要不要过去看看。
温秀才听到风声的时候,首先去了易家,见易婶子正在收拾包袱,遂说道:“你自己要当心些。”
易婶子抬手擦了下眼睛,强笑道:“这么多年,我只当他死了,想不到现在真的死了。”
温秀才不善安慰人,站了一会儿,觉得局促,干巴巴说道:“那地方不干净,你千万要当心。”
易婶子点点头,捡起桌上的一把香、一对蜡烛、一沓纸钱放进包袱里。
易婶子很小的时候就被卖进易家,除了要照顾好不大会走路的小丈夫,还要做家务,下地干活,即使没有犯错,也要常常挨打受骂,后来等到丈夫长大,两人完婚,公婆也相继去世,尽管丈夫并不体贴,还和外村不三不四的女人勾三搭四,但是易婶子仍觉得自己的好日子到来了,却没想到丈夫染上麻风,被关进麻风村里见不了面。麻风村建在深山里头,要翻山越岭走一段很长的山路,易婶子千辛万苦找到麻风村,守卫的村民却死活不让她进去。反复几次,易婶子也就死了心,至此未踏进麻风村。
毕竟走的人少,进麻风村的路通常走着走着就断掉了,尽管可能今年的路比较清晰,但冬季下过几场雪覆盖,来年的春天就被野草给覆盖了。易婶子想起很多年前的时候,被荒草弄失了方向,曾经在山里头迷失过,幸好未碰到狼。
走错了几次岔路,总算在天擦黑的时候找到了麻风村。守麻风村的村民带她去她丈夫的墓地。因怕传染给村外的人,麻风病人死后是不准葬到山下坟地的,在附近山头挖个深坑,就地掩埋,竖块木碑就算完事。
易婶子点上香烛,摆上水果和糕点,对着坟地磕头,心想:以前是守活寡,现在可真成寡妇了。人还在的时候,觉得他跟死了没两样,可当他真的死了,才发现自己心里漏了个洞。
想到易家一个人都没了,易婶子不禁啜泣起来。
等着香烛烧完,天色已经全黑,守村人提醒她道:“快些走吧,这附近有狼。”
易婶子擦擦泪,收了祭品,跟着守村人一起回去。夜晚势必赶不了路,只能在守村人的房子里借宿一宿。房子不大,才一间,外头垒土作灶,便算作了厨房,屋里摆放一张木床,一张木桌,一条木凳,都是守村人锯木自己做的。
守村人在外头烧好热水提进来,两人就着祭祀用的糕点,将晚饭囫囵解决。倒不是没米,每隔一段时间,山下有人上来补充生活用品,只是现在晚了,守村人懒得做,易婶子也没心思吃,遂草草果腹便罢了。
守村人坐在木凳上吸旱烟,易婶子坐在床尾抹泪。
守村人叹了口气,旱烟头敲敲凳腿,安慰道:“好好找个男人嫁了吧。”
易婶子无奈道:“都这么老了,生不了娃,还有谁要哦?”
守村人又叹口气,“说句不好听的话,要是他死得早些,还不至于拖累你。”
易婶子摇头,“话是这么讲,可是只要他活着,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我心里还不至于空落落的,如今他不在了,我都不知道自己活着还能干什么。”
守村人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不说话,山里生活孤苦,十天半个月也说不了一句话,他已经习惯了孤独。易婶子问道:“你呢?守在这么图什么呢?”
守村人苦笑:“我人笨,庄稼种不好,不干这个,老婆孩子都养不下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易婶子叹气。
是晚,易婶子睡了守村人的床,守村人在桌子趴了一晚上。天初明,等着大雾散去,易婶子别了守村人下山,回到家中,又拿上香烛,前往公婆的坟头。家中出了这么大事情,总是要同两位老人家说一声的。
小妹成了秀才,不但是温家的荣耀,连华归也倍觉脸上有光,一连几个月对二妹客气许多,让丫头不要偷懒,帮着二妹多干些活。苏姑母走动关系,从巾山书院院长夫人下手,帮小妹拿到了入学资格。
巾山书院是南越郡有名的书院,连续出了好几届的解元,每次郡里中进士的学子,大多也是出自巾山书院。温秀才自是感激,特地带了小妹来郑家道谢。
难得大家聚在一起高兴一场,苏姑母设宴,将书院院长和夫人都请来,让温秀才和小妹先与他们结识,一场酒宴吃得宾主皆欢。
宴会结束后,温秀才和小妹住进郑家的厢房。苏姑夫说自己有事,瞒着苏姑母,把温秀才、大妹和郑恒一起叫到花厅,说起了想替郑恒纳妾的事情。
温秀才脸色发青,看向大妹。
大妹转头问郑恒:“你想要吗?”
郑恒涨红了脸,嗫嚅道:“我……”
“亲家,”温秀才抢了郑恒的话,和苏姑夫说道,“他们两个还小,孩子自然会有的,到时候一个接一个地生,还怕你抱不过来呢。”
苏姑夫冷着脸道:“有得生自然是好,新人进门,媳妇还是照样能生,并不耽误。要是媳妇一直不能生,可就耽误我郑家的香火。”
温秀才额头青筋直爆,克制着怒气道:“我大妹什么毛病都没有,先前不是怀过一个?如何不能生!”
苏姑夫哼声道:“不是掉了吗?谁知道有没有落下毛病……”
“爹!”
眼看着苏姑夫越说越不像话,郑恒疾声制止了他。、
大妹安抚住温秀才,让他坐下来好好说话,回头继续问郑恒:“你想要吗?”
郑恒低声道:“爹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新人进门,要是能生下儿子,就当你的来养,我们仍和现在一样……”见大妹无喜无怒,面无波澜,郑恒越说越虚,急忙挽回道:“不纳了,仍是我们两人,和以前一样快活。”
“小兔崽子!没出息!”苏姑夫气急,要骂几句郑恒出气,却听见大妹说道:“那就纳吧。”
“什么?”
温秀才和郑恒皆诧异。
温秀才舔舔嘴唇,着急道:“傻闺女,你要想清楚。”
大妹提醒苏姑夫道:“公公请媒婆介绍几个姑娘吧,要身家清白、脾气温婉的才好。”
“好的!好的!”苏姑夫忙不迭答应。
郑恒心里没底,着急地辩解:“其实,你真的想清楚……”
“想什么想!”苏姑夫拍了下郑恒脑袋,道:“媳妇是全郡最贤惠、最大度、最孝顺的媳妇。”见郑恒还要说话,苏姑夫忙拉住他的胳膊,将他扯出花厅,心里盘算着:既然大妹都答应了,自家夫人没理由会反对。底气不觉强了一倍。
温秀才怒气未平,不可思议地看着大妹:“你怎么能答应?”
“有什么呢?”大妹说道,似真的一点也不在意,“她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姓郑,都是一家人。”
温秀才伤心:“□□一个人,难免会分走一块心,姑爷嘴上说得好,到时候尽管不想,也会身不由己,不单疼你一个!”
“要是真的变心,放在外面和摆在家里有什么区别?就算纳了妾,只要他还是他,我还是我,要是他不再是他了,我仍做我的我就是了。”
“你磊落标奇,门下无尘,敌不过有人会蓄意害你,迟早要吃大亏。”温秀才叹气,心酸道,“有时候,我真希望你们个个都像小妹,骄些横些,那些人就不敢骑到头上来。”
温秀才又生气又哀伤,一晚上没睡着,因心里有气,天一亮就催着小妹套车,空着腹回去了。
苏姑母听苏姑夫说起纳妾之事,又听说大妹也同意了,不好说什么,算是默认了。
请休
县城里来了杂耍班子,其中有个年轻后生玩马玩得特别好,小妹迷得不行,一天到晚往杂戏班子里跑,缠着后生教他马术。温秀才起先还会管几句,想让她在家好好温习,毕竟巾山书院不是一般的书院。但是小妹被拘束久了,考中了秀才便如同逃出了牢笼,哪会耐烦听温秀才唠叨。温秀才见说不听,便由着她去了,毕竟能挣到一个女秀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只与她商定:待到上学的时候,务必要收起玩心,好好专攻学业。
于是,小妹更是野性,每日里骑着马早出晚归,比上学时候还要忙。
纳妾由苏姑夫一手包揽,从找媒婆、挑姑娘、立契、选日子,到张罗仪式等等,郑恒照样该吃的吃,该玩的玩,若是大妹得空,便带上她一起去会朋友,生活并无什么变化。
一切皆按礼制来,并无逾矩,还是大妹觉得素得不像话,不该对一个姑娘家这么严苛,让下人将行礼的花厅稍稍布置了一下。
黄昏,一顶小轿从郑家后门出发,因要应景喜气,郑恒和大妹皆穿了一身红出来,与苏姑父和苏姑母一起坐在厅堂里等着。
待到媒婆搀着新人从门外进来,郑恒起身前迎。
新人个子不高,身段姣好,柳眉杏眼,垂头低眉,看样子是个温婉之人,发上首饰不多,手头镯子也没几个,倒不是郑家舍不得花钱,而是她的谨慎之处,不敢在正妻面前太过张扬。一身宽松的桃红色衣裳,衬得她肤白胜雪,但饶是做得再宽大,也遮不住腹上的起伏山峦,看样子,该不止七八个月。
苏姑母看向苏姑父,苏姑父心里有愧,自然不敢与苏姑母对望,只当做没注意,冲着郑恒和新人微笑点头。
下人在苏姑父面前摆了垫子,郑恒扶着新人一同下跪,向苏姑父奉上茶盏。
苏姑父分别接过来浅岬一口,给郑恒和新人一人递了一个红包,笑说道:“要乖乖的,听夫人和少奶奶的话,多多为郑家添枝加叶。”
新人道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