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莱坞之路-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某些方面来说,好莱坞有两类导演:一类是自己写剧本,一类不是自己写剧本。

如果两者兼备,并能在自己写的电影和不是自己写的电影之间交替,这种情况很罕见。

这并不是说,一种类型的导演比另一种类型的导演更值得赞赏,他们只是不同罢了,自己写剧本,会获得一部具备个人特质的影片,有一种风格会很快浮现出来,而且某些兴趣点常常会再现。

因此面对这类导演的作品,观众们更多的在接触一种个性。

而如果一位导演每次都改编别人写的电影剧本,他也许导演得极为出色——如果剧本好的话——可能会诞生一部伟大的电影,然而他永远不会具备一位作者所具备的那种个人的特质。

同样的,自己写剧本、拍出一部带有个人特质的影片,但是对于影片说不出什么有趣的或者新鲜的东西来,那这样的影片永远都比不上一位导演用好剧本改编的影片。

“一旦做出这种区分,我认为所有导演都应该为了他们自己拍电影,他们的责任就是要确保,无论他们面临什么障碍,这部影片从头到尾一直是他们自己的。”

圣莫妮卡的家中,墨菲坐在翻看剧本初稿的盖尔加朵旁边,说道,“导演必须一直是影片的主人,一旦他变成奴隶,他就麻木了。”

盖尔加朵抬起头来,好奇的说道,“你的意思是不用在乎观众?”

“不是!”墨菲毫不犹豫的摇头,“我是说拍的电影首先要让自己满意,我的意思不是要你蔑视观众。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你拍出一部合自己心意的影片而且拍得不错的话,那么观众也会中意,或者至少是一部分观众中意。”

“嗯嗯……”盖尔加朵连连点头,眼睛又落回到剧本上面,翻看到最后,不禁笑了起来,“好一场犹太人的复仇盛宴啊。”

她转头看向墨菲,“亲爱的,谢谢你。”

墨菲耸了耸肩,却没有接她的话,这场所谓的犹太复仇盛宴,只是为了影片的需要,与盖尔加朵的族裔没任何关系。

盖尔加朵去看最后的结尾,墨菲摇了摇头,随口说了一句,“为什么犹太人当时没有反抗呢?”

“什么?”盖尔加朵立即看向墨菲。(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四章与昆汀的不同

求月票和推荐票!

对于墨菲问出的问题,盖尔加朵先是有些不满,接着想到墨菲成长的环境,随后又释怀了。

她很清楚,在墨菲的眼睛里面,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白人、亚裔、非洲裔、犹太裔和拉丁裔等等,都是同样的人,都没有什么区别,他不会因为好莱坞的所谓政治正确给予黑人演员和角色任何特殊优待,同样也不会因为曾经的苦难历史,就会对犹太人另眼相看。

开始的时候,她对墨菲的这种态度,还是有些意见的,但随着相处的时间增加,发现墨菲并没有歧视任何人的意思,只是将所有的人都当成了普通人来看待。

盖尔加朵也很清楚,或许真的是因为受到教育的关系,自己的男友对于西方历史了解的非常少。

像接下来的会涉及到一段重要历史的项目,情节基本靠想,与曾经的历史扯不上任何关系。

想了一下,盖尔加朵觉得应该为墨菲普及一下自己所了解的那段历史。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她很认真的对墨菲说道,“起初,人们认为波兰不会输掉战争;接着,当德国人打进来时,人们以为能够继续活下去;接着,他们通过法令禁止犹太人坐在公共长凳上,或到公园和别的地方;接着,他们说犹太人必须佩戴大卫之星臂章;接着,他们说所有犹太人必须集中在一个区里;接着,他们用墙围住了这个区,没有过某一个关键时刻,也没有多少做出反应、组织起来的可能性……”

盖尔加朵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在德国人1940年到法国时,为什么法国人没有立即反抗?情况是一样的。在这种错综复杂局面的每一个阶段,人们都会说‘这会过去的,会过去的,情况不会更糟……’然而大错特错,情况更糟、更糟、更糟!最后,大部分人都杀害了。”

听到盖尔加朵说的这些话,墨菲罕见的极其认真的思考了一番,然后轻轻点了下头。

他对西方的历史了解的很有限,但对太平洋对岸的一些历史事件却耳熟能详。

“抱歉,亲爱的。”墨菲主动说道。

盖尔加朵凑过来在他脸上轻轻吻了一下,“没关系,我知道你不是有心的。”

两人很自然的换了话题,讨论起《无耻混蛋》的筹备和拍摄计划,这个项目中,盖尔加朵会担任助理制片人,继续自己的学习道路。

墨菲却由盖尔加朵说起的关系犹太人那段历史的话,想到了电影方面。

当然,他对犹太大屠杀之类的题材没半点兴趣,只是想到了德国人对待犹太人的方式,完全可以套用在电影上面,这种一环套一环的渐进的感觉对一部影片也是相当重要的,当这种感觉层层累积到一定高度,最后的爆发无疑会更加畅快淋漓。

换到这部影片里面,那就是在众多小高潮的铺垫之后,最后高潮戏不但要杀掉希特勒,还要对他疯狂鞭尸,让观众畅快淋漓的发泄。

如果换成其他的角色,这样做无疑会冒极大的风险,但希特勒的话一点问题都没有,反纳粹反希特勒那可是完完全全的政治正确,比所谓的黑人政治正确还要正确一百倍。

在几十年构建出的社会政治舆论环境下,替阿道夫希特勒洗白才是蠢货。

最近的这段时间里,墨菲都在进一步打磨《无耻混蛋》的剧本,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思路,昆汀塔伦蒂诺讲故事的方式,肯定不适合他。

比如在影片的很多过渡情节当中,昆汀塔伦蒂诺喜欢使用大量偏离影片主题的对白,而墨菲向来不喜欢在影片里面啰嗦,会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尽可能的为影片营造令人无法呼吸的紧张节奏。

这不是说昆汀塔伦蒂诺的拍摄制作方式不好,而是每个导演都会有自己的风格,但凡成名的导演,都会形成独属于自己的一些风格,就连公认的拍摄制作最模式化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不例外。

在已经完成的剧本当中,墨菲没有使用好莱坞惯用的招式去营造紧张的氛围,但考虑到观众的生理反应,还是会适当的去尝试一些小套路。

例如剧本中制造紧张的气氛就是要给影片的观众施加压力,而唯一能让观众备受心理和身体双重煎熬的就是时间,这里墨菲就需要一些策略,确定整个场景的时长,以及如何在整个场景收放自如的展现紧张的节奏。

换句话说,就是在电影拍摄中,应该巧妙的把握戏剧、气氛和节奏张力,张弛有度,观众很难预料哪一秒会有高潮发生。

还有体现人物或者其他背景的场景。

看过昆汀塔伦蒂诺影片的人,一定会对这方面有印象,当电影情节需要解释一个人或者一件重要道具的背景时,这个痞子导演往往会使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最为典型的就是在影片中直接插入一段旁白和相应的画面。

但墨菲从来都没有使用过这种手法,也不打算以后使用。

当然,这只是个人兴趣使然,谁也不能否认这种方式的合理运用。

很多时候,背景故事相当复杂,以致于若以真实场景呈现,将耗费太长的时间。

因此,旁白叙述常在第一幕里被使用,以交代背景故事,使观众能赶上故事的进度,有些编剧不喜欢使用旁白,认为那是懒人说故事的方法。

这个想法通常是对的,因为在一些说明性的画面上使用旁白,几乎已经变成了喜剧第一幕的标准模式,是显得相当公式化的开场。

尽管如此,以为这种写法否定了整个剧本的价值也是不对的,当这种做法被正确的运用时,以旁白叙述带出背景故事不但能引导观众,还能以活泼且具风格的方式使观众进入故事之中。

已经完成的剧本里面,包括使用硝酸纤维素制造的电影胶片易燃易爆的介绍,都会被墨菲隐藏在整部电影的故事里面,而不是专门拿出来特意说明。

背景故事透露了角色身份的重要信息,也提供了故事里的冲突的基本元素,导演和编剧如何在电影中表达背景故事,某种程度上将会决定整个剧本的结构。

不论墨菲是否选择在第一幕就说出所有的背景故事,或者将它编织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一个角色的背景故事和认同发展间的关系,应该总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很多时候,保留一些重要的背景故事信息是有用的,它能使这少量信息的揭露,与故事的发展,或角色的自我发展相符合。

另外,在混蛋小队的成员德国军官雨果的介绍中,墨菲则会使用认同扩散的手法。

雨果基本没有台词,他的动作就是角色,关于他的每一个情节和故事,都经过刻意的设计来增加电影所讲述的角色的另一面。

这些都是因为墨菲和昆汀塔伦蒂诺不同的风格以及个人兴趣爱好不同必然所带来的差别。

让他完全按照昆汀塔伦蒂诺的方式拍摄制作电影,墨菲确定自己搞砸的几率远比成功的几率要高。

十二月中旬,墨菲基本确定剧本的终稿,二十世纪福克斯和韦恩斯坦影业方面也传来好消息,两家公司将一起向这个项目投入高达8000万美元的巨额资金,用以影片的拍摄制作。

由于现在的项目完全由墨菲主导,二十世纪福克斯在这次与韦恩斯坦影业的合作中,也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不但会作为《无耻混蛋》的北美和海外发行商,还拿到了影片百分之五十一的投资份额。

换作其他情况,韦恩斯坦影业说不定会放弃这个项目,但昆汀塔伦蒂诺找来的人选是墨菲,韦恩斯坦兄弟清楚的记得墨菲曾经为他们创造过怎样恐怖的利润,哪怕是以追逐奥斯卡为主要运营方式的他们,也不可能拒绝利润的诱惑。

与此同时,比尔罗西斯也代表墨菲完成了与两家公司的片酬谈判,《钢铁之躯》的大获成功,无疑让墨菲稳稳站在了好莱坞一线导演的地位上,而且与其他一线导演相比,墨菲所执导的影片的投资利润比无疑更高,没有耗费太多的力气,比尔罗西斯就为墨菲拿到了与他现在的地位和号召力相匹配的待遇。

这依然是一份先期付款加收入分成的片酬合约。

按照合约的规定,墨菲将会分三次拿到1200万美元的先期预付片酬,等《无耻混蛋》从北美和海外市场下档后,只要全球票房能超过八千万美元制作成本的三倍,他将自动获得百分之二十的票房分成,如果影片的北美票房能突破五亿美元,分成比例将上升到百分之二十五……

当然,二十世纪福克斯和韦恩斯坦影业很仰仗墨菲这样的成功导演,但也不是傻瓜,墨菲的分红不涉及如今好莱坞公司收入大头的DVD和电视播放收入。

不过,墨菲之前就有过交代,比尔罗西斯为他谈下了《无耻混蛋》未来所有网络付费点播、下载和租赁收入的百分之十五作为分红。

或许这部分收入现今不是特别高,但合约期限高达十年,未来潜力无限。

搞定这些,墨菲开始筹建剧组,他的拍摄制作团队是现成的,只要发出召集令就可以,演员方面才是他考虑最多的,尤其是党卫军上校汉斯的人选。(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五章拍摄的真正目的

求月票和推荐票!

以墨菲的行事风格,执导的项目肯定会优先考虑自己人,所以立即通知了斯坦顿党徒的其他人,他手中握有足够大的权力,而且斯坦顿党徒也用一次次的成功证明了自己的受欢迎程度,只要詹姆斯弗兰科等人档期合适,都可以出现在这部影片里面,并且拿走不菲的报酬。

这种召集不是强制性的,如果他们手中有其他更好的机会,墨菲当然也不会让他们错过。

首先是小罗伯特唐尼档期不合适,前不久刚刚拍摄完《钢铁侠》,又接下了盖里奇根据莱昂纳尔威格拉姆的同名漫画改编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将出演大名鼎鼎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塞斯罗根和乔纳希尔同样也没有时间,《宿醉》的超级大爆,让主导这个项目的两人瞬间变得炙手可热,他们又筹划了一部喜剧电影,并且获得了大卫埃里森的天空电影基金的投资。

唯一有档期的是詹姆斯弗兰科,墨菲已经与他做过沟通,基本确定詹姆斯弗兰科会出演影片中混蛋小队的领袖阿尔多中尉。

剩余的重要角色中,墨菲需要一个外貌特征上看不出任何犹太特征的年轻女演员,犹太裔或者非犹太裔都可以;一个强壮如牛般的犹太壮汉型演员,他有意曾经合作过的道恩强森,不过这位的外貌似乎有点问题;一个典型的日耳曼裔金发美女,貌似这方面的最佳人选是乌玛瑟曼或者黛安克鲁格,前者在悉心照顾知己好友痞子昆汀,肯定没有时间,后者已经让比尔罗西斯发出了试镜邀请……

这些都可以通过试镜解决。

另外两个重要角色,墨菲暂时想不到更加合适的人员,让人给迈克尔法斯宾德和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发出了试镜邀请。

最近这两年,迈克尔法斯宾德在好莱坞渐渐有了名气,墨菲也在CAA看过他的详细资料,这位型男演员能打动他,一方面是曾经的先入为主,另一方面要归功于他的身世。

迈克尔法斯宾德出生在德国,是德国和爱尔兰的人的后代,虽然现在定居在伦敦,但是说的一口流利的德语。其实,德语是他的第一语言,英语是他的第二语言,一口带有英国口音的德语和这个角色是绝配。

至于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曾经几乎所有人在《无耻混蛋》里第一次看到克里斯托弗瓦尔兹之后,都会问:“那个纳粹军官是谁?”

毫不夸张的说,曾经的那部电影之前,影迷基本都对他一无所知,甚至在奥地利或者德国,他也不算是声名卓著的一线明星,在他成名后,粉丝能挖掘到的,也无非是几部质量平平的电影,他在里面一本正经的扮着文艺兮兮的惨绿青年。

几乎在发出试镜邀请的第一时间,墨菲就收到了回复,无论是迈克尔法斯宾德,还是克里斯托弗瓦尔兹,都答应参加试镜,并且会立即赶来洛杉矶,为试镜角色做相关的准备工作,即便他们还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角色的剧本。

这就是一线导演的号召力,对于那些梦想成名的演员来说,这种邀请无异于天赐良机。

圣诞节之前,《无耻混蛋》剧组正式在洛杉矶成立,剧组的各个工种都是跟随墨菲多年的老人,一个紧密合作的团队,也是制作一部出色电影最为基础的条件。

随着二十世纪福克斯和韦恩斯坦影业首笔3000万美元的资金转入第三方担保账户,《无耻混蛋》的筹备工作也正式开始。

首选是外景地的选择,两名副导演和哈维韦恩斯坦一起去了巴黎,实地考察在巴黎拍摄的可能。

其次是胶片,与之前《钢铁之躯》不同,就像墨菲说过的那样,不管是那种介质,在他手里终归都是为影片来服务的,这一次墨菲选择完全使用胶片来拍摄。

原因很简单,影片将在下一个颁奖季前上映,他考虑的不仅仅是票房,还有冲击奥斯卡,在那帮守旧的奥斯卡评委眼里,胶片永远都是电影最好的载体,使用数字拍摄技术的话,天然就会在奥斯卡竞争中降低最少一个档次。

再就是演员,剧组最先确定的是出演阿尔多中尉的詹姆斯弗兰科,还有一位滑稽演员出演希特勒。

原本乔纳希尔对希特勒这个角色很感兴趣,可惜他档期不合适,而且体型也非常的不适合。

由于影片不会出现任何战争镜头,仅有的动作戏也是局限在极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