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完美人设 [金推]-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舟皱起眉,正想呛声,江秋十先堵了回去,道:“没关系的,只是划了道小口子,不用大惊小怪。”
不知是不是周舟的错觉,他老觉得那句大惊小怪是在说自己。
周舟被江秋十摁回去,另一头接手了烤肉工作的司机招呼他们:“好了好了,快来吃,我们烤下一把。”
里脊肉薄薄一片,熟得很快,蘸着酱料蜷缩起来,往还冒着肉汁儿的烤肉上洒下孜然,霎时间,满院飘香!
此时此刻,无需多言,众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同一个信号:开吃!
江秋十摘下了左手手套揣进口袋,露出完好的左手飞速夺走一串站边上慢慢啃,啃完后擦擦手。
见其他人还在进食,他从塑料袋里抽出一大把串好的鱿鱼须摆在烤架上。
工作人员见状笑道:“江大厨是要亲自上场了吗?”
江秋十慢悠悠刷酱料:“那可不,我烧烤手艺不错的。”
“哎哟,那我们有口福了。”
“哇,好期待。”
周舟回想起上次江秋十请客吃的小龙虾,再看看他直接下手挑了鱿鱼,内心暗笑:原来他喜欢吃海味。
鱿鱼需要烤的时间长些,里脊肉又不够吃,没多久,一群人便眼巴巴缠上来,也不嫌热,只专注在烤架旁等开吃。
左手抖着鱿鱼串,带着手套的右手刷酱料,甜辣味酱汁的香气一阵盖过一阵。
“好了,大家快来!”江秋十拍拍手。
“哦哦哦我来啦!”
“慢点吃,刚烤好呢。”
“烧烤烧烤,当然要一烤完马上吃,要不然就没内味儿了。”
院子里已经暗了下来,斜角那棵老树阴影拉长,飘落下两片犹带嫩绿的新叶,正巧落在江秋十肩上。
他拈起那片叶子,揉了揉,一点儿绿色汁液沾上指尖,他低头嗅了嗅那股清香,将叶子丢进了烤架,看着它迅速被火光吞没。
一场烧烤盛会持续到了晚上八点,人人皆带着股烧烤味儿回房间洗漱。
江秋十简单洗漱过后,捧起平板。
雅姐把新剧济世的几条预告发给他过目,再过三天,这部电视剧就要正式播出了。
这部剧属视频平台与制片公司联合制作,平台当初用打造“剧王”的架势拍这部剧,宣传自然也不会落下。这两天,各软件随处可见济世开屏,尤其是播出平台,早在三周前就把济世预告摆在首页最显眼的位置,只待播出。
江秋十点开一条预告,看看成果。
医馆,门外是忙着晒草药的弟子,门内,身着青色短打,乌发高束的贺艰擦拭手中长剑,上首处老者的喟叹:“贺小公子,你可知道你的身世?”
“我?我不就是个太医的儿子吗?能有什么身世?”贺艰冷淡回应。
画面一转,老者站在满身华贵的女子身前,恭敬行礼:“草民参见公主殿下。”
女子发间珠翠轻摇,颔首道:“不必多礼。”
“我要你,替我做一件事,事成之后,即刻离开长安城!”
“敢不从命。”
……
预告相当不错,服化道色调恰到好处,剪辑亦足够吸引人,目前反响还不错。
虽然也有人认为,预告就是一部剧的精华,说不定正片全垮。但不管怎样,这部剧口碑先打出去了。
第70章 教育扶贫
新修不久的马路边; 一排排植被也没能让空气湿润几分。在路边,有一所看上去同样诞生时日不长的学校,学校外的墙还粉着干净的黄白漆; 上面画了色彩鲜艳的弟子规宣传画。
这就是他们将要拍摄的学校。
随行嘉宾之一徐飞白从车窗里探出头,发出喟叹:“不是说贫困县吗?这学校还可以嘛。”
工作人员解释道:“这座学校是去年刚建的; 如果再早两年来,可不是这个样子。”
“噢~”他一脸恍然大悟,点点头,“还行; 那我们要干什么?”
工作人员腹诽:原来你连台本都没看吗,一边解释:“主要是帮助基层干部一起干扶贫工作,让观众了解扶贫政策; 还有给学生们上上课,这些也会作为素材播出。”
“噢; 行。”徐飞白再度点头,待车一停稳,他率先打开车门往下跳,“来吧来吧; 拍完我就放假啦!”
江秋十边下车边搭话:“真好,放假打算去哪儿玩?”
徐飞白:“才一天; 就搁家里头睡觉呗,没什么好羡慕的。”
他挠头:“十哥,你会上课吗?”
江秋十虽然在毕业后去学校实习过一段时间,这时也没提,只笑笑:“不会可以一起学,小朋友应该很好相处的。”
摄像机早已开始工作,镜头下; 几位嘉宾的气氛突然融洽,开始说说笑笑。私下话不多的周舟也迅速换上节目中开朗热情的笑容,和他人攀谈。
江秋十就是他的谈话对象。
尽管这是央视的节目,主题严肃。但毕竟是镜头前,嘉宾们表面配合的同时也希望能多得些镜头,肉眼可见地比刚到那会儿热情开朗许多。
唯独江秋十,依旧话少。
周舟平日里很讨厌电视台让自己走的活泼路子,这会儿却忍不住感激起来,否则,两个都不爱说话的人,怎么聊天?
三辆车依次进入校园时,学校正在上课,朗朗读书声一阵接一阵。新铺的红色塑胶操场上,还有个班正在上体育课,看见一群陌生人来了,好奇张望,被体育老师揪回去跑步。
校长在办公室接待他们,烧了水要挨个给人倒茶,被一众年轻人连连推辞。
他年纪不小了,两鬓斑白,谁敢让老人家端茶倒水?
老校长年轻时候在城里,教书育人一辈子,老了主动调来乡下,无非图个清静。
乡下虽然比不上城里热闹繁华,但近几年好了不少,学校也翻新了,环境改善不少。选择这里拍什么微电影,县政府肯定会多重视,他对上面的政策自然是大力支持。
“你们要怎么拍,就直接说,不要客气,我们肯定配合。学校里的学生都是乖娃子,不会闹你们。”老校长笑的很和蔼。
工作人员便详细说了计划。
早在来前,他们已经了解到这所学校的大致情况,包括老校长在内一共八个老师,两百来个学生分布在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大约三十来个学生。
对于小学而言,这个数目很少。但对于要拍摄的节目组来说,两百来个学生太多了,他们需要挑选出其中一个最典型的,来拍摄他/她的故事。
老校长扶了扶眼镜,推出一个人选。
是个正读五年级的女生,叫谢兰兰,平时读书非常用功,成绩很好。可惜家里太穷,家人一度想让她小学毕业就去打工,任凭扶贫办的人怎么劝都不听。
老校长心里也是存着点私心。
听说来了几个大明星,大明星都很有钱,要是看这娃可怜,能捐一点钱给她,兰兰就可以继续上学了。
小娃娃家的,咋可以不上学嘛。
节目组看过她的资料后,确定下了人选。
原本节目组更趋向于拍一个男孩子,但随行的副导演认为女孩的教育问题更需要受到重视。嘉宾们在以江秋十为首带领下也纷纷赞同,最终拍板定下人选。
“确定下了人选,还是得问问他的意见。看孩子愿不愿意。”
老校长心想这么好的事情她有什么愿不愿意的,不过见其他人赞同的样子,没好意思开口说话。
趁着节目组在商讨细节,江秋十出去接了个电话。
谢兰兰正上着语文课,门外其他老师唤她出去,领着她去校长办公室,一路上还仔细叮嘱。
校长办公室在教学楼对面,一楼是教师办公室,那老师领着她一路走一路叮嘱,记得听校长的话,问你什么同意就行,是好事情。到一楼之后,他惦记着自己还没改完的作业本,拍拍小女孩枯黄的发顶:“自己上去吧。”
谢兰兰满心疑惑,蹦跳着上楼,到楼梯口时,迎面撞上一个好看的不得了的男人,他手里的手机“啪”一声,摔在地上。
“对不起,撞疼你了吗?”
天哪!要不要赔?
谢兰兰吓得脸色煞白,还没等她说对不上,男人已经捡起了手机,先一步道歉。
江秋十看着这个才到自己腰间的矮个子女生,她已经吓坏了,不得不更放柔了声音:“手机没事,没摔坏,对了,你就是谢兰兰吧?”
谢兰兰讷讷应声,又连连说对不起,这会可不敢蹦了,跟着他走进校长办公室。
谢兰兰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她是老大,下面有两个妹妹三个弟弟,全都在这所学校读书。她家里是真的穷,只有爸爸和奶奶是劳动力,爷爷干不了活,妈妈生下那对双胞胎后发病,喝农药死了。
最糟糕的是,最小的那对双胞胎弟弟智力有问题,这无疑是令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情况呢,就是这么个情况,但是谢兰兰这个孩子,特别努力,成绩很好,每次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老师都很喜欢她。”老校长拍了拍谢兰兰细瘦的肩胛骨,女孩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听着一屋子大人讨论她的事情。
那位女副导演弯下腰平视着些蓝蓝的眼睛,柔声问她:“兰兰,我们现在想去你家里拍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关于扶贫政策。你愿意吗?”
谢兰兰眼睛都睁大了,问:“拍电影?是让我上电视吗?”
“是,你肯不肯呀?”
谢兰兰犹豫了好一会儿,问道:“那,你们拍电视,有没有钱的?”
一旁老校长急得恨不得替她回答,女导演没生气,反问道:“你需要多少钱?”
徐飞白心里嘀咕。
这里谁不是免费过来的,最多节目出点路费住宿费,你一小丫头片子还想要什么片酬?
其他人或多或少也觉得她有点不识好歹。
谢兰兰脸红了,小声说:“我想买个手机。”
听到理由的众人不免有些失望,从彼此眼里看出:又是一个被手机坑害的小学生之类信息。
副导演算了算经费,抱抱她后松开,说:“可以的,我们先问你几个问题,等下去拍你上课,然后放学了,我们一起回你家,好吗?”
谢兰兰不安地点头答应。
采访由周舟完成,他是知名主持人,这回跟着一起出来就是负责采访的。
采访背景在升旗台下,谢兰兰身后是传出读书声的教学楼,面前是拿着大桶的主持人和黑洞洞的摄像机,羞怯地回答起问题来。
问过其他人后,江秋十端着自己的单反四处转悠,随时拍下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一小簇没见过的花,大约是学生落下的塑料青蛙玩具、堆在操场边的一摞校服……
就连操场上跑圈跑到气喘吁吁的小学生们,也给他们留下了几张定格画面。
他发了几张在工作室群里。
阿祥迅速拍马屁:“哇!拍的也太好了吧。”
其他深知老板要干什么的人不说话。
江秋十:“咦,秒回的吗?合理怀疑你正在玩手机。”
阿祥:……
阿祥:'大哭'滚去工作,老板你就当没看见我。
阿祥撤回了一条消息。
不一会儿,雅姐私聊他:“老板,你就吓人吧,什么恶趣味。”
江秋十:“哈哈哈哈。”
雅姐:“老是同一招,能不能好了?”
江秋十:“不能。”
正巧工作人员喊他,江秋十收好装备,跟着上楼进行拍摄。
他们今天要和学生们相处,跟着学生一起吃中午饭,再去谢兰兰家里进行拍摄,校长已经给谢兰兰批了一下午的假。
上午拍摄的主要目标是谢兰兰,江秋十等人只需要拍摄几条采访就好。一次拍过后,到了中午吃饭时间。
食堂都是大锅饭,算好了每个年级学生的数量,让学生们自己提到教室里吃。
节目组在食堂门口等着,就见到各个教室里分别跑出来几个学生,乖乖在食堂门口排队。轮到了,便两个人一起上去,拎着一桶饭菜回教室。
节目组分两头拍摄,一边是食堂,一边是教室。教室里,学生们拿出饭盆乖乖做好,安静下来后,才整齐念着教室前贴着的“感恩词”,念完了,排着队,班主任挨个给他们打饭打菜。
摄像机沉默地拍下学生们大声念诵“感恩词”的场景。
周舟举着话筒,在学生们稀奇的目光中,引导着镜头拍摄下今日午餐。
“我们可以看到,中午的免费午餐还是不错的,两菜,一汤,班上的学生们已经习惯带着饭盒来学校……”
另一边,嘉宾们端着学校的不锈钢饭盆,准备打饭菜。
倒没人挑剔。
平常拍戏剧组饭盒好不到哪去,学校的伙食对比一下还不错。
老师们也在吃,都不由自主看过来。像谢兰兰那样没看过电视剧的是少数,老师们课余都会追追剧听听歌,见到明星们来学校里,直往人身上瞟。
第71章 私下捐款
谢兰兰家距离学校路途遥远; 走路需要半个多钟头,一路上还要淌小溪,过小道; 翻山路。
车是没法开了,只能人力背过去。嘉宾们和工作人员分了任务; 轮流背着几十斤重的器材。导演算了算,一群人分两组,一组留下拍学校,一组跟着去谢兰兰家里。
近黄昏时; 放学铃声在校园里回荡,小学校没有留堂习惯,学生们从教室里收拾好书包一窝蜂涌出来; 突然发现操场上多了些陌生人,正扛着相机对着他们拍照。
老校长还拿了话筒; 让记者采访!
是不是他们要上电视呀?
一时间,学生们兴奋的叽叽喳喳起来,不少人悄悄移到校长后面比手势,被老师发现后制止。
另一边; 摄影组已经到了谢兰兰家中。
谢兰兰家里真的很穷,穷到工作人员一推开门; 只能想到用四个字来形容——家徒四壁。
搭建在半山腰上的土坯房里空空荡荡,客厅里唯一能被称作电器的,是拖着长长电线,垂吊在破旧小木桌上空晃悠的电灯泡。
一家人平常就在小木桌上夹菜,然后或站或蹲着吃饭。家里只有一张像样的椅子,还是学校里换废凳子时谢兰兰从学校拿回来的。现在,这张椅子被谢兰兰从房间里搬出来; 她卡了壳,一时间不知该请这一小群人中谁坐下。
没有能招待客人的地方。谢兰兰脸都红透了。好在所有人心中都有准备,谁也不是真来做客的。甭管心里怎么嫌弃,镜头下,其他两个嘉宾还是尽责地浮现出同情、痛惜等情绪。
江秋十摸摸她的发顶,说:“兰兰,带我们介绍介绍你家里,可以吗?”
周舟留在学校里做老师和校长的采访,谢兰兰家里的采访任务转交到江秋十手中。
徐飞白本想争一争的。可谁知明明大家一样的相处时间,小女孩愣是黏着江秋十不放,都不知道哪里培养出来的感情。
他也只好跟着附和了。
见江秋十问话,徐飞白凑在一边嘻嘻哈哈说:“谢兰兰同学啊,没关系的,我们站着就行。对了,你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啊?”
女导演在一边恨不得把他嘴给堵上。
江秋十抬头看他一眼,暗示闭嘴。
谢兰兰反而没觉得有什么,她很顺从地牵着江秋十主动伸出的手,边走边说:“爸爸一般过年回来,爷爷在房间里睡觉,奶奶等一下会从地里回来。”
说话间,谢兰兰推开一扇掉漆的房门,拉开灯。
狭小房间里只有一张床和一张小书桌,江秋十用哄小孩儿的口气耐心问:“兰兰,这里是谁的房间呀?”
直接把徐飞白还想脱口而出的问题堵了回去。
“是我们睡觉的。”谢兰兰站在大床前,上面放着好几个崭新的枕头,和卷成一团的棉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