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美人设 [金推]-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饭故意不给筷子之类……实在太多了。
  甚至有的角色拍着拍着,上头一句话下来第二天就换了人。
  这还不是个例,准确来说,绝大多数剧组都是这样的,乱糟糟,排挤抱团现象严重。老实说任何职场都免不了踩高捧低,但他真没预料到能一踩一捧到这个地步,丝毫不掩饰。
  江秋十没有后台,只能靠自己。他是不怕吃苦的,但完全不想吃这类说出来矫情咽下去恶心的苦头。
  更别提没有后台的人很有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潜规则了。
  他不想卷到这些肮脏的事情中去。
  当然,这种话是不能在节目里说出来的。
  按照节目组的铺垫,标准答案该是更好的准备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之类。
  江秋十修磨一番放弃了标准答案,他需要略微“接地气”一些。
  现在这个答案就可以,不虚假,隐去七分主要因素,三分真实足矣。
  闻道先摇头抚掌:“我太佩服你了,真的,大佬就是大佬。那你当时有没有想过,万一投资失败怎么办?还会进娱乐圈吗?”
  江秋十微微点头:“确实不一定。我当时列了好几个工作计划。”
  “后路都想好了?准备这么充分吗?”周舟惊讶脸。
  郦梅子:“嗯……比如说?不在娱乐圈的话你会去做什么呢?”
  江秋十:“确实会想好后路。当时设想有做摄影师,考公务员,或是去做高中教师、记者、传媒一类的文职工作。”
  他又忍不住笑弯了眼,“大学毕业那年我连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证书都准备好了。”
  周舟兴奋了:“哎我觉得真是教师行业的一大损失啊,你要是真当了老师,到现在肯定也会出名,就是那什么……全国最帅高中男教师。”
  郦梅子和周舟总是冤家互怼:“别说,这样的脸不进娱乐圈才是可惜,要是不演戏,岂不是很多人都欣赏不到这样的颜值了吗?”
  江秋十眼神闪闪,脸色微红,侧过脸抬手触了触鼻尖以缓解赧意。
  见他有点不好意思,观众纷纷窃笑。
  郦梅子还不放过他:“就像现在,如果他真去当了老师,我就没有这样面对面欣赏大帅哥的机会了。”
  康永林又把话题扯回正道:“教师、公务员,都是属于普通人眼里的铁饭碗啊。这是侧面说明你内心比较倾向于求稳,对吗?”
  江秋十失笑:“也对,也不对。我只是怕麻烦而已,而且我喜欢有假期的感觉。”
  郦梅子紧跟一步回归正题:“你既然说自己怕麻烦,又喜欢假期。那你现在的这个职业感觉如何?我们都知道,忙起来是真的很忙的,而且作为公众人物,平常要谨言慎行,又要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有没有哪一时刻觉得啊……早知道就不进这个圈了?”
  江秋十回答很快:“这点还好,平常我会自己给自己放假,拍完一部戏,或者忙完一个月我就一定会抽几天休息。关于后者,平常生活我其实偏独一些,不太在乎其他人怎么说。而粉丝……”
  他眼角唇边都弯起了小小弧度“枫叶们不会带给我麻烦,她们很贴心,还非常有趣。”
  “哦,是吗?”郦梅子笑着反问,不等回话又说道,“我觉得江秋十的心态真的很好,非常稳。他身上有一种和年龄不相符的,波澜不惊的沉稳感觉。”
  康永林:“确实。其实我很喜欢你这个心态,就是好像一切事情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我努力过了,就算这条路走不通也无所谓,换一条路继续走。”
  江秋十微微摊手:“人总不能和自己过不去,开心最重要。”
  闻道先:“没看出来,你还是享乐主义者,即使你出场时在笑,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是非常拼搏的那种人。”
  江秋十摩下巴:“因为今天要来见你们所以穿的比较隆重,可能给人印象是个严肃的工作党,我换个表情估计更像一点。”
  说完,他瞬间变脸,眉头微锁,表情切换成忧国忧民,优雅绅士秒变面临着股市崩盘公司破产的企业老板。
  周舟第一个爆笑出声。
  其他人也绷不住了,各式特色笑声回荡在录音厅里。
  郦梅子好不容易稳住优雅端庄的形象,抹了抹眼角:“经过刚才短暂的交谈,虽然我们对你印象都很好,真的,但是接下来我们还是不能对你放水。”
  “让我们看看今天你的话题。”
  她翻开了桌面上被节目死忠粉戏称“死亡笔记”的文件夹,脸上露出微微惊讶的神情,而后她拿起文件夹,展示给其他人看。
  摄像机放大该文件,背后屏幕显示出A5纸上大字内容——对粉丝经济的看法。
  观众再次哗然,对节目组肃然起敬。
  这个节目实在的很,每期来的艺人只知道大概涉及范围,和主持人们闲谈后才能得知自己接下来需要演讲的具体话题。
  如之前两位前辈,一个说的是圈内浮夸风气,一个说的是如何看待娱乐圈高片酬,上一季陈婉婉抽到话题为公众人物与网络恶评。
  江秋十回忆起前三人的主题谈话,不由感叹:真是一期比一期犀利,怪不得每期节目都能引起激烈讨论。
  以及,让粉丝多的流量说粉丝经济,这……
  他不由得好奇,以这个走向发展下去,下一期该不会要揭露娱乐圈黑暗内幕了吧?谁上谁勇士。
  演讲只需五到十分钟,不了解的人听上去不长,但准备时间也不过中场休息的二十分钟而已。若不是背后靠着央视,以大多数圈内文艺工作者的智力水平而言,不闹才怪。
  请观众们在座位上放松或去洗手间走动后,主持人和江秋十都转移到后台,补妆喝水看台本。台上灯光、道具也都开始进行简单整理。
  趁此机会,江秋十边琢磨腹稿,边和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
  周舟台下并不如台上形象一般闹腾,反而是特别安静斯文的一个人,其他人都在寒暄,他等没人和江秋十说话说话了才侧头问道:“接下来有把握吗?”
  江秋十点头:“还好,问题不大。”
  周舟:“嗯,加油。”
  江秋十看向他微笑:“谢谢。”
  周舟轻嗯一声,顿了顿,又若无其事转过头。
  江秋十忆起曾听自己的员工八卦过周舟的性向,不由得有些微妙。随即打断自己思绪,不过多问候几句,没必要自作多情,他想。
  各人分工合作,斌哥亦带着小助理和其他工作人员沟通,争取留下好印象。
  二十分钟不算太久,工作人员收拾好舞台,观众们陆续回到座位,精神满满。一切都准备就绪。
  江秋十于掌声中出现在演讲台,背后屏幕已经放出了题目:《对粉丝经济的看法》
  掌声渐息,被寂静取代。
  江秋十注视着底下的观众,恍然有一种回到十六岁那年匆忙被拉上舞台讲话的错觉。
  然而他从未慌张,所有人都以为他是赶鸭子上架,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早在拍电影时就将获奖感言都想好了。
  今天这个小谈话,不也是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话题吗?
  他缓缓开口。
  “大家好,我是江秋十,将以《对粉丝经济的看法》发表一则时长约七分钟的简单讲话,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欢迎指正。”
  白色身影弯腰鞠躬,站直身体。
  他看上去耀眼极了。
  小助理偷偷和斌哥交谈:“十哥以前是不是参加过演讲比赛?”
  斌哥:“应该是,太专业了!”竖拇指!
  台上光芒万丈的专业人士江秋十忽然叹了口气,道:“刚拿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节目组的险恶用心,这真是一道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送命题。”
  不少观众会心一笑。
  “不管怎样,站在这儿,还是要开口的,我就不客套,直接开始了。”
  “粉丝经济,最直观来说就是粉丝为自己偶像消费。举个例子,我喜欢这个人,我愿意为他花钱,我希望我的付出能对他有好处,我购买他代言的产品心情会很好……鉴于以上种种粉丝心态,他们会乐于去购买自己偶像所代言的产品,人们总是热衷于爱屋及乌,并为自己喜欢的事物做出奉献的。
  一个人两个人的购买力,可能不大。但是当这个数字乘以庞大的粉丝数后,那是所有商人都无法拒绝的高额利益。
  作为商人,最希望看到的情况就是自己卖出的产品获利高、销量大。而粉丝群体。”
  他说着,食指划了一个圈,“这样一个拥有高购买力和凝聚力的群体,没有哪个商家会拒绝。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商品,特别是快消品趋向于找代言人的原因,他们需要粉丝经济,这对商家是有利的,所以,商家也会选择粉丝多的艺人。粉丝越多,意味着利益越大,对商家、对艺人,都是如此。
  矛盾在于此,不少人认为,明星那么富有,随随便便几百万上下,还需要你来花钱?在这么一个商家给广告费找明星代言获得高额利润、明星获得广告费打广告吸引粉丝的循环利益链中,代言的明星获利、商家获利,唯一吃亏的只有粉丝。也因此,很多人会把商家这类行为称为割韭菜,称拼命为偶像花钱的粉丝是脑残粉。”
  老实说,江秋十抽到的这个话题就够惊人了,没想到他真的敢讲。喂喂喂你不要你那三千多万的微博粉丝了吗?!
  斌哥和小助理默默捂住心口。
  江秋十不仅敢讲,还敢说点更刺激的。
  “粉丝难道就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偶像不穷吗?真的不知道商家只是靠他们的偶像赚钱吗?真的不知道自己一边花钱一边被称为韭菜吗?”
  江秋十依旧淡定:“很显然,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什么都知道。她们只是因为喜欢,为了那份喜欢付出而已。”


第20章 关怀备至
  粉丝只是喜欢而已。
  如果不是因为喜欢,谁会因为广告而不是因为产品掏腰包?
  江秋十没打算得罪粉丝和圈内人。别的人能够高高在上指责所有追星花钱的脑残粉,批判商家割韭菜,唯独艺人本人不可以。
  要真说那么绝,以后自己接广告时不是自打脸?粉丝买还是不买?
  于是乎……换个角度,为粉丝经济正名。
  按照所有人的预想,粉丝经济本应侧重于“粉丝”,继而延伸到“粉丝与偶像”,但是这样说下去非常容易被拿来大做文章。
  江秋十另辟蹊径,把重点放在了“消费方式上。
  “将粉丝经济定义为因为喜欢而消费,这样来看就要简单很多。情绪也是需求的一种,它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当然,很多人有更确切的说法——叫花钱买快乐。”
  “和我们生活中普通消费一样。因为饥饿所以去购买食物,得到了食物,满足了生理需求,商家得到了利益。这是通常而言的双赢。
  以此推论,粉丝经济也只是普通商品经济的一种。顾客购买相关商品,得到了商品,得到了满足感,商家和明星也都获得利益。明星在这样一条消费链里,起到的作用……”
  他沉吟一秒,说:“明星充其量就是个招牌。”
  “用各种营销方式吸引顾客眼球,和用明星吸引粉丝眼球使他们变成顾客,没有太大区别,明星也只是吸引顾客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自己的需求而消费,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况且,粉丝经济并不仅仅体现在偶像与粉丝之间,粉丝经济其实是随处可见的。对同一件事物喜爱情绪使一部分人产生粘合性,群体促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冲动。这个事物,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处旅游景点,可以是一个品牌……”江秋十举起手中麦克风的标牌,“也可以是一档综艺节目,就像我们现在所参与的'我们一起思考',台下应该都是这档节目的粉丝吧?”
  猝不及防的广告,令人忍俊不禁。不少观众唱反调:“不是!”
  周舟举手,拿起话筒冷静发问:“节目组给了你多少广告费?”
  江秋十:“节目组说录制完之后让你们请我吃饭。”
  观众席上的笑声更大了。
  周舟败下阵来。
  江秋十:“刚刚说不是节目粉丝的,我现在拍卖这个能够和几位主持一起共进晚餐的名额,有人需要吗?”
  气氛立刻变得热烈,一片鬼哭狼嚎中夹杂着几个女孩们更加响亮的尖叫:“不要!我想和你吃饭!”“我们要江秋十!”“我想吃你!”
  闻道先叹气:“见异思迁哪……好过分。”
  观众乐得看他们互相攻击。
  康永林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拿起话筒严肃脸:“出于某种不方便描述的因素,我们一致决定收回这个名额。”
  江秋十瞠目,无奈摇头:“过河拆桥啊……真心酸。”
  但是台下并没有人同情他,反而是一阵又一阵窃笑,细听会发现她们开心极了。
  江秋十轻咳一声,把话题扯回来:“刚刚康老师就给我们做了个很好的理性消费示范,不盲从,不浪费。当然,作为被放鸽子的我本人还是有一点难过的。”
  喂你难过倒是做出点难过的表情啊!这么浮夸的叹气真的大丈夫?一点都不像遗憾反而像逃过一劫的庆幸好不好!
  “Ok、ok,可以了,让我们回到正题。”
  他望着台下观众,略微放慢了语速:“我一直以为,粉丝经济,和其他消费没什么不同,不必要提倡攀比,不应当被贬低鄙薄。这就是我对粉丝经济的态度。”
  演讲最后,总结教育加情感升华。
  “但是,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不论花钱买什么都好,消费需要理性,量力而行,按需求购买,为了一时的快乐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属于得不偿失。当你自觉做到理性消费,别人的闲话你就不必要放在心上。我收获我的快乐,不浪费不过度,其他人的态度?谁在乎呢?”
  江秋十理直气壮:“像生活中,很多因为见到其他人追星就骂脑残粉的人,可以直接问他:难道你没有花过钱打麻将?没有充过游戏?没去旅游过?这些消费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吗?都是花钱买开心,明星代言好歹是有实质商品的,还经常做一些前99名打折送礼包活动呢。”
  笑声终于达到了顶峰,伴随掌声欢呼,一时间录制厅气氛热烈。
  有些人觉得旅游放在这个类别不太对劲,仔细思考好像也……没毛病?
  旅游本身也不是购买实体商品呀,旅游得到的快乐、阅历不也是无形的吗?
  不少人被“诡辩”说服。
  觉得不太对劲的,继续细想找漏洞,打算攒着提问用。
  江秋十刻意不说太多。
  一开始说太多,观众容易混乱,说太满,提问环节就没意思了。
  他已经无形中把“粉丝经济”话题歪曲到“为情绪消费”“情绪消费也是普通消费”,话题间相似度极高,一时间没人察觉。
  观众席上有人举手,江秋十示意后工作人员将话筒递过去,所有人都看着她,期待第一位提问观众能问出什么样的犀利话题。
  站起身的是个年轻女孩,话筒将她声音放大得有点儿虚,她带着笑和江秋十问好后,问道:“请问江秋十先生,你刚刚说理性消费,那么如果你接了广告后,你也希望你的粉丝能够理性消费吗?”
  第一个提问者果然不负众望,够险恶,挖坑够直接!
  江秋十几乎没有犹豫就回答了:“量力而为就好。我接广告是为了我的生活,我总不能为了我个人的生活质量而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句话莫名戳中笑点,窃笑声不小。
  大屏幕上,放映出他真挚的眼神。
  观众席里不乏追星女孩,'梦回还'热度尚未完全消退,因对角色念念不忘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