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穿成黛玉她侄女 金推完结+番外-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肖氏一惊,没想到居然是探春自己提出的。
  她又说请皇后娘娘给个恩典让她代替探春的家人见探春一面,皇后娘娘立刻就同意了。
  她们还是去了元春的宫中,在那里又一次见了元春。
  元春比上次她们见时又消瘦了许多,不过精神还好。
  见了她们听了她们的来意,她只是叹了口气就让她们去见探春了:“我是劝不了她了。”
  等到肖氏她们见了探春,探春第一句话就是:“是我自己提出要去做那和亲的女官的。”
  黛玉皱眉道:“三妹妹,那西北是苦寒之地,只怕你受不住那里的气候。”
  林祯也说道:“可不是,还有那敕勒,我听说他们顿顿都要吃肉,那里很少能见到菜蔬水果的。”
  两人一搭一合把西北之苦说了一遍,希望探春能够打消那个想法。好在探春只是和亲女官并不是那下旨和亲的水漪郡主,只要求到皇后娘娘那里,把她的名字从花名册里抹掉还是能做到的。
  不料探春只是笑了笑,扬了扬手上正在看的书:“你们说的这些我都知道的。”
  林祯仔细一看,原来那是一本有关敕勒风土人情的书,在她们进来之前探春一直在看的就是这个。
  她心里一顿,从这本书来看探春对西北之行是很执着的。
  果然就听探春继续说道:“我是犯官之女,还是个庶女,以前教养我的嫡母更是个十恶不赦的犯妇,我还被退过亲。这样的女子,以后又有什么好人家会要我?倒不如随着郡主去了敕勒,博个前程。”
  探春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爱情她已经不考虑了,以后就一心奔事业了。
  林祯有些恍惚,没想到她在古代还会遇到探春这样的事业型女子,那么她自己呢?难道嫁人就是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唯一目标了?


第116章 林祯梦想
  黛玉姑侄两个又劝了探春一阵;见她执意如此也就不再说了。
  比起黛玉姑侄两个在心里担心她如何在苦寒的西北生存,探春自己很想的开,还拿出一些东西托黛玉她们给她捎回去。
  “我算算日子;等二嫂子要生的时候;只怕我已经上路了,所以我就做了一些小孩子的包被之类的让她不要嫌弃。”
  黛玉接了过来细细的看了;因为不知道宝钗孩子的性别;探春用的是红色的料子,上面绣了一些吉祥的图案。
  随后探春又拿出一个包袱:“这里有两套衣服麻烦你们带给赵姨娘,怎么说她也是生了我;我只盼着环哥儿能够争气;她也算是有了依靠。”
  黛玉和林祯两个对视一眼;她们还记得以前探春对赵姨娘的百般嫌弃;可以说探春一直很介意自己那个庶出的身份的。只是现在到了离别的时候;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面;她还是挂记着赵姨娘的。
  “你放心,等出宫之后我们就把东西给你送过去。”黛玉保证道。
  “那我就多谢你们了。”说着探春又起身郑重的给她们行了个礼;“以前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在这里给你们赔礼了。以后山高水长;但愿我们能够有缘再见。”
  这话说的黛玉和林祯眼圈也红了,少女时代结下的友谊是真挚又一辈子难忘的。哪怕以前探春曾经在一段时间为了自保冷待过她们;现在探春这一个礼行下来,她们也不能怪她了。
  最后时间差不多,几人是洒泪而别的。
  肖氏看女儿和小姑子出了凤藻宫之后兴致都不高;走路都低着头,就出声安慰她们:“三姑娘是个通透的人,说不定还会有大造化的。”
  几人离开凤藻宫又要回到皇后娘娘那里去辞别皇后娘娘才能出宫;走到坤德宫门口,她们跟一个从宫中走出来的年轻男子正好撞了个正着。
  肖氏看这人一身打扮加上能够堂而皇之出现在凤藻宫这里想来身份必不寻常,于是拉住黛玉姑侄停下让此人先行进去。
  那人原本都要才她们身边走过去了,不料却停了下来,有些疑惑的看了眼她们,确切的说是看了眼肖氏身边的黛玉。
  黛玉也有些疑惑的看了那人一眼,这个人有些面熟,然后她就想起了那人有些惊讶:“你是韩公子?”
  曾经在她和林祯第一次上京的路上,林祯落海林家的船也被人损坏,恰好是这韩公子的船路过帮了他们的大忙,后来黛玉还曾经搭过韩公子的船去寻找林祯。
  当时这位韩公子介绍自己是京中的官宦人家的子弟,黛玉也不方便细问,这时在坤德宫这里能碰到他可见他的身份并不简单。
  想到这,黛玉的神情就变得平静而疏离:“见过韩公子。”
  韩公子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黛玉,他心里有些惊喜,但见黛玉疏离的神情也正了正神色拱手说道:“在下韩宁,现在是西北军中的四品武将。”说罢就径自离开了。
  黛玉有些疑惑,四品武将怎么会出现在皇后娘娘的宫中呢。
  林祯这个时候也认出了这位韩公子,她同样跟黛玉一样疑惑韩公子的身份。
  肖氏见女儿她们姑侄两个居然跟这年轻公子认识也就默不作声让黛玉跟那位韩公子说完话,当听到韩公子自报家门之后,她大概猜到了这韩宁的身份。
  果不其然,负责给她们引路带她们去凤藻宫又回来的宫女小声跟肖氏她们说:“原来姑娘是小国舅爷认识的。”
  “小国舅爷?”黛玉似乎也明白了韩宁的身份。
  “是啊,那是皇后娘娘最小的兄弟,所以宫中都叫他小国舅爷。这小国舅爷几年前自己去了西北投军,他隐瞒身份,靠着自己的真本事做到四品将军的。这一次因为在阵前立了大功才得以回京的,这几日皇后娘娘经常召见他,估计是想着给小国舅爷相看个媳妇了。”宫女说着语气里有些羡慕,在她看来这韩宁是非常好的丈夫人选,不知道将来会便宜了哪家闺秀。
  宫女这几句话也说到了肖氏的心坎里,她刚刚冷眼旁观似乎那位韩小国舅看到黛玉时很是惊喜的,就不知道这两人有没有缘分。
  不过她转而又摇摇头,总不能林祯嫁了一个武将,黛玉也要如此吧。
  她跟黛玉相处这几年,觉得黛玉学识很好,怕是想要一个能够跟她有共同语言能够日日在一起吟诗作对的夫婿吧。
  肖氏这么想着就轻轻催促道:“我们进去觐见皇后娘娘吧。”
  几人再次进到宫中见了皇后娘娘,又说了一会话才告退出宫。
  等着觐见的女眷都离开了,皇后娘娘有些疲惫的歪在榻上:“着人好好护送诸位夫人和小姐出宫。”
  自从那年出了甄贵太妃半途拦住林家女眷的事情之后,她在这方面就格外的注意。当然以现在她对后宫的威慑力,也没有人有胆子能够挑战她的权威。
  一旁的心腹女官小心的把披风搭在她肩头:“娘娘放心,刚才已经有人来报各家的夫人小姐们已经出宫了。”
  “那就好。”皇后娘娘话锋一转,“你说刚才那些姑娘里,九郎就没有一个中意的?”
  那位女官是她从娘家带来的,一向是她的心腹,主仆两个说话也自在些:“奴婢估计九公子的缘分大概未到吧,不过奴婢刚刚听下面的小宫女说了一件事,娘娘大概会感兴趣。”
  “哦?”皇后娘娘确实有些来了兴致,“可是跟九郎有关?”
  那女官点点头:“刚刚九公子出宫的时候正好碰到了林夫人带着两位林姑娘从凤藻宫回来,九公子似乎认识林家的大姑娘,两个人说了几句话。”
  “这可是一件奇事,我那九弟想来就喜欢舞枪弄棒,没听说他跟什么姑娘认识的。林家的大姑娘,是林海的女儿,我记著名字是叫黛玉来着,倒是一个好姑娘。”皇后娘娘有些开心的说。
  她跟韩宁相差近二十岁,一直把韩宁当成儿子看待的。
  加上韩宁又是她母亲刘夫人的老来子,她也自觉有长姐的责任帮着母亲好好照顾弟弟。
  韩宁去西北投军虽然是遵循了韩家的传统,但是刘夫人一直很惦记儿子,连皇后娘娘也一样。
  等到韩宁好不容易立功回来,这母女两个又开始操心他的婚事了。
  今天皇后娘娘趁着各家的女眷进宫来请安的机会特意把韩宁叫来,想看看他有没有对哪家的姑娘有意思,却发现韩宁对满宫的莺莺燕燕都不感冒。
  她本来正在忧心这未来弟媳不知道在哪里就从自己心腹女官这里听到了黛玉的事情,心里又有些开心起来。
  那女官试探的问:“娘娘可要把那林大姑娘招来让九公子相看?要是九公子满意就下旨赐婚?”
  皇后娘娘摇摇头:“我韩家娶媳妇断没有这样的规矩,这结亲是结两姓之好,九郎喜欢人家姑娘也要人家姑娘对他也满意才行,我才不要做那王母娘娘乱牵红线或者棒打鸳鸯。”
  听皇后娘娘这么一说,女官自然是闭口不言。
  不过又听皇后娘娘说:“等着以后林家女眷再递牌子进宫来请安的时候,你就让我母亲想法让九郎也进宫来。”
  女官听了称是就笑而不言了,很显然这是皇后娘娘为了九公子安排的机会。
  黛玉可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盯上了,她在回家的马车上就跟肖氏说了有关韩宁的事情。
  肖氏虽然听说当年黛玉她们姑侄两个上京时经历还多危险,现在听了还是觉得很是担心她们。
  “这么说来这韩公子也算是我家的恩人了,下次见面一定要重重谢他。”
  黛玉看了眼林祯没有多说什么,她心说要是她嫂子知道当时柳湘莲也救过林祯的话,只怕明天就把林祯打包送给柳湘莲了。
  肖氏她们一行人回了家,第二天肖氏去了一趟贾政家把探春的话和东西带到。
  林祯和黛玉留在家中主持中馈,趁着不忙的时候,林祯偷偷跟黛玉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昨天见过探春之后,林祯一直有个想法。
  既然探春这样的古代女子都有那样的事业心,那么她自己呢?
  难道她来到这个时代能做的就是等着嫁人,然后做所谓的贤妻良母到死?
  昨天晚上林祯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最后她想来想去,有了一个想法。
  “你是说要开慈幼局?”黛玉有些惊讶的看着林祯。
  林祯点头:“我知道有官府开办的慈幼局,可是还是有许多人家养不起孩子会丢弃或者卖掉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我想着与其是让那些孩子被那些坏人买去卖到那些肮脏的地方去,还不如我抢在他们前面救下那些孩子。而且我想着我开的慈幼局也不光是给他们一口饭吃,还要教孩子们有自己吃饭的本事。姑姑,周师傅不是要开女学吗?我想着到时候就给收养的孩子们组织起来学习,不光是识文断字,也要教他们女红厨艺还有各种谋生的手段。”
  林祯说着说着越发的兴奋,她渐渐找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意义。
  以她现在的身份还不能建起慈幼局,等到她嫁人之后,这就方便操作起来了。
  她不知道她能有多大的能力,哪怕只是小小的几间房子,能够庇护几个孩子她也是开心的。
  黛玉认真的听着,不时的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林祯又和她讨论。
  最后黛玉点点头:“如果将来你这个计划能够实行的话,也算我一个。”
  林祯眼睛一亮,如果到时候她能拉到赞助,多拉几个贵妇人官太太加入的话,这个慈幼局就能办起来,而且规模也会比她设想的大很多。


第117章 北静王现
  虽然林祯踌躇满志的打算在这个时代干出一番事业;不过这个计划还是要过几年才能实行的。
  毕竟她现在只是一个距离及笄还有几个月的小女孩,如果她要说做这件事,肖氏那里怕是都过不去的。
  林祯有些自嘲:“没想到有一天我居然会这么渴望早点嫁人。”
  等到她嫁人之后;她就是当家主母;侯爷夫人,手上有嫁妆;未来也会有人脉;到时候做这件事确实方便许多。
  一想到这,林祯眼中就充满了斗志。
  “不过我也成亲也得要有新郎啊!”林祯转而又郁闷起来。
  她都快要有一个月没见过柳湘莲了,柳湘莲忙的最近根本没过来;连她派了嬷嬷去给他送吃的也见不着人。
  据柳湘莲家的老仆人说;他这一个月都没有回家。
  林祯疑惑;只是一个献俘和敕勒使臣到访;怎么这天武卫忙的就脚打后脑勺;连回家吃口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如果不是确认自己没有哪里得罪了柳湘莲;林祯甚至怀疑自己被他给疏远了。
  “算了,过两天敕勒使臣就要离开了;到时候他就能闲下来了。”
  林祯想到这刚有些开心;就想到探春也要随着使团去西北心里多少有些不舍。
  过几日;宫中传出皇后娘娘的懿旨,已经被册封为公主的水漪就要随着敕勒使臣去西北;在出发前三日,在京的各家官眷诰命都要入宫祝贺。
  于是肖氏又带着黛玉和林祯进了宫。
  像往常那样,林家的马车停在宫门那里;肖氏带着黛玉姑侄两个接受守宫门的侍卫的查验。
  除了林家女眷外,还有一些别的人家的女眷也在这里等着查验,宫门这里很是热闹。
  林祯瞄了眼;看这些侍卫的服色并不是天武卫,不知道是哪一卫。
  这让她有些失望,原本还想着能在宫中见柳湘莲一面的。
  在她们这些准备进宫的女眷一旁另一侧,还有一些人抬着巨大的箱笼进宫去。
  肖氏听一旁消息灵通的夫人嘀咕,原来那是北静王府给郡主准备的嫁妆。
  “老北静王在世的时候就很宠爱这个小女儿,从郡主一降生就开始准备嫁妆。虽然如今郡主变成了公主,嫁妆也由皇上出,北静王还特意禀了皇上把过去给郡主准备的嫁妆也抬进宫里来,到时候跟着郡主一起去西北。”
  “这如今的北静王也算是对妹妹很宠爱的。”
  “真要是宠爱怎么在皇上下旨赐婚之前不想着转圜一下?只怕是跟老王爷一个样子,是个伪君子罢了。”
  林祯动动耳朵,这个伪君子评论她还是头一次听到是用来描述北静王的。要知道光是看原着北静王出场那几回,也看不出他是一个伪君子来着,这位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她特意偷眼看了一下说这话的那位夫人,那是位上了年纪的夫人。
  那夫人身边还跟着媳妇,本来媳妇听到这里是想阻止婆婆继续说下去的,不料却已经晚了。
  那夫人已经说了出口:“当年太上皇在位的时候给老北静王娶了程阁老家的女儿,那程阁老家男人不显,可女孩子个顶个的优秀。程阁老的长女嫁给了废太子做太子妃,次女嫁给了老北静王做王妃。”
  “不对呀,我记得如今的北静王太妃是先头老太妃的侄女,可并不姓程的。”一旁有人奇怪的问。
  那老妇人本想再说什么,可是宫门口的侍卫已经查验过来,她就闭口不提。
  林祯有有些郁闷,这故事讲到一半就停下来可真的吊人胃口。
  不过这里毕竟是宫门口,她也不能停下来揪着人家追问那故事的结局。
  众位夫人女眷们都陆陆续续进到宫中,肖氏带着黛玉姑侄两个走着走着,林祯忽然眼前一亮那边走着的不就是柳湘莲是谁。
  柳湘莲并不是孤身一人,他身边还有一个年轻公子,那位公子穿着打扮居然是一位王爷。
  柳湘莲和那位王爷跟肖氏她们一行走到一处,林祯正想跟他打个招呼,不料柳湘莲却视若不见的从她们身边走过。
  林祯自从与柳湘莲被赐婚之后,柳湘莲一直对她很是温柔,还从来没有这么冷漠过,这让她有些气不过。
  黛玉怕她生气刚想安慰她,林祯却自己就想通了:“这里是宫中,他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