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徐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3章 双喜事
  正月十八日; 迎亲的队伍到了荣国府门口。
  范云义原就是个面目方正颇为严肃的相貌,今日又穿着大红喜服格外紧张,越发像一只方方正正的红包。
  荣国府内小厮丫鬟穿梭如织,将消息往内宅报。
  黛玉和凤姐儿迎春都坐在喜房内陪着周眀薇; 平儿跑进来道:“了不得了; 原以为太子会坐在马车内; 谁知道太子殿下竟换了常服就骑马在新郎官身侧; 看样子到了时辰是要亲自帮着叫门的,二姑爷和琏二爷唬的不得了; 打发人进来问问,这门还拦不拦?”
  一时外间坐着的贾敏并满屋子的亲友诰命; 都望向黛玉。
  君臣有别,将太子爷拦在门外那可是大不敬; 怪不得贾琏不敢担着这事儿。
  黛玉一笑:“他原回过父皇的; 今日只穿常服出来; 就当他是个寻常公子罢了。新郎官叩门; 怎么能就开呢。”
  众人这才又恢复了说笑。
  黛玉对着平儿招手:“除了太子,建安伯带来的另一位帮忙迎亲的是谁?”
  平儿忙道:“琏二爷也不认得,他并没有穿官府,瞧着二十上下的模样; 很是文雅。”
  黛玉就一笑:“不知道哪里请来的救兵。先让表姐夫试试他们吧。”
  凤姐儿就笑:“平儿快去听着; 可不能让他们轻易叫开门; 把我们家的姑娘娶走。”
  迎春的夫婿卢长明虽是两榜进士,但到底出身商户,少见这些勋贵场合,此时听说外头太子也要帮着叫门,不由两股战战; 拿出了当时金殿上面试的态度来,嘴里颠来倒去复习着准备了好久的题目。
  贾琏看了倒觉得好笑,拍拍他的肩膀:“好妹夫,你也别太实诚了,外头三个高头大马上坐着的哪怕不是龙子凤孙,也是达官显贵,万一真叫你连珠炮似的问住了,难道咱们就真的僵在那里不开门了?”言下之意,真考住了太子和建安伯,又有什么好处!
  卢长明如梦初醒:“舅兄说的很是,那我就我先从简单的经义问起——太子和建安伯都是上书房出来的全才,必是会的。我绝不能一上来就刁钻古怪了去。”
  贾琏满意点头:“文的交给你,武的我安排好了。”
  大门外早已准备下箭道,内立了鹄子,栓了些诸如金麒麟,金并蒂莲等彩头。贾琏知道范云义娴于弓马,这些是难不倒他的。
  算着时辰差不多到了,贾琏和卢长明两人便来到大门前头。方才贾琏已经悄悄在门缝里看了一回,并不认识另外一个锦衣文雅的青年,于是这会子卢长明又凑过去看。
  他细细看了看,不由喃喃道:“倒是有几分眼熟,就是想不起。”
  还不等贾琏发问,他脸色就变了:“我想起来了,这是我们这一科的状元!只因当日他刚刚高中,祖父就过身,他作为孙儿要守一年的孝期,所以就告了丁忧,如今想是孝期过了,还未及入朝做官——怨不得大舅兄都不认得。”
  越说脸色越白:他刚还在想着放水呢,结果外头居然是位状元郎,别说放水了,只怕他全力以赴都不够!于是卢长明这会子急的冷汗都下来了。
  无独有偶,冒汗的不止一个。大门外,辛泓承对颇为紧张的范云义道:“这样的冷天,我们两个都穿着貂裘,你急的直冒汗。你放心,这有什么可担心的?难道我们两个还给你叫不开门?”
  果然时辰到了后,范云义轻松过了射箭一关,卢长明也被状元郎反问的无话可说。
  贾琏都急了:“这才第二个问题,不能开门啊,你,你快把他驳回去啊。”
  卢长明快要虚脱似的:“舅兄饶了我吧,我但凡能驳回他,当日状元不就该是我了吗!可见圣人眼光不错,他才学当真高过我十倍,舅兄,我真恨不得这就开门拜个师。”
  贾琏:……
  好在这时候,平儿亲自走出二门到前头来,在贾琏耳边说了两句话:“二爷只将这句话问了便是。”
  于是贾琏便隔着门扬声道:“范大人,您这迎亲队伍文武双全,我们府上自然不如,只是我还要问一问大人的心意,才好开门呢。”
  范云义的言辞掷地有声:“富贵固然与共,颠沛亦永相扶;生虽异日,死盼同期!”
  荣国府大门正开。
  平儿将话传回去后,周眀薇略侧首才将眼底的泪意忍下去,凤姐儿早已经拉着她笑道:“既如此我们就放心了。”
  因时辰到了,贾敏便为新娘盖上盖头,由左右的喜婆搀扶着一路出了门,再由贾琏作为兄长背负上轿,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建安伯府去了。
  ……
  日子过得安静迅疾,转眼便由冬转夏,夏日复阴凉,几场秋雨下来,就又到了秋日。
  这日皇上带了辛泓承去探望太上皇:“昨晚一场秋雨很冷了下来,偏生你皇爷爷昨晚老夫聊发少年狂,又是喝酒又是坐在外头石凳上拭剑,于是今晨就发热起来,我才宣了太医问过,好在不要紧。”
  于是两人一下朝,就连忙去探望。
  太上皇已经喝了药睡了。
  只是睡梦中犹自不安稳,一时语调激昂说着再去杀两个回合,一时却又语调伤感,喃喃自语道:“你生了儿子就抛了我独个死了,我叫他做太子,他却还要杀父弑君!你又怎么有颜面来我跟前求情!”
  太后坐在一旁,轻声道:“太上皇大约梦到了元后孝惠太后。”
  皇上有点尴尬:太上皇病中梦里念着的,都是元后嫡子,偏生守在跟前的,只有继室和庶子。
  这份尴尬里,还有点跟太后的同病相怜,于是皇上语气越发恭敬:“母后劳累了。”
  “无妨,我叫了几位年轻些的太妃太嫔们来轮流侍疾——倒是甄贵太妃那里,我暂且瞒着她没说,她自己就病的迷迷糊糊,若一时吓着了倒不好。”
  皇上默然:甄贵太妃病势沉重,太医院报了不过是熬着罢了,最好是撑一年,不好的话也就几个月。
  为着这件事,皇上中秋节复了瑞郡王亲王的位份。
  太上皇这次生病,也未必没有近来为甄贵太妃伤感的缘故。
  “皇上和太子先回去吧,太上皇醒了本宫就命人去请。”
  正巧皇上刚离开,黛玉就亲自送了防风寒的药来给太后用。太后便起身来至稍间,一边能听着太上皇的动静,一边喝了一碗褐色的苦药。
  两人随口说了几句宫务闲话,太后便叫她坐下:“自从中秋过后,你也累的很,瞧着总有些疲乏似的。”
  正说着,宫人便来报周菱并刘侧妃这两位孙媳妇前来问安。
  太后便在外间见她们:“安王妃和刘侧妃也进宫来了,难得你们的孝心,那就且等等吧,太上皇服了药刚睡下。”
  周菱忙道:“王爷们先去给皇上请安了,一会儿也过来。”
  太后点点头,却侧首继续打量黛玉:“太子妃,你今日不舒服吗?这会子脸色也不好起来。如今时气正是寒的时候,你别病了才是,赶紧也回去找个太医瞧瞧,别在这里守着闹虚文了,等太上皇醒了,本宫替你答着就是。”
  周菱一贯跟黛玉和气,也附和了两声,劝她回宫去歇着。
  墨染牢牢扶住黛玉,等出了宫门,见后面几个小宫女只是远远缀着,这才低声问:“娘娘大约是有了身孕,方才怎么不说,也好名正言顺来叫个太医瞧瞧。”
  黛玉咬了咬唇:“如今太上皇病了,太医院正是紧张的时候,我这会子大张旗鼓宣太医,结果是个乌龙怎么好?明儿请周姐姐进宫一趟吧。”
  ……
  次日周眀薇入宫后,给了黛玉一个肯定的答案。
  于是不过一个时辰,太子妃有孕的消息就一阵风似的传遍了宫闱。
  辛泓承还是在皇上跟前听说的,又是欢喜又是懊恼的捶胸顿足:妻子有孕他别说不是第一个知道的,简直是第一百个知道的!
  皇上看他这样子,兼之心中欢喜至极,忍不住大笑起来:“不错,朕等抱孙子很久了!”
  辛泓承生怕皇上直接将生孙子的指标压下来,连忙替黛玉铺垫一下:“父皇,孙子和孙女可说不准。”
  皇上自然而然:“肯定是孙子,你大哥二哥生的都是儿子,何况你了。”
  辛泓承没法用现代科学跟皇上解释一下男女的问题,只能道:“父皇这样盼孙子,儿子都替孩子委屈起来,可见若是个女儿,她爷爷就不喜欢她了。”
  皇上就顺手抄起一本请安折子打了他一下:“要做父亲的人了,还说这些浑话。”到底松口说:“孙子固然好,可若是孙女,也是朕头一个孙女,又是你的嫡长女,自然更是掌上明珠。”
  两人居然就此讨论起来,一路讨论到了男孩的名字和女孩的小字。
  还是秦戊在旁边提醒了一声:“皇上,这样的喜事前所未有,奴才不知按着什么例往重华宫送赏,还请皇上吩咐。”
  皇上这才想起来,便命封了一份厚厚的赏赐去重华宫,又拍了拍辛泓承的肩膀:“走,去后头小佛堂里,给你娘的画像上香,将这件喜事告诉她。她若还在,必欢喜的不得了。”
  ……
  彼时太上皇虽还病着,但已经喝了一日药,退了热下去。正被迫在床上养病,忽然听了这样的好消息,当场掀了被子站起来:“好!好!真是大好事!”
  慌得一众服侍的人跪了,还是太后将他老人家按回去:“您高兴归高兴,可别再着了风寒。”
  太上皇喜得白胡须都发光似的,当场指了吴太医:“你快去给太子妃请脉,瞧瞧胎相好不好。”
  吴太医刚准备从地上爬起来,太上皇又摇头:“不,你别去了,你还带着朕这里的病气,一旦过给太子妃就不好了。”
  吴太医起立一半,只得又跪回去,险些闪了老腰。


第114章 了心事
  过了几日; 西北军中派上京述职的官员便到了,按着惯例向皇上汇报今秋的军情。
  西北甘陕一带,不比北疆混乱,连年需要朝廷供给粮食。相反; 甘陕一带已经能自给自足不说; 连年还能给朝廷上贡; 甚至有闲暇之时还会往北疆大草原的方向上支援支援; 帮着打一打北蛮。
  可以说杨家的势力,已经逐渐从西北蔓延到北疆甚至草原上。
  不过西北苦寒; 虽然杨家世代挂帅,手握兵马颇多; 朝中也没什么眼红的——听说到了冬日,哪怕是西北的世族; 都得防饿极了的悍匪劫掠; 家里连小姐们都得会骑马预备着跑路; 稍微差些的六七品官员; 跟京中或者富庶之地官员的派势根本不能比,主母都得下田。
  所以杨家愿意在那里守着,不单朝廷,许多武将世家也安心。也没什么人给他们下绊子; 免得杨家要是不成了; 还不知道谁要被拎起来堵西北的窟窿呢。
  况且西北又是北疆跟京城的屏障; 若是北蛮哪一日真的势大,北疆失守,接着就得杨家拿命去填弥补战局,所以这份权势富贵也是当得起的。
  朝中人人都心知肚明,若非杨皇后出身杨家长房嫡女; 从前皇后位置也坐不稳,今日也不会是退居而是被废了。
  ……
  这回上京的是杨家二房,也是杨皇后的嫡亲次兄,因是皇上登基来第一回 入京,诰命女眷们自然也要紧着入宫拜见太后和太子妃。
  因着杨皇后,黛玉从来待杨家女眷格外亲和。甚至让杨家插了个队,在一众拜帖里先挑了出来,许她们入宫。
  黛玉自有孕后,就将宫务卸了许多,交还太后安心养着。
  于是常去探望杨皇后。
  如今杨皇后的身子也恢复几乎如常,只是容易劳累疲倦,正好黛玉如今也是如此,两人有次说着说着话竟各自睡了过去。
  明日杨家二太太和同样上京述职的郭总兵的夫人要一并入宫,因听辛泓承说起过,这位郭总兵是杨皇后的表兄,郭家太太也是姓杨,算起来是皇后的族妹,于是黛玉便来探望杨皇后,也是问问皇后的意思,要不要见一见二嫂和表嫂。
  杨皇后如今退居尚景宫,是诸外事不问的,听黛玉说起二哥上京,倒是欢喜,可听了郭家表哥也上京,却又带了两分怔忪。
  邹女官和静素是知道杨皇后和郭大人表兄表妹从前一点心事的,又知道太子妃冰雪聪明,于是忙上来岔开。
  杨皇后想了想摇摇头:“上回见了母亲,已经是大哥恳求的皇上的缘故,二哥又不比大哥了,初次上京面圣战战兢兢还来不及,就不要来看我了。”顿了顿又道:“你方才说郭夫人要带着嫡长女进宫拜见?算起来,这孩子也该有十三四岁了吧。”
  黛玉点头:“是,听太子说起,郭夫人倒有进京相看女婿的意思。”
  毕竟杨家郭家已经是世代的亲戚,再将女儿嫁回杨家也没什么意思。可若是在西北说给别的人家,又有些不匹配。于是这几年杨家几房的姑娘,便也有嫁在京中的——毕竟还有皇后和太子呢。
  虽说如今皇后退居,但太子这两年对杨家的照顾,跟对自己母家钟家一视同仁,于是杨家也就更眼明心亮,愿意将亲事结在京城,近距离接触太子和太子妃。
  黛玉并不知道杨皇后的心事,只是随口说:“听太子说,郭大人对这位嫡长女爱如掌上明珠,凡事比对兄弟们都要强,连只得一匹的千里驹,都先给女儿,儿子们都要往后排去了。”
  邹女官见杨皇后只是格外留神听着,自己倒是心酸起来:男人的心也不过如此,娶了旁人生儿育女,从前的一点心意自然就化为乌有,去疼爱着自己的妻子女儿。倒难为娘娘,时时刻刻为他的高升得子喜悦。
  可又知道,自己这点心酸埋怨是没有道理的。
  原也是杨皇后入王府在先,郭大人娶亲在后,若郭大人真的还念念不忘,才是害死了两个人。
  一时心里五味杂陈。
  杨皇后听了两句忽然道:“玉儿,明儿要是便宜,你就将这个女孩子带来我瞧瞧吧,我许久未见西北的女儿家了。”
  黛玉点头:“母后放心,郭姑娘既非诰命,又是晚辈,我只留她住两天,然后悄悄带来给母后瞧瞧,是无碍的。”
  说到这儿,又想起当日自己被杨皇后留在宫里居住,又请太医为她看诊的旧事,如今一晃也过了五六年。
  于是便依偎着杨皇后静静靠了一会儿,然后颇为眷恋道:“母后,如今父皇也常打发人给您送东西,也常说起您的好处,若是您愿意,让太子在父皇跟前探探口风,您搬回凤仪宫去不好吗?也好让我们常孝敬您。”
  杨皇后语气温和却也坚定:“不必了,你万不要承儿在皇上跟前为此事开口。且不说连累他挨骂,连我自己,也根本不想再回去后宫的。”然后又笑了:“只要你们过得好,我听着就欢喜了。”
  ……
  次日,黛玉在重华宫见到了杨二太太和郭太太母女。
  两位西北来的诰命太太都是爽快人,兼之黛玉是太子妃,也算杨家半个亲戚,于是跟在太后跟前的屏气敛声不同,话就立刻多了起来,敬重里又透着亲近。
  尤其是郭大姑娘,爽朗的很,没两句话就快言快语道:“方才刚在太后娘娘那见到太子妃时,我都吓了一跳,好像祖母屋里那张美人图活过来似的,整个西北都没有太子妃这样好看的人!”
  郭太太就有些头疼的喝止她:“娘娘跟前,你倒先称起我来了,要自称臣女。”
  郭大姑娘就眼睛亮晶晶的笑:“是,臣女说错话啦。”
  黛玉生在江南,长在京城,见惯了各色女儿家,但似郭大姑娘这样的真是头一回见,这样的大大咧咧淳朴自然,哪怕是长在北疆的周菱也不是如此。
  周将军到底是从京城调过去的,周菱底子里还是个官宦贵女,只是掺了边地女儿的大方。
  若说黛玉平生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