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完结+番外-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采青说:“您还别说; 这厂长给我做; 我都不要。就你们现在的状况; 整个厂就是个负担; 做这个厂长又累压力又大; 没您那么大的责任感; 还真做不来。”
  吴厂长见她捧自己,也不好反驳了; 只是轻哼了一声。
  “不过,”苏采青笑眯眯地补充说; “将来或许你会求着我做这个厂长呢。”
  吴厂长想都没想就直接反驳:“不可能!”
  他上位厂长不容易; 能够一直利用现在的权力; 护住战友们的亲属,实属不易,他怎么会轻易将手中的权力,拱手让人?
  苏采青也不和他探讨这些,说:“我需要的权限,主要在生产上。比如说; 我对这个衣服的走线,或者是其他的方面不满意,想要修改,其他的人就要无条件无原则地配合我。”
  “你不会提前就考虑好吗?一定要中途改来改去的,折腾人?”
  苏采青辩解说:“生产的事情就是这样,有时候你也无法确定,真正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吴厂长没吭声,他也是常下车间的,知道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问题之类的。
  “这是我最希望你们厂能够做到的,当然你也可以放心,我不会任性胡为。生产线启动了以后,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成本,都是我需要掏钱的,我也不可能跟自己的钱过不去对吧?”
  听到苏采青这么说,吴厂长心里才有些认同了,就是嘛,做商人的,哪有不看重自己的利益的。
  见吴厂长似乎听进去了,苏采青继续说:“除了生产上的最高决定权,我还希望能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能够在人事上有些决定权。”
  吴厂长坚定地说:“现在厂里的人,都是我看好的,一个都不许下岗,也一个都不许赶走!”
  生产上的事儿,他可以让步,但是不能动他的人。
  苏采青摇头:“我想你是误解我了。我要这个权力,难道就是为了把你的人赶走?我深知这个厂对于你的意义,如果不是基于你的目标和信念来谈这个事情,我想你也不会想和我谈下去了。”
  如果那些烈属们,会因为苏采青的入驻,而有人被赶走之类的,相信吴厂长第一个不干。
  “你知道就好。”
  苏采青干脆直接摊开了说:“厂里现在的职工,绝大多数是烈属吧?八岁当学徒,十岁进厂做事,十五岁算一个正式职工?”
  “这你都知道了?”
  苏采青笑:“不打无准备的仗,这个道理您比我更明白。回到事情上来,那么年幼的孩子,也干不了多少活,你也只是找方式给他们赚钱的路子而已。可是你想过没有,这样长大的孩子,如果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服装厂,怎么活下去?”
  吴厂长挺了挺胸膛,说:“他们在服装厂也学了一手技术了,不怕饿死!”
  “呵……也只能去别的服装厂做事,而且在这个时候,其他的服装厂也效益不好,哪里还会招人?有关系的都进不去,别说没关系的了。再说了,难道你就想让他们一直当着这种职工?没想过让他们走一下别的路子?”苏采青慢慢地诱惑着吴厂长。
  吴厂长眉头一皱,总感觉这事儿有诈,问:“还能走什么路子?”
  苏采青似笑非笑地说:“吴厂长,您自己想要上位的时候,都知道要好好学习,怎么到了别人身上,你就不知道了?年幼的孩子,需要的是教育和引导。正常健康的心理和性格,才是他们一辈子过得幸福的基础。”
  吴厂长愣了一下,没想到苏采青会提到这个问题。
  他年轻时就在打仗,一直到打完仗,才去学习,所以就他自己的经历来说,并没有觉得学习一定要分什么年纪。
  “这个……有些现实的困难……”吴厂长有些结巴了。
  战友们牺牲后,国家确实给他们的家人进行了一些补助,可是那还远远不够。吴厂长的这个厂,也是想让他们都过得好一点。
  大家能够赚到钱,能够拿到工资,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就是非常好的了,许多人也满足于此。至于送孩子去读书什么的,也没几个人有那样的想法,那是花钱的事儿。更何况,孩子在厂里做事,还能多拿一份钱呢!
  “现实的困难,就是家境不够好,所以供不起孩子上学,所以孩子得去厂里做工,对吧?这是个死循环,孩子长大了,就在厂里找个对象,还是知根知底一起长大的那种,然后又生了孩子,孩子长大又在厂里做工……这是您要的么?”
  苏采青的语气依旧平淡,可是字字句句都敲在吴厂长的心坎上。
  他自己靠着学习和上进,才有机会掌握了这个厂子,其他的孩子呢?应该也可以靠着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吧?
  说完,苏采青喝了一口茶,也没继续追着说下去,吴厂长也沉默了。
  有些问题,还是自己想明白来的更透彻。
  吴厂长坐在沙发上发呆,苏采青径自端着茶,去了阳台上,在那里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的盛景。
  上海这块宝地啊,果然是人气超旺的。
  后面,吴厂长的态度,明显要好多了,再也不跟苏采青杠了,整个人显得沉静安稳了不少。
  苏采青请他吃了个晚饭,这事儿八成是能成了。
  吃完饭,苏采青收拾了东西,和苏小壮说:“咱们先回去吧,云冰和云清成了少先队员,国庆要入队宣誓,咱们要去观礼。”
  苏小壮有些跟不上她的节奏了:“那厂子的事儿还没完,咱们就这么走了啊?”
  “那事儿是还没完,不过也不能急,吴厂长那边需要考虑清楚,而且要把人员和事务都梳理清楚,才方便我们的加入。这是需要时间的。云冰和云清的事儿,我可不想错过了。你这个做舅舅的不去,她们也会不高兴了哦。”
  苏小壮对自己的外甥们没的说,立马就说:“那行,咱们回去吧。”
  摩托车放在这儿,苏小壮还有些舍不得呢,可是骑回去也太麻烦了,过两天还得回来。
  苏小壮跟尾巴说了一声,就和苏采青回了吉阳。
  因为国庆来临,处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新生的日子啊。
  国庆节这天,苏采青作为家长,应邀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国庆庆祝活动,除了一些文艺表演以外,还有一个部分就是新入队的少先队员,在国旗下宣誓。
  张云冰和张云清这次都成了少先队员了,上台的时候,都是一溜小跑的。
  苏采青笑眯眯地看着,两个闺女现在长得清秀白净了不少,良好的基因底子已经慢慢地凸显出来了,都是扎着一对麻花辫,这对双胞胎就是格外显眼。
  她们被系上红领巾的时候,苏采青看了看旁边的苏云雪,见她正用羡慕的眼神看着。
  “是不是觉得云冰和云清好光荣好厉害?”苏采青低声问。
  苏云雪点了点头,艳羡之情溢于言表了。
  “云雪你这么棒,当然也会入选的,只是你现在才二年级,要等以后才行的。”
  苏云雪说:“我知道,我以后也会的。”
  这孩子自信了一点,苏采青也倍感欣慰。
  苏云雪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对学习也认真上心了许多,苏采青是非常高兴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扭转起来也容易一些。
  现在苏大壮看到苏云雪,也不得承认说,五妹会养人。苏云雪在这儿住了一个暑假加一个月,就变化很大了。
  这次国庆节文艺汇演,张云冰也出了个节目,独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她年纪不大,胆子却很大,第一次登台表演也毫不怯场,稳稳地唱完了一首歌。
  苏采青觉得,有些人的台风,还真是天生的。
  学校的庆国庆活动,一直弄到了中午,才放大家回家。
  一回到家,就看到苏二壮在等着了。
  “五妹,你们回来了。”苏二壮麻溜地站起来说,整个人都显得对苏采青恭敬了不少。
  苏采青招呼了孩子们洗手脸,说:“二哥来了,大哥送你来的?”
  苏二壮点头。
  三兄弟里,只有苏二壮没有摩托车了,往来不方便。
  苏二壮显然是有话要说,苏采青说:“先吃饭吧,有什么事儿吃完饭再好好谈谈。”
  他的目的,苏采青还是能够猜到一些的。
  苏二壮忙点头。
  午饭是家里做饭的阿姨做的,苏采青也没怎么动手,吃完饭,孩子们休息了一会儿,就纷纷去睡午觉了。
  终于只剩下苏二壮和苏采青,苏二壮感觉压力小了一些。
  不一会儿,他突然发现,其实独自面对苏采青的时候,压力更大。
  现在,他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大哥对着五妹也是那样言听计从的感觉了。
  见苏二壮张不开口,苏采青主动说:“是办养殖场的那个事儿吧?爹娘和我说了,他们没意见。”
  苏二壮忙点头:“是的,爹娘说让我多听你的。你二嫂也没有意见。”
  这次苏二壮本来没打算来这么急的,可是他媳妇又找着由头和他闹了一场,他一气之下,干脆也就来了苏采青这儿了。
  “你自己呢?有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苏采青问。
  苏二壮忙点头:“那是当然。小壮都能吃那么多苦,受那么多累,我这个做哥的,也不会输给他。”
  还有挺强的竞争意识,苏采青挺明白他的感觉的。以前苏大壮老实,苏小壮散漫,苏二壮凭着能说会道的嘴,显得比两个兄弟都要机灵厉害,孙细娥和苏二柱也都愿意听他的一些。
  现在反而是两个兄弟比他有出息了,显得他反而不行了。那种酸酸的滋味儿,确实是不好受。
  苏采青点头:“既然爹娘都说了,你要听我的,那你可要真的做到。回头跟我闹的话,我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好!”苏二壮用力的点头说。
  苏二壮虽然在乡下养过猪,但是不可能一来就直接养猪的,所以苏采青安排他去学习。
  鉴于苏二壮的文化水平,比苏小壮还不如,苏采青又让几个孩子教他一些认字算数的事儿。等到学到了这些基础的,再去个学习班,学习如何养殖。
  学习班非常多,学各种技能的都有,毕竟大家都相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苏二壮的生活,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虽然学习认字和算术也很痛苦,可是这儿好吃好喝的,还没什么重活儿干,所以他还挺乐意留下来的。特别是这儿没有他媳妇的抱怨和唠叨,感觉清静多了。
  安排好了苏二壮,苏采青也没管太多了,她的注意力还是在服装厂的事儿上。
  趁着这次回来,她和王朝英把工厂的事情讨论了好几遍,最后拿出了一个合作的方案来。
  说完了合作的事情,苏采青还有其他的想法:“之前本来想着,要么弄一个工厂,要么开店,现在完成工厂这事儿,还有钱可以考虑开自己的店,你觉得怎么样?”
  王朝英去过上海好几次了,也知道了百货大楼专卖区是个什么情况,她一直觉得这样直销的方式比较好,售货员的态度好了许多不说,什么打折促销活动也能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售后也是,这样就能够维持住这个牌子的形象和声誉。
  开店的话,就是完全拥有自主权了,同时风险也大了许多,毕竟百货大楼的人流量是有保证的,但是自己开店就不好说了。
  王朝英说:“我想听听你更详细的说法。”
  苏采青知道她虽然性格爽直,但不好糊弄,早就有准备了,说:“我和你说过的,改开以后,咱们的市场有着很大的变化。市场为导向是非常正常的发展了,所以咱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满足市场的需求,才能把这个生意好好地做下去。”
  王朝英点头表示她懂,这些东西,苏采青讲过不是一次两次了。
  “咱们要跟上市场,就要了解市场,而了解市场的最好方式,还是直面市场,随时跟上它的变化的节奏。”
  这些东西,苏采青早已经深刻在骨子里,说出来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不仅是服装店,百货大楼将来也会改变,变成一个为客人们尽心服务的购物场所。
  听明白了那些大的概念,王朝英问:“那你对在哪里开店,开店后怎么经营的事儿,想好了吗?”
  “那是当然,我可从不做那些没准备的事儿。”
  这些事儿,在苏采青的脑海里来回想了许多次了,所以她说起来的时候,也是侃侃而谈。
  王朝英很快认可了她的想法,说:“那就都听你的!这次我一定要去上海帮你的忙,有什么我能够做的事情,一定要差遣我!”
  苏采青爽快地说:“那是当然,要不是看到你现在还算清闲有时间,还能够帮得上我一些忙,我才想着开始着手这些事儿的。没有你的话,我还得先把工厂的事儿处理好了,才能着手这个事儿了。”
  王朝英是比其他人更加合适,且会做的更好的人。
  “你能信任我就好!做别的事儿,我倒是不怕,但是这么大的任务,我就有些担心了,姐你可要好好指点我!”
  “当然了,哪能全都压在你的身上?”
  再次去上海,王朝英不仅自己去了,还把黄薇薇带上了,没办法,她倒是不太想带,可是黄薇薇的口粮全得靠她呢!
  王朝英把家里专门照顾黄薇薇的月嫂带上了,苏采青干脆把老七也带上了。老七现在能自己走了,说话也顺溜了许多,而且他又是个好带的孩子,有王朝英家的月嫂帮着看着,也不是难事。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谢谢大家的支持呀~


第47章 收服服装厂
  苏二壮进了家门; 就看到苏采青在阳台的阳伞下; 一边看书一边喝咖啡。她的身后; 一丛丛红色的小花,将穿着白色衬衫的她; 出尘极了。
  苏二壮走了过去,给她续了一些咖啡; 问:“姐; 你怎么一点都不急啊?”
  苏采青这边; 已经把合作方案交给吴厂长那边好几天了; 那边却毫无动静; 实在是令人有些担忧。
  苏采青从书中抬起头来; 说:“要沉得住气。我们这边是一次商业合作; 这次不行,还可以找别的机会; 或者自己开一个厂。可是对吴厂长来说,这是他的整个厂都要改革; 是一次攸关生死的改变; 他当然要前前后后都想明白了; 才能够决定接不接受了。”
  达成合作意向很容易,但是要在合作的细节上,完全商讨好,是需要时间的。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你来我往、讨价还价的过程。
  苏小壮点头:“我明白了,可能还是我的耐心不足。”
  “正常。以后你经历的锻炼多了; 被人晾着、无视着多了,也就习惯了。”
  苏小壮怎么觉得,自家姐这话,好像是她被晾过许多次一样?
  “你和朝英那边怎么样了?还顺利吗?”
  苏采青将寻找合适的店铺的事情,交给了王朝英和苏小壮。
  苏小壮在上海市区到处转的次数多,对路线熟悉,对商业板块的人流量和商业繁荣程度也有一定的了解,王朝英更能够明白苏采青的意思,知道她所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地段。
  这两个人合作起来,才能找到苏采青想要的门店。
  “找了两个,我们准备再观察一下人流量和附近的商业情况。看看符合不符合要求。”
  服装是个有点群聚性效应的产业,就是要一些店铺集中在一起,才让顾客有挑选购买的兴致。所以许多地方,总能看到一条街都是服装店,而且商场里,也是连着几层都是卖衣服的店铺。
  聚集在一起,自然有竞争,但是同时也能满足客人们挑选的心理,形成一种规模效应。
  所以女人一逛街,就想买衣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