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完结+番外-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这次,已经来了好几拨人串门的时候,明里暗里打听苏小壮和苏幺妹苏根妹的情况了。毕竟这次,三个人明显都变得有钱了啊!
三个人确实有些钱,苏采青负责他们的吃喝住,还常买新衣服,再加上苏采青时常给几块钱十几块钱当报酬之类,没什么地方需要花钱,苏采青又大方,所以三个人都攒了一些钱。
这次一回来,三个人都交了些钱,无论是给苏小壮娶媳妇,还是给两女孩置办嫁妆,都说得过去。
因为这,苏家人的心也挺浮躁的,孙细娥为了几个孩子的事儿,把他们交了多少钱的情况也说了出去,估计是引来了更多的有心人注意了。
这三个人的婚事,确实也是个问题。
苏采青倒是不着急他们的婚事,可是现在社会情况如此,她也不得不上点心。
幸好这年节附近也忙,很快更多的事情占据了大家的注意力了。
一大早,苏采青就安排了苏大壮剖鱼杀鸡,苏二壮剁排骨剁猪头,苏小壮去把那些大锅小锅都洗洗干净,两个嫂子和妹妹则负责洗菜切菜,苏二柱也被安排了一个烧猪腿毛的活儿,她自己忙着和孙细娥弄蛋饺。
“唉,这东西弄起来可真麻烦。”孙细娥说。
蛋饺要调好蛋液,在勺子抹上油以后,把蛋液倒入其中,然后慢慢的加热至半凝固状态,再加入调好的肉馅,将蛋皮合上,加热至粘合。
做法倒是不复杂,就是需要耐心,需要时间去弄。
“这东西,等闲人家伺候不起。”孙细娥说。
苏采青耐心地将蛋皮合上,说:“是啊,所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弄一下,平日里我也没有时间和耐心弄这个。”
等到食材终于齐备以后,苏采青只留了个人在灶上给自己烧火,其他的人都遣走了。
穿着围裙的苏采青,煎炸烤炒炖,样样都安排了。
等到她第一道菜出锅的时候,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香味。
随着一道又一道的才出锅,各种香味越加浓郁,在外头玩的孩子们都纷纷回了家,只等着吃饭了。
忙到下午两点多,十多个菜终于全部都出来了,其他的人纷纷摆桌子准备吃饭。
这次的桌子也是苏采青带回来的,会变形的桌子,此时将桌子所有的折叠面打开,变成了一张大圆桌。
虽然有些拥挤,但是一家人还是努力挤下了,顿时显得尤其热闹。
苏大壮兄弟放鞭炮,关门,然后入座。
几个嫂子忙着倒酒盛汤盛饭,已经有孩子迫不及待地夹菜吃起来。
“妈!比你在家做的还要好吃!”张云冰隔着好几个人冲着苏采青喊。
苏采青回她:“好吃就多吃点。”
众人下筷子之后,就都停不下来了,真的太好吃了。
不说有蛋饺、松鼠鱼、卤香大肘子这样的没吃过的大菜,就连一盘小炒红菜苔,也显得格外清香甜口。
苏大壮喝了口酒,红光满面地说:“五妹做的菜,让人吃了还想吃。”
苏二壮说:“大哥旧年里是吃过不少次了。”
苏小壮乐呵呵地说:“我比你们哥两都吃得多。”
苏采青一听就知道自己兄弟这话里有机锋,便说:“二哥以后也会有机会多尝尝的。”
苏大壮作为大哥,自己挑着担子在烈日下走了七八十公里,问了无数人,才找到妹妹的住址,苏小壮虽然上城里有些赖上自己的意思,可是几个月的生意,他也帮了不少忙,这两个人多吃几顿自己做的饭,也是应当的。
至于这个二哥,不见他有什么行动,苏采青也不可能上赶着专门给他做好吃的。
好在欢乐的氛围很快冲淡了这些事情,一大桌子菜也是被大家一扫而空了,大家还没吃过这么丰盛的饭过呢。
吃完饭,苏采青去溜达了一下,因为高兴,她陪着亲爹和兄弟喝了两杯,白酒有点上头。
收拾碗筷的事情就交给别人去做了。
两个嫂子倒是意外得很,苏小壮和苏幺妹苏根妹以前没这么勤快的,苏根妹还好点,喊一下会做事,另外两个简直喊都喊不动。现在三个人倒是主动帮着收拾碗筷去洗碗了。
孩子们吃完了以后,也跑去疯玩了,好些是想去跟玩伴炫耀自家吃了什么。
休息的差不多了,苏采青就找了两个嫂子来,三人开始烧水,准备把家里那一串儿孩子给洗干净了,好准备过年。
烧火的房间房门被关起来,三个大盆被抬了出来,火塘里的火烧的旺旺的,先是把女孩子们叫进来洗了一波。
苏采青是洗的主力,用香皂和搓澡巾把孩子们狠狠地搓了一回,所有的头发都洗了一遍。
至今她对跳蚤还有心理阴影。
幸好孙细娥知道她爱干净,在她回家之前就把家里里里外外都带着两个儿媳弄干净了,跳蚤什么的几乎看不见了。
洗完了女孩洗男孩,其他人还好,张云扬却是个害羞的,还不肯让人帮着洗,要自己洗,苏采青知道他早慧,估计性别意识和隐私感也有了,所以没强求他,只帮他搓了一下背。
洗完几个孩子,又是艰苦的洗衣服时间。
苏幺妹和苏根妹知道苏采青不耐烦洗衣服,主动把这个活儿承担了去,烧了热水两个人守着一大堆孩子的衣服搓洗去了。
两个嫂子都忍不住凑到一起窃窃私语:“还是她们姐会调教人,以前在家里就不这样,以前啥时候主动给侄儿侄女们洗过衣服?”
“就是,估计还是因为,对那边是不同的。”
“谁叫人家有钱呢。”
两个嫂子碰了一下眼神,又很快转开了。
苏幺妹也看到了两个嫂子的窃窃私语,和苏根妹说:“她们两铁定又说咱们坏话了。”
苏根妹头都不转一下,说:“随她们说去。”
苏采青自己也少了热水,去屋里洗澡了。
相对于坐浴,她还是更喜欢淋浴,感觉更舒服更干净。只是现在也没得选了。
等她洗了澡出来,两个妹妹把她的衣服也拿去洗了。
两个嫂子的脸色更加不悦了。
到了傍晚,一家人简单地吃了点饭,算是吃过晚饭了,孩子们拿上苏采青从上海买回来的各种玩具炮,到村里疯玩去了。
这些天,因为苏采青带回来的玩具和零食,这群孩子俨然成了村里最受追捧的对象。
一说吃的玩的是上海货,就觉得很高级。
大人们却摆出了果盘,守在电视机前准备看电视了。
春晚如今还是除夕夜最受欢迎的部分,有电视机的人家,纷纷聚集到了电视机前,看这个节目。
苏采青对这个时代的娱乐节目向来没什么兴趣,只是她要观察现在的流行风向,要看大家的口味偏好,也不得不跟着看一些。
一直到了晚上八点多将近九点,孩子们才陆陆续续回来了,个个玩的手冰凉脸通红。
二嫂忍不住抓着孩子摁在火炉边:“赶紧烤一烤!疯起来就不知道冷了是不是?”
大嫂那边也差不多。
苏采青倒是没那么凶恶,只让孩子们不要出去了,外头都黑黢黢的,没什么好玩的了。
孩子们果然乖乖地不出门了,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
这东西虽然看了好几天了,但是没人觉得厌倦,因为里面的东西每天都是新的。
作者有话要说:周末日万活动~
第29章 成了香饽饽
春晚还没演完的时候; 孩子们就已经困倦的不行; 陆陆续续地被抱到床上睡去了。
大人们倒是熬到了半夜; 放完了十二点跨年的那一串鞭炮。
苏采青也要睡了,她打了个哈欠; 回了屋,看了看几个熟睡的孩子; 从柜子里掏出了一些红包; 压在每个孩子的枕头底下。
放好红包以后; 苏采青才心满意足地睡了; 至于家里的大哥他们还准备守岁; 她就不奉陪了。
一大早起来; 大人们都已经起了; 苏采青跟两个嫂子交代了两句,把几个红包放在孩子们的枕头底下。
“红包你们大人要拿去; 我也没意见,只是也得让孩子们摸摸自己的压岁钱不是?”苏采青跟两个嫂子说。
大嫂二嫂只能应了。
果然; 孩子们一觉醒来; 发现了枕头下的红包; 都惊喜得不得了:“压岁钱!”
“是张大团结!”
“哇!好多钱啊!”
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喜气洋洋的。
每个孩子十块钱的压岁钱,在这个时候确实是算一笔巨款了,毕竟一分钱能买个鸡蛋了。
孩子们高兴得不行,大人们却担心的不得了:“钱放在你们身上别掉了!都给妈妈收起来,以后给你们好吃的。”
苏采青眼睁睁地看着这经典的一幕上演。
巨款放在孩子们身上确实不安全,大人们帮着保管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笔钱还会给孩子们买吃的,绝对是一个谎言。
尽管十分不愿,孩子们畏惧于家长们的权威,还是把钱都交给了父母。
张云冰几个也乖乖地把红包上交给苏采青:“妈,你也帮我收着吧。”
苏采青顺手接了过来,说:“你要的时候再跟我说。”
张云冰很随意地点了点头。
有了大姐的带头,其他几个孩子也乖乖地把钱递到了苏采青的手里。
苏采青把钱收了,说:“我先替你们管着。”
几个孩子给了钱,也没放在心上,很快挤上桌吃早餐去了,吃完早餐还要去拜年呢。
苏追弟问张云冰:“你的钱也给你妈了啊?”
张云冰吸溜一声吃了面条,说:“是啊,咋了?”
“以后你就拿不回来了。”苏追弟低声说,“他们大人都那样,说话都不算话。”
苏追弟知道妈妈说的以后给你买吃的买衣服,是骗她的话,她这个年纪已经能够明白许多事情了。
张云冰摇头说:“才不会呢,我妈说话都算话,她说到做到,说让我们穿新衣服就穿新衣服,说让我们都上学就都上学,说给我们买好吃的就买好吃的,除非她忘了。她忘了我们只要和她说一下就好了。”
以前张云冰也觉得自己妈没本事,总是被人欺负,也常说话不算话,可是她妈现在改了,老师说了,知错就改也是能耐。
“真的啊?”苏追弟吃惊得很,因为她问了村里的玩伴,大人们都是那样的。
张云冰说:“我骗你做什么?”
吃完饭,苏采青给几个小姑娘都梳了辫子,然后让他们结伴去拜年了。
家里收拾了一番后,也迎来了拜年的客人。
大年初一这一天,家里的人也是没断过,烧开水的壶也没停过,孙细娥喜庆得很:“往年来拜年的人没这么多过。”
来的人多,说明家里人气旺,对来年也是个好兆头。
而苏采青作为几年没回过娘家的人,也是他们的重点招呼对象,因为苏家突然有了钱,其他的人都十分想要知道,苏采青的钱是怎么来的。
这拜年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
大年初二的时候,苏采青外嫁的四姐,终于带着她那一家子来了。
苏大壮和苏二壮都跟着媳妇回娘家了,所以招待这一家人的事情,就落在了苏采青的头上。
苏采青的四姐,苏四妹因为在出生的时候,发生了一点意外,导致腿有点跛。因为这样的身体缺陷,她当初嫁人也没嫁很好,夫家也是出了名的穷。
一进门来,四姐就拉着苏采青的手说:“你往日里让送的东西,大哥都送我那里了。这些年,我是常盼着可以看到你呢!”
苏四妹前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夭折的姐姐,因为她是家中最大的女孩,常有一种作为大姐的自觉,特别是对苏采青这样的妹妹。
苏采青摸着她的手,感觉像孙细娥的手一样粗糙,可见平时的劳作有多辛苦。
“我也一样,这家里的人我都见了,只有你没见着,可让我想了。”
说着,苏采青眼泪也忍不住出来了,她的四姐,日子比她还难过。
“傻妮子,你哭啥,现在是过年,你可不许哭了。”
苏采青咽回了眼泪,点了点头。
苏四妹家只有两个孩子,倒是一男一女,刚好组成了一个好字。
双方的孩子互相认亲,苏采青给两个叫姨妈的孩子塞红包,苏四妹死活拦着,当然这种情况下一般是能够塞成功的。
为了许久不见的四姐,苏采青也要下厨做一顿饭,四姐陪着苏采青在厨房里忙活着。
“五妹,我之前家里事多,也没太顾得上你的事儿,你现在是在做什么?怎么那么能赚钱呢?”
这个问题,许多人要么旁敲侧击,要么借着开玩笑的方式问过,苏采青大多敷衍了过去。
对着四姐,苏采青倒是不想瞒着那么多了,说:“我在外头卖衣服,今年卖了两拨衣服,才赚了些钱。”
说的轻描淡写地,好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
“怕也不容易吧?你可顾着自己一点儿。”
钱有多难赚,苏四妹也很明白。
其实苏采青并没有感觉多辛苦,但是四姐那么说了,她倒不太好反驳了,难道要说其实不难吗?
“姐,别老说我,说说你,你现在咋样?大的那个上学了没?”
苏四姐只往灶膛里塞柴火,说:“我还不就那样,年年都差不多,今年才托了你福,全家都穿了新衣服过年。大的那个是得上学去了,之前一直都难着呢,没法去。”
苏采青说:“孩子上学这事儿可耽误不得,你要是缺钱上学,和我说。我和大哥说过的,苏家的孩子都要上学,如果缺钱就由我掏钱。”
“他们哪里是苏家的崽儿?”苏四妹摇着头说。
苏采青干脆放下手里的活儿,说:“咋就不是了?你姓苏,他们是你生下来的,就算是跟着爹姓了,也有着咱们苏家的血脉呢。你莫要都觉得孩子是给夫家生的,那也是给你自己生的。”
苏四妹无奈地说:“你现在是越来越能说了,我说不过你。”
孩子是给男人生的,在许多人看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苏采青这话说出来还是有些吓人的。
苏采青知道一时半会也掰不过来,也就不费口舌了。
留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了顿饭,苏采青极力将苏四妹和孩子留下来住几天,至于四姐夫,爱回哪回哪去。
几拨孩子在一起倒是极为投缘的样子,吃完饭就自然而然漫山遍野地去玩了。
晚上苏大壮和苏二壮都回来了,这是兄弟姐妹们成年以后,非常难得的全到齐了的时间。
吃完晚饭,孩子们都窝在房间里看电视去了,大人们倒是都聚集到了火堆旁,聊着过去的事,说着来年的打算之类的。
正聊得热闹,就有客人上门来了。
来的是苏二柱的堂兄弟,苏采青这辈的人都要叫一声大堂伯的。
众人起身让座以后,这大堂伯坐下了,对着他们兄弟姐妹几个一一问了下来。苏采青本以为这次又要重点问自己,没想到人家稍微说了两句以后,就问到了苏小壮的身上:“小壮今年得有24了吧?”
“是的,您老好记性,过完年他都要25了。”
“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你爹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你二哥都生出来了。”
苏小壮一个晚辈,只能应和着说:“是是是。”
大堂伯转而又说:“陈家坡那边,我亲妹嫁在那边的,你们的老姑,她说她婆家有个外甥女,也是要找婆家了,年纪还不到二十,是个贤惠能干的。”
苏采青明白,这是想要给苏小壮说亲?
在过年前,就有好些人来打探过,话里话外也是要给说亲的意思,但是没几个真有人选,这个大堂伯倒是第一个。
大堂伯说着,转向苏小壮说:“陈家坡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