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利坚传奇人生-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蒂亚,帮我约安德鲁见面。”
  “艾娃,告诉约翰叔叔,明天我会到庄园亲自拜访。”
  “安琪儿,让劳伦斯回家一趟,明天。”
  “22号俱乐部将会在后天进行一场聚会,让莫莉通知所有会员到场。”
  前行的车上李子涛双眼紧闭,手指无意识的在大腿上来回跳动着,仿佛正在演奏一曲激昂的乐章。
  艾娃、安琪儿和副驾驶的蒂亚则在不停的记录着,同时两人的内心也有些紧张。
  从老板的表现来看,这次他是认真的。
  亚当斯,崛起的李氏,究竟谁会在这场碰撞中获胜呢?
  一想到这里,艾娃就觉得浑身汗毛耸立,有股急促的紧迫感袭上心头,让她的双腿不安的摩擦着。
  只是想象就已经让人紧张的想要尖叫,能够亲自参与其中,哪怕只是见证,也足够作为此生最骄傲的记忆。
  相比起艾娃和蒂亚,安琪儿的表现更加不堪。
  在收到通知后,许久未曾见到过李子涛的安琪儿(白雪)内心充满激动。
  但此刻她竟有种退缩的冲动,为什么和她计划的不一样啊!


第967章 15年
  纽约,曼哈顿西中城。
  位于中央大街,也就是林肯隧道旁的第10街,一栋崭新的美式简约风格建筑坐落在这里。
  简单到极致的红砖堆积在一起,面对正街的是两扇红衫木做成的门扉,它们被镶嵌在供圆的门框内。
  门框的长方体状立柱上写着;NO:22。
  这座颇为神秘的建筑,自建成以来从未开放过,没有人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就连居住在隔壁的人也对它充满好奇,因为除了一些佣人装扮的人或货车偶尔出现,没谁见过它的主人。
  而且,它的大门也没有打开过。
  每次佣人或搬运货物的时候,都只是打开位于右边小巷里的侧门,实在是太神秘了。
  1944年4月中旬,就在今天。
  这座让经过的每个人都感到好奇的建筑,终于对外打开了那两扇昂贵的,高贵又神秘的红扉大门。
  最初出现在门前的是五辆钢铁怪兽,它们是来自于神盾汽车的H系列。
  只是相比市面上所卖的,看起来要更长,也更加结实。
  一群训练有素,只是看起来就不好惹的黑衣人从车上下来,鱼贯走入大门后消失。
  很快他们又重新出现在门前,崭新的红地毯从门内铺到路牙外,两旁竖着金色的柱子,相互间拉着红色的隔离带。
  那些黑衣人就站在红毯旁,隔离带内,神情肃穆的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而在纽约生活的记者们,总是有着猎犬一样的敏锐嗅觉。
  在这座神秘的建筑刚出现时,他们内心仿佛就有某种猜测,只是还不能确定。
  但是在收到关于NO:22的消息时,还是表现出对它的重视。
  结果,自然不会让任何人失望。
  “噢。。。我的天,那是安德鲁·梅隆,我在报纸上见过他。。。我就知道,上帝……”
  “阿斯特,是乔纳森·阿斯特四世,镜头,镜头在哪儿?”
  “上帝,约翰·洛克菲勒也来了,这是要发生什么?”
  相比起记者们的惊讶,经过停下脚步的人群更多是看个热闹,并隐隐觉得有大事要发生。
  因为短短1小时里,第10大街就被各种豪车沾满,道路两旁还有警察在引导车辆掉头或绕行。
  路边停靠最多的就是劳斯莱斯,接着是安全、性能与舒适结合的H系列。
  最后还有两辆刚出场就吸引无数眼球,就算在黑夜也会散发出无限诱惑的兰博基尼维托瑞V8r。
  在看到车头挂着的L1牌照时,有人记起几年前的报道。
  “查理·李,那是那个华人的车。。。那么,这里就是神秘的22号俱乐部。。。没错,一定是这样。”
  猜到这些的人兴奋的跳了起来,仿佛自己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秘密。
  实际上,李子涛对这些一无所知,更没有刻意隐藏的意思。
  要是知道有人会因为猜中这里是22号俱乐部,而变得欣喜若狂,或许他反而会感到困惑。
  难道墙上写着的NO:22,没有告诉他们这点吗?
  “安德鲁。”
  “查理。”
  “约翰叔叔,看到你健康让我感到欣慰。”
  “哈哈,你该多来农场看看我,那里的生活棒极了,能够让我保持充沛的精力……”
  “多丽丝,嗨,最近怎么样?”
  “噢,朱莉安娜,一切都很好,实际上我刚从夏威夷赶回来,假期会让人心情愉悦。”
  “玛丽。。。玛丽姐姐,我在这儿。”
  “我的小玛丽,我有多久没见到你了,快点过来。”
  随着宾客的到场,沉寂许久的建筑呈现出它应有的活力和辉煌。
  每当有新的会员抵达,都会在门前拍照留念。
  未来这些照片将会镶嵌在悠长的甬形廊厅两侧,作为22号俱乐部的辉煌历史的一部分。
  这是在最初建造它的时候就计划好的,为了确保能够挂的下足够多的照片。
  整个走廊被造成了深而长的甬道形廊厅,房间的门开在两侧,最深处是一个足以容纳200人的宴会厅。
  二楼也是同样的构造,不过缺少了宴会厅部分。
  因为宴会厅的高度已经超出房子本身,冒出的尖塔带着色彩鲜明的哥特式风格。
  顶端的三层是开阔的开放式风格,能够根据不同需求分割成62个小型的私密交谈区或用作重要会议。
  此时整个三层就被布置成了会议室。
  长约百米的椭圆形桌子前放着无数鹅绒高背椅,在靠后一些的位置还摆着几十把套着白色椅套的椅子。
  会员们的入场,到相互寒暄,再到被请上三层入座,保持安静花费了近2个小时40分钟。
  “这要是放在华国,早就被开除了。”站在上首准备发言的李子涛笑眯眯的看向两侧的会员们。
  这里每个人的名字他都能叫的上来,这要得益于他强悍的记忆。
  为了确保不会让人感到忽视,足足花费了他半小时来记住他们的名字、来历和身份。
  “22号俱乐部到今天,已经成立15年,我们的成员也越来越多……”
  15年,一个多么漫长的数字,回想起最初成立22号俱乐部时的想法,再看桌旁坐满的人群。
  李子涛是骄傲的。
  现在的22号俱乐部,作为美利坚乃至欧美最具影响力的俱乐部之一,其影响力不容置疑。
  而现在,就在今天。
  他需要借助俱乐部的力量来撬动更为强大的力量。
  在座的成员没有固定在某一行业,他们中有商人,有政客,有教父,有无党派自由人士。
  有学生,有教育家,数学家,艺术家。
  有工程师,公会代表,慈善基金会主席。
  有警察,有军人,有……
  这里包揽了太多行业的精英,但无论他们是做什么的,在各自的行业都拥有一定或巨大的影响力。
  22号俱乐部不接收申请,仅主动邀请会员的规定,确保他们能够招揽到最想要的目标。
  而自从李子涛与玛丽结婚后,就很少会有人拒绝22号俱乐部的邀请。
  哪怕最初的想法只是挂个名,多交一份年费用来表达善意。
  而现在,他们无疑对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庆幸。


第968章 平衡已被打破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22号俱乐部,会议进入正题。
  正在发言的是来自东海岸的皮尔蒙家族代表,同时他也是克利夫兰财团的重要成员。
  在他身边坐着的是哈维·费尔斯通和马丁·费尔斯通父子。
  皮尔蒙的意思表达的很清楚,那就是他们为什么要和亚当斯家族作对。
  实际上在抵达纽约开会前,在场有小半的人都与查尔斯或他的代表通过电话。
  剩余的那些人,不是还不够资格,就是抱着看戏的心态。
  真正愿意站在李子涛身边的人,准确来讲一个也没有。
  相比起他来说,在美利坚拥有深厚底蕴和历史的亚当斯,无疑更为受人尊重和敬畏。
  况且,亚当斯家族不仅有钱,还拥有极大的权利和影响力。
  单单从商业上来讲,与李氏保持密切合作的克利夫兰财团内部,就有与亚当斯家族关系非同一般的成员。
  在这里,皮尔蒙就是他们的代表。
  小约翰·洛克菲勒与亚当斯家族的关系也很友好。
  阿斯特家族,在乔纳森的父亲随着泰坦尼克沉没前,阿斯特三世曾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
  梅隆家族,双方在商业上没有过多的交际。
  但是在政府、国会内,曾彼此帮助,共同促成过多次法案的通过。
  唯一和亚当斯家族鲜有交际的,要数芝加哥财团。
  而他现在已经全面偏向李氏财团,在失去对资金方面的大多数控制权后,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从内心来讲麦考密家族并不建议与亚当斯交恶。
  任何人都不会轻易的选择与一个底蕴深厚的老牌家族交恶,况且对方在政商两界都拥有极强的力量。
  “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想听听我的答案。”察觉到现场有些沉寂的气氛,李子涛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既然他们都想听听自己的想法,那么李子涛也不会吝啬
  “在我看来,陈旧而又古老的规则是时候被打破了。”李子涛的话让众人心头一震。
  打破规则,他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难道他以为自己能够让美利坚的权利架构重新洗牌,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这不可能。’就算是偏向他的乔纳森和麦考密,也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一个华人想要推到拍桌重新洗牌,别说什么势力,概率这些废话。
  从他们的内心深处,就升起发自内心的抗拒。
  “权利总是被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就像财富一样,现在坐在这里的各位加起来,创造的利益大约能占全美的百分之6,
  在各自行业里占据的市场更是在百分之20以上,我想没有人会否认这点。”
  “正因如此,你们每个人都该理解,为什么穷人会越来越穷,富人则越来越富。”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华府对市场的监控管制,政治的重要性再次加剧,这些影响正在发生着。”
  “想想看,在这方面有谁能够与亚当斯家族抗衡。”李子涛稍作停顿,目光转动看向下方。
  “还有杰斐逊,罗斯福,它们会像财团一样相互制衡,现在的总统就属于它。”有人反驳道。
  “是的,你说的没错。”李子涛指着发言人笑了笑,骤然冷漠道:“那么你该庆幸,他们还没有醒悟过来。”
  “当有一天,国会以各种理由,反垄断,不正当竞争,内部操作等等一系列的原因找上门时,你明白那是什么。”
  实际上未来也确实如此,美利坚所谓的市场自由,也是在它所指定的规则内的自由。
  而当它想要寻找任何企业麻烦的时候,都能够在规则内找出成百上千的理由来。
  “没有人会破坏规则,那样将会让他失去在美利坚的立足之地。”再次有人反驳。
  这次是李子涛认识的熟人,安德鲁·梅隆。
  他的表情很坦然,脸上保持着长者该有的仁慈笑容,仿佛只是在和李子涛进行一场家庭辩论。
  “不,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也不会出现,资本与政治放在天平两端应该是对等的,现在这种平等正在被打破。”
  下面响起窃窃私语声,众人交头接耳的与熟悉的人谈论着。
  是的,这正是他们所担心的。
  自从大萧条中,罗斯福政府开始干涉市场,他们受到的桎梏和指责就越来越多。
  要遵守的规则也越来越多,从前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
  不过,大多数人认为,规范的商业体系会让市场变得更加活跃。
  而从美利坚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的看法是正确的。
  罗斯福政府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让美利坚的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
  罗斯福也因此轻松连任,成为全美人民心中的英雄。
  随后的战争更是让他成为美利坚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三任总统,任期延长至战争结束。
  这对那些支持罗斯福的人,底层的民众来说是件好事。
  不过,对于资本家来讲,罗斯福并不是一位友善的朋友,对待任何人都是如此。
  在这点上,恐怕没有人比罗斯福自己的家族更有发言权。
  自从他担任总统以来,家族的生意和对外扩张不仅没有得到支持,反而受到各方面的限制。
  而这些命令的来源,正是罗斯福本人。
  其他产业同样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罗斯福倾向于支持更多的小公司逐渐壮大。
  他对小公司怀有非凡的耐心和特殊的偏爱,想要继续按照他的新政,让这些公司充当鲶鱼来搅动市场的活性。
  这本没什么问题,大公司和资本家们对此非常欢迎。
  有越多的人加入,就说明这块大饼会做的更大,拥有更多的‘小鱼小虾。’
  他们可以任由这些小虾米在身边游来游去,逐渐茁壮的成长起来。
  当它成长到需要的时候,再张开血盆大口吞掉对方,让它创造或吸收的‘养分’全为自己所用。
  这也是他们最擅长的方式,每隔一段时间总是能够有所收获。
  可是,接二连三的‘保护’法案频繁出现。
  华府对小公司的保护和偏袒,也引发了他们的不快。


第969章 二哥吩咐
  夜幕悄然而至。
  位于第10街的美式简约风建筑内,会议仍未结束。
  有人离开,有人沉默,有人发言,但没有人做出最终决定。
  他们正在讨论的,是要颠覆美利坚商业的构架和权利。
  谁才会是新的领袖,这个问题就如同魔鬼的诱惑在耳边环绕。
  也不再有人去关注亚当斯的问题,相比眼前的事,那些都变得不再重要。
  不过,有人却在关注着这点。
  “查理,你真的要挑起战争吗?”小约翰有些担忧的看向他。
  小约翰不再年轻,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子涛在这个时候想要掀起战争,让小约翰非常担心,自己挑选的继承人能否在这场战役里做出正确的选择。
  同样担忧的还有麦考密、费尔斯通、梅隆等家族,只是他们各自关心的点不同。
  他们的家族正处于权利的交接期,没有谁想在这个时候引发战争。
  要是再早5年,或向后推5年,或许一切就会变得不同。
  但是,李子涛并非在问他们的意见,而是要让他们变得无从选择。
  富国的大权牢牢把持在他的手里,除非有人能够说动乔纳森和朱莉安娜,否则没人能够质疑他的决定。
  而当富国动起来的时候,就代表他们将无法置身事外。
  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李子涛要做的。
  况且,他们的担心并不代表着下一代的想法,李子涛已经从大卫等人的眼睛里,看到了燃烧的野心。
  “总要有人为改变世界做点什么,现在,该是轮到我们的时候了。”李子涛的声音不高不低。
  但在说话的时候,他刻意没有关闭面前的话筒,于是所有人都能清楚的听到他所说的决定。
  对于他们来说,现在不是最佳时机,但对李子涛来说截然相反。
  正因为不知天高地厚,怀有冲动与热血,才能更容易的让他们选择站在自己身后。
  他的目的从不只是一个亚当斯而已。
  华人总会也是时候再次向国会提出,废除《排华法案》的正式抗诉了。
  既然亚当斯的力量在国会无可匹敌,那就让他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洋洋得意的享受属于他的最后荣光。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