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丽被抓的具体细节他无从猜测,也没法去过问。
  物理系的老师们,成永兴经常接触,都是一群很好说话的人啊。
  难道是逃课太多,还是交了白卷?
  还是两者都有?
  真没有看出来啊,那个爱脸红的腼腆女生如此有种!
  不疯魔不成活,古人诚不欺我。


第704章 两个云丽
  1995年 1月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日本神户大地震。
  —————————
  郝云丽与云丽的合影上了青报。
  这是工大近几年培养的,最优秀的两个人。而且两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冰城这段时间出生的女婴,大比例的起名叫做云丽!
  张云丽,李云丽,刘云莉。
  与弦理论的猜想理论不同,石墨烯项目被是公认的,具有诺贝尔潜力的项目。甚至有人预测,云丽可能几年内就能拿奖。
  她会成为第一个拿到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工大从来没有离诺贝尔奖如此之近。
  郝云丽虽然也有拿奖的呼声,但她的成果是在异国他乡取得的。
  云丽这段时间的遭遇,简直就像过山车一样。
  从丑小鸭到白天鹅,只在一夜间。
  父母还有高中的老师们,都给她打过庆祝电话了。
  她的照片和新闻,在家乡传遍了大街小巷。她的事迹,专访,也在家乡电视台多次重复播出。
  看好云丽拿诺贝尔奖的人,是如此之多,除了恭贺的电话,不少国际知名大学也纷纷发来邀请。
  出国留学,访问学者,或科研交流之类的就不用谈了,甚至有客座教授,以及教授的邀请。
  大家都在押注诺奖宣布的新闻效应。
  云丽是如此的年轻。
  幸运的话,云丽甚至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不算和平奖,世界纪录是25岁)
  ———————
  与郝云丽在主楼前合影,已经有段时间了。到现在,云丽还不能相信,这是真的!
  云丽的性格里,始终有着自卑和自傲的混合因素。
  她的大学生涯并不算很愉快,到了大学以后,一直在与及格进行搏斗。
  奇怪的公式,抽像的理论,都使她十分困惑。
  跌跌撞撞,勉勉强强熬到了大三。
  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导致她更加喜欢沉浸在虚幻世界里,各种言情小说都是她的最爱。图书馆的小说部,她是常客,借书证已经被盖满了。
  另外她对与自己同名的故事主人公,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她只比郝云丽低两届,两个人的生日,差的也就一年多。
  她一入学,听到的就是关于郝云丽的各种传说和议论,女生之王,忘恩负义等等。更难得的是,传说的内容,还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她一科科的学习,一天天痛苦煎熬的时候,不时在她的耳边传回,这位同名师姐的战绩和谣言。
  由于特殊的关系,她总是对这些消息格外敏感,同寝也经常会替她留意,甚至以此打趣:
  “云丽,你的文章又发表了!
  云丽,你被新加坡大学聘为教授了!
  云丽,你上新闻联播了!”
  现实与梦幻的反差,有的时候是如此的强烈。即使是小说,都不能吸引她静下心。
  慢慢的,不仅是她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受到了影响,就连她的性格也在潜移默化发生着变化。
  ———————
  她在人前压抑着欲望,人后,则把自己代入郝云丽的世界。
  看着一篇篇写着自己名字的报道,兴奋而快乐。
  她把这些报道做了个剪贴本,甚至花钱去复印报纸。这成了她的最大生活开销,甚至超过买衣服。
  作为一个成人,她也知道,这些都是幻想。人和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但是在工大学习,就只能不停的听到郝云丽的消息。关于这位传奇师姐的宣传,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波。
  去年大三的时候,她参加了那场著名的传销大会《开放你们的想象力》。
  与其他人一样,她被彻底洗脑,诱惑,就好像天上马上就会掉馅饼,成果唾手可得一样。
  她的梦想终于有了依托,有了可能性!
  这不是科研项目,不是工作,这是生活!
  我们要越工作,越快乐!
  会后,她和其它男生一样,反复观察那段科幻影片剪辑,甚至还花钱去看了几个科幻电影。连看的小说都改成了科幻小说。
  更进一步的机会出现在分组讨论会上,她的灵机一动,吸引了传销大师本人的注意,这给了她直接对话的机会。
  成永兴,多次在梦境里出现的男配角,活生生出现在她的眼前。
  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了。
  她甚至都想冲上去质问:
  你明明有能力,但为什么不来美国找我?
  你明明知道实情,为什么不告诉我,让我独走异国他乡?
  利用我的年幼无知,把人骗走,好赢得舆论的好感和同情?
  对待这段感情,真正始乱终弃的人是你啊!
  之后你明明有机会可以辟谣,但为什么不站出来?
  害得我,一个人背负骂名!
  ————————
  成永兴看到的脸红女孩,部分是激动,部分是憋的。
  他绝对没有想到,他居然有了黑粉!
  最了解一个人的,永远是他的敌人。
  虽然云丽,对成永兴很有意见,但他的承认很重要。
  他的预测能力在工大很有威力,各种谣言此起彼伏,证据也是比比皆是。
  由于多次的角色扮演,即使她对男配角的人品有看法,但对他的判断深信不疑。
  云丽意识到,这是自己人生唯一可以实现梦想的机会。
  她简直疯狂了一样,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进去。
  一些枯燥的理论课,她甚至开始了逃课,但是各种实验课,她则是聚精会神。
  她的成绩出现了两级分化,理论课成绩很差,但各种实践课都是满分,这与其它女生形成了鲜明对比。
  她的努力,得到了基础基金的认同,各种要求都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
  虽然其它小组也得到了相同的待遇,但对于只能在虚幻世界寻找满足的她,这是人生第一次。
  这种尊重,使得她不顾周边的反对,在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还在坚持。
  她有时候也会反省,自己是不是走火入魔了,精神上是否出了问题?
  为什么自己做的,所有人都在反对。
  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是我人生中唯一的机会吗?
  慢慢的,她在生活中的话越来越少,甚至不再说话。
  只是低头忙着自己的事情,不与人交流。
  好在高义,一个同样腼腆的男孩子陪在她身边,给了她以莫大安慰。
  高义甚至向她发誓,无论她去哪里,他都会一起去的,绝不会像成永兴那样冷血。
  苍天有眼,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实验在1994年的最后一天,成功了。
  ————————
  元旦凌晨,回到寝室,她辗转反侧,不肯闭眼。
  她生怕一睡过去,一切都会消失,所有的事情只是一场梦而已。
  幸运的是,这终究不是梦。
  样品没有消失,筛选,快速寻找更多样品的方法也被找到了。更多的后续实验陆续展开。
  她的名字登上世界顶级期刊,甚至有可能拿到诺贝尔奖,这个中国人缺席的奖项。
  这方面的意义她还不是很明白,但十分享受它带来的荣誉。
  郝云丽学姐问她下一步的打算,她告诉学姐,她还是想在物理学里发展。
  她更喜欢的是实验物理,毕竟就连教授们都对她能把实验做成功感到钦佩。
  曾经有人尝试用相同方法。但无人能够成功。
  很多同学,都羡慕云丽的运气。
  得到的石墨烯,并不难,因为石墨就是由石墨烯组成的。但如何把一片石墨烯分离出来就是困难的事情。
  靠撕胶带的方式,可以初步得到石墨烯的分离,但胶带是宏观物体,放到百万倍的显微镜下,就变成了茫茫大海。
  石墨烯分离之后,绝大多数仍然处于叠加状态,在这片石墨烯的海洋当中,找到那片单层的样品,如同大海捞针。
  但云丽知道,这不是运气的结果,而是坚持和毅力的结果。
  撕胶带的方式,最早她就想到过,也做过,但是无果。这次她是彻底没有办法了,又重回老路。经过艰苦而枯燥的尝试,终于在大海里捞到了针。
  即使除夕那天,她错过那片样品。只要她不放弃,终有一天,她会碰到另外一根针的。
  耐心,毅力,这是云丽引以为傲的品格,也是各种宣传刻意强调的。
  这些宣传,又反过来影响着她的行为。
  下个学期没有课了,毕业答辩论文根本就不需要了。但她会花点时间,把以前几个学期,没有好好学习的理论课补一下。
  事情过去后,她的心态平和了不少。
  这些专业课是她走得更远的踏脚石,是不可或缺的。
  系里的几个老师都与她建立了很好的个人关系,他们都会对她进行单独辅导。
  下一步的项目,她想冲一下防护罩,那个在科幻剪辑片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东西。石墨烯已经找到了,但它是否可以承受子弹,谁也不知道。
  另外,石墨烯的制备,她也有了些想法,想做防护罩,就需要工业化生产石墨烯。
  石墨烯被证实了,石墨烯的制备,就成为了下一个科技热点。全世界的科学家,实验室,大公司,都在投入精力和资金。
  但云丽并不为激烈竞争而惧怕。
  今非昔比。
  经过这次的成功,云丽对所坚持的道路,深信不疑。
  这不是科研项目,不是工作,这是生活。
  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命运。
  越工作,越快乐!
  ———————
  两个云丽,年龄只差两岁,很有共同语言。
  成了好朋友后,神秘感消失了。
  云丽突然发现,曾经高不可攀的偶像,也与自己一样,被各种烦恼缠身,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
  当初她在抱怨学业繁重,只有付出没有收获的时候,曾经的偶像生活也不轻松。
  有了自己得光环后,云丽觉得未必就会输给师姐。
  至少在生活中,她有一个忠心耿耿的高义陪伴左右。


第705章 未来之路
  寒假并没有使喧嚣的校园宁静下来。
  轻轨列车还在照常运行,校园里仍然有大量人群在穿梭。
  最近几年,各种以学生和老师为主体的企业,在工大校园大量兴起。
  这些公司继续正常上班。在其中工作的师生都没有回家。
  软件类公司,完全是人力密集型企业。工大存在着大量的软件人力,除了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双学位学习的学生不在少数。相互作用的结果,至少四分之一的学生,寒假期间留在了学校。
  另外,还有不少外校的兼职学生,也被喊过来集中工作,让学生的密度,不比平时少多少。
  活跃在校园里还有一个很大的群体,那就是各种调研队伍。
  东三省这些年接受到的投资很少,东三省的院校也是如此。
  但身处北国的边陲,冰工大发表的成果数量,是年年翻倍的增长,而不是昙花一现。
  而且成果呈现出全面开花的态势。
  电子,半导体,仪器仪表,物理,化学,甚至焊接,机械等传统学科都出现了成果大爆发。
  这已经不是一个两个天才可以解释的了。
  北方的另一个重镇,京城,接受到的资金数字远远大于其他城市,更不要说工大基本上不要任何资金扶持了。
  工大一个学校的产出,就超过了京城四十多所高校的总和。
  这就让人难堪了。
  十几名优秀师生的资料被整理了出来,大家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共性。
  云丽的档案也在其中。她的案例当然要被重点分析。
  经过十几天的分析对比,讨论,大家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
  第一个就是有钱。
  工大富可敌国,旗下多家企业进入融资阶段,马上就会有一大批要上市。这些股权的价值计算有了依托。
  粗略的计算,近千亿的资产是有的,更不要提一些基金之类的附属资金。
  第一条结论,首先就遭到了工大同仁的反对。
  这个结论,简直是在抹杀工大全体教师的努力。
  再说,钱是怎么来的,不还是成果转化来的吗?
  因果关系这不是搞反了嘛!
  另外,大多数的企业股权,都是纸面价值,真正投入的很少。也许会是在不远的将来,而不是现在和过去!
  从投入教学和科研的资金看,工大并不比京城的传统强校来得高。别的不提,光清北两所院校,实际得到的科研资金就不比工大少。
  这从计算机和网络的建设就能看出来。
  清北两校的网络状况,人均计算机占有率,不比工大差。
  第二条是生源,几个天才的出现,是工大异军突起,成果耀眼的关键。
  但由此说工大生源质量高,就简直成了笑话!
  工大过去几年的录取分数,始终在重点学校里垫底。而且这几个所谓的天才,入学成绩都不高。甚至有人因为成绩不足,是靠着推荐表特殊招进来的,例如成永兴。
  最重要的两条,大家吵了几天,只能搁置。
  工大团委提出了一条,严谨的校风,是出成绩的关键。
  这条被所有来访的学者们坚决反对。
  因为几个领军的典型人物,包括最新崛起的云丽,都不是这个政策的结果,甚至是受害者。
  各兄弟院校,以及教育部的同行们,对此坚决不同意。
  校风严的学校,不止工大一家,军事化管理的学校,不是没有。
  但是工大教务系统坚持自己的观点。
  大多数出成果的学生,都是成绩很好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
  几个天才,只能说是特例。
  天才吗,天生就会,常人才需要培养和教育。
  几个成果,确实是天才学生牵头,但大多数论文和工作,还是普通学生们做的。
  这些学生,要不是因为功底深厚,拉出来就能打仗,最终成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就是工大的政工口教师,写论文和做实验,都不在话下。这点是大多数学校做不到的。
  在最重要的三条上,大家每天就是不停争吵,无法达成结论。
  反而是在一些细节上,慢慢达成了共识。
  例如鼓励学生创新,大一新生就可以申请项目等。
  其实这个政策京城也有学校实行了,结果除了费钱以外,收获的是一地鸡毛。
  只能先这么报上去吧,总不能一条共识没有吧。
  其它的就是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条算是泛泛之谈,哪个学校也不会承认,自己学校的师生关系不协调。
  ————————
  之后的讨论又绕回到钱上。
  金钱的作用,谁也否认不了。
  几个基金对项目的贡献和作用都是很大的,而且效率也很高。
  基础基金到现在为止,实际花掉了接近一个亿,而收获的成果和论文,接近250个。仅仅在工大,诺奖级别的成果已经是两项。
  其效率不论是全国,还是世界,都是首屈一指。
  更为难得的是,两个诺奖级别项目,不是出现在半导体领域,而是基础学科。这就更加突显出了工大的项目选择水平,以及执行力。
  基础科技基金在得到更多资金后,加大了投入,新一期批准的资金达到了两亿之巨。这个数字甚至可以媲美,整个国家在基础科技领域的投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