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滨城
  郝斌稳稳开着车,虽然滨城的道路上上下下,起伏很多,但坐在车里的人,根本感觉不到什么。
  吴文长在后座上闭着眼睛休息。他这几年的仕途不是很顺利,再加上年龄有些过线,他都有些放弃了。
  去年,光电公开招聘,部分重要职务进行海选。由于是公开招聘,与以往的推荐制度又有所不同,报名的不多,观望的不少。
  他近两年一直在园林工作,既不喜欢,也无法换地方,就报名参加了。
  第一轮面试他就落选了。他虽然不甘心,但也只好认了。
  冰城的圈子很小,这次的落选对他虽然没有造成什么实际损失,但还是有些怪言怪语传了出来。
  吴文长有点沮丧。
  机关大院就是这个样子,一点小事就被大家反复解读。好在他也曾当过一任正印县太爷,做过一地主官,涵养还是有的。
  令他沮丧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会是越来越少了。恐怕他的未来就是退居二线,找个地方当个研究员。谁也逃不过年龄增长带来的命运。
  光电第一批招人的时候,是最好的机会。
  那批去的人普遍安排得不错,都获得了房子和股票。后面再去的人,竞争就激烈了起来,待遇反而没有第一批好。
  而且光电的胃口也慢慢变大,已经不怎么需要中层干部了。
  主要原因是光电系的扩张方向是外地。普通中层异地派遣的意义不大。
  但随着光电系的规模迅速膨胀,大家对它也日益看中。
  按理,光电和它下属的全彩,都是合资公司,不应该有什么级别。但是大家仍然按照惯性,给每个企业定义一个级别出来。
  全彩公司作为光电的一级子公司,而光电的直属上级是工大的一个系。大家给全彩的定位是个处级单位。
  但是随着全彩的融资成功,企业吹气球似的扩大,光电系在大家的心理地位也逐渐抬升。
  现在他以副局长身份去申请其一个二级职位,已经没有人笑话了。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吴文长有个预感,再往后,弄不好只有实权正职才有机会。冰城干部向光电输送的大门,正在缓缓关闭。
  以后虽然也有干部d调任的可能,但主客异位,是光电帮助市府安排人员就业而已,发展前途就不要谈了。
  吴文长回来后,很是叹息了一段时间。
  年龄是个硬伤,赶不上就是赶不上了。
  —————————
  但是10。1刚过,事情就有了转机,光电又找他谈话,而且只找了他一个人。
  这次的位置是全彩的滨城分公司总经理职务。
  滨城分公司有个别名,叫做滨城基地。
  滨城与冰城两地间隔比较远,以目前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必须分开管理。滨城基地甚至可以自己再设置分公司,权利非常大。
  吴文长对这个机会有些莫名其妙。这个职位的挑战性有,但不算太大。他曾经担任一任主官的经历算是加成,但与他相似条件的人选并不少,而且都是少壮派。
  谜底直到与光电系幕后老板,一个与儿子同龄的年轻人谈话的时候,才被揭开。
  吴文长清楚记得当初的讨论。
  他被选中,很大的原因居然是年龄!
  他已经52岁,不论在哪里都是个尴尬的年龄,即使是在光电也不例外。
  但在基地则有些特殊。基地的管理班子里有两名特殊的助理:杨司山和郑雪松。他们都是童子军成员,老板的同班同学。
  他赴任后的首要任务,自然是按照公司安排,建设基地及完成生产任务指标,还有一个次要任务。
  这个任务就是给童子军的两名核心成员,保驾护航。等几年后,他们成熟了,他就可以功成身退。
  青老结合,他的年龄对他们的发展只有助力,而不是阻力。这才是他被选择的关键原因。
  吴文长回来后想了一下,他并没有其它选项。这恐怕是他剩余生命里最好的选择了。
  经过短暂培训,他就来滨城赴任了。
  ————————
  滨城这边摊子铺得很大,居然一次同时兴建了4条线!总部也派了大量精兵强将来这边辅佐。
  吴文长看到了那两名童子军干将。
  与普通的刚毕业大学生不同,这两个人明显十分张扬,信心十足。
  吴文长从侧面打听过,这两个人都在不同时期,参加过LED或LCD的研发工作,也就是说,他们年龄虽小,但是资历比全彩都老!
  有这种背景,吴文长反而做事容易了许多,他也就大胆放手。当然了,必要的管控也要有的,否则出了问题,那就不叫辅佐,而是坑害。
  随着他的赴任,一些他以前的下属,朋友也纷纷找了过来。
  对这些请求,他能安排的也尽量安排。
  当初他算是管场竞争的失败者,把很多人都连累了。但全彩对管理层学历的要求比较高,又是异地工作,真正安排的没有几个人。
  这段时间基地还没有正式投产,他的工作,就是在不同工地之间巡视。
  滨城的气温比冰城高了不少,工地即使是在冬季,仍然紧锣密鼓地施工,过了春节,部分产线就可以投产了。
  ————————
  吴文长,闭着眼睛想事情,在轻微的摇晃中,居然慢慢的睡着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他才被司机唤醒,到了。
  郝斌车开得很好,话也不多,他非常满意。
  但最近他得到消息,后勤系统准备改革,小车队等辅助机关要与前线分离。
  吴文长对此很不满意。这是搞什么搞,到时候很多事情都不方便了。
  进了二楼大会议室,屋里一群人,会议已经开始了。
  杨司山在主持会议,这是条3代线。
  杨司山想争取提前竣工。全彩马上就要上市,他希望可以通过这条三代线,打出自己的名气。
  作为89检测班的班长,他也有自己的骄傲。冯言,袁帅等人都能独挡一面了。
  ————————
  这种纯粹的事务性工作,吴文长来一趟,仅仅是表示一下重视,说了两句场面话以后,就像往常一样,坐到了孙运良身边。
  孙运良是公司外聘的高级专家,负责帮助设计,审阅电力相关的问题。
  自从退居二线以后,他身体好了很多。正好,全彩对电力供应也由从原来的不重视,转变为极端重视。
  通过工大的关系,他也就彻底停薪留职,跑来担任电力顾问,在全彩各地的工地来回穿梭,提供意见。
  滨城这边有好几处工地,而且级别比较高。他就在这边停留的时间长了一些。
  他的年龄与吴文长相仿,以前又都认识,很快就交往了起来。
  他的心态现在很好,与当一把手时完全不同。否则以前他是实权正局,吴则是清水衙门的副职,两人交集并不多。
  但现在,人在外地,主客异位,再加上吴文长也有意结交,两个人很是喝了几次好酒。
  3代线会议之后,是94年职工宿舍方案审查会。孙运良也留下了。
  他最近有个想法,那就是留下来。
  滨城虽然也地处北方,但气温和环境,都比冰城强多了。他希望在这里养老。
  他没有什么野心,顾问这个职位就挺好。即没有压力,也没有责任,地位还很高。
  把身体养好,比什么都强。


第632章 套牢
  杨司山没有参加接下来的住房会议。那不是他的责权范围。
  最近这半年,他的喜事不断。他的滨城基地副经理的认命文件已经下来了。
  这次晋升里没有郑雪松,前两天他回冰城时,还跑去问过张燕,但听说还需要锻炼一二。
  童子军成员的晋升渠道,永远是通畅的。
  要知道,两代核心产品,LED,LCD都是童子军与美女军团合作的产物。
  杨司山加入童子军有点晚,中间还退出一段时间,但童子军的余晖,护卫他一点问题没有。
  在关键岗位,他们这批人有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受信任。
  这批人,最少的手里也有几万的股票,他们是绝无可能贪污或者被收买的。
  至少现在还不能。
  只要是有可能,所有的高世代产线,他们都会参与。即使不能担任主官,也会担任重要角色,起个监督作用。
  这种特殊信任,导致他和同学们,起点都很高。
  当然了,大家视角都不同了,曾经的理想和目的都发生了变化。
  杨司山的奋斗目标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在变化。从最开始的出名,到出国,再到发财,一直到最近的事业。
  大学这四年,他已经从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已经可以为家庭,为老人,为女友,为亲朋好友,挡风遮雨。
  杨司山是第一批被派到滨城工作的开荒牛。他和群同龄人一起,一拳一脚打下了这片江山。过了新年,陆陆续续的,大批的产线都会投产。
  他的工作是分管生产线调试,最近忙得是晕头转向。
  —————————
  忙了一下午后,杨司山把东西收拾收拾,出门坐公交,来到了劳动公园。
  黄德厚和孙俊两个人到滨城游玩,他和郑雪松要坐东招待。
  杨司山没有喊女朋友,她还要加班。现在不论那个部门都是忙得要命,一点过节的气氛都没有。
  还没有等到站,离老远,他就透过车窗看见了久违的同学们。他们已经等在公园门口。
  “你怎么坐公交来的?成永兴没给你配车吗?”
  郑雪松是做了顺风车来的,所以几个人看到了发展更好的大班长没有坐车,稍微有点奇怪。
  “他一直忙着陪女朋友,哪有时间顾我们了。”
  “他终于有女朋友了,这下子很多人都要伤心了。”
  成永兴的八卦流传还是很广的。几个男生在他的光环下,多少有些吃醋。
  “实际上伤心的没有几个,咱班好多女生也都有男朋友了。缘分的这个事情很难说的清。我的女朋友哪天带来给你们瞧瞧。”
  几个人,说说笑笑向着街里走去。
  劳动公园四通八达。走几步,前面就有一些商业街。
  大家找到一个人比较少,装修比较好的饭店走了进去。
  —————————
  这半年里,每个人的境遇都不同,各自有了很多故事可讲。一顿饭吃了三个多小时。不过大家不怎么拼酒了,明天都有事情。
  黄德厚这次来滨城,拐了个大弯,算是顺路,兼散心来的。
  由于计划分配,并不是所有人都加入了光电。
  他毕业后分配回了上海,干脆就没有去单位报到,而是回家呆了一段时间。
  有几个亲戚,在他读书的这几年,接触股票的都发了财。在他们的影响下,他也就动心了。
  为了资金,他和孙俊两个人,还偷摸跑回了冰城,卖了股票,筹集了50多万资金,转身杀入了股市。
  看着别人赚钱是很容易的,结果等他一入场,股市就暴跌跟着大跌,再就是阴跌,一直到元旦才企稳。
  他买的股票只剩下1/4的面值了。当时他总共投入了接近50万元。现在的面值也就是10万出头。
  这几天,看到行情企稳,黄德厚买了几本股票的书,照猫画虎的分析了一下,认为股市已经到底。
  不仅是他,所有人都认为春节后大盘会有一次行情。有消息称国家准备救市,市场上停发新股的呼声也是很高。所以他准备追加资金,补仓!
  他准备去冰城,再套现部分股票出来。听李丹她们讲,黑市的价格已经达到了50块钱。当时他卖的时候才不到30,这个事实使他闹心不已。
  孙俊也被他喊了过来。这么多钱没有个伴,路上根本不放心。
  孙俊上次也跟着套现了点股票,但他没有拿去炒股票,而了个饭店,算是给自己的业余时间,找点事干。
  四个人都是同一个寝室,关系很好,说话之间也没有什么隐瞒的。
  黄德厚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大家同情,
  杨司山劝他不要再炒股票了。尤其是卖全彩的股票,去炒二级市场更是不可取,全彩今年肯定上市。
  就连IPO的价格,都差不多定下来了,大概会是在11…12美元之间。现在卖股票,最多卖到五十块钱,无论怎么看都不划算。
  饭后,黄德厚决定告辞,他们还是按照原计划,继续动身北上。
  主要是上海股市已经到底,现在投入资金,几周就会有所表现,一个月翻几番很正常。股市里各种小道消息不断,国家肯定不会看着股市这么跌,不管的。
  全彩上市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市,大不了赚了钱以后,多花点钱再买回来。
  按照全彩现在的价格,50元左右,黄德厚准备再卖2万股,他还是想博一下。最后验证一下眼光。
  这波操作,如果收益能够超过全彩上市的收益,那么就接着炒股。
  如果收益低于或者是少于全彩增值的幅度,以后他都不玩股票了。
  他会回来加入光电,跟大家一起把光电做大,做强。
  杨司山和郑雪松又劝了一下,但没有什么用。炒股有点像赌徒,越赌越输,越输越赌,而且越是聪明人,越不服输。
  —————————
  杨司山到家的时候10点了。虽然喝了不少酒,但头脑还算清醒。
  这套房子已经被他买下了。他手上比较宽裕,公司的分红,再加上高工资。滨城一套房子,也不过三万块钱。
  房子离劳动公园并不远,坐车也就是两站地,刚才他就是走回来的。
  女朋友卫素华还没有睡。
  两个人家都是冰城的,能在滨城走到一起也是缘分。等工作清闲一些,他们就准备结婚。
  从93年开始,工大的毕业生,就开始批量加入光电。滨城的位置好,尤其受到青睐。
  卫素华被分到技术科。两个人在学校的时候,不在一个班,没有合作过,但是到了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杨司山年少多金,再加上有点歪才,一两个月的功夫就赢得了美女的芳心。这使得一同参与竞争的几个年轻人,捶胸顿足。郑雪松对卫素华也有想法,可惜竞争失败。
  卫素华的条件不错,她也算是童子军的一员,虽然加入晚了些。手里有一万多全彩股票,妥妥的一个白富美。到了滨城以后,被一众青年才俊猛追,最后鲜花终于被牛粪吸引走了。
  杨司山开始多少有些玩的心态,几个年轻人互相激励,才出手争夺。
  由于双方都知根知底,再加上同学众多,反悔的代价他根本承受不了,最后杨司山也就接受事实,算是把自己套牢了。


第633章 威胁
  黄德厚与孙俊两人一大早就上了火车,到冰城时已是半夜。
  上次他们离开的时候还是夏天,现在则是深冬,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
  虽然他们在冰城住了四年多,但寒冷的天气还是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
  两个人找了间旅店,学校已经没有他们住的地方。他们也不想卖股票的事,被更多人知道,知道了,又是一顿劝。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餐后,他们没有直接去股票市场,而是跑到人防地下商业街,换了一套衣服,包括军大衣等。
  一个是他们本身带的衣服不足,另外,他们可不希望被看作是南方人或者是外地人。冰城有的时候还是蛮欺生的。
  午饭后,两个人来到中央大街旁的著名的小广场。
  广场里的人很少。可能是由于天冷的缘故吧,只有十几个人,在广场边或站或坐。
  两个人分开去询价,结果得到的价格是从35元到45元左右不等。这跟他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