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郝云丽的问题,成永兴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
如果她真的想在这条路走下去,重学医学或者生物学,就是唯一的出路。
但医学,生物学人才的培养,比半导体这种工科专业还要困难。即使郝云丽下定决心,重学生物学知识,至少也要六七年时间。
凭郝云丽的素质和毅力,成永兴相信,她是完全有能力在医学和生物学里再闯出一片天地的。
但问题是时间都浪费了啊!6,7年之后,就是2000了。到了那个时间点,生物芯片就是大路货了。
郝云丽听了老同学的指点,更加纠结了。
随着声名日盛,新加坡及南大对她的期望也是越来越高,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她毕竟仅仅是个21岁的女孩子,大半年的一无所获,以及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未来,使她首次对科研工作感到了一丝厌烦。
————————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改变了主意,留了下来。牛品还是回新加坡了,那里的气候和环境更加适合他的家庭。
第567章 基础基金
在与同学们谈话的同时,成永兴也慢慢恢复了在公司的工作。
由于奇怪的头晕症,他差不多有两个月没有管公司的事情。好在光电系统已经成熟,到目前为止,一切还算正常。
这期间错过最大的事情,是1993年的集团年中总结。
成永兴接过了会议简要,边看,边询问,林秘书一一给他以详细解释。
这段时间,几家公司发展都很不错。
全彩一直在飞速发展。虽然上半年停电的事故,短暂影响了收入和利润,但是大局没有变化。7条一代线,1条二代线的全部量产,成了公司名副其实的印钞机。
随着这几条线的产能提升,每个月,公司的毛利达到了惊人的6千万美元。
已经有美国的证券公司,与全彩联系提前上市或者再进行一轮融资的事情了。有私募资金主动来联系,可以包销2亿股,每股5美元。也就是说,这一轮融资,全彩将再次收获10亿美元。
只不过全彩内部一直有争论,这轮融资的目的是什么。
摊大饼式扩张,在冰城出现了瓶颈。一座城市的资源,毕竟是有限度的。
LCD产业,千亿美元级别的行业,不是此时冰城可以容纳得了的。93年,中国整个国家的GDP也才不过是四千亿美元而已。
更不要提,还有个向百亿美元迈进的LED行业,也在争夺有限的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冰城本部会采用技术升级的方式,以相同的能耗,带来更高的产出。
同时,异地扩建也成了一个选项,分基地的建设被提上了日程。
分基地代表着不是一条产线,而是一群产线!一个分基地的投资额至少20亿起跳!
知道了这个消息,全国各地的开发区招商负责人,云集冰城,争取这个难得的机会。
几经选择和平衡,滨城最终胜出,成为了全彩的第一个分基地。
滨城是东北早期唯一的开发区,而且本身就是港口,对外出口,也会方便不少。
更重要的原因来自LCD产业链,以冰城的原材料基地辐射滨城,勉强还算可以。再远就有问题了。
当然了,对于这个计划,不是没有反对声音。冰城市府对此就意见很大。
————————
在光电系统内部,对全彩的滨城计划,反对声音最大的是《巨大高科》。
几方人马,都已经有意识的对电力资源,开始了跑马圈地的过程。《巨大高科》对于全彩把手伸到了辽省来抢占电力指标,异常不满。
《巨大高科》在液晶产业上发力快一年了,但效果不算太好。他们的第一条产线,在良品率上遇到问题,迟迟不能量产。
产线无法量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的传承。
林液晶之所以能够迅速量产,跟全彩科技派去的核心工人团队有关系。
巨大高科虽然也有部分员工参与了液晶产线生产。但他们毕竟不是核心技术人员,这样就使得《巨大高科》被迫重爬良率的科技树。
不过也是这种情况,导致巨大高科的资产负债情况比较好。
随着LED市场的整体向好,从巨大高科分裂出来的两家企业,《巨大高科》和《多彩科技》经过快一年的修养声息,又摆脱了每个月要上交利润的压力,慢慢恢复了分红的能力。
这两家企业在分家的时候,没有继承任何银行债务,目前的财务状况相当健康。
除了急速烧钱的《全彩科技》和《林液晶》,其他光电系各企业,在93年上半年结束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拿出了不错的分红计划。
这些分红,落到成永兴名下的分红,总数达到了2300万。
其他股东的分红早就被认领走了。只有他名下分红,由于没有指示,一直留在财务的帐上。
按照成永兴以前的习惯,这部分的分红,照例是会被转入人才基金的。现在没有人提这个事情。
它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成永兴的生病,使得很多人都在关注和反省这个事情。另外,人才基金所需要的资金,也不是千万这个级别所能满足得了的。
————————
这部分的分红,成永兴并没有准备提现。他也不怎么缺现金。当初转给学校教职工的内部股,换回的那500万元一直还没有动呢。
这笔钱,在这个时代,足够他挥霍一阵子了。
回到这个时代,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这些分红的现金,并没有太好的去处。如果用这些资金去投资保值,那还不如继续投资自己的企业。
把分红和股票捐出来做公益,成立公益基金,是新一代IT成功者的普遍选择。虽然很多人成立的所谓基金,有避税和转移资产的嫌疑,但也有不少人确实在做事情。
这2300万分红,被用来成立一个新的基金,《基础基金》。
《基础基金》将会用于支持一些基础科技,理论的研发,例如物理。
成立这个基金的第一个原因,是给他撑场面,总不能他在林大搞点实验和项目,还要到处去申请经费吧。
————————
另外一个原因,则更加深层次一些。
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在科研阶段,还是在产业阶段,成永兴始终采用的都是三部曲。在科研阶段,是光纤检测,MEMS,LED。在产业阶段是LED, LCD,以及晶圆。
但在更大的战略层面,也有个三部曲。
第一步,是以LCD/晶圆代表的高科技工业。
第二步,是以Plan B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
第三步,则是以物理,数学为代表的基础科技和理论。
成永兴这几年,利用重生带来的优势走了很多捷径。这些捷径看起来见效很快,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实际是有害的。
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抄袭,盗版的做法。只不过它不是盗当前时代的科技而已。
辛辛苦苦做研究多困难啊,抄一下多容易啊。
这种做法应急可以,但不可以持久。
此时,或者不止此时,甚至三十年后,中国从上到下都充满了类似的急躁情绪。
改开的思路,就是先在沿海地区成立开发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些开发区成立的本质,就是通过减税的方式发展经济。
当经济开发区在全国铺开的时候,它对国家财政的影响,也就日趋明显。90年代初遇到的财政危机,也跟开发区的全面开花有很大关系。这又引发了后面的国税地税分开,以及全面整顿开发区。
为了保经济,砍教育经费,军事经费,科研经费,就是唯一的出路。
而在教育经费当中,还有区别对待。工科院校的日子,普遍比理科要好。原因就是工科院校的研究成果,可以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投入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里的钱,属于打水漂类型,被砍也就是理所应当。
这种思维,直到后世也没有被改正过来。
后世中美经济大战的时候,有分析家讲,中国每年毕业几百万的工科大学生,是新一代的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这种思维方式,作为追赶过程中的国家,大搞逆向工程是有效果的。
但是像苏联那样,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是做不到的。
苏联为什么可以与欧美抗衡几十年,即使苏联解体已经超过30年,俄罗斯仍然可以吃老本吃到今天,就是苏联在数学,物理等底层基础科技领域的人才底蕴。
什么时候中国能喊出科学家红利,什么时候中国才算是真正的崛起。
————————
可以说,Plan B和人才基金是为了五年,十年后所准备,那么这个基础基金,则是为了三十年后的中国所准备。
指望成永兴一个人,把国家整体的基础科技水准拉上去,也不现实,但至少可以让他在某些细分领域,有所作为。
当然了,大道理说了一堆,该抄还是要抄啊。
不过怎么抄,谁来抄,这里说道可就大了。
怎么这里还出来谁来抄了?肯定是自己抄啊!
错!
秘密笔记出山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马芸跑到一个学校,呆几个月,然后拿了个诺贝尔奖回来,会发生什么?
这个时代的全国首富,四川那个做饲料的,身家能有成永兴一半没有?
再说了,基础基金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这就回到成永兴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选择。
在这个时代,什么最重要?
真的是钱吗?
千金散去还复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基金一成立,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关注。物理,数学等系,纷纷派人打探,询问申请的途径以及项目选择标准。
第568章 谜团
这几天,奚风华不放心孩子,连他上班都跟着。孩子他爸还有工作,已经提前回去了。
这次在冰城,她看到了儿子的很多同学。
这批学生的素质普遍很高,很多都是从国外回来的。别的不说,大家都对她极为尊重,比她在工厂里看到的,牛气哄哄的新毕业大学生强多了。
她本身就是大学毕业生,对现在的年轻人是真心看不上。
她也在有目的观察儿子的女同学们,好几个都觉得非常满意,至少不比刘璇差。
女儿带回的消息,被她高度重视。她专程进行了侧面打听。厂区也不大,很快的,她就拿到了不少信息。
刘璇不论是学校,学历,长相,个头还是家庭,都没有看出任何优势。
儿子和她虽然号称高中同学,但根本没有交往历史。到目前为止,两个孩子见面的次数,十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儿子的选择,十分令人不解。
她想等儿子再好一些,找个机会好好谈一下。
找对象,结婚是人生大事,开不得玩笑,更不要提儿子如今的身家。错误的代价,将是天文数字的损失。
但是她感觉在这件事情上,儿子谁的话都不会听的。
儿子处理公司事务的气场,使她感觉极为陌生。
在冰城呆了这些天,她也就知道了儿子不断捐钱,捐股票的事情。
白手套的说法,也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她对儿子的财产结构十分奇怪。这些股份真的是他的吗?为什么他会不断把这些东西分给别人。
几乎就在转瞬间,孩子就攒下了富可敌国的财富,这件事情本身,也无法令人相信。
孩子身上的谜团,是一个连一个,也不知道儿子会不会跟她说实话。
成永兴苏醒以后给大家的解释,没有人满意。
他什么有用的都信息没有说,就说一直感觉不好,提前预防。但是感觉到了什么,什么使他感觉不好,预防什么,都不给解释。
案子并没有随着病人的苏醒而消失。公安部门单独找她谈话,希望她能提供些有用信息。
成永兴现在是重点保护目标,但他自己不配合,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办。
刑侦人员把怀疑目标放到了几个国外回来的学生身上,但是没有证据,没有线索,什么也做不了。
而且这批年轻人的能量也极大,有几个还是世界知名学者,闹出误会就不好了。
————————
这段时间,成永兴的头晕症没有再犯了,它好像就突然消失了一样。
对于这个病症,不仅仅是一群医生和专家在研究,成永兴自己也在琢磨。其实这几年,他多多少少对此有些心得体会。
久病成医,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现在他手里有两个靠谱的解释。
第一个,人不管怎么说,还是很复杂的生物体。就跟他这次重生,包括游泳,语感没有被带过来一样,人脑的容量不是无限的。
他的头晕,实际是一种记忆覆盖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反应。
每当相同的场景出现的时候,大脑向一个区去写内容,结果发现相关内容已经存在。原有记忆排斥新的记忆,大脑就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
有过失忆症的人,当尘封的记忆被打开时,伴随的也是剧烈的头痛。
这也是每当他看到关键人物,关键事情,关键节点,就会头晕的原因。
毕业前那次昏迷,是因为需要重写的区域太多,信息量太大,导致大脑进入了保护模式。
最近他没有再头晕,也可能是毕业前的那次记忆重组,规模比较大,以至于大脑的容忍度提高了。
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他的头晕症,以后会大大缓解,就此消失也说不定。
————————
另一种解释,他觉得自己的症状跟一个人很像,陈天桥!
盛大老板陈天桥,在很短时间就成为了中国首富,然后不长的时间里,就又消失了踪迹。
有篇人物专访,讲他把所有的钱投资去研究人脑去了,自己可能也会走上这条路。
陈天桥的发家史,是个不折不扣的重生故事,而且是典型前10万字的结构。如果把它写成小说,按照现在读者们的口味,连上架都不可能吧。
这个情节也太过于粗暴了啊,太假了啊,太幼稚了啊!
哪有人爱看啊,把读者当傻子啊!
三章就成首富了?
怎么接着写啊!
于是这篇小说的作者放弃了,太监了。
所以陈天桥这个主角就失去了方向,而且总脑袋疼。他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就去研究脑袋。
如果这个假说是真的,自己的这本小说,作者还在写吗?
听说有的小说可以写十年,这个作者是否有这个耐心呢?
另外,他始终有个怀疑,那就是在这个世界里,自己是否是真的主角。
现在的感觉,有点不太像啊。
自己更像是个背景墙,无数的主角在这个世界里成长了起来。
这是很多人在写同人小说吗?
就像临高启明一样?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这本小说,还真的能写十年。
就是为了骗稿费,也请写下去啊!
————————
这些天,张燕始终陪着奚风华夫妇,跑前跑后。
如果说谁对成永兴昏迷最紧张,除了他的家庭以外,就是张燕了。
在成永兴生病期间,张燕也独立处理了一些问题,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使她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她最适合的岗位就是接待办主任,连中层都算不上。
光电集团,如今是什么规模,什么地位?
她以二把手的身份,实际掌控光电,完全是狐假虎威的结果。没有成永兴在此,谁会把一个传声筒当回事?
如果成永兴无法视事,她的下场,估计只有一个,走人。
每当想到这种情况,她都会感到一阵恐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