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做梦就能成为大佬-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钢琴天才?炒股大神?
凌安冉有些不懂了。
酒席上,张教授忽然记起苏陆之前说的论文一事,问道:“对了,苏陆啊,你刚才说你的论文是什么?”
“证券投资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苏陆笑道:“我准备根据我的炒股经验和理解,建一个数学模型。”
“诶,小苏你还会建数学模型?”凌远惊讶道。
张教授乐了起来:“我这个学生,可不止是学金融专业的,前些时间,数学学院的院长跑过来求着他去学数学,当时还求我放苏陆去呢。”
在张教授看来,当初就是姜院长求着苏陆去数院的。
“哦?”凌远一愣,也没信张教授吹牛的话,大笑起来:“原来小苏还是位数学家啊,那你可得藏点私,别让看过你模型的人,各个都成为炒股大师了。”
苏陆笑着说道:“哪有那么厉害,这种模型肯定不存在的。”
就算存在,他也不会发表出来。
“来来,吃菜吃菜。”
几人继续吃了起来,四个人吃七样菜,算是很丰盛了,但这时,凌安冉看着苏陆,又惊讶起来。
意思说,苏陆也是位学霸咯?
真是个神奇的男生啊。
…………
……
私募不是说成立就成立的,仅仅是一块私募牌照,一般就需要3…4个月的申请流程。
不过凌远显然有背景,苏陆听他说,办下来大概只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到时候他将以个人合伙人,而不是以凌资作为合伙企业加入基金。
至于这一个半月,自然就是凌远最后用来考验苏陆的时间。
凌资公司总部,董事长办公室内。
宽阔的办公室,入眼都是白色的装潢,简洁而充满格调。
玻璃幕墙外,奔腾着黄浦江,更可目睹外滩景色,而这时,恰逢傍晚,外滩美景,繁华壮丽。
“牌照办理下来之前,你也拉不到大量的资金吧?”
坐在黑色的真皮沙发上,凌远笑着问旁边的苏陆。
今天下午,结束了三天的峰会,吃过饭后,苏陆在凌远的邀请下,搭乘着一辆劳斯莱斯,再一次来到了凌资的总部。
阔气的金茂大厦,总是给他别样的感受。
“拉不到。”苏陆老老实实地说道。
有了凌远的投资,苏陆便没有再去问别人要资金了,凌远的背景雄厚,人脉更是广泛,他相信通过凌远,基金的合伙人就完全不用再去操心了。
以前见过的那位李秘书,在对面的沙发上熟练地沏着茶,然后给苏陆递上了一盅茶。
桌子上那茶盘,看起来十分名贵,应是出自名家之手。
品着茶,凌远笑道:“既然如此,我也不想放过这段赚钱的时间。我个人出三百万,交给你,你帮我赚钱。至于收益嘛,我希望收回来时,唔,是三百五十万,如何?”
第九十一章 地位的改变,邱教授
“不如何。”苏陆笑着摇摇头。
话一出,凌远和旁边的李秘书就是一愣。
苏陆也没卖关子,继续说道:“最终收益全部归您,到时候我也会把交易详情给您看一看。”
凌远哈哈笑道:“好,可以,既然小苏这么大方,我就却之不恭了。”
苏陆微笑着,说道:“这笔收益,保管您满意。”
“嗯,我等着。”凌远点点头,继续喝起了茶水。
旁边的李秘书却是满心的疑惑。
作为一个优秀秘书,就是需要记住各种和老板交流过的人,所以哪怕是苏陆这个当初默默无名的大学生,李秘书也是有印象的。
但是他一点都不懂,苏陆究竟是怎么做到,让他的老板如此青睐,甚至还专门花出时间来招待一番的。
他记得也就是当初从外面招了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生作为公司顾问的时候,老板这么招待过一次。
不过他也不好问,作为秘书,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关于老板的事情,允许他知道的,他才能知道。
忽然,凌远对他说道:“小李啊,把联系方式给小苏留一下,苏陆,你以后有事直接联系李秘书就好了。”
李秘书点点头,正要起身时,凌远又摆摆手道:“算了算了。”
随后他拿出了手机,对苏陆说道:“来,我直接把我电话号码给你说吧,更方便些。”
苏陆点点头,也拿出手机,记下凌远的手机后,存入了联系方式里。
旁边的李秘书又坐了回去,心中更是惊讶,老板让他留联系方式的话,一般都是简单的工作往来关系,此时老板却留下了自己的电话。
这说明凌远对苏陆是很重视的,一般能直接打电话给他的人,都是那些地位差不多相等的人,比如其他大集团董事长,或者是政府里的某位大官。
看来他以后也得对苏陆要更加尊敬一些。
“好了。”凌远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表,然后站了起来,对苏陆笑着说:“钱方面我后天就给你打过去,就看你能给我带来多大的惊喜,如果很不错的话,我会考虑往私募里多投一点钱。”
苏陆点点头,说道:“不要签个协议吗?”
凌远摆摆手,笑道:“没事儿,我相信你。”
苏陆笑了起来,没再多说,心中更为感激。
这位凌董事长,还是十分有魄力和魅力的,也难怪能把凌资做到今天的规模。
告辞离去,凌远让李秘书送他下楼。
到了一楼大厅之后,苏陆对李秘书笑着说:“谢谢李秘书了,到这里就行,请回吧。”
李秘书点点头,没有拒绝,接着又说道:“苏先生,咱们也互相留下电话吧,如果你有什么小事情需要帮忙的话,也可以和我联系。”
苏陆一愣,便笑着和李秘书交换了手机号码。
离开了大厦,看着外面的繁华盛景,都市瑰丽,黄浦江上的风扑到脸上,凉丝丝的,带着一点潮湿的气息,让苏陆心中别有一番感触。
被一位百亿企业的董事长赏识,更是达成了合作关系,那位李秘书也从以前把他当做普通客人对待,到现在当做贵客对待,其中地位的转变,带来的滋味,只有苏陆才能清楚。
虽然即将有三百万到账,苏陆没有什么紧张感,其实他现在的身家,就已经有近两百万了,距离三百万的差距,也不过是不到两个周的事情。
甚至在今天的峰会上,有一位企业家谈到外汇市场的杠杆时,苏陆第一次知道,外汇居然有2000倍的杠杆,甚至还有无限倍杠杆,这可就把他给吓到了,上网查了查,居然还是真的。
这就让他激动了起来,这么恐怖的杠杆倍数,哪怕只是浮动个零点零几的百分点,带来的都是几十倍的利润。
但是冷静下来的他,继续了解了一下,拥有这么高倍杠杆的平台,并不好注册,需要有资格才能进行开户。
不过他也盯上了一个拥有1000倍杠杆的平台,准备开个户后,就在外汇市场中进行疯狂厮杀。
要是早知道外汇市场杠杆这么恐怖,他又何必急着去找凌远合作呢,到时候钱赚的绝对足够花。
只是现在合作已经定下来了,他也不好后悔,更何况,他也有种隐隐的期待感,亲手管理一支私募基金,会是怎么的体验?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能感觉到时间在流逝,却无法抓住时间,只能继续继续重复着每日的事情,时而祈祷着时间赶快去,时而祈祷着时间走慢点,让自己多享受享受。
苏陆也陷入了这种境地,一方面,迫不及待地等着私募牌照的下来,一方面又慢慢研究着论文,希望每日的时间能够再慢一些。他翻遍各种书籍,同时借助万能梦的帮助,一个复杂到变态的数学模型便在他手中逐渐成型。
不过距离完成,仍然需要很长时间,他需要做的,就是精心雕琢自己的这个模型。
时间来到了十一月下旬。
美国,哈佛大学。
坐落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的剑桥市,这座城市,和英国剑桥就是同名,而不是巧合。
几百年前,哈佛大学的前身,哈佛学院在这里成立之时,当地的人们就希望这个小镇能够成为像英国剑桥那样的大学城,于是便以剑桥来命名。
那会儿美国还没有独立,仍然是殖民地,因而剑桥大学在这里拥有着极高的名声。
而几百年后,当年那些对哈佛学院给予厚望的人们估计也没想到,哈佛大学真的和剑桥大学齐名了,更没想到,后来还在隔壁成立了一座新的大学,叫做麻省理工学院。
此时,哈佛大学数学系,一间环境幽静的教授办公室内。
丘成桐教授坐在沙发上,七十一岁高龄的他,尽管已经被后人、弟子们时常建议退休,安享晚年,但他仍然喜欢在大学中发挥自己的余热。
为数学和物理奉献一生的他,学术就是他这一辈子的追求。
手上正拿着最新一期的《理性力学和分析文集》,颇有兴趣的读着。
读了一会儿,电话响了起来。
“邱教授您好,我是《微分几何学杂志》的安东尼,最近收到了一份很有价值的投稿,来自华夏,希望您能花费一点时间,担任这篇稿件的审稿人。”
第九十二章 再整几篇
邱教授放下手中的期刊,站起身,说道:“好的,你现在发到我的邮箱来吧,我会看的,七天内给出答复。”
“非常感谢!我马上就发过去。”
安东尼感激的赞美了两句,才挂掉了电话。作为编辑,催那些学界大佬们帮忙审稿是常有的事,而且态度还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必须得毕恭毕敬的。所以与其说是催,还不如说是求。
丘成桐作为这些大佬中的一员,能够没有任何推脱的答应了审稿,安东尼当然要表示感激不尽。
老教授慢悠悠地走到了办公桌旁坐下,打开了电脑,进入邮箱后,看到了刚发过来的那则邮件。
《一种运用于将微分问题转化到欧几里得空间中的方法》,作者:Su Lu,沪海财经大学数学学院。
“微分问题转化?”
丘成桐眉头一挑,产生了兴趣,目光瞥到通讯作者,Jiang Taihang。
“姜太行?”他默念一句,这个挺有特色的姓名,唤起了邱教授的记忆。
姜太行,就是姜院长,因为出生在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小村,于是起名为太行。邱教授和姜院长虽然年龄差了十岁,但几十年前,因为学术研究的原因,他们也有过两年共事的经历,相互之间算是比较熟悉。
而这个苏陆的论文,通讯作者挂着姜院长的名字,大概率说明苏陆就是姜院长的学生。
“老姜的学生啊,还真是巧了。”丘教授笑了笑,没想到是熟人的学生,说起来他还真没有审过几次国内熟人的学生发过来的论文呢。
作为《微分几何学》杂志的主编,他很乐于见到华夏能够有出色的学生投稿到他这里来。
安东尼会把这篇论文交给他来审,也是他过去说过的,见到有华夏学生发过来的有价值的论文,一律交给他来审稿,这也是他刚才没有推脱,二话不说就答应的原因。
邱教授带着一点殷切的期盼,下载了论文,同时去倒了一杯茶水,开始看了起来。
微分几何学中,多得是如何将微分问题转换到欧几里得空间中来解决的方法,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微分问题都能转换,仍然存在一些鸿沟。
所以如果出现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够解决一类不容易进行转换的微分问题,那么这种方法是足以引起重视的。
邱教授仔细阅读着苏陆的论文,当看到那个转化方式的时候,他的眼睛也不禁睁大了起来,然后默默地拿来几张纸和一支笔,开始顺着论文思路演算了起来。
哪怕是七十岁高龄,邱教授的数学思维也仍然活跃,思考能力依旧超出一般的数学家们。
他经过连续三次的演算,终于停下了笔,脸上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非常不错。”
…………
“Accepted!”
当苏陆看到状态栏变成这个绿色的框时,哪怕早就知道结果,心中也高兴起来,距离新一期的刊发时间已经不久了,原本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却即将能够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国际之上,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或许在很久之后,苏陆会习惯这种事情,但第一次的他,避不可免地为之兴奋。
旋即他就把这个消息告知了姜院长。
“嗯,很不错。”姜院长一时也有点开心,然后笑着说:“继续加油吧,你很有天赋,这只是第一篇而已,我相信你以后还会写出更多论文。”
“谢谢院长!”苏陆感激的说道。
“哈哈,说起来,其实我昨天就知道了。”忽然,姜院长话锋一转,变得老顽童一样:“你猜猜为什么。”
苏陆愣了一下,有点无语,没想到姜院长还有这一面。
心中想了想,很大概率就是有人提前告诉了姜院长呗。
至于是谁说的,苏陆很快有了猜测。
“难道是丘成桐教授给您说的吗?”他有些惊讶地问道。
“诶?怎么就让你小子给猜到了?”姜院长话语中有点诧异,有种卖关子却被识破的郁闷。
“唉算了算了,不跟你瞒了。确实是丘教授告诉我的,你那篇论文还是他给你审的稿,审完之后就给我打电话,夸你小子不错,有出息。”
电话那边的苏陆有点惊讶,没想到居然是这位学术界大牛亲自给他审的稿。
学数学学的多了,他也对丘成桐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许多人可能觉得华夏的学术界没有外国的厉害,但事实其实并不是这样。
包括上世纪的数学家华先生、钱老院士,以及尚还在世的杨老先生、丘成桐等几位学者,他们在国际上的地位,都属于十分高的,当然,也不仅仅只有他们几位。
杨老先生更是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丘成桐院士也获得过数学中的桂冠——菲尔兹奖。
当然,如果非要说杨老先生和丘成桐院士不是华夏人,也没必要进行争论。
他们都为华夏学术界的发展奉献过极大的力量,仅仅是冲这一点,他们就不能仅仅因为国籍的问题看成是纯粹的外国人。
那些对这些值得尊敬的人进行诋毁的,要么心怀妒忌,要么是故意诋毁。
苏陆就很敬重丘老教授,得知姜院长竟然还与邱教授相识,立马就问:“您还认识邱教授的吗?”
姜院长笑道:“那当然,当初我们还一起研究过数学。”
说罢他又有点悻悻地说:“虽然大部分研究都是他完成的。”
苏陆忍俊不禁,没想到姜院长还有这么老实的一面,旋即他赶快止住笑声,免得被听见,然后说道:“姜院长,下次要是有机会能见到邱教授的话,能不能带上我啊!”
姜院长笑道:“好啊,看你表现,你要是再搞出一篇论文来,和上一篇水平差不多的,我就找机会带你去见见。”
苏陆撇撇嘴,那是那么容易就能搞出来的吗?
不过想一想,自己可是有万能梦的,还真能搞出来,于是他就说道:“好,这可是您说的!”
姜院长笑了起来:“嗯,就是我说的。你要是能再多整几篇,我直接带你去美国见邱教授都没问题。”
苏陆无语。
第九十三章 柏拉图式的恋爱是假的
研究生女生宿舍楼。
苏陆站在楼下门口,见到门口跑出了自家姐姐。
十一月底,温度已经稳定在了十几度,开始进入凉爽的天气。
宁诗缘外罩着开衫毛衣,内里穿着乳白色的连衣裙,看起来很是青春靓丽,而裙摆下伸出的两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