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做梦就能成为大佬-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答,令他十分的满意。
不过心中想的是一回事,嘴上说的是一回事,宁致远便没好气地说:“照你这么说,其他的年轻人都不算什么,我女儿是非你莫属了?”
“嗯,事实就是如此。”苏陆点头。
旁边的宁诗缘听苏陆刚才的话就已经感动得一塌糊涂了,现在更是握紧了苏陆的手,勇敢地抬起头,对着老爸说:“爸,我就非苏陆莫属!你不准再说了!”
宁致远脸上一僵,指了指两个人,感觉自己再说什么话都很无力了。
恰在此时,敲门声响起,一名服务员走了进来,没有感受到包厢内气氛的不一样,开口道:“请问点好菜了吗?”
三人豁然抬头,看向服务员,气氛陡然变得自然起来。
“还没有。”宁致远重新拿起了菜单,他本来就是在等苏陆和宁诗缘到了之后点菜,现在既然都来了,也到了点菜的时候了。
而见到宁致远这样子,苏陆和宁诗缘对望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笑意。
这下算是初步搞定老丈人/老爸了!
直到点好了菜,服务员拿着菜单出去了,宁致远重新看着两个小年轻,女儿紧张地看着自己,苏陆倒是成竹在胸的样子。
他无奈,叹了一口气,要是再说些什么,女儿估计都要生气了,唉,女大不中留啊。
只好说道:“行了,你们该咋样咋样,我懒得管了。”
宁诗缘眯起眼笑了起来:“嘿嘿,老爸真好!”
她都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让老爸答应了,当然,实际上也和苏陆这两天刷的好感度有关系。
毕竟女儿喜欢一个自己认识,而且也知道是极为出色得男生,总要比找一个自己不认识,突然蹦出来的男生好。
苏陆也微笑着道:“感谢宁伯父的同意。”
宁致远哼了一声,对宁诗缘说道:“你还是想好怎么和你妈说吧。”
“妈那边肯定要比你好说话些。”宁诗缘出口扎心。
宁致远眼角一抽搐,难道他就不好说话吗?
“行了,不说这个了。”宁致远转移了话题,开始问起了其他的话。
比如这两人瞒了他多久,谁追的谁的问题,说起话来也越来越自然,中途还笑了几下,显然已经默认了这个事实,不再反对了。
等到饭菜端上来后,还告诫了几句苏陆,让他对自己女儿好点,不准惹她生气,不然他这个当父亲的肯定要收拾苏陆一顿。
苏陆自然连口答应。
终于,时至今日,苏陆和宁诗缘通过了人生道路上的大多数障碍,眼前就是畅通无阻的阳关道了。
可喜可贺!
第二百一十三章 论文的影响
当天吃完饭,晚上回去之后,宁诗缘接到了来自母亲的问候,不用多说,自然是宁致远告诉了自己老婆,他们养大的女儿跟人跑了,当母亲的肯定立马就要打电话询问。
宁母果然好说话多了,宁诗缘只是说了几句,再加上之前宁致远打电话时已经给苏陆背了书,说了这个年轻人怎么怎么优秀,跟那些普通的男生是不一样,于是宁母就没再多问,甚至还让宁诗缘下次带着苏陆去帝都见见她。
宁诗缘心中自然是十分的高兴,连连表示下次一定。
就此,双方父母都知道了各自儿女有了对象,也都对此表达了赞成,这对小情侣,终于是完全的光明正大了。
这一夜,苏陆抱着姐姐睡得很开心。
……
……
星期五。
“苏陆!你都已经把模型优化了?!”
听到那边传来的大喊声,如今听力与日俱增的苏陆,不得不把手机拿远了点。
“是的,左行,您别这么激动嘛。”他无奈地说道。
事实上也不由得他不无奈,他完成了苏氏模型优化的信息传了出去后,好像一大堆人都知道了一样,别说本校的那一大堆教授,光是外校都有许多金融经济教授们想要和他来交流一番,就拿隔壁震旦大学来说,因为这两所大学两个校区完全是隔街相望,所以震旦那边的老师教授时不时来他们学校,想要找他这位苏氏模型提出者和优化者来谈一谈。
就比如现在,眼前,一位教授正在拿着从arXiv上面打印下来的英文预印本,向苏陆问一些不理解的问题。
而此时他正在打的电话,是左行长打过来的,也不知道这位左行长又是从哪得到了消息,电话一通就喊了起来。
“你呀,唉,你弄出来咋都不给我说呢,我可是一直眼巴巴的等着呢。”左行长无奈道,怪罪也怪罪不上,现在苏陆简直就是个活宝贝。
“我已经把论文交给发改委了,发改委没有给央行吗?”
“呃……”左行长没话说了,总不能说,如果苏陆先交给他,然后他上报上去,算是一件大功嘛。
“好吧,既然你已经给发改委了,那我就不说了,不过你下次要是还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的话,可一定要给我说啊。”
“好好,下次一定。”
挂了电话,苏陆摇摇头,左行长什么心思他也清楚,不过这次要不是因为参加了那个座谈会,又因为向主任亲自开口要,他肯定是要等到论文正式发表出去才会公之于众。
一码归一码吧。
“诶,苏陆,你这……这个函数,有点意思啊,趋势函数?我怎么从没听过?”
这时,那位正在看论文的震旦孙教授忽然惊奇道。
苏陆转头看去,笑道:“这是我为了优化模型,所创造出的一个工具,名字叫做趋势函数,它能根据大量数据的当前趋势,来判断这个数据在未来的大致走向。”
趋势函数是得以对模型进行优化的核心点之一,苏陆凭借万能梦的帮助才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知识,而且苏陆认为,它还有许多潜力没有发掘出来,不仅仅只是用于金融之上,甚至能解决诸多数学问题。
而听到苏陆的介绍,孙教授忍不住看向了苏陆,满脸惊奇,这个年轻人,真的只是个本科生?
居然能够就这样创造出一种新的数学工具?
数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个新的数学工具被创造出来的历史,像牛顿的微积分,贝叶斯的贝叶斯公式,还有拉普拉斯转换等等,都为数学的发展带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孙教授暂时还看不出来苏陆这个趋势函数能给数学界带来多大的意义,但并不妨碍他对苏陆这个年轻人的天赋感到无比的惊叹。
“你没有把趋势函数进行归纳吗?”
“最近我就会开始进行归纳整理了。”苏陆回答道,实际上相关的论证所需资料他已经整理完成了,到时候只需将它们按照逻辑过程进行排序就行,他决定把这篇整理出来的论文发到国际知名的数学期刊上去。
孙教授点点头,不由看向旁边的张教授,忍不住感到了嫉妒,“张教授,有这样一个学生,运气也太好了吧。”
张教授风轻云淡地端起了茶杯,一只手摇动茶杯,另一只手摆了摆,说道:“还好吧,都是苏陆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我没关系。”
孙教授扯了扯嘴角,不知道做出什么表情来。
不就是因为和你没关系,所以我才羡慕的好不好?!
张教授转头看向苏陆:“听林易教授给我打电话说,他要亲自收你为学生?”
苏陆点点头。
这时张教授风轻云淡不下去,忍不住问道:“你小子又做了什么事?啥时候见到林教授了?”
“呃……”苏陆想到参加座谈会的事情没有给张教授说过,他不知道也是正常,于是想了想,便掏出手机,在某财经新闻APP上找到了一条新闻,递给了张教授。
张教授一脸疑惑地接过了手机,看到了这则新闻。
“哦,就是前些天在沪海开的座谈会嘛,我早都看过了,当时林易教授确实去开了这个会,你当时还去了现场?”张教授问道。
苏陆扶额,张教授大概是没有在一大堆参会人员名字的末尾处看到他吧?
“呃,当时我被邀请参加了这场会议……”
张教授一瞪眼,“你说什么?”
苏陆走上前,指了指屏幕上一个名字。
张教授低头一看——
出席企业家代表有:……恒松控股……合兴通讯……问梦…苏陆
“……”
张教授之前看新闻的时候,还真没去关注企业家中都有哪些人,只看了那些专家之中有哪些人参加了,毕竟都是同行。
“你……”张教授指了指苏陆,最后还是没有把想问的话说出来。
这小子,总是能搞出一些大新闻。能够受邀出席这种会议,可是张教授心中一直向往的,因为它意味着得到了国家的认可,相信你这个专家的学术水平。
虽然他也不是没参加过类似的,但显然这个座谈会的重量性要更足一些,要是就这么问苏陆,被这小子以为他羡慕了,那他这个当导师的岂不是很没面子。
于是张教授改口道:“那你怎么想的?”
“我当时就答应了。”苏陆说道:“反正已经决定去帝大了,林易教授既然邀请,那我自然没有拒绝。”
张教授点点头,笑道:“那你运气还算挺好,林教授居然亲自要收你做学生,这可是很难得啊。”
苏陆笑着点了点头。
“不过,我得提醒你一句,你的这篇论文可不能算毕业论文。”
“我知道的,我也没想过要这么快就离开张教授嘛。”苏陆卖了个乖。。
张教授乜了他一眼:“你怕是不想离开宁诗缘吧,和我一个老头子有什么关系。”
苏陆挠了挠头,挺想作死说个:瞎说什么大实话。
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
“哪有,您可冤枉我了。”
“行了行了,跟孙教授继续交流吧,我没空理你。”张教授摆了摆手,扭过头就去看书了。
苏陆呵呵一笑,便重新和孙教授探讨了起来。
而他完成了苏氏模型的优化,在国内引起了热议,在国外同样引起了一大堆经济教授们的惊讶。
其中就包括那位罗伯特教授。
当初这位罗伯特教授亲自审了苏陆那篇提出苏氏模型的论文之后,就开始着手研究这个模型,之前还向苏陆发了一份offer,邀请他来纽约大学做他的学生。
只是苏陆没有答应他的邀请,让他暗自遗憾,如此有天赋的学生,应当接受更好的教学环境。他查过苏陆是在沪海财经大学上学,而不是华夏那两所最有名的大学,这让他更觉得可惜。
不过既然是人家自己选择的,罗伯特教授也只能表示无奈。
这一天,罗伯特教授在浏览arXiv的时候,注意到自己关注的“苏氏模型”这个关键词有了新论文,于是好奇之下点了进去,发现居然是关于苏氏模型的优化,这让他感到了十分有兴趣。
实际上近来他所作的工作就是在这上面,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但成果并不丰厚,甚至可以称得上没有太大的价值。
如今似乎有人比他还先完成了?
就是不知道这篇论文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
于是罗伯特教授点开了论文,先是看了一眼作者,想知道是哪位老熟人,结果一看,还真是个熟人,居然就是那位苏陆。
怀揣着一丝好奇,他开始看了起来,结果看到里面那个趋势函数,顿时拿出了笔和纸开始研究起来。
良久,罗伯特教授停下了笔,目光中止不住的惊讶,在数学论证的过程中没有任何问题,逻辑上基本通畅。
此时,优化后的模型已经不再让他好奇,而是对趋势函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的经验告诉他,趋势函数,才是全篇论文中的重点。
他清楚地意识到,如果趋势函数能通过同行检验,那么数学界之中,又将要出现一个新人物了。
“天才!”
罗伯特教授忍不住地说出了这个单词,而旁边他的学生听到了他的话,不由投来的疑惑的目光,不知道教授在说谁。
罗伯特教授自然没空给学生们解释,他接下来看向了苏陆是如何运用趋势函数完成模型得优化的,从这,可以看出趋势函数是如何运用到解决问题上来。
在沉迷之中,罗伯特教授看到了最后。
“英文版预印本仅供研究讨论,切勿剽窃抄袭,作者已经将中文版论文提交给华夏《金融研究》期刊,届时如果想要引用文献,请参考《金融研究》期刊。”
罗伯特愣住了。
“哦!噶的!这简直是拿着耶稣的圣袍当抹布!”
第二百一十四章 动手
苏陆不知道国外的研究者们,有多么遗憾于他的论文居然用中文版发表在了华夏的期刊上,这也导致《金融研究》接下来几期的海外销售量大大增加,甚至一度提高了《金融研究》的影响因子,这让《金融研究》的编辑们对苏陆都是感激涕零。
同时,因为上级的催促,再加上已经找了教授专家们背书,苏陆的论文基本找不出挑剔的地方,完全可以直接见刊印发,于是这篇论文被定于见刊于六月那期。
若不是因为已经是四月底了,五月份的期刊已经全部印好了,再怎么赶都来不及了,不然的话,苏陆的这篇论文肯定要被安排在五月这期的。
得知这个消息的人们纷纷感到无奈,这意味着他们只能去暂时去研究英文版的论文了,而且预印本是不能引用的,不注明引用文献直接发表出去的话,就是学术剽窃,于是想要借着苏氏模型来水论文的人们只能慢慢等待了。
要知道,利用苏氏模型随便估测出一个板块的未来发展如何,然后再稍微对该板块的未来前景进行一下展望,就能水出一篇ssci出来,不知道能够帮助多少为了毕业论文而发愁的研究生们。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五月第一个周的周末。
坐在学校某棵树下的座椅上,苏陆抱着笔记本,敲下了“ctrl+s”键,然后关闭了当前的WORD文档。
关于趋势函数的论文已经搞定了,至于发表到哪个期刊上,苏陆略微思索了一下,还是没有做出决定。
他在犹豫是否搞出一个更大的新闻。
利用趋势函数完成冰雹猜想的证明,在那之后,再将趋势函数放出去,如此一来,趋势函数引起的重视要更大一些。
冰雹猜想,又称角谷猜想,3x+1猜想等,在数学课本上曾经被提到过。
它的描述是这样的:任意写出一个整数x,当x为奇数时,计算3x+1;当x为偶数时,计算x/2。得出值之后,再根据这个数值的奇偶性,继续按照规则变换,然后,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它都会回归到1这个数字上来。
看起来很是神奇,也很容易理解,但是当人们想要证明它的时候,却陷入了困境,甚至一度认为,它只是个自然的巧合,没必要去证明。
冰雹猜想更像是一个智力游戏,证明它是正确的,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不过,有意义的是,为了证明它,而在过程中所创造出的那些新的工具。
苏陆通过万能梦得知,趋势函数能够完成这个证明,不过在此之前,需要将趋势函数进行变形,变形之后的趋势函数,对于解决这种数字游戏有非常神奇的效果。
但很快,他摇了摇头,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
暂时还没必要,如果这样的话,他就得延迟发表趋势函数的论文,万一被某些家伙提前从他那篇论文中总结出趋势函数,然后先他一步发表了论文,虽然人们稍微查一下,就会知道趋势函数是他首先提出来的,但显然会是那位整理之后提出的人获得最大的名誉。
苏陆可没有这么好心,把自己的成果拱手让人。
“唔,就是不知道数学界那四大顶刊会不会接受投稿啊?”
苏陆犹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