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做梦就能成为大佬-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知的。
  众人安静倾听,即使是持反对意见的,现在也不会立即提出反驳。
  政府的领导们翻看着手上的资料,角落处的记录员迅速记录着与会人员的发言,摄像师们安安静静的,也很少移动镜头。
  到时候新闻放出的时候,只有旁白在念会议最终达成的一致意见,会议上参会人员们说的话是不会放出来的,就像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会议报道一样,会议上有没有争论,是不可能给观众们看见的,倒像是一派祥和,大家在和谐中就决定好了国策。
  事实上大多数会议都是在吵吵闹闹中进行的,私底下一次不能讨论好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大打出手都有可能,直到最后必须要做出决定的时候,各方才会进行最后的妥协。
  这次座谈会因为属于半公开形式的,倒是不会像那些私底下讨论的会议一样充满火药味,不过争论依然是会有的。
  果然,丝毫没有意外的,这名专家结束自己的讲话后,就立马有一位企业家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里的企业家基本都是大型企业主,除了少部分外,都对于这番论调存在不同意见,凭什么他们大型企业就要给中小微企业让路?
  每次改革,每项政策,都是利益的再分配,争论是必不可少的,在争论中达到妥协,这就是博弈的最终目的。
  于是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矛盾引起了会议的第一次摩擦,这也是政府领导们喜欢看见的,会议有矛盾,才是正常的嘛。
  而全场唯一的一个小型企业主,苏陆就百般聊赖的听着他们撕逼。
  他甚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掏出手机玩玩?
  偷拍一张老丈人的照片给宁诗缘看,不知道她会说些什么。
  有一会儿他也想着,明天下午就要和老丈人摊牌了,不知道他见到自己会是什么反应,晚上要不要在梦里面提前预知一下?
  最后苏陆还是放弃了在梦中提前预知双方见面场景的想法,总是提前知道会发什么,实在有些没意思,不然的话,他天天晚上睡觉时都预知一下接下来三天会发生些什么事情,那还得了,生活没了意外,就不是生活了。
  当然他也会在每个月开始的时候预知一下亲人朋友在未来一个月内会不会发生什么造成生命危险的意外,不过让他安慰的是,一直都没有发生过。
  “唔,想的太歪了。”苏陆忽然意识到现在可是正式严肃的开会时期,不能思想抛锚,重新正襟危坐,在笔记本上做着笔记。
  只是很快他又抛锚了。
  “诶,为啥我在公司开会的时候都没有胡思乱想过?大概是因为我老板?”
  “果然,这是好久没上课,有后遗症了,是不是改天可以去上个课?”
  ……
  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大概过了快一个小时,这场事关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讨论才得到了一个初步的同意意见,大型企业需要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扶持,包括但不限于投资融资等各种手段,通过这样获得的盈利,税收可以得到减免。
  邹亚非是最为支持这项协议的企业家,恒松控股很早之前就把目光放在了中小微企业之上,为恒松带来了极大的利润,这项协议无疑能再次扩大利润。
  本次议题结束,接下来在向主任的引导下,开始了另外一个议题,由一位互联网企业主表示,政府应该在大数据领域加强扶持力度,整个长三角地区信息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而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疲敝、资源配置不有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数据在对信息的关联性和统计中起了极大作用,能够继续扩大获取信息的完备性。
  这件议题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们热烈讨论的时候了,不过很快,向主任忽然提了一句:“我们发改委在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的时候,不是看某个领域有没有扶持的好处,事实上许多领域搞扶持政策,都是有好处的,但摊子这么大,国家的钱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见到一个领域就要去扶持。大数据是好,但一定是最好的吗?我希望大家可以再往更广的范围去想。”
  会议陷入了短暂得停滞,每个人都开始了思考。
  不过就在大家没思考多久的时候,角落处咳咳了两声,一只手举了起来。
  众人抬头看去,见到居然是那个年轻人举起了手,不由都坐了起来,靠在了椅背上,等待着这位年轻到还在上大学的学生,能够说出什么看法来。
  工作人员迅速走了过去,将话筒递给了苏陆。
  苏陆接过话筒,轻轻拍了拍,显得很自然,随后抬起头看向了一道道目光,笑着说:“各位领导前辈都这么看着我,让我有点小紧张啊。”
  大家善意地笑了笑,向主任也鼓励道:“没事儿,放平心态说就好了,我们也想听些年轻的思想啊。”
  不论苏陆会说出些什么,他们都得先佩服一下苏陆的勇气,不仅参加了这样的会议,还敢在这么多大人物中举手发言,非常值得鼓励了,而且看似苏陆说自己紧张,但一听语气,就知道苏陆其实一点都不紧张,只是幽默一下而已,这让大家在心中又赞叹了苏陆一句。
  很快,苏陆一笑,便对着话筒说道:“那我就说说自己的拙见,若有错误,还请各位领导前辈指导斧正。”


第二百一十章 发言
  “各位之中应该大部分都听过苏氏模型,知道它的作用,我也就不再多说。在最近我完成了苏氏模型的优化,新的模型,我认为在向主任的这个问题上,能够带来很大的作用。”
  会场中所有人精神顿时提起,但凡有些专业性的人,都是听过苏氏模型的,更不用说在场的人大多都是这方面的大人物,最近光是听别人说这个模型说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那些之前和苏陆讨论的专家们,也都恍然大悟起来。
  确实,在对哪个领域进行扶持的话题上,苏氏模型无疑是占据极大优势的,通过估测哪个领域的证券市场未来发展如何,政策就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针对考虑。
  比如苏氏模型估测出某个产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不错,如果政策觉得应该加强这个产业的发展优势,就可以在这个产业上进行政策倾斜,如果觉得要维持平衡,就可以将政策向其它产业进行倾斜。选择哪个产业进行扶持,可是要比确定哪个产业应该去扶持要容易得多,毕竟选择题总是比论述题好做。
  向主任也是眼中一亮,他没想到苏陆开口就带来了这么好的消息。因为他刚才是后来的,所以并不知道苏陆已经完成了模型的优化工作,而对于模型的优化,发改委里一直都有在进行,因为模型越是简化,越是精准,运用起来的意义也越大,只是这项工作很是困难,一直没有见到进展,而苏陆的话,无疑令向主任心中感到了欣慰,以及期待。
  在众人的注视下,苏陆微微一笑,这次发言,早在他的预知之中,因此已经做足了准备。
  他接着道:“关于新的模型,我在此就不做过多介绍了,论文我已经投向了《金融研究》期刊,大概过几个月就可以见刊,如果急着想看的话,我也已经把英文版挂到arXiv上了,如果有兴趣,各位可以去看看。”
  那些教授们顿时都有种迫不及待感,一度有种立马拿出电脑去搜的冲动。
  “下面,我给各位看一看,我通过新的模型,对当前国内的十个新兴产业进行的估测结果。”
  苏陆从公文包中掏出了一叠资料,示意工作人员过来,让他将这些资料分发给每一位参会人员。
  大家都期待拿到资料的同时,苏陆开始解释起来道:“这上面,我罗列出了人工智能、大健康、大数据、新能源……智能家居等十个新兴产业的分析报告,报告已经做出了精简,在其中,我认为……”
  苏陆慢慢讲解里面的主要内容,直到场上的人都拿到资料之后,他便从资料中的内容说了起来。
  “大家请看到第四页,在分析结果中显示,人工智能板块在未来三年,平均涨幅可达239。5%以上,意味着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在三年之后,能够扩大两倍左右。而根据过去的资料显示,2018年至2020年这三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扩大了一倍,所以未来三年,这个涨幅完全是有可能的。”
  众人都不禁点头,人工智能领域作为新兴产业,近年来确实发展状况极其良好,市场规模增长率基本都在百分之四五十左右,未来如果加大投资力度,三年内扩大两倍不是问题。
  向主任看着资料,上面列出了人工智能板块在未来三年中每个月的涨幅度,他想起来之前让人通过旧模型来对人工智能板块估测出的结果,两相对比,数据显然是不一样的。
  而既然苏陆也说了这是优化过后的版本,所以这个资料的准确度要更高一些。
  他想了想,好像旧模型对一年后的估测值是百分之五十左右来着?五十三还是五十四?这个新模型,则预测到了为百分之四十五,差了数个点,但肯定是这个要更准确一些。
  他不禁点了点头,苏陆是个人才,人才就要重用。而且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苏陆是个知道不断前进的年轻人,不会有了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从而不思进取起来。
  到了他这个位置,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国家的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的富足兴旺,就算是涉及到各种利益纠纷,也必须先把国家利益放在前面,私人利益必须朝后站,谁要为了私利不顾大局,他这个发改委主任,上面有的是人,有的是方法去收拾。
  所以他心中觉得那些年轻时曾经做出过很大成就,但之后赚到了名声钱财,就不再积极向上的人,是值得鄙视的。
  苏陆这个年轻人不同,一个苏氏模型已经够他名利双收了,但却在苏氏模型还没发表出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优化模型的工作。向主任可不认为,苏陆短短不到一个月就能完成这个工作,要知道他们委里面的专家们,都一直找不到一个方向来入手,短时间内断然是做不出来的,而只有苏陆这个提出者,才能在大家都还不知道苏氏模型的时候,率先进行研究,并且完成工作。
  向主任越想越发觉得这样的年轻人不可多得,于是乎看向苏陆的目光也越发和善。
  苏陆倒是不知道向主任在想些什么,继续顺着自己的理论说了下去,他虽然是来宣扬自己的模型的,但同时也是来讲道理的,有了这个新的模型,在公共决策上虽然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毕竟这都是掌握在政府手上的,最后的决定都是由政府来把握,不过重要性作用还是能起到的。
  就这样,苏陆一个人就将这个关于决定往哪个产业进行政策扶持的话题给解决了,最后意见是暂时搁置,之后政府会用新的苏氏模型来对各个新兴产业和那些支柱产业都进行评估之后再进行决定。
  大家自无异议,之前支持政府扶持大数据产业的专家和企业家们虽然有些遗憾,但也没有因此对苏陆怀恨在心,反倒由此考虑起来,如果像苏陆说的那样,比如人工智能未来三年发展前景很好,要不要投资人工智能算了,他们甚至考虑要不要会议结束后再去问问苏陆。
  而话题虽然结束,不过并不妨碍有人想和苏陆进行交流,于是就有专家忍不住询问起苏陆关于这个新模型的相关问题,就这样交流了近二十分钟,向主任才无奈地出言打断:“行啦,咱们可是讨论政策,不是讨论学术的,座谈会结束,要是你们想要继续谈,这会议室让你们谈一天一夜都没问题,场地费我们政府出。各位专家,还有小苏,你们看怎么样?”
  会议室中顿时笑声一片,专家们也不再去问苏陆了,向主任便开始引导起下一个讨论。
  这种会议开的时间很长,讨论的事情也很多,上午的会议开到了中午十二点,开了将近四个个小时,才到中场休息。
  众人起身,领导们先走,其他人依次离开座位,准备前往餐厅。
  苏陆跟着大部队,走了不一会儿,就看到前面有个人看着自己,大概是在等他。
  这位就是林易教授,通过张教授认识的那位著名华夏经济学家。
  见到他向自己招手,苏陆脚下便加快了步伐,走了过去。
  “林教授。”苏陆喊道。
  林易点头,笑着道:“苏陆啊,好久没见了,张迎教授现在还好吗?”
  苏陆笑着点头道:“张教授他现在还好,就是没想到林教授您还认得我。”
  “哈哈,我也是临时才想起来的,没想到啊,张迎居然能收到你当学生,啧啧,我现在可是有点羡慕啊。”
  苏陆笑了笑,谦虚道:“也是张教授他教育的好。”
  “呵呵,还得看你自己。”林易笑着摆摆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真是张教授完全培养出了苏陆得话,只怕那个苏氏模型也应该叫做张…苏模型了。
  “对了,听说你还没有本科毕业?”
  “嗯,在上大二。”苏陆点点头,心中忽然猜到林教授想说什么。
  果然,林易便笑呵呵地说道:“有没有兴趣来做我的学生啊?国家发展研究院。”
  苏陆无语,这什么操作,他前些日子已经决定加入光华管理学院了,现在又被邀请加入国发院?
  两者侧重点不同,前者的校友活跃于世界金融圈,后者是国家智囊,但对他来说,其实都没有太大吸引力。
  既然之前已经答应了加入光华,他也不好反悔,于是便歉意地说道:“不好意思林教授,我之前已经决定研究生去光华读了。”
  林易一愣,随后笑呵呵道:“没问题,我到时候在光华也挂名一个教授职位就好了。”
  苏陆愣住,还有这种操作?
  但是想了想,以林易在学术界的地位,好像还真没问题。
  如此一来,他成为林易的学生,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他当即笑道:“那我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哈哈哈,好!”林易当即爽朗笑了起来,为自己收到一个天赋不错的学生而高兴。
  走在旁边的一些专家不由羡慕起来,但林教授确实地位足够高,就像他刚才在会议上谈话时,别人想反驳都得用温和点的词语去反驳。
  随后苏陆便和林易并着肩,边走边谈,一直进了餐厅。


第二百一十一章 殊途同归
  本次座谈会开了一整天,直到晚上八点才算结束,所幸中途也休息了两次,大家还算支撑得住,更何况在场除了苏陆,一个个基本都是从开会中过来的,也都是习惯了。
  今天共讨论了七个议题,每个都涉及到经济方针政策,动辄就决定了数百亿资金的流向。
  苏陆也是第一次参与,感受到了一回这种会议的庄重严肃,虽然也不时有几个笑话活跃气氛,但总体上来说和其他会议还是有所不同的。
  会议上,基本每个人都作了发言,苏陆也发言了五次,每次都能直击问题中心,让其他人对于他这个年轻人越发重视起来。
  这次因为意外而出席的会议,对苏陆来说也确实是收获满满,因为他足够年轻,会上的人对待他都留足了善意,如果他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人,别人说不定说话还得留三分,但他只有二十岁,别人自然不会过于提防他。
  于是不少人都和苏陆留下了联系方式,那些大企业家们更是许诺会投资问梦,这么一下来,问梦基金规模破十亿也不是不可能了。这让他不禁感慨,问梦满打满算都还没开够半年,就达到了这种规模,除了和他一开始发展出来的人脉有关系之外,也和他如今越见显赫的名气有关。
  除了这个收获之外,苏陆也和一大堆享誉学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