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嗜我如蜜-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河间王到——”
  通传声中,河间王一身明光铠甲胄,腰束长剑入内。
  众人立即都被吸引了目光。
  皇帝跌跌撞撞从龙椅上爬起,金冠扯落,双眼猩红,不顾一切地朝河间王扑去,然河间王左右立即拔剑将其拿下。
  “皇弟,你之一生,本不需要多努力,便可以拥有无上荣光,可是你却大错特错。这位置,我从不敢肖想,却是你执意推给我的,为兄只好接下。”
  皇帝暴怒,“你住口 * !住口!”
  他挣扎着,伸脚欲踹河间王,然而挣脱不得,心绪大起大落之下,一阵黑甜翻涌而上,人仰头而倒,跌落地上,竟晕死了过去。


第92章 结局(上)
  皇帝被废; 赐昏侯,流放于东海,无召不得归京。
  年初,在太皇太后与岐王的主持之下; 河间王以先帝正统后裔践祚; 改年号为靖平。
  靖平元年; 始为大魏新气象。太皇太后再度出山; 以古稀高龄辅佐新皇理政; 为时一年。
  新帝亦感激皇祖母,表示想于城郊为太皇太后修筑行宫,为皇祖母颐养天年; 然被太皇太后驳回。
  如今国库空虚; 已不适宜大兴土木; 新帝颇感惭愧。随即察纳雅言; 从谏如流,颁布了一系列政令。
  这回轮到清算旧账了。
  以首辅李恨秋为首的一伙人; 官官勾结,于神京私铸兵器,行刺太皇太后被搬到了台面上秋后算账。
  风波甫平; 又生巨浪。原来昔日包藏祸心之人; 其心不死,约莫是觉得昏侯好拿捏,意图杀了公主与太皇太后; 趁机控制皇帝; 这可是灭顶大罪。
  好在如今事情水落石出,项大将军带着从神京抓回来的一伙人,当堂指认; 乃是受刑部所指派。其间抽丝剥茧,又抓出了不少人来。
  首辅当场认罪伏法,锒铛入狱。
  其余同党,太皇太后与新帝视其情节轻重,流放贬官,一时无数。
  转眼又是二月初,草长鸢飞的好时节。
  在办理李恨秋的旧案时,无意间牵出了一桩旧案出来。
  原来这今日在位的国师大人,便是昔日的为了替苏长颉申冤而被折磨致死的苏嬴!
  这件事可谓稀奇热闹,一时无数人都在推测,这其间发生了何种故事,这两个毫无相关的人,竟是同一人!民间亦因此多衍生了一些传奇绘本,唱词写得是跌宕起伏,传得是有板有眼。
  既已如此,太皇太后自然顺手便为这位驸马正名,恢复了他长宁侯之爵。另则良辰吉日,就在二月十四,为长公主与国师举行婚典。
  烟柳满城,时值初春,樱笋未发。
  一介亭外已添新翠,山色如洗练般清澄,湖光粼粼,野鸭微步,身后拖着长长的毂纹。
  待这位如今风名极盛的国师拾级而来,作为邀约的主人,文庚寅连忙迎接出亭。
  “国师大人!”
  他犹如逢见自己的救命恩人,对着姜偃便施行大礼。应该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缘故,这位国师正是樱红满面,眼角眉梢还蕴着一抹迷离的风情。
  都说公主殿下宠夫到变态地步,想来对她的驸马,各方面也都是极尽宠爱的。
  文庚寅作为成年已婚男子,心知肚明,于是不点破,只纯为感谢而来。“还要谢过国师昔日一番提点之恩,若非如此,今时今日已无文庚寅。”
  因为推了榷茶使,没能为虎作伥,他也避免了成为新皇剑下亡魂。对于此事,他的夫人每每思之都觉后怕,因此让他一 * 定要来拜谢国师。
  “来,国师,请饮佳酿,此是拙荆亲自酿造的葡萄酒,请国师品鉴一二。”
  他以玉盏盛酒,猩红的酒液透过玉器泛出如血般的光。文庚寅再次请姜偃品酒。
  姜偃歉然道:“对不住文大人,在下已经答应了公主,在外,不饮酒。”
  “哦,如此岂不可惜。”都是惧内之人,文庚寅回给姜偃一个“我懂的”的眼神,不再强迫国师饮葡萄酒,只说,“听闻公主殿下好酒,此酒不如就请国师收下,与公主殿下同饮。”
  姜偃颔首,“其实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请。”
  文庚寅立刻正色道:“国师有吩咐,文某人万死不辞。”
  “言重,”姜偃道,“在下请文大人,答应出任榷茶使。”
  文庚寅这回事彻彻底底怔住了。
  万万没想到姜偃的请求会是这个。可是现在大魏不是已经不让提榷茶这事了么。
  姜偃明白他的困惑,解释:“禁榷本是可行的,只是加增税收不合理,才致苏赢之祸,文大人,如今让你做榷茶使,可暂行不增收茶税,国家根据历年售茶的价格以及产量,确定官府增收茶叶的价格,以茶叶向边境换马,卖给周边小国,抬高关税。”
  他顿了一下。知道自己如今的这个请求,多少有些强人所难,只得开诚布公地道:“文大人不知,因为连年开战,我朝已经劳民伤财,昏侯仍在位之时,进行榷茶和茶马互市都是出自于维系国库内帑的本意,只是手段稍有些偏激。如今为了与北胡人的战事,复行禁榷是必须。至于榷茶使一职,在下恳请文大人答应,这一次在下仍对文大人做出承诺,必能无虞。”
  文庚寅紧盯着姜偃,神色慢慢的变了,起初的不解,也化作了释然。
  国师其实没必要害他。
  何况先前建议他推辞榷茶使一职,已经救过他一回了。
  文庚寅正色道:“既是国师大人有求,文某肝脑涂地不足辞,怎敢推却。”
  他对姜偃深信不疑,姜偃实在也没必要对他救而后杀。
  谈话毕,文庚寅先起身告辞。
  姜偃一个人坐在四面受风的凉亭之中,初春的风温柔而料峭,打在身上依旧有些刺人的疼意。
  他独坐片刻,等着镜荧过来推他,然而等了许久,都不见那小童人,不禁诧异,正要去寻时,身后出现了一连串的脚步声。跫音渐渐逼近,终至身后,姜偃还没来得及回头,那人独有的带有几分矫揉的鼻音的娇憨嗓音已经自报家门。
  “好啊,你背妻偷酒!”
  说完,他的轮椅便被一双手抓住,扶住了。
  姜偃感到身下一阵旋转,人已经转了过去正面对上了长公主。
  她柳眉桃腮,明眸如凝花露,笑意盈盈地凝着他,手掌轻轻在椅背上一拍,随即歪着脑袋笑道:“嗯?”
  “没喝。”
  他轻轻解释。
  元清濯收拾好那坛葡萄酒,放面前嗅了一口。放他面前摇了摇,“嗯 * ,看来是真的很乖。那么我们拿回去喝?”
  姜偃看了她一眼。
  为什么公主不让他在外边喝酒呢?因为就在不久前,她赴了一场宴会。据她后来的口供,她当时也不愿多喝,但架不住几个叔伯盛情相邀,加上她高估了自己的酒量,一不留神竟饮得半醉。并趁此机会,调戏了一个美貌的少年郎。
  当时姜偃并不在场,他是从好事之人口中听闻了这桩桃花案。
  元清濯就怕他生气,再三解释,她是醉后将那美少年认成了姜偃,只与他拉扯了一番,什么也没干。
  但鉴于公主殿下前科累累,姜偃只是凝视着她的面,并不接话。
  元清濯急得,差点剖心以自证清白。
  这件事终于过去了,过去了之后夫妻俩就约法三章,以后在外面不要饮酒,太能误事。
  她栽在这酒上头已经不是一次了,还学不乖。
  姜偃的酒量比她强得多,醉后也并不撒酒疯,以至于后来他都几乎已经不记得了,明明是公主喝酒误事,他却答应了如此不平等的条约,究竟是为什么。
  元清濯推他出亭而去,路过那方石碑之际,停了一下,垂眸,不知想到了什么,居然笑起来,“这篇《一介亭记》我每次来都会读好几遍,现在已经可以倒背如流了。”
  姜偃亦望着那块刻有铁画银钩色字迹的石碑,沉默无言。
  元清濯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当年苏爷爷大笔如椽,写下这篇旷世名作,那是何等光景?”
  闻言,姜偃瞥眸回来,眉眼间似有笑意:“手稿在我手里。”
  “真的?”
  那可是真迹了,再留存个几百年,也是顶级文物了。
  姜偃点头,“不过,没甚可看。”
  元清濯讶然不信,“嗯?你敢看不起咱爷爷?”
  “不是,”姜偃微垂长睫,“当年这篇《一介亭记》是祖父修禊事日一时酒醉所作,墨鸦甚多,字迹污坏,难说有何价值,可惜他后来意欲再稿,却已无当时心境了,无论如何写都已不美。”
  元清濯似懂非懂,茫然地点点头,不过她很快转变了话题,“手稿是你从柳州带回来的?”
  那年,他该是为了躲避追杀,孤身一人赴京,不便随身携带这些外物才是。
  事情果然不是如此。
  “许多书稿当年祖父离京赴任柳州时便没有取走,而是留在了老宅之中。我后来命人在老宅的暗室找到了这些。”
  元清濯惊喜交集:“苏家在梁都还有老宅?”
  姜偃不知她为何突然这般惊喜,只是顺着她的话,再度点头:“有的。”
  不过苏老一生清廉,那老宅仅作五口之家居住所用,已几乎不能再腾出多余空间。
  然而元清濯只要有它就够了。
  “过几天咱们该大婚了,你到时候从老宅出发,我的马车到那里去接你。”
  姜偃双腿有碍,她自己又是武将,与太皇太后及宫中礼官商议过后,决议,令姜偃坐花车,她骑马与他一道入宫见礼 * 。
  其实她的心肝原本就脸皮极薄,不喜欢被太多生人像看猴戏似的盯着,如此倒也省了他被一群人毫无遮拦地打量着,届时他必恨不得刨出一道地缝来。
  姜偃有些好奇,不由反问:“为何不能是在听泉府?”
  元清濯顺口解释:“若没有老宅,那自然就是听泉府了,如今有了苏家自己的府邸,听泉府就显得不那么合适了。”
  她见他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似是神色有异,于是轻咳一声,继续解释:“你们听泉府不是和尚庙么。”
  “我可记得,某人还在那立下过单身毒誓……”
  姜偃一阵无言。
  “说到这个,我很好奇,你最近乌鸦嘴还灵验吗?这么大的事,可别又——”她转口道,“不如阿偃你来诅咒一下吧,就咱们前头那棵树,你诅咒一下,让它今晚上遭雷劈。”
  劈了树就好,可别劈她的心肝。
  她顺手指向回廊尽头,岸边的那棵老槐树。
  姜偃不肯伤害那棵无辜的树,但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临上岸之际,终于还是忍不住,发出了恶毒的诅咒。
  于是元清濯心满意足,推着姜偃离去。
  虽然两人早已经成了夫妻,但毕竟是要大婚,还是多少需做做样子,回头元清濯就与他分房而居了,她回她的公主府,他进他的和尚庙。
  分道扬镳之时,公主还在朱雀桥上为他整冠理鬓,举止亲密,活活掐死了一众的少女芳心。
  夜里,元清濯睡得极沉,雷打不醒。
  第二日清早起来,甲全照公主吩咐走了一趟一介亭,极尽夸张地手舞之足蹈之:“公公公公公主!那棵树!树真的被雷劈死了!”
  元清濯眼眸雪亮,立刻从罗汉床上站了起来,“果真?”
  甲全闭着眼,不忍心,但还是只能点头。
  这都快要大婚了,这时候出这事,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谁知道——
  “太好了!我还怕不灵了,灵就好,树啊树啊,作阿偃的替死鬼可辛苦了,我回头给你烧点纸过去。”
  “公主?”
  甲全已经傻掉了。


第93章 结局(下)
  二月中旬来得不急不缓; 今年的春较以往格外明媚些,一切都是焕然的新气象。
  昏侯东迁于东海之后,亦送来了一份贺礼——他亲手编的一串贝壳颈链。元清濯收下了,并锁入了柜箧里没有再打开。
  初此以外; 此次不少达官名流均向长公主献上了贺礼; 礼唯恐不够名贵; 琳琅满目地; 最后整整砌了她一屋子。元清濯想的是; 如果这些拿去充军费,也够三军吃上个把月了。
  至二月十四日,元清濯如同事先约定的; 穿上嫁娘服饰; 骑马到苏府旧宅去接她的驸马。
  姜偃被扶上花车; 元清濯在外头叩门; 微笑:“郎君,你要不要一顶盖头?”
  把脸遮住; 就更不会羞了。
  姜偃明知她取笑自己,微微摇头,想她隔着帘门又看不见; 于是道:“如此已好; 不必再麻烦 * 公主添置其他。”
  元清濯闻言,于是立直身坐了回去,“出发了。”
  迎亲队伍拥簇着公主和驸马; 浩浩荡荡朝皇宫进发。
  从苏府旧宅至皇宫; 需要穿过三条长街,若按照这个脚程,需走上个把时辰。
  没有走多久; 前方道路便被人堵住了。
  元清濯骑在马背上,对此间发生的一切情况最是清楚,她清楚地看见,堵住行进道路的是一群芳心大碎的美貌娘子。她们掩面而泣,哀声动地。
  “求公主,要善待我们国师啊!”
  “姜郎是世上最好的姜郎……”
  云云。
  元清濯觉得感人肺腑,忍不住回望了一眼马车,里头的人虽然没什么动静,但她猜测,姜郎现在大概正在脚趾抠地,到处刨地缝了。
  人长得好,不出门,美貌也传扬极远,这大概就如同“酒香不怕巷子深”,想当初,她不也是听说了姜郎美名,才死乞白赖地讹上门去的?
  噢,不对,应该更早。
  应该说,她正是看上了他的美色,一见钟情,才会不管不顾地睡了他。
  元清濯冲诸位小娘子作揖,深表歉然,同时表示必定日后会对夫君宠爱有加,一马当先地为身后开道。
  那些小娘子一拥而上,围着他的马车,追问他是不是自愿嫁给公主,幸而有随行仪仗队尽职尽责,才没让这群狂蜂浪蝶靠近驸马一步。
  这一路有惊无险,终于是抵达了宫城。
  太清殿为举行婚礼的正殿,此际已是暮色半昏,该到场的早已于殿内等候,太皇太后与皇帝亲自为长公主主婚,这排场不可谓不大。
  听说,长公主惦记内帑无钱,一应的份例该短则短,但有太皇太后在,依旧显得这场婚典备受重视。
  礼毕以后,一对新婚夫妇被送入寝殿,今夜便在此安歇。
  皇帝摆酒,与诸位王孙公子赐宴,宾主尽欢。
  太皇太后在其间寻找裴钰的影子,听说他人是来了梁都的,但今日却不见人,想来是临了后悔,不想看见小满终于是嫁给了别人。
  她叹了口气,接着便有梅德行来报,“启禀太皇太后,胶东王说他不来了,特意让人来通报一声。”
  太皇太后明知是何缘故,但顺口还是问了一下。
  但得到的答案与她所想的却是大相径庭:“回太皇太后话,昨夜里胶东王宿醉,今日赶来参宴时,不巧与岐王家的昭阳郡主撞了车,郡主脑袋磕了个大包……”
  太皇太后纳闷,继而叹道:“昭阳是个急性子暴脾气。”
  “谁说不是,”梅德行叉着手,恭恭敬敬地回道,“郡主不依不饶,与胶东王起了争执,只差没大打出手。胶东王一时抽不开身,便说不来了。”
  太皇太后往宴席间瞥了一眼,道:“到底是俩小孩,还没懂事,你传个话给岐王去。”
  “诺。”
  梅德行应了一声后,碎步行至岐王身边,对他耳语了几句,岐王一听,有些色变,当即匆促离席而去。
  只是一段小 * 的插曲而已,太皇太后本不放在心上,天色也已不早了,她意欲离去,忽然想到了什么,转身,望向岐王离去的方向。心头倒是渐渐有了底,握着凤首檀杖,微微失笑。
  她已老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