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似水青春-第6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考虑到深城地产行业的崛起,申大鹏联合鹏湖实业,鹏莹控股,共出资两百万收购了一家主营消费者业务的金融公司。
  法人更换等流程需要一定时间,但这时间不多,因为这家公司几乎等于空壳,后续准备一亿资金投入,帮助写字楼租售,以及万海广场的公寓销售,实现贷款买房,帮万海广场成立一组新的业务。
  郑海霞不满意了,安排自己,也不说给个准信,“你就让我这么大摇大摆过去?不被踢出来才怪,以什么身份呢?什么职位呢?又和谁沟通呢?”
  故作刁难,郑海霞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对申大鹏的态度甚是不喜。
  无论郑海霞是否能想通利弊关系,也能够考虑的更加周全,在她这里,始终过不了心理的那一关,让她客客气气和申大鹏交流,很难做到。
  更为深处的沉思郑海霞能够想到,但浅谈的工作,她亦不会忘记。
  曾以为申大鹏为了与光阳电子集团合作,这才给她郑海霞面子,后面弄清了一些事情,觉得申大鹏远比她想象中更要厉害,懂得了郑三群为何对待申大鹏颇为友善,然而郑海霞在申大鹏这里碰了一鼻子灰的几件小事仍旧难以忘怀。
  别说几个月时间,有些事情属于第一印象,忘不掉,整不好。
  “公司交给你打理,能胜任吗?”申大鹏整理一番,从房间出来,眼睛直勾勾盯着郑海霞。
  昨晚郑海霞的深思,涉及到光阳电子集团,申大鹏也能揣测出来些许真相,只不过他没能力管,也没必要入手光阳电子集团内部的事情。
  所以当下里,哪怕管理金融公司的高层已经有了合适人选,申大鹏仍然乐意给郑海霞一个机会。
  郑三群那边是自己的合作伙伴不假,但申大鹏可不是靠着郑三群才会给郑海霞机会,主要原因在于郑海霞的个人能力。
  一家金融公司的账目,经过这段时间曹璋对她的肯定,郑海霞能够轻轻松松胜任,只是让她管理公司,能否做到还得看郑海霞个人想法。
  申大鹏从不会主动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有机会的话,愿意给身边任何一个有想法的人机会,至于能否把握住机会,从而做到蜕变,这要看后续结果。
  郑海霞沉思起来,她对申大鹏的感观发生些许改变,再怎么看,申大鹏都像是思索良久才会和自己说出这番话。
  能够认真为别人着想的人,一定是大家乐意帮助的人,郑海霞这段时日过得非常差,平日里多数用以工作把自己的时间填充,不让脑海闲着,免得去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回到深城,又经历些许遭遇,让这位千金大小姐心底的委屈已快忍不住爆发。
  柳暗花明又一村,申大鹏提出公司全权交给郑海霞的建议,若郑海霞选择拒绝,那么今后她又该何去何从?
  难道光阳电子集团董事长之女,挂着天才金融头衔的她,只去做一个财务会计?今后面对命运的审判,无从反抗?
  说白了,郑海霞还只是一个小女生,她才经历过多少风浪?如今主动让她独挡一面,现场能不退缩,已是她经历集团业务发展的一些必要心理素质。
  换做一个毫无经验的人,突然让接手今后过亿投资的公司,几乎注定公司难以运行。
  “你要相信我,可能没人比我做的更好。”郑海霞点了点头,心头一颤,鬼使神差的答应下来。
  申大鹏微微一笑,拍了拍郑海霞肩膀,“刚好深城这边你家人脉广,不用考虑业务发展不下去的问题,工作的事找王雨莹谈,我只看结果,做不好可就要把你辞了哦。”
  一句玩笑话,打消了不少尴尬气氛,郑海霞露着阳光般的笑容,“这是我第一次单独负责一家金融公司,无论内部股权现在是什么情况,在资金注入公司时,我也得拿出来百分之二十的资金共同组建,算是给自己打工,你觉得呢?”
  提到股份制度,申大鹏微微愣了一下,旋即释然。
  郑海霞一直没提起过任何事情,甚至工薪待遇她根本不在乎,原因在于她不属于公司核心人物,看不上这些所谓的优良的待遇。
  然而组建一家金融公司,虽然有着两家公司共同出资,可郑海霞仍旧决定往里投资百分之二十资金,作为公司股东,这已经超出了申大鹏预期。


第1574章 稳扎稳打
  本想着鹏湖实业与鹏莹控股共同组建公司,股权两家公司按照资金预算分个主次即可,没想到郑海霞也要参与进来,那么这家金融公司,就不能算子母公司,而是一个新建的独立体。
  “我们公司主要业务在消费者贷款购房上,其它的资金用以曲线图投资,也就是说一大半业务为了方便万海广场发展而做,你融资进来,会不会觉得束手束脚呢?”申大鹏叹了口气,问道郑海霞的意见。
  两个人在房间内洗涮一番,坐沙发上没有离开的意思,此事说大也大,说小了申大鹏不用这么麻烦,奈何已经给了郑海霞机会,自然不能出尔反尔。
  郑海霞了然一笑,京城发展比深城成熟的多,万海广场的商业地产模式逐渐开始盛行,搞金融公司,只要这万海广场不倒台,围绕万海广场业务发展自然不用担心业务扩展问题。
  “如果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其它领域,我会想办法为公司融资,不能只顶着一个方向做金融,这行业我比你清楚。”郑海霞说着已经有了大致规划。
  金融公司组建,虽然大部分为了迎合地产项目产生,以深城的发展条件而言,做一家金融公司有可能将之做大。
  涉及到更多资金问题,甚至于将公司做到上市,这家金融公司就不可能以主要的地产行业来扩展,郑海霞有着更多的想法,无论做信贷,还是做保险,公司必然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和申大鹏的初衷不同,他对金融领域算是了解,但绝对不能算精通,“你的意思,是搞一家银行?”
  深吸了口气,申大鹏看着郑海霞的目光怪异起来。
  郑海霞是想把金融规模做大,而且与银行挂钩,开银行,这件事申大鹏不是没想过,奈何程序过于复杂,没有专业人操作,基本完不成这件事。
  何况注册银行各种流程下来,没个一大段周期绝对办不完这件事情,尤其如今收购的还只是一家小型公司,更不具备转为银行的条件。
  郑海霞比申大鹏了解行业规则,乃至于,她已有计划,“公司现在投入业务运转,至于银行方面,还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处理好,不过我有信心在深城做一家自己的银行,这点你放心。”
  要说起来开办银行的难度,与前期一亿准备资金有着密不可缺的挂钩,若没必要,以及企业运转所需,不会抽调出来整整一亿元去做银行。
  金融是一项麻烦又容不得任何闪失的行业,郑海霞有此信心能够将之做好,这是申大鹏看好她的一方面。
  毕竟郑海霞敢往大了想,而且还不怕失败。
  “你这么说,反而我得考虑一下了。”申大鹏寻思了下,幽幽开口道。
  在他计划范围之外,突然提到银行,郑海霞能否胜任是一个问题,金融领域若出现一些问题,也就意味着赔钱甚至破产。
  只是郑海霞提出来的各项业务发展更全面,公司没有几百人工作,很难保持各项运转,关键是有没有这个必要往远处布局。
  “我提出来的只是大概方向,万丈高楼平地起,目前要做的便是为今后开办银行做铺垫,我也不可能直接张罗一家银行,这想法不成熟。”郑海霞当下里变的沉默,事关公司运转,容不得半点马虎。
  若说做一家金融公司,郑海霞能够胜任,那么做一家银行,她心理也没底,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发展,拥有充足的准备,再具备不可或缺的条件,以此才能完成企业建树。
  这是一件漫长而又复杂的发展计划,郑海霞精通过程,旁边坐着的申大鹏却不太专业,所以才会陷入沉思。
  “我倒有一个更好的办法,你第一步不用融资,也不用涉及到公司股份,等到公司成立之后,根据各项业务发展,若有必要,再探讨股权分配变更之事,你觉得呢?”申大鹏琢磨了一下,给出郑海霞相关回复。
  这郑海霞想要施展一番拳脚,有此心即可,但事关重大,不能允许差池出现,一旦金融公司做不好,将会牵扯到各项产业发展,弊端显而易见。
  所以说来,还是让郑海霞稳扎稳打,缓慢发展最合适。
  如果公司初步进入金融领域,就开始大展拳脚各种投资,对公司整体而言弊大于利,所以申大鹏只能给出意向。
  关键流程要靠着郑海霞自己把握,最后做到哪一步,也得看公司发展如何,以及项目运作是否顺利,整体盈利趋势。
  郑海霞当下里表示不乐意了,申大鹏提出来的方法保守,她不屑于这么做,何况这位千金大小姐,有着属于自己对金融行业的认知。
  “你是担心我做不好吗?”郑海霞冷声笑了起来,看向申大鹏的目光,变得有些轻视。
  个人能力被质疑,郑海霞当下里没和申大鹏直接翻脸就已经算是好的,只是现如今两者还未展开合作,所以才会压住脾气。
  “不是这个问题,而是你所说的,直接涉及到金融领域尖端行业,甚至与各大金融巨头对接,彻底打入金融市场,公司能拿出来百八十亿还好说,但现在公司不可能凑出来大笔资金,局布的越大,越容易崩盘。”申大鹏笑了笑,并不介意郑海霞的态度。
  金融市场过完今年之后,将会迸发出来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导致金融市场崩盘。
  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开放,金融监管不力,国际汇率体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从而在接下来的两年,房产价格受挫,人们购买力变小,曲线图下跌,银行贷不到款。
  短短三年时间,自06年至08年,金融危机将会席卷全球。
  现在这个节骨眼,大笔投资进入金融领域,属实有些不智。
  申大鹏知道历史进展,乃至于在接下来的时间段里,金融危机将会席卷全球的一幕能够看到,所以才会在金融领域布局,帮助地产等各项目运转。


第1575章 交给你运转
  郑海霞似乎比申大鹏更了解,皱着眉头说道:“米国有些金融机构,以我的了解他们整天睡不着觉,在明年,米国将会发生次贷危机,本次危机,不知道他们改如何应对,但若不对之进行强效措施,次贷危机将会引起一连串的金融反应,甚至于让米国经济崩溃!我和你说这个,是我有信心在次贷危机上,化解我们公司的内部问题,不出现次贷危机的苗头。”
  本以为郑海霞还要和自己谈未来规划,话锋转到次贷危机上,申大鹏神色微微一愣,旋即不由打心底给郑海霞竖起了大拇指。
  关注金融领域各项动态,审视金融领域弊端,这是一个金融公司领导必备的目光和市场动向把握。
  “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申大鹏报以极大兴趣问道,郑海霞能够说出来,显然比他自己了解的更加透彻。
  金融泡沫,将会在年后逐步显现,从次贷危机,慢慢导致米国金融危机,风暴为此将会席卷全球,带来一次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
  这也是申大鹏决定金融公司成立的原因之一。
  郑海霞翻了翻白眼,嗤笑道:“别说我,世界上没人能够解决这种问题,这次贷危机,只会随着某些规则,最终演变成什么样的金融市场,也不是我们能够担心的,但有一点,我有办法保证自己公司不出现信贷问题,哪怕由次贷危机形成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我们公司也不会关门大吉。”
  面对未来,郑海霞说的信心满满。
  此人能力上等,金融领域思绪超前,申大鹏甚至一度认为,郑海霞经历过2008年才会到来的全球金融风暴。
  实事还未发生之前,郑海霞已经能把局势说的凌磨两可,虽然和条理明确差着相当一大截水平,但她根据米国金融市场,大致说出来今后金融市场带来的巨大危机,并且有把握为公司打实基础,不会关闭,现在看来她的能力谁也无法质疑。
  金融危机只是金融领域发展,必将面临的演变中的问题,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次,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知识,写成十数本书也说不完。
  “你是从哪里知道米国将会发生次贷危机问题的呢?难道只是从一些简单的金融报纸,或是自己推断猜想出来的?”申大鹏比较好奇,郑海霞为何能够提前察觉到危机的意识。
  若自己旁边坐着的是一名金融大鳄,动动手指便可收购几家上市公司的牛人,说出来这番话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本身便是金融行业的游戏规则制定者,也是站在金融领域顶尖的人物,具备别人无法理解的远见也能理解。
  然而郑海霞身份来历透明,必不可能是某位顶尖牛人,所以申大鹏才会感兴趣。
  放在郑海霞眼里,事情就变得别是一番滋味了,她所说的这套理论,任何人听到都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甚至觉得她在信口开河。
  坐在旁边淡定如初的申大鹏,非但接受了她所说的概念,看样子更像是比她还了解的模样,这让她心里说不出的怪异滋味。
  郑海霞觉得好似所有的事情,申大鹏都知道,但不说出来而已,这种怪异感,让她盯着申大鹏多看了几眼,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会如此怪异。
  “纸上谈兵解决不了问题,你要是相信我,公司便交给我全权打理,不相信也就算了,没必要让自己睡不着觉。”郑海霞没提自己从哪里窥伺到的金融市场波动,也没再侃侃而谈。
  发现了问题,只需要提出来即可,至于能否解决,还得等到危机发生之后,公司做出的应对方针才能看出来。
  涉及到不同领域,这下申大鹏的众多疑虑打消个七七八八,郑海霞能够在局势审视上超越常人,甚至于申大鹏与之比起来也差好几个专业等级,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郑海霞。
  “按你说的做,这两天公司的事情交给你了,弄一份企划书出来,我和其它几位股东联系一下,若没问题,一切交给你来运转。”申大鹏不再犹豫,给出信任与支持。
  若说起来,申大鹏还占着不小便宜,郑海霞依靠自己的本事,随便向郑三群要一笔启动资金,而后发展公司各项业务,自己做出来一番事业不是不可能。
  可这拥有专业领域颇具远见的郑海霞与申大鹏合作,而且占据的股份还不多,虽说她是公司董事,实际上权限并不大。
  郑海霞考虑了下,暗暗松了口气,她不可能直接向郑三群开口,要个上亿启动资金,郑三群能给她拿几千万已算好的,这才保守的提出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没往多了说。
  金融公司极其烧钱,若只想做小型贷款或一般的小公司,三五千万倒能够做起来,然而起步点太低,郑海霞不愿意那么做。
  公司起步只是从小规模做起,没个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发展,很难形成规模,甚至因为公司不大的原因,被其它公司吞并的可能性都会发生。
  可这笔钱投资进来的话,撑起来的业务发展将会更全面,至于能用起步资金赚到多少,要看具体运作后才能知晓。
  申大鹏愿意投资,郑海霞愿意完成公司建设,两者不说一拍即合,前面的合作意向也已经敲定。
  “你的意思,是想做甩手掌柜?”郑海霞挑了挑眉,心里不太舒服说道。
  公司运转离不开相关人才共同努力,若申大鹏放下来摊子不管,将会大大增加郑海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