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田园-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马尼一阵风似的跑过来,它虽然在黑瞎子屯有点乐不思蜀,但是对原来的主人伊基卡,还是很有感情的。
  噢噢噢,对着手机,阿马尼嘴里就开始叫唤,两脚还在地上使劲蹦跶,看样子是真激动了。
  电话那边,也传来伊基卡哇啦哇啦的声音,反正田小胖是听不懂他们都在聊些什么。估计是听到彼此的声音,就已经满足了。
  省点电话费吧——看到黑猩猩叫唤起来没完,田小胖夺过电话,然后,熟练地跟伊基卡交流起来。
  要说田小胖现在厉害了,也算是语言大师。凡是在黑瞎子屯获得提升的那些巫师所用的语言,他也全都掌握了。
  “小胖啊,我们现在非常需要你的帮助!”伊基卡打电话,可不光是为了跟阿马尼聊天,那是有正事儿的,而且,还是一件非常急迫和重要的大事。
  田小胖开始还没太当回事:“啥事啊,你一个人解决不了,就找卡鲁鲁帮忙,你们离得挺近的。”
  在他想来,伊基卡他们现在也算是比较哦厉害的萨满了,一般的事情,肯定难不倒他们。
  只听伊基卡在电话里急火火地说着:“是蝗虫,太多了,我能力有限。小胖,只能请你出马啦!”
  蝗灾!田小胖也是一愣,这玩意确实比较恐怖,可是,他记得,这边正过年的时候,听说那边闹过蝗灾,不是过去了吗?
  经过伊基卡一解释,他才搞明白,原来,是上一次蝗灾的时候,留下大量的蝗虫卵,如今又繁育出来,势头比上一次还要凶猛。
  田小胖也听得直挠头:俺出马估计也够呛啊,整治一群麻雀,都费老劲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 麦秋儿

  蝗灾,从古至今,都令无数人谈之色变。蝗虫虽小,但是当它们的数量达到一个恐怖的程度,那就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但是对于蝗虫本身来说,它们也只是为了生存而已。所以,田小胖是绝对不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蝗虫的。
  结束了和伊基卡的通话,田小胖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治理蝗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一去最少也得几个月,他还真没那么多的时间。
  马上就要进入秋季,这个收获的季节,小胖子正准备大干一场呢,总不能扔下正在蓬勃发黑瞎子屯,跑非洲那边一呆就是几个月吧。
  但是,伊基卡的求救,他又不能坐视不理,天下萨满是一家,这句话,可不能只在口头上说说,也要落到实际行动上。
  所以,他在跟大晃沟通了一下之后,把大晃推荐给了伊基卡。大晃的能力,仅次于田小胖,要是大晃也解决不了,那么他去了也是白搭。
  伊基卡当然也晓得丹珠活佛的本事,立刻欣然应允。并且还要通过官方发出邀请,如今,华夏和非洲关系亲密,想来不会有什么阻碍。
  第二天,大晃就回到黑瞎子屯,田小胖还给他准备了一个礼物,装在一个小盒子里。
  蝗虫王,这是田小胖昨天特意兑换出来的,希望能对大晃此行有所帮助。为了这只蝗虫王,田小胖辛辛苦苦积攒的能量值,也消耗大半。
  恨得他啊,真想亲自去非洲那边,然后找一个金矿或者是钻石矿,痛痛快快地吸收一次,收点利息先。
  另外,田小胖还给大晃准备一些炼制的药丸。有解毒的,也有驱虫的,那边条件恶劣,生存不易啊。
  在唐圆圆的强烈要求下,她也会跟随大晃一同前往。这绝对不是旅游,注定会是一次无比艰苦的旅程,对这丫头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
  要不是黑瞎子屯实在离不开小白和小霸王,田小胖都准备把它们小哥俩给派出去了。
  几天之后,黑瞎子屯开始收割小麦的时候,大晃终于出发。他一身猩红的僧衣,怀里抱着雪白的小狐狸,迈着无比坚定的步伐,踏上征程。
  “一路珍重!”田小胖在村口挥手送别,看着大晃和唐圆圆一起上了越野车。
  “爱师父,暴动啊——”乐天派的小弟子们,也一起挥动小手,祝福他们的二师父保重。
  田小胖回身瞪了他们一眼:“暴什么动,还嫌人家那边不够乱啊!”
  娃子们嘻嘻哈哈的,都挎着小筐,去田里捡麦穗去了。黑瞎子屯没啥大型收割机,所以麦子还得采用比较原始的方式来收割:人和镰刀足矣。
  在这地方,收麦子的时候,被称为“麦秋儿”;等秋天收割其它庄稼的时候,被称为“大秋儿”。
  麦秋时节,暑气正旺,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站在太阳底下都一身汗,更别说干活了,所以,割麦子,是最辛苦的农活。不仅仅是累,最主要的是热。
  草帽,长衫,手套,只是割麦子的标配。割麦子必须穿着长衫长裤,因为麦芒子扎人啊。针尖对麦芒,可不是瞎说的。
  早上三点半,大伙就下地干活了。这时候太阳刚冒头,趁着凉快,能多干点。
  人手一把镰刀,各自分出来几亩地,然后齐头并进。彼此间,都隔开一些距离,免得挥动镰刀的时候,误伤到别人。
  唰唰唰,镰刀割断麦茬子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汇成了丰收交响曲。
  “小胖儿,加油啊,你拉最后了,连老娘们都不如!”包大吵吵吆喝一声,大伙这才注意,都站起身来,稍稍直直腰,笑嘻嘻地回头张望。
  田小胖直起腰,拽下腰里别着的毛巾,狠狠在脸上抹了两把。割麦子这活儿,他是真没干过,一身力气,没处使啊。
  像铲地啦,割庄稼啦这些农活,一般都有个“打头的”,通常都是壮劳力,庄稼活也样样拿手,干活最麻利,这样在前边领着,能带着其他人,更好更快地完成劳动任务。
  萨日根就是打头的,他知道田小胖没干过正儿八经的农活,于是就吆喝一声:“小胖啊,回头俺接应你,别着急,慢慢来!”
  不过,割麦子队伍中的那些老娘们,可不懂得客气,正好趁着休息,嘴里叭叭叭的,开起玩笑:“小胖啊,就你这表现,割麦子被妇女拉到后边,这要是放到以前,回家媳妇都不让你上炕,一脚踹下去——”
  “俺还没媳妇呢。”田小胖嘴里嘟囔一声,跑到地头,从暖水瓶里倒出来一大缸子井拔凉水,咕嘟咕嘟灌进肚子里,这才痛快了不少。
  没错,暖水瓶里,也可以装凉水,而且也保温,啥时候喝都拔凉拔凉的。
  这些老娘们惹不起,你要是搭话,肯定越说越来劲,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还真躲不起。趁着休息的工夫,大伙都到地头喝水。田小胖很快就被一群妇女给团团围住,这里边有四十多岁的婶子,也有二十多岁的小媳妇儿,七嘴八舌的,拿小胖子开涮。
  “小胖啊,咱们赛赛呗,你要是能超过我,晚上就去我家,姐给你留门。”说这话的是包红艳,以前在外边打工,过年回来之后,也就不走了。
  这丫头性子泼辣,喜欢开玩笑。跟丈夫打工,打着打着,丈夫就跟人家跑了。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剩下的人,立刻跟着起哄,把田小胖弄个大红脸:这些败家老娘们,啥虎话都敢往外掏啊!
  很快,老爷们阵营也加入进来,他们不仅不帮着田小胖出头,还一起使劲,把小胖子往火坑里推。理由很强大:不能给爷们丢脸!
  不由分说的,赌约就定了下来。田小胖还弱弱地问了一声:“那俺要是输了咋整啊?”
  “好办,姐晚上去你家睡。”包红艳还朝小胖子抛了个媚眼,吓得小胖子拎着镰刀就跑,一溜烟跑没影了。
  农村干活就这样,大伙开开玩笑,缓解一下疲劳,谁也不会当真。
  补充点水分之后,大伙继续干活。等到上午八点多钟,包二奶奶便领着一帮小娃子,赶着鹿车,来给劳力们送给养:一样是凉水,一样是冰镇之后的大西瓜。
  游客们也都来凑热闹,说是要体验一下干农活是啥感觉。村里的导游们先给大伙示范了一下,尤其是手里的镰刀,千万要小心,别割到别人,更不能割到自个——第一次用镰刀的,有不少人都用力过猛,镰刀搂到自个的小腿上。
  一上手之后,游客们才知道其中的辛苦:小麦芒子透过线手套,扎得手背全是一个个的红点;汗珠子噼里啪啦的往下掉,他们也终于体会到汗珠子掉地摔八瓣的感觉。
  上百名游客,没有坚持到半个小时的,便全都败下阵来。也不错,受了一次劳动教育。
  倒是小娃子们都兴致勃勃的,拎着小筐,把那些倒伏的麦穗捡起来,颗粒归仓嘛。
  “小心,别扎到脚!”导游们还不时提醒两句,刚割完的麦茬子,都带着斜茬,很是锋利,不小心扎一下的话,肯定就是一个小血窟窿。
  娃子们干活没长性,很快,注意力就被麦田里的蝈蝈蚂蚱蛐蛐之类的给吸引过去,尤其是蜻蜓最多,一群一群的,跟小飞机似的。于是,劳动变成了玩耍。
  “明白爷爷,俺干爹呢?”小囡囡找了一圈,也没看到田小胖的人影。
  “吓跑涅。”包大明白休息抽袋烟。
  小囡囡眨眨大眼睛,她有点想不通:“谁这么厉害呀,能把俺干爹吓跑,俺干爹连老虎都不怕!”
  周围的人不由大乐,队长婶子摸摸小丫头的脑瓜:“这回是母老虎,那才凶呢,你干爹也招架不住!”
  小囡囡只能抓着后脑勺,估计她聪明的小脑瓜也是想不明白了。
  到了上午十点半,大伙便收工了,下午三点之后,再继续干活,一直干到天黑,这样正好把晌午头这段最热的时候错过去。
  人们拎着东西,三三两两地往回溜达,然后就看到田小胖一溜小跑从后边赶回来,手里还拿着草帽子使劲扇呼着。
  “小胖啊,你不会是找树荫睡觉去了吧?咋不叫姐一声呢——”包红艳嘴里咯咯笑着,又逮住田小胖开始磋磨。
  旁边还有帮腔的,包大明白慢声拉语地说道:“八戒啊,为师问你,山是什么山涅,洞是什么洞涅?”
  这是电视剧西游记里的经典桥段,猪八戒巡山的时候偷懒,就编了什么石头山石头洞啥的。
  田小胖也很配合地使劲一甩袖子:“俺可没偷懒,红艳姐啊,今天你就把门给俺留好喽吧。”
  大伙也都没当回事,嘻嘻哈哈的溜达回村,然后,直接都去食堂吃饭。麦秋这几天,就全在食堂吃大锅饭了。
  干体力活,伙食必须跟上去,为此,起早还特意杀了一口猪。今天正好是立秋,大伙也都贴贴秋膘儿。
  边吃边聊,聊起割麦子的事儿,按照包村长的估计,最少也得四天五天吧,才能割完。
  大伙又唠叨说,希望这几天可不下雨啊。麦秋儿的时候,最怕连阴雨。有一年,一连下了半拉月没开晴,麦粒直接就在麦穗上发芽了。
  “用不上四、五天,估计今天使使劲,一天就能完活儿。”田小胖忽然插话说。
  “用收割机也没这么快啊。”大伙都是老农了,每天能出多少活儿,心里都有数。
  田小胖笑而不语,吃完饭就早早去了麦田。下午继续干活,大伙都埋头向前。他们是地北头儿向南边割的,割着割着,最前面打头的萨日根就忽然停了下来,望着前面的麦田发呆:
  只见无边无际的麦田,已经只剩下齐刷刷的麦茬子。
  陆陆续续的,后边的人都赶上来,然后,就一起跟着萨日根发呆。
  远远的,田小胖背着手,从对面溜达过来:“都瞅啥呢,赶紧打捆儿啊——”
  “小胖儿,这些都是你一个人割的。那你肯定累坏了吧,今天晚上就在自个家里好好休息吧。”包红艳还记得打赌的事儿呢,看到眼前的场面,她也果断怂了。
  田小胖使劲甩甩胳膊蹬蹬腿:“姐啊,没事,俺现在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呢——”


第四百二十六章 还是那个味道

  田小胖一个人,当然割不了这么多的麦子,他躲到这边没人的地方,放出来甲壳虫,这帮家伙干这活正好,大钳子咔嚓咔嚓,一行行麦子便被齐刷刷地放倒了,那效率才高呢。
  剩下的活计就简单了,都是庄稼人,天黑之前,就把麦子都打成捆儿,码成垛。割下来的麦子,还要再晾晒几天,等彻底干透了,最后再进行脱粒儿。
  原本计划四五天的活儿,结果一天就完工了,大伙也都高高兴兴往回溜达,食堂早就准备好晚饭。
  路上,不时还有人把田小胖打赌的事儿翻出来说说,大伙也都知道田小胖是开玩笑,嘻嘻哈哈地也不在意。这也证明,小胖子已经彻底融入了黑瞎子屯这个大家庭。
  至于田小胖到底是找谁割的麦子,大伙也没人提。反正事后据包大明白说,他割麦子的时候内急,跑到没人的地方上厕所,结果影影焯焯看到,麦田里面,有不少黄大仙。那家伙,大仙儿一施法,小爪子一挥,麦子唰唰唰滴,一倒一大片,比收割机都厉害涅……
  你还别说,这种谣言,真挺有市场的,大伙还就真信这个。
  几天时间,田里的麦子陆陆续续地用车运回村里,都堆在老榆树所在的场院里。然后雇了一台脱粒机,轰隆轰隆打了三四天,这才全部打完。
  打完的麦秸,在场院里堆得跟小山似的。把娃子们都乐坏了,争抢着爬到上面,然后蹦啊跳啊,摔下来也没事,直接往下骨碌呗。
  麦秸是最柔软的柴火,在上面折腾,也不用担心被扎到或者摔着,所以,就成了娃子们玩耍的乐园。
  就连娃娃,都嘴里啊啊叫着,手脚并用地爬到麦秸垛上,跟着一起往下滚。
  在农村,麦秸也有大用,因为柔软易燃,所以烧火的时候,最适合做开始的引柴。尤其是烙饼的时候,火候不能太硬,用麦秸烧火,锅里烙油饼,火候适中,最恰当不过。
  还有筛出来的麦鱼子,也有用。和泥的时候掺到黄土里,能起到很好的粘合作用,扒炕抹墙的时候,都能用到。
  所谓的麦鱼子,就是包裹麦粒的外壳,最前头连着麦芒,形状就像一条小鱼似的。
  当然,这些都是副产品,最重要的当然是麦粒了。等到麦粒被装进一个个麻袋,大伙都忍不住凑上去,从上边抓一把小麦,嘴里啧啧的赞个不停。
  “这麦子啥品种啊,这颗粒都快赶上黄豆啦!”包村长捏了一小撮麦粒,扔进嘴里。都是老庄稼人了,基本上一嚼就能知道好歹。麦粒大,自然出粉多。
  同样,也有不少人在嚼麦子呢,包二爷满口牙都快掉没了,也费劲巴力地嚼呢,还不停地点头:“嗯,挺劲道的,面味儿也浓,还微微有点反甜,这麦子真好啊!”
  好多年没种麦子了,起初大伙还以为是品种改良了呢。研究好一阵,最后才搞明白:这个就跟大西瓜是一个道理,黑瞎子屯得天独厚,是因为熊能量的缘故。
  包二爷最后一锤定音:“再晒几天,然后赶紧打面粉,以后,不用再买成袋子的白面了,里面指不定掺啥东西呢,还是咱们自个种的东西,吃着放心!”
  这个都是以前的老黄历了,现在野菜厂直接能烘干。干脆,拉了十多麻袋小麦过去,烘干之后,直接打成面粉。
  面粉也没过筛子,直接一箩到底,连外面的种皮都一起粉碎。这一层颜色比较深,以前都是要单独筛出来的,叫麦麸子,都是用来喂猪和喂鸡鸭鹅啥的。
  以前喂猪都是喂稀料,有时候清汤寡水的,猪也不爱吃。就把长嘴巴伸在猪槽子里,来回捞干的吃。
  主人有办法啊,拿着水瓢,在猪槽子里稍稍撒点麦麸子。这东西轻,就飘在表面。那猪就吭哧吭哧,使劲猛歘两口。
  现在倒过来了,人都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