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田园-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他把战略物资给老汤弄过去,姑且不论真的能否运出去,那肯定用不了一天,就会被有关部门请去喝茶。
把这里面涉及到关系,掰碎了跟老汤解释一番,电话那边,只传来一声叹息。
许久,才传来老汤的咒骂:“该死的政治,我讨厌政治——”
作为一名纯粹的学者,讨厌政治,也算是政治正确了,田小胖完全可以理解。不过在最后,田小胖还是给老汤支招:“这种事情,老汤你千万不要出面。而且跟国家利益相比,你那点面子也根本不好使。既然是政治的缘故,那么,就叫那些政客去谈好了。相信,当今世界,和平发展还是主流,肯定能谈出一个好结果的。到时候,咱们黑瞎子屯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帮老汤你筹措物资。”
明显能够感觉到,电话另一端的汤博士又叹了一口气:“我担心的是,那些家伙当惯了老大,都忘了自个姓啥啦!”
“老汤你别担心,在利益面前,人们最终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田小胖倒是比汤博士看得开,又安慰对方几句,这才挂断电话。
想想陈笑跟他说的事情,带回去的蛋类,转眼就被收了。所以想要私下出货,根本就不可能。
这些事情啊,离黑瞎子屯太过遥远,也不是田小胖需要考虑的,还是老老实实干活的好。当务之急,是赶紧把野菜加工厂先建起来,用不了几天,婆婆丁,荠荠菜这些,就能挖了。
要不怎么说有福不用忙呢,田小胖睡了一觉,第二天,就有人给送来大批加工设备,甚至连操作的工人都一起给拉来了,免费负责帮助黑瞎子屯培训工人。
领队的也是老熟人,过年时候在这边主持医疗队工作的胡领导。看到田小胖,就十分亲热地握手:“小田啊,又来麻烦你啦!”
“老胡,听说你升官了,恭喜恭喜啊。”田小胖觉得老胡这人还成,是个实心干事儿的,就是有点官迷,这个也正常,谁还没点追求呢。
胡领导也满面春风:“不说这些了,还是说说工作吧,上面对咱们这个野菜加工厂极为重视,要设备给设备,要技术给技术,总之一句话,务必保证野菜加工厂顺利投产。而且,产品直接包销,不用你们黑瞎子屯出去推销,下了生产线,这边就马上运走。”
这么受欢迎?田小胖听得直抓后脑勺:“那价格怎么说?”
老胡官升脾气涨,很有气势地一挥胳膊:“不给钱,全免费!”
田小胖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不是,叫俺们白干活啊,地主老财都没这么黑吧?”
第二百七十九章 真香
去年的山野菜,差不多都卖了二三十块钱一斤。按照田小胖的打算,今年怎么也得卖到一百块钱一斤。
别问为什么,连苇子一斤都卖那么多呢?
要不是担心价格太高,销售不出去,田小胖都敢把婆婆丁定到一百块钱一两!
结果一听说要全部上缴,黑瞎子合作社得损失多少钱啊。就算是做贡献,可是前提也得是不能太亏啊,现在可好,都亏到姥姥家了。
一瞧小胖子脸红脖子粗的,大脖筋蹦起来老高,胡领导哈哈大笑几声:“莫急,莫急,我还没说完呢。就是因为你们这出产的野菜不好定价,所以呢,上边经过研究决定,免费给你们建造一座恐龙化石博物馆。今年春夏两季的野菜和药材,都免费提供,就算是置换了。”
前几天,考古队的老卢已经向上边打了报告,请求原地建造博物馆。田小胖本来还想这两天跟着梁小虎去跑跑关系呢,结果倒好,直接送上门了。
他也跟卢教授打听一下,建造一座恐龙化石博物馆,投资一点不小,最少也得上亿的资金。这样算下来,没准黑瞎子屯还赚了呢。
也就是赶上现在的非常时期,黑瞎子屯出产的物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是换做平时,婆婆丁你敢卖一百块钱一两,削不死你?
于是,田小胖就乐乐呵呵地点头答应,并且打发人把卢教授也请了过来,一起分享这个喜讯。
而胡领导,则把他带来的工作人员,也给田小胖逐一介绍一番。除了操作野菜加工厂机械的技术人员之外,另外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生物学专家袁教授,主攻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方向的研究,是享受特殊津贴的科学家。
田小胖也不敢怠慢,上前握手问好。袁教授是个面相平和的老人,穿着也比较朴素,看上去就非常朴实,要不是老胡介绍,还以为是乡里的农业技术员呢。
这位袁教授和他的团队,也属于临危受命。毕竟,黑瞎子屯这个地方实在太过特异,所产的食品和草药,能够克制病毒。如果能够推广的话,那么意义就大了。
不过,袁教授在临行之前,已经跟上面交底:能克制病毒的核心还是熊能量,而他通过阅读汤博士的那些论文,基本可以确定,别的地方不会产生熊能量,所以,这次的科研工作,只能说是尽力而为。
话虽这么说,但是该干的工作还得好好干。比如说,在袁教授的计划中,筹建中的野菜加工厂,也会建一栋他们科研小队的专属试验大楼。
当然,这些都不用黑瞎子屯管,上边全额拨款。一听不用花钱,田小胖当然满口子答应,他就喜欢这种不花钱还能办事的项目。嗯,真香!
不大一会,老卢也乐呵呵地赶过来,看到袁教授,两个人同时一愣,然后彼此就十分亲近地抱在一起。
一介绍才知道,这两位老教授,竟然出自同一所学校,而且还是同届;虽然所学专业不同,但是在校期间的关系十分好,毕业之后一直到现在,也没断了联系。
袁教授在打量一番老同学之后,忽然面色一喜:“老卢,你的病好了?”
去除病根之后,老卢现在是能吃能喝能睡,面色也渐渐红润起来,脸上多多少少也有点肉了。最主要的是,精气神比从前强多了。
作为老友,袁教授当然一见面就发现了这种明显的变化。
“哈哈,好了,彻底好了,我现在感觉浑身无比轻松,还能再干三十年!”老卢心情舒畅,竟然开怀大笑。
倒是袁教授有点担心:“老卢啊,听我这么说,你不生气吗?”
几十年的交情,他太熟悉卢教授的脾气了。要是换做从前,你敢这么问,肯定把你怼回去:谁有病,你才有病呢!
“生气,我当然生气,你来到这也不给我打个电话!”
“谁知道你也在这啊,我们这算不算他乡遇故知!”
两位老友齐声大笑,笑过之后,卢教授才晃晃脑袋:“这可不能算是他乡遇故知,这个黑瞎子屯啊,以后就是我的故乡,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地方。”
说完又瞧瞧田小胖,继续说道:“不仅仅这地方好,而且人也好。老袁啊,你在这住一段时间,肯定变得跟我一样,舍不得走喽——”
“不走好,不走好,都留下,俺们黑瞎子屯养着。”田小胖也跟着凑趣,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等黑瞎子屯发展到一定程度,没有相应的配套人才,绝对会影响到上限。
甚至可以这么说:人才的等级越高,上限才会越高。
而且,有这些高端人才打掩护,田小胖也能偷偷摸摸地鼓捣出一些私货出来,就省得他冲锋陷阵了。
因为野菜厂的车间已经建设完毕,所以,运来的设备都直接运过去,进行组装。都是专业人士负责,根本就不用黑瞎子屯方面操心。
到时候,只要挑选出来几十名年轻的村民,进行培训,熟练之后就可以上岗。
田小胖当然也跟着去凑凑热闹,起码得知道都是啥机器不是,真以为是甩手掌柜的呢?
按照胡领导的介绍,首先要为野菜厂建造一座冷库,然后就是野菜加工设备,目前主要选择这样几种加工方式:一个就是冷冻保鲜了,所以才需要冷库嘛。这种方法,适用于储存蘑菇灯菌类,以及一部分野菜。比如荠菜之类,就可以水焯之后,进行冷冻保鲜。
另外一种就是制作脱水蔬菜,涉及到烘干机等设备,以及封口、包装等等配套设备。实际上,以前晒的干蘑菇,还有干薇菜丝等等,采用的都是这种方法。只不过一个是机械加工,一个是天然晾晒。
第三种加工方法,就是超市里出售山野菜常见的那种“软罐头”,塑料袋密封包装,里面的山野菜浸泡在清水之中,食用起来非常方便。
不过这种软罐头,工艺和程序都比较复杂,主要是对经过腌渍的山野菜进行再加工,要脱盐,护色等等,适用于蕨菜、刺嫩芽、黄瓜香等等野菜。
因为很多野菜的季节性都比较强,采收时间也就是半个月左右,过了季节就老了,不能食用。
而短时间内大量采集,肯定来不及加工。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用盐进行腌渍,然后再慢慢加工。
综合起来,林林总总,需要的设备还真是不少。田小胖也瞧得暗暗咋舌:要是咱们自个弄的话,还真得勒紧裤腰带,才能把厂子办起来啊。
感觉占了大便宜之后,田小胖也心情大好,就溜溜达达去食堂张罗饭菜去了。直接找萨日根,宰了一头二百多斤的大野猪,把包二懒给心疼坏了。
这还是第一次杀养猪场放养的野猪呢,自然也不能有偏有向,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全村抬。
野猪场除了留下的种猪之外,剩下的猪仔也都劁过了,长得快,性子也不再那么狂野,最主要的是,能提升肉质。
要是不劁的猪,长大之后,猪肉腥气大,臊臭气重,怎么吃都不是味儿。比如说,有时候在市场买肉,从黑心商贩那买回来的老母猪肉,就非常难吃。
等煮好的野猪肉端上桌,立刻满食堂飘香。袁教授和他的科研组都吵吵:这肉味纯正啊。
而且,野猪肉瘦多肥少,吃起来不柴不油,香而不腻。反正一顿下来,一口大猪就全都被消灭了。
“我们刚来你们这几天啊,就杀好几口猪了,这小日子过的,美滋滋啊。”老卢边吃边赞,以前他肝脏有问题,不怎么敢吃猪肉,现在也不用怕了,自个就造了一小碗。
身旁的袁教授也微微点头:“这感觉好啊,好像当年在一起吃大锅饭,满满都是回忆啊。”
那些村民也赞不绝口,受到表扬最多的当然是猪倌包二懒。这小子的吃相,也逗得大伙直想笑。只见他一边用衣襟抹着眼角,嘴里念叨着:“都是俺一瓢食一把糠喂出来的啊,跟亲儿子似的,真舍不得啊——”
然后,包二懒还一边夹着大肉片子,在蒜泥里蘸一下子,塞进嘴里,连叫“真香,真香!”
“二懒呐,你这也算是大义灭亲涅。”包大明白当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又跟包二懒打嘴仗。
包二懒也乐了:“再瞎巴巴,大明白你就别吃。”
包大明白又慢条斯理地夹了一块瘦肉:“说起来涅,这野猪二代,还是俺家老母猪下滴呢,俺是最有资格吃滴——”
听大伙扯一会儿闲篇,吃一片猪肉,再喝一口酸菜汤,每个人都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
看看吃的差不多了,田小胖就打开话匣子:“袁教授,俺请教您一个问题,您是研究生物的,您说能不能弄出这样一种农作物,秸秆像苞米,也能结苞米棒,然后,上面的穗子呢,结的是水稻,下面土里的根系呢,又能结大土豆——”
这小胖子的想象力够厉害的!袁教授都听得有点直眼,然后就听到邻桌一个几岁的小丫头又进行了补充:“干爹啊,最好苞米杆子也能当甜杆吃。”
“对对对,还是俺闺女聪明!”田小胖坚决表扬:闺女你说滴对呀!
小囡囡也更来劲了:“干爹,大米苞米土豆甜杆都有,那是不是要取个新名字啊?”
嗯,田小胖点点头:“闺女你最聪明,你说了就算。”
这个真有点难,小囡囡眨巴半天眼睛:“有了,一共是四样,就叫四不像好啦!”
“好闺女,来,吃块猪肝,肯定越来越聪明。”田小胖给小家伙夹了一块猪肝过去。
这还没见着影儿呢,你们爷俩说得倒是挺热闹——旁边的人终于看不下去了,包大明白眨巴两下小眼睛:“小胖啊,咱们能不能等这玩意真正研究出来了,再取名啥滴?”
田小胖爷俩,大眼瞪小眼。欢乐的笑声,伴着香气,在食堂里面回荡……
第二百八十章 小白和小巴图的公平交易
笑闹一阵,大伙一起望向袁教授,田小胖口头研究出来的“超级四不像”到底能不能成功,还得听专家的意见。
而袁教授斟酌一番,这才说道:“你的设想很大胆,也很有创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有这样的农作物诞生,这同样也是我们这些研究生物的科学工作者共同的追求。”
说完,还瞅瞅自己科研组的那些成员,他觉得,这个田小胖要是专业知识过硬的话,凭着这种想象力,肯定前途不可限量。
老教授哪知道,这根本就是小胖子满嘴跑火车呢,主要是想引出来下边的内容,只听他又说:“还有,能不能把水稻和大树进行嫁接或者是用什么方法弄到一起,然后,满树结的都是大稻穗,打出来就是大大米?”
“你说的这个,好像跟山海经里面提到的木禾差不多。镜花缘里也有记载,唐傲他们游历海外的时候,见过木禾,结出的大米有三寸宽五寸长,蒸出来的米饭,一粒只怕就有一尺呢。”论起学识的渊博,当属杨老爷子,他徐徐道来,听得大伙都悠然神往。
“嘻嘻,光光小哥哥,一粒大米,就够咱们俩吃的了!”小囡囡拉开两手比划着,一尺的大米粒,好长好长呢,肯定得吃撑。
小光光摇摇头:“那都是神话故事里骗人的。”
小囡囡眨眨眼:“不是说,童话故事里才是骗人的吗?”
田小胖很想告诉两个娃娃:你们信不,这种木禾,干爹现在就能兑换出来。
可是,他真的不敢弄出来啊。这就有点憋屈了,明明有好东西,可是却还得藏着掖着的。
转转小眼珠,小胖子又盯上了袁教授:“袁教授啊,俺以前是学林业的,多少也跟生物沾点边,而且也对生物学感兴趣,就想把木禾这些神奇的东西研究出来,以后,还请您多多指教。要不,干脆俺就拜你为师得了。”
这下,搞得袁教授也好生为难:“小胖啊,要不,你就考我的研究生吧?”
一听考试,小胖子就有点头痛。他要拜师,其实就是个幌子,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从燧石之珠里面掏私货,他可不想还闷头学习啊。
“袁教授,俺主要是有这个兴趣。要不,您就收俺当个记名弟子吧,到时候,俺也跟着做做实验啥的。”
人家老教授也早就年老成精,知道小胖子就是想挂个名,于是微笑点头。田小胖也就顺杆子往上爬,恭恭敬敬地给袁教授敬了一杯酒,就算是拜师了。
这时候,卢教授也跟着掺和:“小胖啊,我看你在摆弄恐龙化石这方面,很有天赋,要不,你也当我的记名弟子吧。”
好啊,反正虱子多了不痒!田小胖同样给卢教授敬了拜师酒,一下子就多了俩师父。
他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拉近关系,师徒如父子,把两位师父和黑瞎子屯捆在一起,增加黑瞎子屯的厚度。再说了,人家两位老教授都那么大年纪了,别说师父了,当他师爷都绰绰有余。
果然,被他这么一闹,彼此都感觉亲近不少,有点一家人的架势了。
田小胖刚坐下,就听又有个声音跟他说:“小胖啊,你都认了俩师父,也不差贫道一个,今天干脆就来个三堂会审。道爷这一身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