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田园-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很快,话题就转移到这株奇特的植物上边。直播间里还是有能人的,很快就有人进行科普,大伙才明白,锁阳是滋阴补阳的一味良药,十分珍贵。
  而且,田源还发现了几条私信,都是私下里求购锁阳的,估计是在直播间里不好意思大张旗鼓。
  可凡事都有例外,还真就有一个叫“我是白骨精”的朋友,而且还是一位女性,直接打赏了一架大飞机,然后要求购买。
  自然引来一阵嘲笑,都吵吵说是白骨精把老公榨得太厉害,这才着急补补。
  眼看直播间里一阵乌烟瘴气,再弄下去估计就有被封了的可能,田小胖连忙开了腔:“有需要的朋友麻烦等几个月,现在刚发芽,等秋天才能采收,到时候私信给我,或者加我好友。”
  刚公布完微信号,就接连响了十几声,看来,这东西还是很受欢迎的。不过现在正忙着呢,等直播结束之后,回家再统一处理吧。
  正在兵荒马乱之际,包队长又急火火地跑过来:“小胖儿,快过去那边瞧瞧,大伙都不认识;正好大明白也在这呢,你也过去。”
  又有好东西,今天还真是惊喜不断啊——田源也不由得精神一振,这可是好事,直播间的人气噌噌见涨啊!
  一伙人又跟着包队长去了那边,那是一个不大的水洼子,形状像个漏斗,只有坑底还残存着一点积水。不过可以看出来,水面上明显漂浮着一些东西。
  “这啥玩意,没见过水里长木耳啊?”萨日根站在水洼旁边,大手在水面捞了一把,手心就出现几个褐绿色的东西,颤巍巍肉嘟嘟的很有弹性,形状就像个小球,也有点像木耳,质地也和泡完的木耳很像,不过比木耳要小上很多,所以萨日根才会这么说。
  “大明白来了,你不是啥都明白吗,赶紧给瞧瞧。”包日娜嘴里吆喝着,她领着的小队第一个发现这东西的。
  包大明白慢吞吞地戴上老花镜,凑上去瞧了半天,然后才晃晃大脑袋:“俺瞧着不像啥好东西,黏黏糊糊跟大鼻涕似滴——”
  听他说的太脏,根哥连忙把手一甩,嫌弃地裤子上擦擦手:“还是挖野菜要紧。”
  大伙一听也就准备散了,可是这时候,田源却哈哈大笑两声:“明白叔,这回你可是假明白了,这东西是宝贝,是送给咱们黑瞎子屯的好宝贝!”
  当田源看到这东西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不认识,不过有燧石之珠,还真难不住他,脑海里很快就反应出这东西的名称“葛仙米”,一听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仙气儿十足。
  给大伙普及知识的工夫,直播间里的一些能人也有认出来葛仙米的,并且顺便进行了科普。原来,这葛仙米学名叫拟球状念珠藻,营养极为丰富。传说是东晋时候,那位传说中的仙人葛洪在山中辟谷,就常年服用此物。后来先给皇帝,原本体弱多病的太子服用之后,身体大健,皇帝感谢葛洪之功,才命名为“葛仙米”。
  葛仙米的特性就是在有农药化肥的地方,绝对不会生长。所以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稀少,绝对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当然也免不了提一下葛仙米的功效和价格,鲜品每斤也在百元以上,至于干品,那就更值钱了。要知道,十斤鲜的也晒不出一斤干品啊。
  这下子,直播间里又炸了,就看个直播而已,总是这么一惊一乍的,小心脏受不了啊。


第十九章 收获连连

  发现葛仙米之后,田源的手机又开始响个不停,估计都是求购葛仙米的,毕竟现在资讯发达,随便上网查查,基本就能知晓。像这种纯正的野生葛仙米,绝对属于珍惜资源。网上虽然能购买,可是谁知道真假呢?
  暂时也顾不上这些,等一会再说,还是组织人手先采集葛仙米要紧。正要叫几个稳当的妇女承担这项工作,忽然发现小霸王正低着头,嘴巴伸进水里,捞了一些葛仙米,津津有味地嚼着,看样子对这味道很是满意。
  “乖乖,咱们能不能别吃这个,吃得都是钱啊!”田源也真急了,不说还好点,听他这么一嚷嚷,小猴子也上去凑热闹,小爪子一捞,就捞了一小把,然后塞进嘴里。
  直播间顿时热闹起来,一片幸灾乐祸“吃吃吃,吃光田小胖!”
  包大明白刚才被卷了面子,这会儿急着找回来:“小胖儿,吃点就吃点呗,小猴子和小鹿还是挺招人稀罕滴,你也别急赤白脸滴——”
  “明白叔,这种葛仙米老贵了,湿的都上百块一斤。”田小胖倒不是舍不得,主要是觉得这么贵重的东西,给这俩浑小子吃了,村民要是有意见就不好喽。
  “啥玩意,这么老贵啊,别吃啦别吃啦,回去俺家还不少胡萝卜呢,吃起来那是嘎嘎脆滴!”包大明白说话都快了几分。
  其实小猴子和小鹿也就是尝尝鲜,吃了几口,就又到别处野去了,大伙这才长出一口气。只是望着水坑面面相觑:没采过这玩意啊,该咋下手。
  田源观察了一番,看到水坑边上,那些没水的地方,潮乎乎的,表面也有一层比黄豆粒还大的小颗粒,只是颜色更深,基本上看不着绿色,变成了黑褐色,应该也是葛仙米,只不过是稍稍干了一些,而且蜷曲成颗粒。
  于是选了几名手脚麻利的中老年妇女,开始采摘。尽量摘干净一些,轻拿轻放,别弄碎了破坏品相。当然,也不要涸泽而渔,适当留一些当种子,千万不能搞一锤子买卖。至于容器嘛,就只能派人回村,拉几个大盆啥的。
  “其他人别瞅着啦,都先挖菜去!”包队长吆喝一声,不过,没人动坑,都站在原地观望。最后,还是包二懒忍不住嚷嚷起来:“那卖了钱算谁的?”
  其他人显然也是惦记这个呢,包村长和田源低声商量几句,觉得这是一个组建合作社的好机会,于是就简单提了几句,大伙这才满意而去。
  很快,就有人跑回来说:又发现几个长有葛仙米的水泡子!
  一时间群情激愤,如果只是那么一点点,分到每家每户,也就没多少钱了。可是数量多了就不一样,黑瞎子屯总共还没一百户人家,可谓是地广人稀,这样分配起来,那就有账算了。
  于是又抽出一部分人专门采集葛仙米,这月份,温度也就零上十几度,水里还是很凉的。不过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没有人退缩,都张罗着回家去取高腰靴子,准备下水。至于这段时间,先捡没沾水的那些小颗粒吧,免得踩喽。
  田源又强调了几遍一定不要采绝种,这才跟直播间的观众聊了几句,然后才下播,至于有意向购买的,还得等些日子,把葛仙米晒干之后,再统一邮递。
  下播的时候扫了一眼,不错不错,关注的人数已经超千,就算是打赏也有千八百块的,蚊子再小也是肉啊,说起来,田小胖才是最缺钱的。如果有钱的话,就多买点金玉翡翠之类,多从燧石之珠里倒腾东西呢。不过他搞直播,主要还是为以后的物产打开一个销售渠道,打赏之类,就随缘吧。
  这一天,村民的干劲也足,中午回家都草草对付一口饭,下午就继续奋战,先把葛仙米采了个差不多,回来用水清洗干净,剩下的就是摊到帘子上晾晒了。好在农村都不缺帘子,家家户户都有不少盖帘啥的,富富有余。
  上秤之后算了下总数,竟然有三百多斤!不少村民都激动坏了,包二懒扯着包大明白的袖子:“大明白,快点算算,能卖多少钱?”
  “要是按照小胖儿说的价格,每户大概能有四五百块钱吧!”包大明白这就显出来作为村里会计的本事,话语里透着股子得意。
  美得包二懒使劲一拍大腿:“这么多,够老子喝一年老白干啦!”
  出息!田小胖也不由得鄙视了一下这家伙:这才哪到哪啊,整个春季,怎么也得下几场雨吧,基本上下过雨就差不多能长一茬,这根本就是长期饭票好不好?
  晚上收工,也不能马上歇着,挖回来的婆婆丁等野菜需要初步摘选一下,去掉干巴叶子,根部也修理干净,再用清水投洗几次,洗去泥土。水菜水菜,洗过之后,野菜也都变精神了:婆婆丁白长叶嫩,小根蒜只留蒜头和上面一寸多长的茎秆,白莹莹地透着股子水灵;荠荠菜也不差,叶子肥厚葱绿,瞧着就鲜嫩。
  把各家各户采挖的野菜都计数称重之后,收拢到一起,统一过秤,婆婆丁将近二百五十斤;小根蒜将近一百斤,还有一百多斤的荠荠菜。可谓是大丰收。
  最后都用将近一人高的大花篓来装,足足装了四下子。齐刷刷摆到牛车上,准备连夜拉进县城,统一出售。
  毕竟是清洗完的野菜,不能放置太长时间;可是如果不洗的话就蔫吧了,卖相更差。
  至于进城的人选,田小胖当然算一个,人家是县里来的干部,其他村民冷不丁去了县城,容易发蒙。尤其是黑瞎子屯比较偏僻,没有大事,很少有人去县城。
  另外一个就是包大明白了,毕竟是村里的明白人嘛,又是会计,跟着算算账啥的。最后一个人选就是萨日根,负责赶牛车,而且身大力不亏,又是猎户出身,安全有保障。
  临走的时候,田小胖还把小猴子给抱在怀里,别人不明所以,以为他是留着路上解闷,实际上,田小胖看重的是小白的特殊能力,没准还能帮着野菜保鲜呢。
  这三位搭伙在萨日根家里吃的晚饭,估计要折腾一宿呢,所以必须吃饱。一边用勺子舀着盆子里的鸡蛋羹,包大明白一边称赞:“比你婶子的手艺强多了,怪好吃滴——”
  根嫂笑着应道:“这鸡蛋羹上边撒了一层你们今天采的那个什么米,那么金贵的东西,能不好吃吗?”
  放了葛仙米吗?田源也才注意到这个茬,用小勺轻轻舀了点,滑滑嫩嫩,清清爽爽,不错不错,味道好极了。
  包大明白也舀了一大勺子,放在眼前细瞅,嘴里念念叨叨的:“你瞅瞅,这么金贵的玩意,俺还怪舍不得吃滴。”
  你不吃俺吃啊,他身边坐着的大晃实在啊,脑袋一伸,咬住勺子一吸,就把一大勺子鸡蛋羹吸进嘴里,还一个劲嘿嘿嘿地直点头。
  饱餐战饭之后,三个人就乘坐牛车,连夜出发。村里的小四轮倒是有一辆,不过没上牌照,不敢开着进县城啊。
  幸好有着朦朦月色,又多带了几个手电筒,时不常的能照照路,一路上倒也平安,三个人闲聊了一路,等到后半夜一点多,这才到达林泉县。
  在田源的指点下,一直来到南街的菜市场,那些菜贩子一般都是在这里聚集。县城周边的菜农,也都早早来这把自己的蔬菜批发出去。当然,也有个别数量少的,选择白天自己在市场摆摊,价格能高一些,但是走量的话,还得靠批发。
  虽然才二半夜,天还黢黑呢,但是菜市场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菜贩子,还有不少电动三轮之类,都是那些菜农送菜的工具。
  “哎呦呵,今个热闹,还来了一辆老牛车!”有个尖嘴猴腮的菜贩子吆喝一声,这年头,牛车还真成了稀罕玩意,最次也弄个脚蹬三轮啥的。
  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十几个菜贩子,车上的包大明白立刻紧张起来:“干啥干啥,你们还想明抢咋滴?”
  “一瞧就是个山炮,这年头谁敢抢,我们都是批发蔬菜的,瞧瞧你车上什么货?”说话的还是那个尖嘴猴腮的家伙,看到牛车上两个裹着绿棉大衣的,还有一个穿着羊皮袄的,自然都当成了好欺负的农民,准备上来捡便宜。
  “你说谁是山炮!”萨日根怒了,在车上站起身,一弯腰就薅住那人的衣领子,一只手就把人提到半空,吓得这家伙俩腿直蹬:“有话好说,别动手动脚的,信不信我打个电话,把你们全都抓局子里去!”
  田源呵呵两声:“俺们是叫你上车看看菜,你好好瞧瞧吧。”
  说完给萨日根丢个眼色过去,和气生财,犯不着跟这种小人生气。
  那家伙拧开手电筒,伸脖子往花篓里瞅了瞅,又抓出一把婆婆丁:“这么长的白,还用水泡了,太压秤,一瞧就是大棚货,十块钱一斤,我包圆了。”
  旁边的包大明白一听,立马激动起来:“小胖儿,十块钱一斤呢,原来这野菜还真挺值钱滴——”
  田源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按照往年的行情,这个月份,婆婆丁刚冒芽,人们都尝个新鲜,是价格最高的时候,而且他们这些是纯正的野菜,可不是大棚里面种植的,那价格最少翻一番。
  于是拍拍包大明白的肩膀,示意他先不要激动,转身对那个尖嘴猴腮的家伙说道:“您还是回家睡一觉吧,等睡醒了再来谈价,说胡话呢是吧!”
  那家伙跳下牛车,十分嚣张地用手点指:“你们这几个山炮,别给脸不要脸,也不打听打听,这市场我侯三说了算,信不信这些菜你们一斤也卖不掉,过两天全烂手里,一分钱赚不到!”


第二十章 齐天大圣的嫡系传人

  现在这种时候,还敢欺行霸市,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是不是?田源可不会叫侯三这种小混混唬住,笑嘻嘻地掏出手机:“要不我先打个电话,我是黑瞎子屯驻村工作的队长,带领贫困户进城卖野菜,碰见有人强买强卖,破坏扶贫大业,你说是给工商局打电话,还是给公安局打电话好呢?”
  扶贫工作是当前第一要务,那猴三当然晓得厉害,立刻就老实了,嘴里一个劲找辙:“误会误会,都是误会,你早说不就没这事了吗。这样吧,二十块钱一斤,算我也帮助帮助贫困户了。”
  二十块,这下子把包大明白和萨日根都吓坏啦,大明白说话都不利索啦:“小,小小胖,咱们就卖他吧,俺先捋捋,这得卖多少钱涅——”
  这家伙见风使舵的本事倒也不差,就是人品太差,田源是不会和这种人做生意的,于是挥手赶人。侯三还真有个死皮赖脸的劲儿,愣是在这软磨硬泡。
  大概是感受到老爹的心意,一直坐在车辕子上的小猴子不耐烦了,它小爪子正揪着几头小根蒜吃呢,直接跳起来,全都摔到侯三脸上。
  黑灯瞎火的,侯三也不知道中了什么暗器,伸手在脸上一抹,好嘛,辣眼睛。
  这咋说动手就动手了呢,这农村人脾气是不好,连小娃子都这么横——周围的菜贩子下意识地往后躲了躲。因为小白一直穿着羽绒服在那老实呆着,大伙都把它当成小孩了。
  “是你们先动手的,这回别怪我不客气!”侯三总算是占理了,胆气也壮了几分。
  “那你们哥俩就比划比划,你姓侯,它是猴,看看到底谁厉害。”田小胖嘿嘿一笑,将手电筒往小猴子那边一晃,小白正张牙舞爪呲牙咧嘴做凶相呢。
  原来是猴子——众人齐声惊呼,侯三也傻眼了:这算什么事,就算是打赢了一只毛猴,也没劲啊,搞不好别被挠个满脸花,那就丢人啦。
  旁边看热闹的不嫌事大,有平时就看不惯侯三那德性的,于是就跟着起哄:“三哥,今天好不容易遇到本家,叫大伙都开开眼,耍一趟猴拳瞧瞧。”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侯三只能含恨而去,小白又重新老老实实坐回去,然后有个菜贩子塞给它两个西红柿,小猴子就美滋滋地啃起来。
  终于没人捣乱了,田源这才向周围的菜贩子点点头:“各位,这是我们村的全体村民在甸子上挖的野菜,绝对不是大棚种的,保质保量,谁要是不信,咱们有视频为证,有兴趣的过来瞧瞧。”
  还真有好事的,将田小胖围住,挤在他身边看手机里面直播间的录像,不时还议论两句:“这场面挺壮观,看起来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