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锦绣生活日常-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担心我,倒是多担心一下自己吧。
我可是听说未过门的嫂子性格爽利,这说的好听性格爽利,说白了就是性格强势,都说长嫂如母,到时候管教妹妹也是理所当然哪。”
唐书琪嘴上的笑容顿时没了,“小妹这一病,口齿伶俐了不少。”
“这也多亏姐姐们时常和小妹说笑,小妹我自然被锻炼出来了。”唐书瑶笑眯眯地说道。
唐书琪噎了噎,拉着唐书夏转身走了,唐书瑶瞥了一眼着站在一旁看热闹的三堂姐唐书兰,没有理会对方转身回了屋子。
唐书瑶看着身后跟进来的唐文博,此时对方脸上愁眉不展,顿时乐了。
现在的唐文博脸上有些肉,整张脸皱在一起,看着别提有多可爱了。
“姐,你还有心思笑,要分家了可怎么办!”
唐书瑶说:“分家这件事大房早有预谋,爷爷他们也要靠大伯养老,肯定会同意分家,现在就看分家能得多少了。”
“姐你怎么知道大房早有预谋?”
唐书瑶看着小弟满脸的好奇,想到这个世界多一分心眼总归是好的,而且对方已经6岁,有些话也能听懂,便跟小弟解释起来。。
“哦~原来大伯母不是想要让大堂哥成亲有地方住,而是想着借这件事分家,大伯母怎么这么坏!”
第3章 分家搬家
唐书瑶心想,分家这件事若是没有大伯的授意,大伯母也不敢提出来。
何况后面大伯也跟着劝说老爷子,可见大伯早就知道大伯母会提出分家,说不定就是大伯让大伯母开的口。
毕竟他是大哥,提出分家这件事若是由他开口,外面只会传他容不下兄弟,影响他的名声。
现在大伯母提出来,而且理由还是因为长孙要成亲家里住不开,在外人看来毫无指摘,虽然会有明眼人猜测出大房的目的,但也不会明着说大伯的不好。
而且刚刚在饭桌上,唐书瑶观察过唐书琪和唐书夏两姐妹的脸色,二人的表现也说明这件事大房早就商量好了。
转念一想,若是爷爷这次分配的公平,分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一来不用看老太太脸色,娘亲也不会有长辈管教。二来爹娘的性子太过懒散,如今分家只能靠自己赚钱养家,肯定不会像以前那般逃避做活。三来分家后没有唐书夏、唐书兰找麻烦,自己身边也能清静不少。
这么想着唐书瑶心里安稳了些,不过这些事弯弯绕绕,解释起来太过麻烦,便接着唐文博的话说:“是啊,大伯母真是煞费苦心。”
“唉!”
看着唐文博小大人似的叹了一口气,唐书瑶说:“放心吧,爷爷他这个人处事公平,不用太过担心。”
唐文博看着自家姐姐没有一点忧愁,心里佩服对方心大,又唉声叹了一口气。
唐书瑶:“……”
难道自己和小弟之间代沟太大?
搞不懂小弟在叹什么气,只是见着对方开始在屋里面走来走去,有些心烦:“你老实待一会不行吗?”
“我着急啊,姐你说他们咋这么半天还不出来啊?”
唐书瑶安抚说:“分家毕竟是大事,一时半会也结束不了,若是意见不合,还得继续掰扯下去,耐心等着吧,你别在我眼前走来走去,搞得我心烦,我看你还是出去待着吧。”
“我去找刘小柱了。”唐文博说完便跑了出去。
唐书瑶看着小弟跑那么快,都以为之前对方的唉声叹气是错觉呢,这转变的未免太快了吧,不过想想也是,6岁这个年纪本就是待不住、爱疯闹的时候。
没了小弟在旁边走来走去,唐书瑶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来到这个世界这几天,唐书瑶最喜欢的就是看看天空,看看树叶。
末世的时候,天都是阴沉沉地,从没有晴天过,如今看着这天空蔚蓝,树叶翠绿,让她的心很安宁。
夏天天气闷热,尤其是快晌午的时候,村里人有事都是挑着早上,或者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处理。
一大早,唐家十几口人在堂屋等着,此时唐礼德去找村长李多福,和唐氏的族长唐显山来做见证人。
昨日已经商量好分配情况,今天等村长和族长过来做个见证,然后各家留一个字据,算是分家完事。
唐书瑶看着大伯和村长、族长走进了院子,后边跟着几个看热闹的妇人,可能是听到了风声,便想跟着过来看看。
她们没敢走太近,唐礼德的脸色有些不好,担心这些妇人背后嚼舌根,便把院子的门一关,拒绝的意思这么明显,有那脸皮薄的婶子便离开了。
还有两个厚脸皮想看热闹的,只是向后退了几步,唐礼德拉不下脸跟她们扯皮,脸色阴沉地转身进屋了。
李多福进屋便直接开口问道:“唐哥你们家可是商量好了?”
老爷子说:“商量好了,他们兄弟几个都没有意见。麻烦你们过来一趟做个见证。”
李多福点点头,他最不耐烦地便是喊他过来做个见证,还得帮着调和,如今看着情况是已经商量好了,顿时放下心来。
另一边的唐显山问:“子生,怎么突然要分家?”
老爷子笑笑:“小一辈的都长大了,要成婚添人口家里住不下,就趁机分了。”
唐显山打量了一眼屋里人,确实人有点多,知道分家的原因,便没有继续追问。
村长和族长没有任何问题,老爷子让长孙在一边写下分家字据。
唐文杰和唐文昊都去过镇上老童生那里念过两年书,会识字写字,如今老爷子将这种事交给长孙来做,也有着炫耀的意思,毕竟村里能读书识字的人家没有几个。
家里这一代孙子只有三个,加上镇上老童生教书束脩半年才30文,家里能负担的起,老爷子也是想让自家孙子能像大儿子一样,因为识字可以找个好活计。
当初家里面没有那么富裕,也是看着同村有人让孩子读两年书,之后在镇上找了不错的活计,这才动心让儿子去试试,只是三个儿子都去念书,家里面自然负担不起,后来也是念在老大是长子,便让他去念书了,真没想到读书这么有用,现在做了账房。
因此老爷子下定决心将孙子都送去念书。
如今村长和族长羡慕地看着自家孙子在一边写字,老爷子颇有些得意。
老爷子说:“以后我和老婆子跟着老大过,老二和老三每年交100文养老钱,家里有19亩田,老大7亩,老二5亩,老三5亩,剩下2亩我和老婆子还能干几年。
院子里16只鸡,6只给老大,老二和老三各5只。
家里头12石米,老大4石米,老二和老三每家3石米。
除了我和老婆子住的上房,这间院子归到老大名下,老二暂时住在这里,多给5贯钱盖了新房再搬出去,老三家搬到林家空下来的院子。
家里还有现钱32贯,给老大9贯,老二和老三各8贯,剩下7贯我自己留着,农具、灶具三家平分。”
唐书瑶听着分家内容,感觉挺公平的,大伯比二伯和自家多一成,有养老和长子名分的原因。
老爷子的分配可以说是很公平,难怪爹娘没有继续吵闹。
来到这个世界几天,唐书瑶了解到这里的货币兑换,1贯钱=1000文,1两白银=1200文,因为银子贵重,所以用铜钱兑换会增加200文钱,但是也很少有用铜钱兑换银子的事。
那一边唐文杰利落地写完字据,拿过来给村长和族长,老爷子以及唐礼德三兄弟看了一眼,确定没有问题又继续抄了4张。
老爷子和唐礼德兄弟三人各留一张分家字据,最后一张给了族长带回去,大家都没有任何意见,分家就结束了。
老爷子带着唐礼义跟村长走了,去买之前林家留下来的院子,林家一家去了县城做生意,村里的房子空了下来就托村长帮着卖掉。
分家都结束了,此时大伯母走过来客气道:“弟妹这是要收拾东西?”
马氏有心想要讽刺对方两句,不过想着既然对方希望自己早点搬走,正好也可以让她们帮着抬东西。
马氏说:“大嫂是过来帮忙的吗?正好东西有点多,你来了我们也能快点收拾完。”
王氏的脸色有些不好,早知道就不过来说这话了,三弟妹这脸皮可真是厚,连客气的话都没有听出来,不过话已经说出口,只能甘认倒霉,捏着鼻子过去帮忙了。
刘氏也走过来,不敢看大嫂的脸色,小声地问:“弟妹还有哪里需要帮忙?”
马氏看着眼前这个二嫂,倒是没想到对方平时看着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关键时刻二哥还会为她考虑,心下有些感慨嘴上却实诚道:“有二嫂帮忙那是最好不过了。”
唐文昊去了李根叔家借来驴车,马氏几人开始将东西往上搬,唐书瑶和唐文博也在一旁帮忙。
王氏和刘氏都在帮忙,唐书琪、唐书夏和唐书兰自然也不能干看着,不情不愿地跟着一起帮忙。
这边东西已经装满了驴车,那边老爷子和唐礼义也回来了。
院子已经买下来了,明天去县城过户就行,今天就能搬走,林家的院子也就空了几个月,现在搬过去也能住人,一家人来回折腾了几趟,赶在落日之前彻底搬完。
唐书瑶想,若是将这些东西收进空间,根本用不上一天的功夫就能搬完,不过也只能在心底想想。
原先的林家是一个小院子,有一间正房,三间厢房,还有一个简陋的棚子可以堆放干柴。
爹娘住在正房,大哥唐文昊和唐文博住在东厢房,唐书瑶自己住在西厢房,剩下的那间做厨房和储物用。
第4章 要去赌坊
搬家折腾将近一日的时间,一家人都累了,草草地吃过晚饭,便进屋休息。
唐书瑶躺在床上意识渐渐模糊,一夜睡得香甜。
清晨,屋里面传来院子里的公鸡鸣叫,唐书瑶瞬间一个激灵,困意也跟着消散。
略带笨拙地穿好衣服,唐书瑶走到院子里便见到爹爹紧皱眉头,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
唐书瑶走到他跟前,唐礼义吓了一跳,唐书瑶说:“爹,你这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唐礼义脸上闪过一丝心虚,否认道:“没什么没什么,你快去盥漱吧。”
唐书瑶心里有些疑惑,若是刚刚没有看错,爹刚才是心虚?
一大早上就心虚,莫非今日是想做什么事?
唐书瑶将这件事放在心底,看着爹爹否认,便也没有继续追问。
扭头看见大哥的屋子开了窗户,而他已经坐在案前写字,唐书瑶想大哥肯定是在抄书,自从大哥去镇上学过两年书,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练字,后来字写的干净板正,便有了抄书的活计。
这件事也没有告诉爷爷,一来抄书得来的钱大哥都用来买书看,二来也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毕竟大堂哥唐文杰也念过两年书,但是他却没能以抄书换来钱,而自家大哥却可以做到,摆明了大堂哥不如大哥。
这只会引来不必要的嫉恨,因此家里人也就默认大哥没有说出抄书的事情。
早上一家人吃过早饭,大哥回到屋里继续抄书,娘亲开始收拾家里,唐文博本想出去玩,但是被娘亲命令留在家里帮忙。
唐礼义在院子里磨蹭了一会,便出门了。唐书瑶看见爹爹的背影,想到今早对方脸上的心虚,不知怎地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找了一个借口跟娘说了一声,唐书瑶赶紧追上爹爹,跟在他的后面。都说人的第六感奇准无比,唐书瑶就感觉自己此刻的心特别烦躁,这也让她更加担心爹。
一路不远不近地跟着爹去了镇上,就见到爹他这是要进赌。坊!
前世唐书瑶17岁高一那年开始出现丧尸,整个世界成为末世,但是从小学过的字唐书瑶一个都没忘。虽然这里的字是繁体字,但是唐书瑶也能猜出来字的意思。
前面那间屋子挂了一个賭字,这分明就是赌的意思,这一刻唐书瑶的怒气蹭蹭蹭地上涨。
看着这里来来往往的人多,又想到自己的身份,唐书瑶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怒气,快步上前走到爹旁边。
“爹,你怎么在这?”
唐礼义心里一惊,没想到女儿也跟过来,眼看就要进赌。坊试一把运气,此时赌。坊门口的人正不善地盯着他们,唐礼义低声呵斥:“你在这像什么样子,赶紧回家去!”
唐书瑶为了阻止爹进赌。坊,委婉说:“爹,这里人多,娘还在家里面,咱们先离开这吧。”
眼看着周围的人要过来凑热闹,而赌。坊的人脸色越发难看,唐礼义本就犹豫不决地心如今彻底断了念头,看着女儿说:“赶紧回家。”
说完唐礼义率先转身离开。
唐书瑶赶紧跟了上去,两人往回走,唐书瑶看着周围来往地人少了很多,严肃地说:“爹你为什么要去赌。坊那种地方!”
“你一个小孩子乱说什么。”
“爹,我都12了,也不小了,再说赌。坊那种地方不是个好地方,你看村里的刘宝顺,婶子们都说他踏实肯干,没想到沾上赌。博,最后输的什么也没有,还让赌。坊的人打断了腿,到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
唐礼义的脸色变了变,不过还是嘴硬道:“好了好了,赶紧回去。”
唐书瑶知道爹之前的几十年一直依赖着爷爷奶奶,不愁吃不愁喝,所以喜欢偷懒,突然分家这件事让他一时想左了。
毕竟爹不喜欢做农活,也做不好农活,此时一朝分家,难免就会想要急于求成。
通常一生顺遂的人遇到重大变故,多半会有两种情况,一是逆境努力生存,二是消极懈怠走上弯路。
现在爹就是第二种情况,唐书瑶说:“爹,现在咱家有地,还有自己的院子,在村里也算是不错的人家,没必要去赌。坊碰运气,而且娘也会担心你。”
唐礼义听着女儿的话,颇觉着有道理,是啊,家里有几亩地,还有自己的院子,比那些家里只有几亩地,十几口人家的强多了,是自己想岔了,担心以后没粮食吃,才想着去赌。坊试试运气。
如今想着,赌。博有赢有输,自己不知道有没有那点运道,若是真如女儿说的像刘宝顺那样,想想心里有些后怕,幸亏女儿劝住自己。
不过想到以后要去地里干活,顿时有些愁烦。
唐书瑶看着爹似是想通了,便放下心来,不过又见着他皱起眉头,不解地问:“爹,你在烦什么?”
唐礼义脱口而出道:“农活累啊。”说完意识到自己的话暴露了自己的本性。
赶紧补救道:“爹之前都是跟你爷爷还有二伯一起去地里,如今只有我自己,一时之间难免有些不习惯。”
唐书瑶知道对方平时贪懒,也没有戳穿他,想了想说:“爹,要不我跟您一起去地里吧。”
唐礼义赶紧拒绝说:“不用不用,这大热天哪有姑娘家去地里的,也就那等吃不上饭的人才会去,咱们家还用不上你,该让你哥,还有文博都跟着去。”
唐书瑶想起今早大哥抄书的样子,怎么看都觉着自家大哥应该适合读书考科举,但是想到现在家里的情况,也无法供大哥继续读书。
此时父女两已经出了镇上,往村子的方向走去,唐书瑶眺望着远处的山,心里想着或许可以上山打猎赚钱,毕竟自己有雷系异能,安全是没有问题。
要是赚的钱多,可以让大哥继续读书,总比在地里待一辈子强很多,但是这个想法只能放在心底,现在都是空想,还不知道这边的野味能卖上多少钱。
便也没有反驳爹的话,不管怎么说大哥的身子骨看着有点弱不禁风,做两天农活也算是劳逸结合,而且现在家里确实没有多余的银钱可以让大哥继续念书,一切都要等等看。
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