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锦绣生活日常-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气地跟大家解释,结果秋月婶和春明婶还诅咒其他婶子,这位婶子无辜挨骂,才会一时冲动跟秋月婶扭打在一起。”
  李多福点点头,明白事情是怎么回事,也记得唐老三找自己说过的话,便冲着打架的两个人说道:“跟大家伙说唐老三收菜的事,我就告诉你们,有那背后说过人坏话的,就不要去了,这事唐老三跟我说过,你们也别埋怨人家,买卖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谁让你们以前得罪过别人呢,你们两个也是,老实做好自己的事,没受伤就赶紧回家吧。”
  听到村长说道最后一句话,秋月婶低着头眼神闪了闪,突然喊道:“哎呦喂,我这头疼的要命,是不是让这女人给打坏了,不行,村长您可得做主啊,是她先冲过来打我的,这事不能这么算了。”


第31章 开业大吉
  李多福眉头一皱; 不耐烦地问道:“你这头疼可是真的?”
  秋月婶眼神闪了闪,梗着脖子回道:“头疼能有假?哎呦,我这头疼的要命; 村长; 这事您不会不管吧。”
  李多福听完这话,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这是公然质疑他,李多福警告道:“现在给你找个大夫,大夫要是说你啥事都没有,这问诊钱你自己拿,若是脑袋有问题,那这钱就她付!”
  刚才和秋月婶扭打起来的另一个婶子听到村长说这话; 冲着秋月婶喊道:“秋月娘; 村长这话说的明白; 我听村长的; 走; 找大夫去!”
  秋月婶连忙挥开伸过来的手,着急道:“找啥大夫啊,这么点小伤不至于; 不至于!给点钱吃点好的补补就行; 不用那么费事!”
  那婶子怒道:“我看你就是在撒谎!秋月娘,你要是不敢找大夫看,就是想讹钱!”说完转头冲村长说道:“村长; 大家伙都在这呢,做个见证,这秋月娘坚持不找大夫,我看就是心里有鬼想讹我钱!”
  李多福看着这场闹剧心里有些烦闷; 这肚子还饿着呢,不悦道:“行了行了,大家伙这么多眼睛看着呢,别装了,赶紧散了吧,这早饭都还没吃呢!”
  人群中有人附和道:“可不就是,早就饿了!”那人刚说完,肚子就咕噜咕噜叫的很大声,大家伙哈哈大笑起来。
  秋月婶见着眼前的情况,恨恨地咬紧后槽牙,怨毒地瞥了一眼刚刚跟她扭打在一起的女人,随即冲出人群大步离开。
  没有热闹瞧了,没事的人都回家了,剩下的人都在等着跟唐老三家送菜。
  定制的桌子昨晚都已送到了铺子,今日也恰好是个好日子,一家人吃完早饭,将收来的菜都放到马车上,一起去了镇上。
  早上大哥临走前带了几个饼子留着晌午吃,因着家里忙着开业,没有时间给大哥送午饭,马氏给大哥10几个铜钱留着买午饭,不过大哥坚持不要,非要带饼子过去就行。
  唐书瑶劝道:“大哥,你留着买点什么吃,若是真用不上就留着,万一遇上想吃的也能有钱买。”
  唐文昊想想也是,便没有再拒绝,待一家人到镇上的时候,距离吉时还有半个时辰,全家人都开始忙起来,唐书瑶负责熬锅底汤,唐礼义和马氏在忙着串菜,在家里的时候已经将肉都串好了,现在就是串菜,唐文博跟着唐书瑶在一旁烧火。
  唐书瑶看着小弟坐在灶坑前看着火势,会心一笑,这几个月唐书瑶每日都在教育小弟,有时候会讲一些寓言故事给他听,讲完故事再讲讲故事有什么寓意,一开始小弟被故事内容吸引,听到讲寓意的时候就不耐烦跑掉。
  如今却能有耐心听寓意,并且改掉很多不好的坏习惯,唐书瑶觉着很欣慰,不一会锅里飘出香味,唐书瑶余光瞥到小弟使劲嗅着小鼻子,他这个习惯还是没改,一闻到香味忍不住使劲嗅嗅。
  唐书瑶笑道:“一会开锅了,姐给你下两个菜吃。”
  唐文博叹了口气,然后摇了摇头,“那可是卖钱的,我不吃。”
  “哦?真不吃吗?”
  唐文博犹豫了一瞬间,随即坚定地点点头,“不吃,姐你不用劝我了。”
  唐书瑶耸了一下肩,继续手上的活。
  吉时到了,全家人都站在铺子门口,唐礼义上前点鞭炮,镇上的人听到声音,纷纷赶过来凑热闹,鞭炮还没放完,附近就聚集了很多人。
  待鞭炮放完,唐礼义拉开牌匾上的大红布,脸上闪着兴奋的光芒,看了一眼周围,唐礼义紧张地搓了搓手,随即大声说道:“各位乡亲们,我们家今日开业,卖串串香哎,各位进来尝尝!”
  唐礼义刚说完,人群中有人喊道:“啥是串串香!这个香味是你家传出来的吗?”
  唐礼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唐书瑶看着爹爹的脸色,上前一步大方的说道:“各位叔叔婶婶你们好,我们铺子卖的串串香,是一种新出的吃食,大家可以进来看看,现在大家闻得味道也是我们串串香汤底的味道,大家闻着香,吃的时候会更香,欢迎大家进铺子看看。”
  有的老饕闻着味道,这肚子里的馋虫就被勾起来了,唐书瑶刚刚说完,他就迫不及待地走进铺子,有客人过来,唐书瑶一家人也回到大堂里面招待。
  之前在家里的时候唐书瑶跟爹娘详细解说了串串香,现在他们也能很好地解答客人的问题。
  那老饕穿的一身富贵,整个体型也是偏胖,听明白串串香的价格,就点了30个肉串,20个菜串,有第一个人进来,接着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看着大堂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坐满了,马氏笑的眼睛快眯成一条缝,串串香的锅底制作好了,其他就没有什么麻烦事,每次客人来的时候,都会问一句吃辣汤还是不辣汤,有那不能吃辣的,就会给客人上清汤锅。
  第一个吃上串串香的老饕,被这味道惊艳到了,嘴上不停地嘀咕:“好吃,不错,味道香……”
  其他后来没吃上的,看着那人吃的这么香,下意识地咽咽口水。
  因为吃的方便,有些青菜放锅里一唰就能吃了,好多人都被这个速度惊到了,大堂里声音不断,不过多数都是在夸串串香好吃。
  这次串串香的定价是,一个肉串5文钱,一个素菜2文钱,也有接受不了价格转身离开的,但更多的还是选择留下来的,唐书瑶她们家的串串香生意,自这一日起火爆整个景阳镇。
  日头快要落下,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马氏数算着铜板,“…8972、8973、8974!”马氏一脸吃惊地抬头看着大家,没想到一日竟然赚了将近9贯钱。
  唐书瑶虽然知道串串香会大卖,但没想到一日之内就能卖这么多钱,毕竟这里的人一文钱都是省着用的,不过转念想到今日来了几个大户人家,一桌子就点了几百串,因此才会赚的这么多。
  眼看着爹娘充满希望的眼神,唐书瑶未免他们对今后太过期盼,说道:“爹娘,串串香是个新吃食,今日又是第一次卖,往后大家吃的多了,来的人就不会像今日这般多了。”
  马氏看着女儿的脸庞说道:“瑶瑶不用担心,娘知道你的意思,看来还是开铺子好,要是推小推车来卖,这人都不够买的,咱们可少赚不少钱啊!”
  唐礼义在一旁默默地点点头,今日他算是见识到这些老饕的大手大脚了,点那么多串都不带犹豫的,想到今日生意好,唐礼义冲马氏说道:“回去打点酒,今儿是个好日子,我也喝点。”
  马氏脸色一黑,不过看着这么多铜板,便答应了孩他爹的要求,一家人关上铺子驾着马车向家里赶去。
  因着家里做生意需要用马车,如今大哥都是走着去学堂,唐书瑶曾提议:“要不家里再买辆马车?”
  唐文昊赶紧拒绝:“大哥能去学堂念书已是非常好的事,若是害怕吃苦,那还不如不去念书,往后还要参加考试,听说考场更是艰苦,若是这点苦都吃不得,大哥还怎么去考试,况且夫子也说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第32章 中秋团圆
  这几日天气骤凉; 唐书瑶恍然意识到原来中秋节快到了,安国的中秋节除了一家人在一起吃月饼外,镇上还有中秋灯会; 据说到了中秋这日; 就有戏班子来到镇上表演,街上很是热闹。
  铺子还没开张时; 家里人就给铺子起好名字,就叫唐氏串串香,唐氏串串香开业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每一日大堂都坐的满满的,这些日子已经赚了80贯钱,爹娘每日干劲十足。
  唐文昊见家里的生意做得这般好; 也终于放下了忧虑; 自从家里的包子生意被影响; 加上又租了铺子; 唐文昊暗地里忧心重重。
  他害怕自己念书这件事会加重家里的负担; 对于念书一事也是耿耿于怀,幸好串串香生意大卖,他也能彻底放下心来。
  因着家里有马车; 从镇上回到家里也就不到一刻钟的时间; 唐书瑶他们一家每日都会在酉时三刻关上铺子。
  今日唐礼义赶着马车刚到家门口的时候,就听到后面有声音喊他,唐礼义向后一瞅原来是阿娘过来了。
  唐礼义上前走几步问道:“娘; 这个时辰您吃晚饭了吗?”
  老太太拍拍小儿子的肩膀,笑着说道:“吃过了,我估摸着时辰,知道你们这时候能在家; 可真是巧了,刚到就碰上你们回来。”
  唐书瑶从马车上下来,走到老太太跟前说道:“奶奶,咱们进去说话,您吃了吗?要是没吃我现做些。”
  老太太看到小孙女过来,笑着摆手,“奶吃过了,走吧,进院子说。”
  唐礼义将马车安顿好,唐书瑶给奶奶搬了一个小板凳,院子里面敞亮,这时候还不太冷,一家人喜欢待在院子里闲聊几句。
  老太太坐下来认真打量了一眼小儿子一家人的脸色,看着他们面色红润,心底知道他们最近过的不错,很是欣慰,老太太笑着冲唐礼义说道:“我过来也没啥事,就是跟你们说一声,中秋那日别忘了回来吃饭。”
  这些日子忙的唐礼义都忘了中秋节一事,老太太一说,他才反应过来,赶紧开口应道:“哎,本就该过去看您的,您不说,我们也要去。”
  老太太笑着点点头,她也是没什么事就想着过来看看,也是因为距离都不远,要不在家里也是听大房的吵架声,想到这里不禁叹了一口气。
  唐礼义担忧地问道:“娘,您咋了?”
  老太太摆摆手,“没啥事,看见你们现在过的好,我这心里就舒服,对了,有个事跟你们说一声,就是文杰媳妇有喜了。”
  唐礼义和马氏相互对视一眼,马氏笑道:“那可是好事,到时候我们也带点好吃的过去。”
  老太太摇头,“你们留着自己吃就行,她啊,现在回娘家去了,还说头三月不让人说,我这看见你们了,就想告诉你们一声,都是喜事,让自家人高兴高兴。”
  听老太太这话,应该是文杰媳妇有些介意这事,之前家里谁有喜事的时候,都是先告诉自家人,以免磕着碰着了,但不会告诉外人,直到过了三月,这胎坐稳了,才会将这喜气传出去,恐怕娘也是想着小儿子是自家人,不是外人,才会说一嘴。
  马氏应道:“娘您放心,我们不往外说,这也是好事,对了娘,中秋节文杰媳妇可要回来?”
  老太太沉默半晌,说道:“可能不回来了,走之前就说了怕来回折腾,待三个月后再回来。”
  唐礼义和马氏面面相觑,在村子里这么久还没听过谁家的媳妇因为这事就回娘家待这么久的,这未免有些太过了吧,不过这事毕竟是大房的儿媳妇,他们也不好指指点点。
  唐礼义安慰说:“文杰要是不说啥,娘您就当没看见,这都是小辈的事,您别想太多。”
  老太太听着小儿子的话心里颇为感动,这是她第一次从小儿子嘴里听到这种话,今儿过来也是因为长孙媳妇有喜就回娘家待着,这个孙媳妇娶回来就是敬着的,也不知他们老唐家做了什么孽,竟娶回这样的长孙媳妇。
  看到小儿子不仅日子过得好了,还变得会安慰人,老太太笑了笑说道:“我哪有心思管那个,他们小辈的只要不作,我老太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凑合过呗,都活了这么久了,有什么想不开的!”
  唐书瑶听到奶奶的话,又看着奶奶的白头发,轻声说道:“奶奶还年轻呢,您还要看小弟成婚呢。”
  “瑶瑶说的是,我老太婆还得看小孙子成婚才行。”老太太看着文博脸上笑开了花。
  ***
  中秋节前一日,唐书瑶她们特意跟过来吃饭的人解释明日休息一日,因为中秋团圆节,大家也能理解。
  中秋这日早上家里人吃过早饭,一起到了老宅这里。
  一进院子就看到爷爷奶奶在院子里晒太阳,唐书瑶笑着走到奶奶面前,亲切的打了一声招呼,老太太看着小儿子一家过来了,嘴角的笑容深了深。
  中秋节是很重要的节日,不管有多忙,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吃一顿饭,也算是这里的一个习俗,唐书瑶打量着大伯母的神态和之前没什么两样,心里有些纳闷不是说大伯母有点不正常了吗。
  “大伯母很奇怪吧!”唐书瑶听到耳边传来的声音,回头一看原来是三堂姐,问道:“怎么?难道你知道什么?”
  唐书兰戏谑道:“知道又怎样?我又不会告诉你!”
  唐书瑶无语地摇了一下头,这行为真是有够幼稚的,唐书瑶仔细瞅了一眼三堂姐,见她眉眼间的阴鸷少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比以前真实多了,猜想这次分家摆脱了奶奶,二房一家过的很好吧。
  虽然二房没有像自家一样做生意,但是以二伯的勤劳踏实,养家糊口肯定是绰绰有余,唐书瑶笑道:“三姐你比以前好看了许多。”
  唐书兰翻了个白眼,说道:“你不要以为奉承我,我就跟你玩,我可告诉你,我这不是故意找你说话的,就是看你一个人在这比较孤单罢了。”
  唐书瑶笑了笑,没有揭穿她的小心思,若是以前的唐书兰,唐书瑶肯定是不想搭理对方的,谁都不想跟一个整天阴鸷的人在一起,毕竟负能量太多也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只是如今的唐书兰,却是一个性格有点傲娇的小姑娘,毕竟是亲人,唐书瑶自是愿意和她相处的。
  这一次的团圆饭,唐书瑶她们几个小辈都是在一旁打下手,王氏、刘氏和马氏三个妯娌聚在一起,刘氏本就是沉默寡言的性子,以前王氏和马氏经常会拌嘴,如今王氏变得沉默起来,马氏还有点不适应,不过想到大哥那件事,便忍住想要说话的嘴。
  来之前唐书瑶以为这次来大房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没想到一切都挺顺利,饭桌上,老爷子看着小孙子小孙女,乐道:“书瑶文博,你们姐弟两这些日子瘦了不少,是不是帮着你们爹娘做活了?”
  唐书瑶回道:“爷,您肯定没认真看,文博脸明明圆了一圈!”
  “姐,我哪有!”唐文博立刻出声反驳。
  老爷子笑了起来,这些日子家里整日都是吵架声,看着小孙子小孙女说笑的声音,那种家的氛围又回来了。
  此时坐在唐书瑶对面的唐书夏,脸色有些难看,自从分家以来,爹娘都在准备大哥的婚事,姐姐也在屋里忙着练习绣技,只有她一人在家里干活。
  她以为嫂子嫁进家里,自己能轻松点,可是没想到嫂子身体娇贵,从不做农活,娘也不敢使唤大嫂,后来爹出了那件事,娘就变得神经兮兮的,家里的重活彻底落在她头上,谁让娘亲变得不正常后还是维护姐姐,不许她做活伤了手,家里做饭、洗衣服、喂鸡这些事都落到她头上。
  看着唐书兰和唐书瑶过得那么如意,唐书夏心里就难受极了,凭什么同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