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后我宠冠东宫-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灯节是大魏第一任皇后下旨举办的,届时整个京兆都张灯结彩,无比美丽。
  晚上还有庙会,花灯挂在每个摊位上边,别具风采。
  而参加花灯节的,不仅仅有平民百姓,还有达官贵族权贵子女,更甚时,宫里的皇子公主也会出来与民同乐。
  宁舒窈与宁如殷先前极盼着这个一年一度的花灯节。
  而今年却有所不同了。
  宁舒窈有些忧愁的跟宁如殷说:“前些日子江南水患严重,许多难民流离失所,有不少往京兆这边走的。”
  宁如殷点了点头:“这事我知晓,天灾人祸,只是苦了底下的百姓。”
  宁舒窈继续说道:“若是今年咱们还是同往常一般张灯结彩肆意玩耍,便是良心也不安的,”
  “我们家虽只是一个侯家,可粮食也备得多。去年雪只下了几日,便是施粥也余了好些粮食。”她有些踌躇:“我,我想在花灯节在城郊也摆一个施粥铺,虽只是微薄之力,却也能让花灯节真正做到与民同乐。”
  宁如殷仔细的听她说完了这些话后,沉默了一会反问道:“夜里施粥,若是看不清面孔叫一些贪婪之辈起了心思,你又如何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城郊治安不如皇都内,虽无草寇却聚集了一大堆流民。”
  “这些流民从江南一路而来,路途中不知道可会染病,若是传染到你,你该如何?”
  宁如殷拍了拍宁舒窈的手继续说道:“我知晓阿窈你心善,可咱们府里之前施粥可皆是在自家门口的空地摆的。”
  “忠顺候府虽在朝廷之上声名不显,可却也是正正经经的皇亲国戚,便是有歹心之人也得掂量掂量。”
  “再者,京兆治安好,禁军每个时辰都会来巡逻一回,便是有人生事来不及叫唤禁军,也能让咱们府里的侍从将他们制伏。”
  她捏了捏宁舒窈的胳膊:“你虽然初心是好的,可也得顾上自己的安危才是。”
  宁舒窈顿时有些泄气:“阿姐,我晓得了,只是。。。”
  宁如殷摸了摸她头发:“若是你真的想做,那便回去想一个万全之策吧。我宁家的女儿,可不能只是养在温室里的花朵儿。”
  宁舒窈点了点头,她方才脱口而出的想法确实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这事看起来简单,可操作起来极为不易,每年侯府施粥之时,总会提前个把月就开始筹备。
  何况这回宁舒窈想接济的不只是京兆里没有居所的乞丐,更是远自江南而来的,数不甚数的流民。
  等告别了宁如殷,宁舒窈便往书房去。
  宁家书房有上下两层,极为宽敞。里边的书籍涵盖历史地理人文军事政要。。。。。。
  宁舒窈虽然向来喜欢看书,却也从来没如此迫切的想要了解一些东西。
  她找到地理丛书,翻开里边关于江南水患的往事,仔仔细细的研读了起来。
  等到了傍晚,屋外照进来的光线已经所剩无几时,宁舒窈伸了一个懒腰,揉了揉自己有些酸涩的眼睛打了个小呵欠。
  江南水患大多发生在春末之季,河流沿岸被绵延不绝的雨水冲刷,淹没两岸的农田和居所。
  水患所到之地庄稼尽毁,生灵涂炭,有时还会引起瘟疫,霍乱,伤寒。。。。。
  更有甚者,还会引发地动。
  宁舒窈将书抱在怀里,她是金玉堆里养大的,从小不识人间疾苦。
  她这回注意到江南水患,还是因为裴少辛同她说的。
  宁舒窈叹了口气,喃喃着:“他未来一定是个好君王。”
  她摆了摆手,将这个想法抛之脑后,毕竟这时裴舜还未驾崩,她的话若是传出去了,便是对裴少辛也是不利的。
  宁舒窈打起了精神,将书放回了原本的地方,阔步走了出去。
  “我知道该如何做了。”她眸子亮了亮,嘴角弯弯的。这个认知让她一下就洗去了方才所有的疲倦。
  回到自己闺房,宁舒窈便挥推了采绿,把自己关在里屋中便是整整一夜。
  第二天一大清早,她便伸着懒腰出了屋来到了忠顺候的书房,手中拿着一沓被勾勾画画过的宣纸。
  忠顺候还未下朝,她便坐在一旁支着脑袋一栽一栽的。
  裴少辛与忠顺候来到书房时候,便是看见这个场景。
  忠顺候轻声咳嗽了声想要叫醒宁舒窈,却被裴少辛制止了:“不必让表妹起来了,瞧她的样子,昨天夜里准是没睡好。”
  忠顺候点了点头,便将裴少辛带进来里屋,商议政事。
  他们并没有聊多久,半个时辰不到便已经有了结论。
  等到裴少辛出来时,宁舒窈还是保持着方才的姿势,一动不动。
  她嘴巴微微嘟着,不知道梦见了什么还砸吧了两下。
  裴少辛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可看着她的眼神却用尽了温柔。
  他轻轻地将宁舒窈手里的宣纸抽了出来,仔仔细细的看了。
  早些年水患的产生和解决之法,水患之后流民的安置,需要警惕的爆发性传染疾病,经历水患的难民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越看到后边裴少辛便越是惊讶,他将宣纸搁在了小案上,轻声说道:“这世间没有第二个女子,如同你一般可爱,善良了。”
  伏在桌案上的宁舒窈羽睫微微颤抖了下,仿佛方才有一只蝴蝶,悄悄的落在了她的眼睫上。


第21章 施粥
  因着裴少辛还有公务在身,也不宜在忠顺候府久留,他的目光便只在宁舒窈身上逗留不久,便叹了口气往外走。
  等听见他脚步声慢慢远了,宁舒窈才睁开了眼。
  她摸了摸自己有些发烫的脸,嘟囔着:“我睡着之时,这些话倒是说的挺利索的。”
  忠顺候在背后轻声咳嗽了一声,把宁舒窈吓了一跳。
  她转过头来朝着忠顺候讪讪一笑:“伯父。”
  忠顺候看见她便没了脾气,只得摇晃着脑袋往里边走,还留下一句:“跟上”让宁舒窈也同他一道进了书房。
  他方坐下便开门见山的说:“如殷昨日同我说了,你想施粥捐助江南来的难民?”
  宁舒窈点了点头:“从古至今江南水患不断,每隔几年江南的百姓便遭受流离失所之苦。阿窈有幸生在侯家,总想尽一些绵薄之力,叫他们能有吃便好。”
  忠顺候点了点头:“你这孩子的想法倒是不错,只是这救济难民一事,便是陛下都还未下旨意。”他抬了头,看着宁舒窈,明晃晃的拒绝了她:“施粥一事,不可行。”
  宁舒窈张了张嘴,许久才问了一句:“为何?”
  忠顺候叹了一口气:“因为难民众多,京兆接济不过来。”他目光投远了,平淡的音调里带了些无奈:“这便是陛下迟迟不肯在京兆开仓放粮的原因。”
  宁舒窈有些急了:“能救一个也行啊,虽说在天灾面前人命如同草芥,可京兆权贵家家都有储备的粮食,庄子里的瓜果蔬菜时常都吃不完。”
  “这些对我们稀疏平常的东西,对那些难民便是救命的稻草。”
  宁舒窈咬了咬牙,争取着:“便只是施粥都不行吗?”
  忠顺候见宁舒窈这幅模样,有些许迟疑,可是当他想到裴舜之时,他还是摇了摇头,目光坚定:“不行。”
  “阿窈,你是宁家的女儿,得为宁家着想才是。”
  宁舒窈张嘴嗫嚅了几下,手上的宣纸瞬间滑下,散落了一地。
  她喘着粗气,眸子里有些不可置信。
  她并非政客,看不懂朝堂的诡辩,可她却将人,看做是人。
  宁舒窈抬了头,也晓得忠顺候的为难。忠顺候府这些年来的施粥布善,是由忠顺候提起的。
  这回他明晃晃的拒绝,怕也是上位者的意思。
  可她不能接受这般将难民视作无物的态度。
  宁舒窈垂着眸子,语气淡淡的:“好的伯父,我知晓了。”
  她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这件事,我不会再想了。”
  忠顺候上前拍了拍宁舒窈的肩膀,宽慰道:“他们自会有自己的归处的,这都是命啊。”
  宁舒窈踉踉跄跄的走了出去,采绿在外头等着她,见她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急忙开口问道:“小姐,你这是怎么了?”
  宁舒窈摆了摆手,声音有些沙哑:“无事,回去吧。”
  书房内,忠顺候蹲下身子来捡起地下宁舒窈留下的宣纸,娟秀的小字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整张。
  他拍落了上边的灰尘,悠悠的叹了口气:“这便是命啊。”
  君王不仁,百姓的安危便悬在了刀剑上。
  忠顺候又想起方才与他促膝长谈的裴少辛,二人也聊到了江南水患之事。
  想到这,忠顺候的眸子里又带了希翼:“他定会是个好君主的。”
  花灯节如约而至,京兆的大街小巷都挂上了花纹不同,款式各异的花灯。
  可宁舒窈却依旧有些无精打采的。
  纵使宁如殷知晓前因后果,却也不知该如何劝宁舒窈,只好将她拉出来走走玩玩散散心。
  而许久没出现在她们眼前的柳如烟,这次却直接求了老夫人,允了她同宁舒窈姊妹一道参加花灯节。
  春末还是有些许凉意的,宁舒窈穿了件湖蓝色对襟长裙,外边披了翡翠绿褙子,青丝挽起,单单插了一支翡翠簪子,簪子成色极好,这通体一身虽不华贵,却极符合侯府小姐的身份。
  可宁舒窈还是有些愁眉苦脸的。
  宁如殷戳了戳她眉心:“叫你同我出来一道走走,你便如此不乐意?”
  宁舒窈一愣,急忙解释:“阿姐,我没有,我只是。。。”
  宁如殷拍了拍她的手背:“我晓得你心善,忧心他们。可如今木已成舟,不如指望江南的水重新退去,叫他们能够再回自己的故土开垦种地。”
  宁舒窈眨了眨眼睛,急忙问道:“那朝廷可派了人去?”
  宁如殷捏了捏她手心,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这儿还有另一个人在旁边。
  宁舒窈懂了她意思,虽说还是有些泄气,可却比方才的心情好多了。也有了闲情雅致往周围的小摊小贩处看。
  柳如烟在一旁眼睛咕噜咕噜的转,见她们往一些小商贩处走,不由皱了皱眉头,眸子里带了些嫌弃。
  虽说她在颍川的首饰时常都是在小商贩处买的,可来了京兆之后,她的衣裳都是请京兆有名的绣娘亲自缝制的;而金银首饰也都是上好的首饰店中挑选的。
  可宁如殷与宁舒窈却不懂柳如烟的小心思。她们正在摊贩处挑选着今夜拿着的花灯,宁舒窈这回挑选的是一只玉兔形状的花灯,憨厚可掬的玉兔极为生动,等点上灯后,许更会活灵活现的。
  而宁如殷挑选的,是一个莲花形状的花灯,灯芯在莲花的正中央,等到一会儿燃上后,四周的灯纸上还会映照些复杂的花纹。
  等到宁舒窈与宁如殷提着花灯回到柳如烟身旁时,柳如烟看着这些花灯顿时有些酸了,可她神情倨傲,纵使是总往上边瞥,却还是一副瞧不上它的样子。
  宁舒窈与宁如殷对视了一眼,有些无奈。
  她们提着花灯往前面走,可前边不知晓发生什么了,竟有女子的尖叫此起彼伏,甚至还有刀剑入体的声音。
  宁舒窈紧紧攥着宁如殷的手腕,想往后退。
  可在她身边的柳如烟不知道看见了什么,大声尖叫了起来。
  霎时,便有几束目光便投到了这三人的身上。


第22章 救美
  “呦,哪里来的小妞,这模样够嫩,爷喜欢。”一个身着黑色夜行衣,可体量宽大,满脸油腻的男人像饿狼似的盯着宁舒窈三人。
  宁舒窈吞了一口唾沫,心里不由打鼓,前生今世,都是第一回 遇见这种事,她丝毫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远处的大街上还灯火通明,可却已经没了声响。
  宁如殷在一旁虽有些害怕,却也还是下意识将宁舒窈护在身后。
  她是姐姐,从小到大都是照顾别人的一方,纵使是这种处境,却也还是想担当起姐姐的责任。
  而柳如烟便是看着那人提着的刀便腿软了。
  她颤颤巍巍的说道:“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哒,哒,哒。。。”那人一步一步的走过来,他走一步,宁舒窈与宁如殷便各退一步。
  她们想拉着柳如烟一道往后退,可柳如烟却挣脱了她们,往那人身上扑,扒拉着他腿裤:“我父母皆是平民,不像她们,她们可都是名门贵族之后,身上随便一件首饰便极为金贵。”
  宁舒窈瞪圆了眼,有些不可思议。
  可是那贼人却是识货的,把柳如烟头上的发饰一摘,在手里掂量了几下:“你这首饰成色倒是不错,还说自己父母都是平民?”
  他冷哼了一声抓着柳如烟的头发:“还敢骗我?”
  头皮被扯着的痛意让柳如烟不由呲牙,她眼泪都流了出来,急忙解释道:“我没有骗你!我只是忠顺候府家老太太的远房亲戚,并不熟,今年也是凑巧才来了京兆。”
  她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忠顺候府中可富裕了,便是装着膳食的碗都是白玉做的。”
  柳如烟悄悄地抬头看了宁舒窈与宁如殷一眼,缩了缩脑袋说道:“你不若绑了她们之中任何一个,便能荣华富贵一辈子。”
  贼人手上的力气愈发轻了,柳如烟松了口气,缓缓的站了起来,转过身来看着宁舒窈与宁如殷,语气轻飘飘的:“随便一个便够了。”
  贼人明显被柳如烟的话给打动了,撇过柳如烟便往前走。
  宁舒窈一顿,扔了手里的花灯急忙扯着宁如殷往身后跑。
  “阿姐快走!”
  可她们二人今天穿的鞋只是兴了个款式,走起路来总得小步小步的走。况且那贼人是个身强体壮的男人,自然是轻易便能追上她们俩的。
  宁如殷感觉自己的手被人往后拉住了,不由惊呼出声。
  宁舒窈见状急了眼:“阿姐!”
  她还想说些什么,背后却被一击,顿时没了知觉。
  道路上一扫而空,宁如殷倒在地上微睁着眼睛看着宁舒窈被贼人扛在身上,她声音细小如蚊,却已经用尽了力气:“阿窈。。。”
  而柳如烟在她身后,面带了些喜色,方想自己独自走开,可没想到自己身后还有一个男人。
  她有些一惊一乍:“你,你不能抓我,我姑奶奶可是忠顺候府里的老太太,若是你伤了我,便只能吃不了。。。”
  男人也没听她把话说完便冷哼了一声打断了她的话:“自私自利,有违人伦。你这种人,也不配在这世间存活。”手起刀落,柳如烟便倒在了地上没了气息,她眼睛瞪得圆,眼里的戾气却丝毫不减。
  见柳如烟倒在地上,男人便将自己剑上的血抹了干净,他冷眼看着地上的尸体,又将眼神移过来看向宁如殷,将剑背在身后,往暗处走了。
  等到宁舒窈悠悠转醒时,已经到了后半夜了,她手脚被捆的结实,丝毫动弹不得。
  她转过头来,看向身后,这是京兆的方向。如往常的花灯节一般,灯火通明,无数的灯火仿佛挂在天街一般。
  宁舒窈张了张嘴,心中第一个想起的人竟是裴少辛。
  她喃喃着:“表哥。。。”
  贼人听见了动静,起身打灯来看她:“小妞,你这是做什么?”
  领头的贼人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蠢蛋,你怎么把火给点上了?要是有人来怎么办?”
  贼人急忙熄了火,摸着自己的后脑勺嘟囔着:“着急什么啊,这荒郊野岭的哪里有人会追过来。”他看了一眼宁舒窈,冷哼了一声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就因为这娘们吧?”
  领头的贼人横了他一眼:“她可是侯府小姐。”他摸着方才从宁舒窈头上摘下的翡翠簪,用指腹摸了摸:“这成色,便是行里的顶尖了,够买一百个你了,懂不。”
  他又摸了摸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