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 番外完结-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小的一张,被崔向北放在了工作证里面藏着。
李春花和苏铁山是晚上回来的,他们倒是想在外面多待几天,给闺女他们一个空间。不过要过年了,必须回来准备了。
回来的时候,崔向北正在厨房里面做饭,苏曼则在看什么养殖的资料。
两人各自忙各自的,还时不时的回头看看对方。
看着两人这感情好的样子,李春花可放心了。
小北这孩子不错,性子好,人也体贴。看看对自家闺女多好哟。
李春花虽然觉得闺女是自家的骄傲,可也知道自家闺女这性子挺强,这世上的狗男人大多数没啥自知之明,遇到比自己强的女人就受不了,还是小北好。
过两天就是除夕了,今年苏曼和崔向北又结婚了,自然是要过的更好一些的。
两人忙里忙外的买东西。
崔向北平时就干活勤快,现在成了女婿了,就更勤快了。白天苏曼去上班,崔向北就在家里帮忙,跟着丈母娘和老丈人去采购。把家里的重活累活都给包了。
晚上的时候,他就和苏曼一起认真的研究两性关系。
苏曼发现崔向北学习能力真的挺强,车技越来越好,而且还知道去医院拿计生用品。像个老司机一样的。让她对这事儿也重新燃起了浓厚的兴趣。
到了除夕这天,老苏家人再次齐聚一堂。
李春花看着一家人齐齐整整的坐在一处,老脸幸福的满面红光。
再看着自己只知道吃东西的苏秋月,“大闺女哟,你得长点心了。”
苏秋月抬头,睁着眼睛看自己娘,”娘,别催了,不着急。真的。”
“我是为你好,咱老苏家全家人就你了。”
苏秋月可怜巴巴的看自家妹子。“妹儿,我就是嫁不出去了,你也不会嫌弃我的,是不是?”
苏曼笑道,“开年厂里不是还要盖房子吗,姐你自己也弄一套小房子,以后谁也管不着你了。”
苏秋月一听,立马点头,“没错,我得买房。”
到时候有钱有房,可没人催她了。
李春花还想说两句,就看着自家三儿子贼兮兮的看着自己,她眼睛一眯,“老三,咋了?”
苏三柱看了眼徐小丽,徐小丽也害羞的低着头。
“娘,我们小丽有了。”
徐小丽头更低了。
李春花闻言,看向徐小丽,“好好照顾自己,三柱,好好照顾你媳妇。对了,这个娃跟谁姓?”
老苏家人看向苏三柱他们。
苏三柱道,“还没决定,到时候抓阄。”
说着,自己傻兮兮的先傻笑起来了。
李春花:“娃是谁带,你们丈母娘带?”
”不找她,咱请人带。”苏三柱道。他又不傻,这要是请了丈母娘,丈母娘拒绝也就算了,要是真的答应了,以后才牵扯不清楚呢。丈母娘对他又不好,所以他不准备和丈母娘一起生活。还是自己小两口过自己的好。
李春花笑着点头,“这样安排挺好。”然后转头就和苏曼道,“闺女,你和小北也紧着点,趁着我还年轻,可以给你带娃。”
苏三柱:“……”
苏曼和崔向北笑着没说话。
李春花道,“光笑可不行,要放在心上啊。”这两口子见面时间短。她心里担心他们一时半会没娃。等以后年纪大了生,就艰难了。
崔向北笑着道,“娘,不着急的。我们还年轻呢。”就是一辈子不生,他也不着急。在他心里,苏曼是最重要的。
苏曼身体不好,他也知道。这几天晚上两人躺在一张床上,他就更察觉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苏曼的手脚都要放在他肚子上面窝着,要不然一整晚都是冷的。
崔向北挺心疼,想着以后争取冬天都回来给苏曼暖被窝。至于生孩子,他压根就没想过。他连一个好丈夫都没法当,还怎么去当一个好父亲。
因为知道崔向北初一就要离开了,所以老苏家人早早的都回去了。李春花就让苏曼他们回屋里休息。
两人难得的没像前两天那样着急的探讨两性关系,而是安静的抱着靠在床上。
崔向北还将苏曼的脚放在自己的肚子上面,手则给她捂着手。
“苏曼,我不在的日子,你得照顾好自己。别太辛苦了。”
苏曼抬头摸了摸他好不容易养好的脸,“崔向北,你知道我最开始看上你哪里吗?”
“我真诚的心。”当初为了追苏曼,他可花了不少功夫呢。
苏曼笑道,“不,看上了你的脸。”
崔向北:“……”
“所以崔向北,你平时工作就算再忙,也别太熬自己的身体了。要是你没这么强壮,脸没这么好看了。头发还掉了,我可能就会没那么喜欢你了。”
这语气特别认真,崔向北顿时有了危机感。想着自己天天熬,上次照镜子好像是清瘦了很多。
看着崔向北有些担心的样子,苏曼顿时乐了。“我说真的,你要照顾好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科研工作不是一两天,而是要用一辈子来做的。好的身体才能做出更多的成绩。”
崔向北低头看着她的笑眸,“我听你的。”
……
大年初一,崔向北就拎着行李走了。也没让老苏家人送,就苏曼一个人送他去车站坐车。
车子要开走的时候,崔向北就重重的抱了一下苏曼。
”苏曼,等退休了,我天天陪你种花种草,陪你钓鱼。“
苏曼笑道,“退休老头都喜欢下棋,老太太喜欢跳舞。”
“那我就陪你跳舞。”
苏曼笑着推他,“跳舞的老头子,现在该去奋斗事业了。”
崔向北笑着道,“跳舞的老太太,你等着我。”然后转身就钻进车里。
从窗户那边看着苏曼的时候,他已经重新燃起了斗志了。
为了给苏曼的承诺,他也要好好的工作,早日完成建设祖国的任务。
第266章
开春,南平上上下下所有的单位都快速的运转起来了。
苏曼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做事儿就讲究一个效率。
冬天的时候能做好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现在开春了,其他的工作也开始做了起来。
农业部门的人负责管理畜牧方面的管理员就去了外地的大型养殖场里面去挑选良种。
县里这边则为接收饲料厂做准备。
县里老百姓知道开年又要开新厂了,而且还是以前没开过的饲料厂,招工要求也挺严格。家里有些学历的年轻人赶紧趁着开年过来报名。
三月的时候,进口的饲料厂就在南平落户了。
饲料厂生产的饲料不止可以用来养猪,还可以用来养鸡,养养羊。
赵书记就担心这饲料厂不挣钱,回头那些花出去的外汇就浪费了。
苏曼道,“饲料厂这边先摸索起来,然后先喂上一阵子,观察一下牲畜的反应。要是效果好,各地公社也和农民同志做好解释工作。让他们尽快的接受饲料养殖。头一年的饲料可以赊欠,年底牲畜养成之后,再进行结算。”
“就怕农民同志不接受。”赵书记有些担心。
苏曼道,“没关系,凡是总有个开头。先不赚钱也没关系,后面这钱就赚不完了。以后我们还可以供应其到其他的养殖场去。”
这饲料厂在国内还是个新鲜玩意,苏曼可不担心赚钱的事儿,到时候只怕供不应求。
至于以后吃不上地道的土猪肉了……苏曼觉得连肉都吃不上到时候,这些都不是事儿了。
有了苏曼的安排,下面的人干活也尽心尽力的。饲料厂很快就产出第一批饲料了。
现在有些公社也有小型的养猪场。北河公社这边就有一个养猪场,养了二十头猪。一听说县里饲料厂要搞实验,其他公社还在犹豫的时候,北河公社立马就站出来了,表示愿意搞实验。
公社如今的李书记道,“那可是苏县长搞出来的,还能错了?咱要是晚了才要吃亏呢。”
第一批饲料就到了北河公社这边。
饲养员们都是经过县里的培训的,知道这些饲料要怎么用。每天严格按照要求喂养。
观察一个月之后,果然发现这些吃饲料的猪比吃主的猪长的要快很多。
为了搞宣传,苏曼就让县里人过来拍了两边的猪的对比照片,写了一篇宣传稿子,并将饲料的用法用量都写成文件在全县进行推广。
整个南平县的社员们都沸腾了。
因为南平之前的号召,所以很多人家里都养了猪。现在县里竟然还专门开了一家给猪生产食物的厂子,可让老百姓刷新了世界观了。头一次发现这些猪比人还金贵的。
对于要花钱的东西,老百姓都有些敬而远之。反正能去打猪草,干啥要费那么些功夫呢。
不过有些会算账的老百姓就算了一笔账了。
吃了饲料的猪长的比较快,那多出来的猪肉用来买饲料,那不挺划算吗。
所以还是有些老百姓接受了这个新奇的事务。
苏曼对于老百姓们是否接受这个并不是很在意。反正等养过一茬之后,老百姓们看到结果了,自然就会接受了。
有些事儿说的再天花乱坠的,那也没有亲眼看到的事儿来的好。
第一批良种到了之后,南平县第一个大型养殖场也开始了。
实验地点也是在北河这边。
一大片的山被围了起来。里面分了一个位置,专门养着鸡鸭,养着牛羊。
数量还不少,漫山遍野都是。
毕竟是全县性质的养殖,规模小了拿不出手。苏曼也不担心亏本,有饲料厂作为依靠,亏不了本。
苏曼还带着赵书记和县里的一干干部们亲自去养殖场看过。
看到有人在养殖场这边收拾晒干的粪便,赵书记道,“这是在干啥?”
程副县长高兴道,“这些都可以作为化肥的生产原料。”
赵书记也笑了,“这样一来,这养殖场又多了一项收入了。”
程副县长道,“何止呢,这些鸡以后长大了,鸡毛可以卖给一些厂子做鸡毛掸子。羊毛也可以加工成毛线。连皮都能给皮具厂那边。那些肉就更不用说了。”
赵书记眼都红了,“这养殖场可真是个宝贝。”
这回儿看着这些牲畜崽子们,赵书记觉得好像看着南平的未来一样。
南平这两年因为家具厂的事儿,一直搞的红红火火的。苏曼也成了华州地区各县的名人。知道苏曼当了县长,他们还想着这南平今年是不是家具厂又要搞大动作了。结果今年家具厂倒是稳步前进,和去年差不多。但是没啥大动静。倒是县里买了一堆的牲畜回去了。
有人一打听,才知道苏曼要在县里搞养殖。
好些县里就有些嘀咕了。
说这当厂长的人去当县长,就是不靠谱。不懂得管理县里的工作。竟然花心思去搞养殖。
而且花外汇进口了什么饲料生产线。
这不止嘀咕,还有些人去地区那边告状,说南平乱搞一通。
赵书记知道之后,差点破口大骂。要和苏曼去地区那边讲道理去。
苏曼淡定道,“老赵,淡定。成大事者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反正地区领导又没有批评咱们。怕啥?等咱们搞好了养殖场,打他们的脸。咱县里的肉不供应给他们县里,让他们来求咱们,那才爽快呢。”
赵书记道,”我心气不平。”
不过他看看苏曼那一脸不生气的样子,顿时心里有些惭愧。觉得苏曼背后还有个省长呢,苏曼脾气都这么好,自己反而还闹起来了。
苏曼道,“现在生气也没有用。老赵,你也看到了。咱现在得咬着牙把这事儿干好,要不然看咱们笑话的人特别多。”
“那必须的。”赵书记立马道。
“老赵,为了把养殖场办好,咱得整合一下县里,让县里有个更好的环境搞经济。你觉得咋样?”
赵书记有些懵,“怎么整合?”
苏曼道,“你也看到了,咱们这养殖场开的挺大的,偷鸡摸狗的事儿是不是有人干?我就担心有人使坏。”
“我看谁敢!”赵书记气愤道。
苏曼安抚道,“你生气也没有用,咱得认清楚现实。咱就是管理再严格,那也总有人铤而走险。我现在可不想让我们养殖场的项目出现一点纰漏。我准备重新整合各个公社的民兵力量。你也知道,下面有些公社管理松散,民兵基本上不管事儿。这可不行,那些偷鸡摸狗的坏分子,我必须要狠狠的抓一抓。”
未来就是这么一些人搞乱了下面风气。明年可是六六年了。苏曼觉得自己必须把县里的力量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人有机可趁。
赵书记如今也算是习惯了苏曼的作风。做事儿那就是雷厉风行的。你说她强势吧,偏偏说话又显得特别尊重人。不把你当外人看一样。
所以对于苏曼提的这个意见,赵书记也就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同意了。
反正他不点头,苏曼肯定也是要想法子做的。
“是该整合一下了。咱商量一下。”
苏曼所说的整合,当然不止民兵,还有当地基层干部。
首先就是将一些基层当干部进行替换。
她虽然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是也知道,很多基层的干部并不好。
很多地方也是因为这些基层的人浑水摸鱼,搞坏了风气。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是不会对基层进行大规模调动的。因为这其中牵扯的人太多。但是如今南平县里面上下一心。
县长和书记吃一个锅里的饭,这事儿自然就好办了。
县里专门成立了一个暗访小组,以调研林场的名义,去各个生产队进行暗访。
打听当地干部的行为作风。搜集证据。
然后以为了防止调查期间,下面基层干部动用公社民兵为理由,苏曼提议将各个生产队的散民兵全部规划到县里来。以后他们属于县里直接管辖,而不是当地的公社和生产队。
当然,没有特殊的理由也不行。所以这次南平就以打击偷鸡摸狗坏分子为由,整合民兵力量,在全县进行巡逻管理。暂时规整民兵力量,有利于调动配合。
公社如果有需要用到民兵的地方,就打个电话到县里进行报备,才能使用民兵。
随着一些基层干部的事件递上来之后,赵书记气的拍桌子。当初林书记在任期间雷厉风行的整顿了一次,彻底将混乱的南平整顿好了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谁知道竟然还有漏网之鱼。要不是苏曼这次突然提起来了,他们还不知道呢。
苏曼道,“民兵力量不能给他们了。整顿好了再说。”
赵书记深以为然。
两人这么一搞,彻底把下面的人给搞蒙了。
之前苏县长上台的时候,下面的人只知道苏县长搞经济是一手,上台就搞养殖场。
结果突然就整合了民兵,还换了一些干部。
这手段也太强硬了。
就在大伙儿有些心慌,担心这县长又搞事儿的时候,上面突然就完事儿了,还给下面各个公社下发文件,号召人民群众一心一意搞生产。上下齐心做养殖。
似乎为了验证县里确实是定下心来搞养殖了,六月的时候,南平县还给省里投稿了。
稿子的内容是关于南平县第一养殖场现状。
还附带了第一养殖场的照片。照片上面,漫山遍野的牲畜。虽然还没长大。可那个头看着比别的养殖场里养的都要好。文章里还写了一些关于这些牲畜养殖的技巧,以及牲畜之所以长的这么好,是因为吃了饲料。
文章刊登没多久,就有外地大型养殖场打电话过来了,想要过来参观。
知道消息之后,苏曼很是满意。
这个文章就是故意发出去的。一方面是安定南平县人民群众的心。让他们知道她确实是个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