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宫记·晏然传-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平静地把玉佩呈上去,对他说:“姐姐说……希望奴婢代替她……陪伴陛下。”
这话说得直白极了,说得她自己都红了脸,头也不敢抬地期盼着皇帝的答案。过了许久,低垂的头的她见到皇帝走到了她面前,伸手扶了她起来,却是无甚感情地道:“婉然,就算是晏然的意思,朕也不能听。”
“陛下……”她滞住,怔怔地望着他,说不出话。
“你该知道,是你害了她。”
她慌忙地摇头:“不是的……娆谨淑媛……”
“她没有害娆谨淑媛!”皇帝厉声喝道,言罢顿时无力,停了一停,阖上眼睛,“她没有害娆谨淑媛,朕信她,但朕救不了她。”
“陛下……”她思忖了一会儿,几是乞求地再度道,“那……求您让奴婢回御前吧。”
她觉得他会答应。
“不行。”皇帝的回答很干脆,淡看着她,又道,“朕怕每天看到你会忍不住杀了你,连晏然交代的最后一件事也办不好。”
她心中一片灰暗。
“六宫上下,你想去哪儿,你自己挑吧。”皇帝说。
她抬了抬眼,淡漠道:“荷莳宫。”
那天,踏出成舒殿的她,对晏然恨之入骨,只恨就这样让她走了,没能杀了她。
婉然就到了静妃身边,混得如鱼得水。静妃信不过她,却不怕她出卖自己,她们互相都有把柄在对方手里,所以静妃大可以放心用她。
。
她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晏然竟会回来。一个被废黜的婕妤,回了宫、企图弑君却仍躲过一死。
那阵子,她们不知道晏然在哪儿,只知道皇帝在和各方斡旋着,为晏然力排众议。
终于,晏然又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受封充容。
她在宫外生下的女儿受封齐眉帝姬。举案齐眉,婉然觉得,晏然在有意讥她。
晏然再一次宠冠六宫,比两年前更甚。两年前,不过是比旁人得宠而已,如今,几乎是真真正正的专宠。
被废过一次的她,终于不再如从前那般,大度地劝着皇帝多去看看别人了。不过这不要紧,皇后就要死了,静妃会争得后位,晏然她……嚣张不了多久了。她唯独担心的事情就是玉佩的事被戳破,但她知道,凭着晏然对皇帝长久以来的不信任,她是不会主动去问的;而只要她不问,这件事就变得顺理成章,皇帝不会觉出不对。
那阵子出了很多事,皇帝受了伤——据说是被游侠所伤。晏然日日到成舒殿侍奉,御前宫人说,是皇帝怕她被帝太后问罪,所以让她日日都去。
怡然嫁了人,夫君竟是晏然的兄长。晏家早已平反,皇帝让他作了关内侯,怡然就是侯夫人了。
真是瞬息万变……
从前在晏然身边得脸的宫人,在她离宫后都调回了御前、回宫后又还给了她。不过还有一个人在荷莳宫,红药。
除了御前拨过去的那几个,红药是从前在晏然跟前最得脸的,亦和婉然很是熟络。但这两年里,因着对晏然的怨愤,婉然自己都觉得,她待红药刻薄极了,她惊讶于自己竟然可以这么狠。
好在静妃刻薄得与她不相上下,且在晏然回宫后愈演愈烈。
有时候看着红药遍体鳞伤还要忍着痛做好事情,婉然也会有一丝不忍,但这点不忍和心中的恨意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
每次打红药,她都会用十二分的力气,若是宦官代为责罚,因着她这个掌事宫女的关系,也是断不敢手软的。
有一次,直打得红药吐了血,用手死死捂着嘴,一阵咳嗽间鲜血从指缝里流出来,红药抓着她的裙摆,口气虚弱却不乏质问:“姐姐你为什么……从前同在充容娘娘身边做事,就算你最后背叛了她她也不曾怪过你,你又为什么待奴婢这样这样苛刻……”
她只觉一阵怒火窜了起来,手中的竹板再一次狠狠落下,斥道:“一声充容娘娘叫得这么顺口!你以为你回簌渊宫去她还敢留你么!”
。
皇后终于死了,静妃开始谋划后位;红药的兄长也死了,那是红药在宫里唯一的倚靠。想要巴结婉然的宫人告诉婉然,红药大概又偷偷祭奠兄长去了,婉然冷冷地发了话:“去找回来,照死了打,活腻了就跟她兄长作伴去。”
她没想到,就是在那天,晏然竟把红药带走了。
竟然丝毫不担心她在荷莳宫待了两年已是静妃的人了?
而且,晏然没有来询问静妃的意思,只是理所当然地待了人走、然后差人来回个话。这是明明白白的挑衅,只有宠妃才敢这样逾矩。
婉然再次见到晏然的时候,她已经回宫很久了。正好红药也在,婉然气不过,便用话讥着晏然,让她要么向静妃叩首谢罪、要么把红药还回来。
红药一味的胆子小,遇上这样的事就没了主意,又看着晏然为难、觉得她不可能为自己去跪静妃。可若是回荷莳宫……只怕会生不如死。
婉然看着红药绝望不已地跪下、求晏然赐她一死的时候,怒不可遏地一耳光打了下来,直斥她吃里扒外。
换来的是晏然亲手打过去的一巴掌,她说:“这后宫里,最没资格说别人吃里扒外的,就是你。”
。
昔日的姐妹终于动了手,婉然心里五味杂陈。她看着镜中脸上的伤痕,依稀渗着血迹,心头恨意更浓了。
也许是一报还一报吧,晏然脸上也受了伤,是太后砸下去的茶盏摔出的碎瓷划的。
婉然要就势毁了她那张脸。
这件事她没有告诉任何人、甚至瞒着静妃。她找到了从前在才人秋氏身边、现在在明玉殿做事的宫女玉禾,让她将药添进了晏然的药膏中。
结果却是玉禾被发现了。所幸玉禾顾及家人,进了宫正司后便自尽,所有的嫌疑都落到了才人秋氏的身上,很快,皇帝下旨降秋氏为宝林。
婉然一声冷笑:皇帝还真是在意晏然,没坐实的罪名都降了秋氏的位份。
。
静妃强行受了孕,为了后位。故而一直胎像不稳,阖宫上下都很是上心,婉然更是。因为她很清楚,这是静妃铺向后位的路,静妃做了皇后,才能再收拾了晏然。
目下,已经晋了静媛夫人。
可静媛夫人到底是比她更在意这个后位,变得患得患失,晏然的几句挑拨就让静媛夫人不肯再留她,又因她知道的底细太多,寻了个由头要赐她一死。
还是皇帝救了她,把她打发去了柔婕妤那里。这是他对晏然的承诺。
。
大寒那日,已快临盆的怡然受太后诏入宫赴宴,席间一展茶艺,欲与晏然配合,晏然却拒绝了。柔婕妤就叫了婉然来,时隔十余年,她们竟又一次沏茶,就如曾在御前同做事时一样,默契极了。
却就是这次的沏茶断送了静媛夫人的后位——早产生了孩子,却是个怪胎,且还断了气。这样不祥的事,让皇帝一举将她从正一品夫人降到了正五品姬。当矛头直指向婉然的时候,她就很清楚是晏然动的手了。她也终于明白晏然为什么这样恨她,因为有口难辩的绝望实在难熬。
她的最后一线希望,是皇帝为了当初的承诺,再救她一次。
可晏然和皇帝挑明了。玉佩的事,成了两人间一场荒唐的误会,郑褚眉眼丝毫不动地低垂着,语气平静却隐有讥刺地告诉她说:“陛下和充容娘娘都说了,这事儿够调侃一辈子的。”
一辈子,他们会一起过一辈子。
皇帝下旨赐她一死,她唯一的愿望,是拖晏然一起死。他不要她,她就要让他难受;晏然让她不快,她就要让晏然死。
她告诉郑褚:“我有东西要面呈陛下。”
郑褚面无表情:“有什么东西,我转交就是了,陛下怕是没东西见你。”
“尹氏的血书就是郑大人转交的吧!”她凄然笑道,“你以为我还会信这些么?你们一个个都帮着晏然!”
郑褚不耐地瞥了一眼旁边放着三件东西的托盘:“既不肯给,就赶紧从命吧。”
“不让我见陛下,这东西自有办法到帝太后手里!”她阴测测地笑着。
这招果然很管用,郑褚滞住了。如同人人都知皇帝喜欢晏然一样,太后不喜她也是人尽皆知的事。谁也不敢打这个赌,如果帝太后真的拿住了把柄不顾皇帝的心思赐晏然一死,那是谁都担待不起的罪名。
郑褚带她到了成舒殿前,这个她很熟悉的地方。她无数次地设想过,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她可以以嫔妃的身份出现在这儿,和他谈笑。
看来没机会了。
她将荷包和信封交给郑褚,荷包里是骠骑将军霍宁给晏然的信,信封里是晏然回给霍宁的信;荷包里的信是真的,信封里的是她假造的,她练字一门灵,可以轻而易举地模仿别人的字迹。
她想,皇帝和晏然间有那样多的隔阂,有这封信在,晏然必定逃不过一劫了吧。她望向大殿深处,只觉得晏然被吞没在了里面,心中一阵快意。
可短短片刻之后,晏然出现在她面前,一句句地质问她原因,自知是一死的她,也一句句回答了这些原因。
她说:“就算我死了,也还是会恨你的。”
不就是赐死么,怕什么。
晏然却告诉她:“杖毙。”
是她两次欺君,赐死太便宜她了。是皇帝的意思,是她一直爱慕的人要她这样死。
她的心已经死了。
晏然回到殿里去,宦官走过来,一杖又一杖地落下。起初,都是打在无关紧要的地方,让她受尽痛苦而不死。她拼命忍着,不肯让他听见,也不愿让晏然蔑笑。
可她到底还是喊了出来,一声高过一声。
自殿里,迸发出一阵大哭。是晏然的声音。
婉然艰难地抬起头,望向殿中切了齿。她看不到他们,却能想象得到,皇帝现在该是如何哄着晏然。往事在剧痛中一幕幕划过眼前,她还依稀记得,太是太子的当今天子思忖片刻后说:“叫婉然把。”
入府后的第二天,歇下来的她,对府中的其他下人一福身,说:“我叫婉然,皋骅人。”又对怡然和晏然说,“姐姐多多关照。”
晏然和怡然便亲昵地拉过她的手,对众人道:“以后她就是我们的妹妹,谁也不许欺负她。”
然后,她听到自己对晏然说:“御前三然……我不过是个凑数的吧。”
她看到那个白天,太子扶起她对她说:“起来吧,回去歇着。”
画面一转,面前的容貌变得成熟了许多,冷冷地对她说:“你该清楚,是你害了她。”
“朕怕每天见到你会忍不住杀了你,连晏然交代的最后一件事也做不好。”
原来,自始至终,她都争不过。
此生,她风光过没落过。唯一的憾事,便是那自幼相熟的人占尽了风光,夺尽了她所爱之人的爱。
她自己也想不清,这是否能算是爱。 但是她很清楚,她心中因此生了无尽的恨。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1关于晏然为啥会在太子书房里读书……这事儿在独立番外《当年晏语》里提过,木有看过的菇凉可以看一眼咳咳
独立番外是不会入V的……
2“牢食”。牢食是指汉民族传统婚礼中“同牢礼”所用餐食。
3关于“宫女只许侧睡”。这个是在《宫女谈往录》里看到的,是清代宫女的规矩,之前有木有不太清楚,因为剧情需要就用上了……
208
我始终相信;命再好的人;运气也是有限的。或者说;做得坏事太多,总会让自己的运气消失殆尽。
入夏的时候,往梧洵行宫避暑的行程还未定;帝太后却忽然病了。如此虽是不能去避暑而要在锦都忍受炎炎夏日;我心中却仍是畅快不已。
帝太后;我对她并没有太多的恨。即便她的侄女赵姬害了我、她对我也有许多偏见,但平心而论,许多事都怨不得她。她护赵姬,是为了赵家;对我的偏见;是因为宏晅为了护我几乎和她撕破了脸。
哪个做母亲的;也不会高兴自己的儿子为了一个女人、且还是个妾室说出与自己母子情分已尽的话。
之所以心中畅快;只是因为庇佑赵姬的这个人即将护不得她了。就算她不病死,也再没有气力和闲心去操心后宫的事了。
。
我也想尽最后的孝道。是以几乎日日带着阿眉去陪她,她对阿眉愈发地亲近起来,对我也宽和的多了。
“这丫头生得像你,长大了必是个美人儿。”在我侍奉她喝完药后,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必给她找个好人家,循你的心思,和夫家举案齐眉。”
我心下忽地有几分唏嘘,垂下眼帘淡笑着一福:“承太后吉言,臣妾便等着太后有朝一日给阿眉赐婚了。”
她轻轻一叹。缓了缓神又笑问坐在她榻上玩的阿眉:“阿眉日后想嫁个什么样的人啊?”
我禁不住地一笑:“太后,她还不到三岁。”
阿眉抬起头望着她眨了眨眼,认真地摇头,甩了两个字出来:“不嫁!”
帝太后一讶,又问她:“为什么不嫁?”
阿眉撅着小嘴说:“阿眉要陪母妃和皇祖母。”
帝太后笑了起来。这于她而言,也算是天伦之乐了吧。至于赵姬,从大寒生下怪胎至今,她失意很久了。虽则宏晅对她尚算礼遇,她也照旧常来长宁宫给问安,但到底大不如前了。正五品姬,这是她从没坐过的位子。
我大抵也想得到,赵家只有她一人在宫中为妃,不管赵伯伯是多么忠心多么无私,这样的情境下,帝太后为了赵家,总会为她求点什么。
我不怕她复位,反倒怕她不复位。在这样低的位子上她做不了什么、也犯不了什么错,我如何除她?
是以帝太后偶尔同我提起她的事,我便在去成舒殿的时候毫不隐瞒地禀给了宏晅:“太后病得厉害,放心不下聆姐姐。”我一边研着磨一边平和地笑着,掩着自己的真实心思说,“臣妾也觉得,聆姐姐在宫里这么多年没犯过大错,总不能因为那一件事就让她这么过一辈子。”
半晌没有答复,抬起头一看,他正看着我,视线一对,他面无表情地说:“老毛病不改,又给别人求这求那。”
我黛眉轻轻一挑,笑而驳道:“聆姐姐怎么是别人?明年又是采择家人子的时候,陛下若就让她在这个位子上待着,来年连新宫嫔都要压到她头上去,让她如何自处啊……”
“采择家人子……”不知为何,他似乎斟酌了这五个字一番,微微一叹,“再说吧。”
我暗瞪他一眼,起身一福:“那陛下慢慢琢磨着,臣妾先告退了。”
他低笑一声,低头看着奏折没再理我。
。
我夏季向来贪凉,且年年口味口不一样,今年意外地迷上了酸枣汁,怎么喝也喝不够。过了半个月,自己心里有了数,暂未声张,只传了沈循来请脉。
沈循的手指搭在我腕上片刻,神色一滞,起身长揖道:“恭喜娘娘。”
终于。
我平静地放下微挽起的袖口,衔笑道:“多谢大人。有劳大人先莫要声张为好。”
不比怀阿眉的时候,眼下我是在宫里,万事都要加着小心。何况几个月前我刚与怡然一起除了赵姬的孩子,她是断然容不下我再有子的。
告诫云溪她们先不要提此事,又让林晋知会了郑褚,近来身子不爽,侍不得寝。
当晚宏晅照常来了明玉殿,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