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一-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正自然知道这一点,他命普通士兵候命纯粹是为了给吴中元面子,但此举也将牛族勇士置于危险境地,若是吴中元再不做出决定,待得他们进入熊族士兵的弓箭射程,后果将不堪设想。
  心中紧张,便盯着吴中元,想要用眼神催促他尽快做决定,但吴中元一直在盯着熊族城楼,并不往他所在的方位看。
  四十秒,三十秒,吴中元很清楚三十秒后会发生什么,吴熬这时候应该已经方寸大乱,始终一言不发,没人知道吴熬心里具体在想什么,最大的可能是在思考要不要接受他之前的条件,但吴熬此前把话说的太死,对他百般嘲讽,此番想要再接受他的条件,也没脸开口了。
  牛族勇士移动的步速与现代军人的步速差不多,每秒能走出两步,三十秒就是六十步,六十步约有五十米,如果再走五十米,就是真正的步入雷池了。
  在熊族勇士向前移动的同时,吴君月一直在盯着吴中元,视线始终不曾挪开。
  吴中元也一直在盯着吴君月,他不太确定吴君月到底在想什么,而吴君月也始终不曾通过眼神向他表达或是传递什么。
  对视了十秒之后,吴中元隐约猜到吴君月心里在想什么了,此时此刻她正面临着重大的选择,她的决定不但会对她本人和家人产生巨大影响,还会对整个熊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她非常紧张,无比慎重。
  “准备!”姜正提气发声。
  姜正此举既是在提醒己方勇士准备作战,也是在提醒吴中元尽快做出决定。
  吴中元知道姜正在催促自己,却并没有转头看他,他此时正处于紧要关头,吴君月正在观察他,吴君月会通过对他的观察做出相应的决定。
  对视了二十秒之后,吴君月的眼神仍无变化。
  不管吴君月想要通过观察确定什么,这时候应该已经有答案了,她究竟想要做什么?
  十秒,九秒,吴君月的眼神仍无变化。
  八秒,七秒,吴中元越发焦急,急切之中突然明白吴君月的眼神为什么一直没有变化,此人并不是在征求他的意见,而是在等他下令。
  如果吴君月向他投来询问的眼神,他予以肯定,那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主意是吴君月出的,他只是选择了同意。
  如果他主动下令,吴君月遵行,吴君月就只是在执行他的命令,而不是自己反叛弑主。
  他杀,就是弑叔。吴君月杀,就是弑主。不过这两者的区别并不是谁背负骂名的问题,不管是他还是吴君月都不怕背负骂名,吴君月是想通过此事来对他进行最后的确认,确认他适不适合做一个君王。
  身为君王,绝不能儿女情长,也绝不能优柔寡断,关键时刻必须下得了狠手,这就是吴君月在确认的东西,因为此前他表现出了太多的重情重义,吴君月担心他过分重情,不能胜任大吴。
  六秒,五秒,吴中元深深呼吸。
  四秒,三秒,他鼻翼微皱,冲吴君月投去了一个凶狠眼神。
  令他没想到的是吴君月竟然移走了视线,并没有给予他回应。
  不止是他在观察距离,吴熬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又过两秒,牛族勇士彻底进入熊族的弓箭射程。
  吴熬狞声下令,“放……”
  就在吴熬下达放箭号令的同时,吴君月对他彻底绝望,果断出手,一剑枭首……


第四百五十二章 亲掌熊族
  吴君月乃太玄修为,与吴熬又近在咫尺,突然出剑,吴熬焉能躲的过,六阳魁首瞬间掉落,鲜血狂喷四溅。
  事发突然,万众亡魂大冒,惊呼四起。
  站在吴熬近处的那些勇士和巫师无有防备,多被鲜血溅到,慌乱之中不明所以,尽皆退避躲闪,竟无一人上前施救。
  吴君月没有闪避,而是手持长剑站在原地,紧盯着吴熬的尸身,唯恐杀之不死,再生变故。
  失了头颅,尸身站立不稳,几度踉跄之后前倾摔落,坠于城下。
  直到这时众人方才回过神来,所谓回过神来也只是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不表示他们知道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牛族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姜正的身上,而熊族众人的视线则集中在了吴君月的身上。
  姜正急抬右手,示意己方暂停进攻。
  如果是旁人下的手,吴熬的一干亲信早就上前围攻擒拿了,但吴鸿儒死后,吴君月在熊族成了仅次于吴熬的二号人物,平日为人公正,多有威严,便是杀了吴熬,吴融等人亦不敢妄动冒犯。
  吴中元此时的身份有些尴尬,这时候不管说什么都不太合适,而吴君月属于当事人,也不便开口。
  此时最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把调子定下来,把事情顺下去。
  好在没过多久吴季就反应过来,猜到吴君月之所以突然发难,很可能是得到了吴中元的授意,心中存疑,便转头看向吴中元。
  见吴季向自己看来,吴中元立刻冲其投去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吴季心领神会,提气发声,“吴熬里通外敌,罪大恶极,德才两亏,枉为人君,君月太玄当机立断,挽万丈狂澜于既倒,消灭族大祸于千钧,其心忠正,厥功至伟。”
  吴季属于老一辈儿的紫气高手,他一开口,基本上就将这件事情给定性了,吴熬的那些余党正处于群龙无首的慌乱之中,听得吴季言语,只是面面相觑,却无人出口反驳。
  吴季趁热打铁,“吴熬既死,大吴之位空缺,黄帝大人为三族共举,号令天下,敢请黄帝大人亲掌熊族,以保熊族王血千延万续,救熊族子民于火热水深。”
  吴季言罢,吴君月收剑归鞘,提气发声,“恭请黄帝大人亲掌熊族!”
  吴君月发出的倡议立刻受到了熊族众人的拥护和响应,万众齐呼,“恭请黄帝大人亲掌熊族。”
  起初吴融和吴仝等人是没有随声附和的,眼见呼声越来越高,再看眼下形势,自知大局已定,无力回天,只得接受现实,尴尬呼应。
  这一刻吴中元等了好久了,熊族大吴的位子本来就该是他的,却一直被吴熬窃据,正如吴季所说,吴熬德才两亏,熊族在他的带领下只能走向衰亡,他早就想取而代之了,子承父业,当仁不让。
  这时候如果再推辞,就显得虚伪了,在众人三呼之后,吴中元控驭青龙甲落于大丘西门城楼。
  众人见他来到,立刻跪倒接迎,勇士行半跪之礼,士兵和族人双膝跪拜,“参见大吴!”
  吴中元没有立刻回应,这时候不能立刻接话,得让他们多跪一会儿,以此在众人心中确立自己的威严和地位。
  但也没必要让他们跪太久,十几秒后,吴中元高声下令,“免礼,起身。”
  众人齐声应是,各自起身。
  姜正精通人情世故,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冲吴中元拱手发声,“恭贺黄帝大人回归本族。”
  “承大姜贺,”吴中元高声说道,“先父吴昊本为熊族大吴,我乃熊族王血嫡出,理应认祖归宗。”
  吴中元言罢,收回视线左右旁顾,视线所及,吴融等人再度跪倒,直接跪倒的有七八个,还有一些犹豫着要不要跪下,这些犹豫的人其实也是吴熬的党羽,只是不似吴融和吴仝等人那般明显,之所以犹豫要不要跪下请罪,是心存侥幸,担心请罪之后会暴露立场,乃至引火烧身。
  吴中元没有轻易放过这些人,一直盯着他们看,直待所有心存侥幸的人全部跪下,这才转身冲吴君月说道,“君月太玄,熊族勇士和巫师理应效忠大吴,吴熬虽然罪大恶极,但你以下犯上,罪犯谋逆,你可知罪?”
  对于吴中元的问责,吴君月貌似并不意外,单膝跪倒,“属下知罪,请大吴降罪。”
  “有罪自当受罚,”吴中元正色说道,“既是受罚,自当多劳,左辅殿仍然由你掌管,兼管熊族刑律,上监君王,中督勇士,下查民众。身兼两职,势必辛劳,君月太玄当尽忠职守,以赎己罪。”
  “得令!”吴君月高声应答。
  别说众人都是明眼人,就算再傻的人也知道吴中元并没有责罚吴君月,不但没有责罚,反倒明降暗升,如此一来吴君月的权力就变的出奇的大,除了巫师,所有人她都能节制。
  吴中元也没有避讳自己对吴君月的重用,他很欣赏这个人,此人是个包拯一般的人物,如果他真的犯了错,这家伙也能秉公执法。
  吴中元又看向吴季,“吴季洞渊,自今日起,你与君月太玄同主左辅殿,她为主,你为副。”
  “得令!”吴季半跪领旨。
  吴中元再度提气发声,“右弼宫由九阴巫师吴荻掌管,吴融。”
  突然被吴中元点名,吴融吓的一个哆嗦,“属下在。”
  “你与吴荻同掌右弼宫,她为主,你为副。”
  “得令。”吴融颤声应答。
  吴中元这才将视线移向那些跪倒的吴熬余党,“诸位效忠大吴无可厚非,本王有言在先,既往不咎,各大城主不夺职位,仍统本部,便是日后互换调动,亦不降位削职。”
  吴中元言罢,跪倒众人高声应是,齐呼谢恩。
  吴中元没有再分封职务,他对职务的设置和分派不太擅长,具体的事情得跟老瞎子商议过后再做计较。
  短暂的沉吟之后,吴中元又看向吴融,“吴融太玄,吴熬的后事由你处理,棺椁墓室遵居山规制。”
  吴融躬身接令。
  “寻了牛族之物,还与他们。”吴中元冲吴融说道。
  吴融连连点头,飘身落地,自吴熬的尸体上翻找。
  吴中元本以为他找不到白龙丹,未曾想吴熬并没有将白龙丹吞入腹中,而是放在了随身的腰囊里,吴融找出白龙丹,托在掌心示于吴中元,待吴中元点头,拿着白龙丹向牛族走去。
  姜正虽然迫不及待的想要拿回白龙丹,却也不能不顾及体面,便授意身旁的亲信上前接迎,自吴融手里拿了白龙丹回来,然后再转交给他。
  得了白龙丹,姜正喜不自胜,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轻描淡写的收了,一声令下,大军回撤,红蓝勇士随行,他自己则带领了牛族的紫气高手留在原地。
  “老朽有要事与黄帝大人商谈,暂自西山等候,待大人议定本族诸事,再来与我等说话。”姜正冲吴中元说道。
  吴中元知道姜正为什么要留下,姜正留下应该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他镇场子,牛族的紫气高手大部分都在这里,万一他控制不住局面,牛族可以出面帮忙。第二个原因就是要跟他商议婚嫁一事,他原来只有六座垣城,城少将寡,而今夺回了大吴之位,垣城数量达到了二十座,熊族的紫气高手也基本没有损失,强大中兴指日可待,奇货可居,姜正焉能放过他。
  答复了姜正,吴中元也随之下令熊族兵马各回本部,由红蓝勇士领队,所有紫气高手全部留在了大丘,大局初定,他需要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与紫气高手逐一面谈很有必要。
  “大吴,吴熬随身之物皆在此处,请您过目。”吴融呈上两个腰囊。
  吴中元随手接过,捆扎腰间,转身先行,“诸位随我入城议事……”


第四百五十三章 训示
  吴中元言罢,转身先行,吴君月跟随在后,后面是其他勇士和巫师,吴季拉住了想要走下城楼的吴焕,待众人尽数走下城楼,方才跟在了最后。
  走下城楼之后,吴季命士兵打开了城门,来到城外,提气发声,“请大姜与诸位大人入城暂歇!”
  “谢邀。”姜正高声回应。
  吴季冲吴焕使了个眼色,二人来到吴熬尸身近前,蹲身检视,试过鼻息脉搏,又探试经络,确定吴熬已经死透又二度搜身,以防吴融有所遗漏,详细搜过方才转身回城,快步跟上了众人。
  吴中元虽然走在前面,却知道吴季在后面做了什么,吴季拉住吴焕是为了做个见证,以免日后发生什么事情说不清楚。此外,二人故意走在后面,也是为了防止吴融和吴仝等人突然发难。
  包括吴君月,之所以贴身跟着他,也是担心别人走在他的身后可能会对他不利,前车之鉴,所有人都打着十二万分的小心。
  走出十几丈,吴中元送出意念,卸去了青龙甲,以中等偏快的步速统领众人前往城中晨议厅。
  此时城中仍然聚集了大量士兵等待撤离,吴中元所到之处,众人尽皆跪倒,吴中元不太喜欢这种行为,却也没有表现出平易近人,只是快步走过,没有说话也不曾观望左右。
  事情的发展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半个时辰之前他还在为如何平息牛族和熊族的争端而发愁,而此时已经杀掉吴熬亲自掌管熊族,由于事先没有进行充分的计划和准备,接管熊族便显得有些仓促,行走之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要将此事告知老瞎子,想到此处,立刻感应三爷,命它前去九牧寻找老瞎子告知此事。
  三爷不同于学舌的鹦鹉,它可以进行连贯的详细描述,任命吴荻为右弼宫宫主一事也一并传递,由于大傻正在夷人地界开山劈岭,不得及时回返,老瞎子便没有坐骑,不能及时碰面也不要紧,老瞎子可以将口信托三爷带过来。
  再者,这时候局势尚未稳定,也不宜让老瞎子赶来熊族。
  大丘是一座垣城,自西门城楼走到晨议厅需要耗时一刻钟,这一刻钟就是吴中元的思考时间,也是其身后众人思考的时间,到得晨议厅,该想的基本上都想好了。
  吴仝本为大泽城主,与吴勤互换之后主掌大丘,在场众人皆为紫气高手,按照规制理应坐靠背大椅,在请示过吴中元之后,吴仝命人将余下座位尽数换成了靠背大椅,勇士巫师按照灵气修为各自就位,同等修为者巫师居长,同等修为的勇士或巫师,年长者居长。
  待众人坐定,吴中元站在正北主位前环视左右,在场的紫气勇士有二十一人,紫气巫师六人,共二十七位,熊族的紫气高手应该也就这些了,新晋的吴梅和吴双也在殿中,二人虽为太玄修为,却因初晋紫气,无有战功而坐在了末位。
  “居山以上修为的勇士和巫师可有未到场者?”吴中元问道。
  吴君月接口说道,“禀大吴,本族现有紫气勇士二十二人,除吴晨常年驻守弱水龙泽,余下众人皆在此处。”
  吴君月言罢,吴中元又看向吴融,吴融垂头说道,“紫气巫师也都在场。”
  吴中元点了点头,转而正色说道,“我接掌本族大吴,诸位可有异议?”
  无人接话,吴焕想要开口,却被吴中元以眼神制止了,吴焕若是开口肯定是赞许的话,这时候他不需要自己人捧场,会削弱震慑的效果。
  “若有异议,现在可以提出来。”吴中元又道。
  仍然无人接话。
  等了几秒,不见有人开口,吴中元又说了一遍,仍然无人开口。
  再等片刻,吴中元问了第三遍,还是无人接话。
  吴中元这才坐上了正北主位,“熊族无有外姓,全是本家,在座的诸位皆是我的长辈和兄姐,大家对我的情况想必也都有所了解,先父吴昊,为熊族前任大吴,先母虽是外族人,却是鸟族的王族,我乃王血嫡出,比吴熬更有资格接掌大吴,诸位对我的说法可有异议?”
  吴中元虽然在问,却没准备有人敢接他的话,言罢,等了片刻又说道,“按照辈分,吴熬是我的叔叔,不可否认,此人接掌大吴之后的确有心强大熊族,也曾为之付出了努力,但效果如何诸位有目共睹,再者,此人缺乏容人之量,少了君王德操,由他统领熊族,的确不是熊族之幸。”
  吴中元说到此处略作停顿,转而继续说道,“吴熬与神族的关系,以及他之前都做过什么,我自会查实。诸位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